二次供水工作手册.doc
《二次供水工作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供水工作手册.doc(5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规章制度 二次供水工作手册 目 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职责分工3第三章 办理程序5第四章 设计要求8第五章 施工安装16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优质服务 34第七章 工程验收35第八章 运行维护与管理39第一章 总则1 为确保二次供水工作管理有序、有章可循,促进二次供水水表出户工作有效进行,维护本公司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手册。2 本手册规定了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包括申报、查勘、设计、安装、立户、监理、验收、抄表、收费、服务等)的程序、方法及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标准。3 本手册适用于集团公司涉及二次供水相关单位和部门。4 二次供水水表出户工作除应遵守本手册外,还应符合现行
2、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其未尽事项参照计费水表出户工作手册相关条款执行。5 各相关单位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严格按规定执行。6 在二次供水水表出户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可申请对本手册进行修改,部分条款的修改须征得公司领导书面同意,同时由企业管理处将修改内容发布到本手册的各执行单位和部门。第二章 职责分工一、供水发展处:1 负责新建、改造住宅二次供水水表整体出户的委托查勘设计、施工预算的审核、施工安排、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组织验收。2 负责对泵房设备、推荐选型以及设备运行的跟踪管理等工作。3 负责为用户提供设备、检测报告、资质证明等材料的审查工作;并向用户宣传二次供水的相关规定。4 负责
3、通知监理公司、辖区供水所对二次供水工程进行监理。二、技术处:1 负责二次供水出户水表集抄系统、工程材料的推荐选型,并提供技术支持。2 负责二次供水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调研和推广工作。3 负责制定施工、验收标准,修订二次供水工作手册中设计和安装的技术标准。三、生产处:1 协助相关部门对出现异常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2 负责对设备维护工作监督和检查,协助应急维修的组织工作。四、水质检测中心:负责二次供水例行检测,二次供水设施冲洗消毒后的水质验收,接收新建、扩建、改建的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检测委托,出具水质检测报告。五、营销公司(水表出户办公室):1 负责解答用户咨询,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出户申
4、请单的发放,开具原表证明,查询出户前总表是否欠费等)。2 负责计费水表的建档、立户、抄表、收费等工作。3 负责多层住宅计费水表的组织验收,参与高层住宅计费水表的验收。六、设计院:根据供水管网现状和用户要求,对二次供水用户(含在用小区)进行勘查设计或设计审核,出具设计图纸或审核意见,同时负责设计方案变更的确认。七、辖区供水所:1 负责对辖区范围内二次供水施工质量监督,会同监理单位一起,进行二次供水工程的监理。2 参与管道、加压泵房的泵压、冲洗、消毒、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并对不合格的户表工程下达整改单。3 负责验收后出户水表的管理维护工作及销户水表的拆除。4 负责对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出户表位、管道的安
5、装位置提出建议。5 负责加压泵房的日常运营维护、管理工作。6 负责二次供水水质的常规检测。7 负责二次供水水压的检测。八、三欣公司、泰普公司、万欣工程公司严格按设计图纸、审图意见、勘查报告进行施工,并负责竣工资料的移交。十、监理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负责对二次供水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十一、抢修中心: 负责二次供水管道、水池、水箱的水压试验、清洗、消毒工作。 第三章 办理程序由申请人向供水发展处提出申请,内容包含基本用水情况(原表号)、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提供总体平面图(带技术指标及标高)、所有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物的全套给排水图(蓝图或电子图)、泵房整套给排水图。1 供水发
6、展处审核申请人的资料后,由供水发展处联系申请人,会同设计院、供水区所、共同到现场进行勘查,确定管道口径压力、二次供水层数、直供水范围、主管道、泵房、表位和表后管走向,确定数据采集线路图、原表是否作为二级计量表或拆除销户,是否办理破路、绿化手续等。2 供水发展处委托设计院提出设计方案或对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图提出意见。3 供水发展处根据申请人的委托安排施工单位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预算的编制,连同相关资料交供水发展处。4 供水发展处与申请人联系并说明勘查及预算情况。5 申请人持勘查报告到客服大厅领取出户申请单(含地表单),将原表水费结清后,填写申请单(每户一份)并进行输号录入,由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在原
7、表证明上注明水费结清字样。6 接客服中心申请单后,供水发展处在申请人将破路、绿化手续办理完毕并缴清费用后,协助申请人落实施工监理。7 施工单位接任务单后于开工前通知供水区所和监理单位。8 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将验收清单和泵压、消毒、监理报告等资料交供水发展处,由供水发展处牵头,各区所、营销公司、技术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验收报告由各机关部门签字确认并在一个工作日内签完,户表超过200户的两个工作日内签完。9 施工单位将验收合格的相关资料分别交至营销公司、各辖区供水所、公司档案室。10 本手册中未明确的,公司另有规定。53二次供水工作业务流程用户申请受理用户申请 组织设
8、计或依据技术标准对设计方案的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施工现场监督组织工程质量验收并提出意见和要求 受理用户移交并建立供水管理档案移交至营销公司计量收费移交各区所进行维护管理移交档案室保修期内各设备、管材运行跟踪合格 不合格建设方、生产厂家、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分析处理处理用户投诉二次供水业务流程(内部流程)受理用户申请 审查设计单位资质、委托给排水设计院复核设计方案 是 否用户委托给排水设计院设计没通确认设计方案过通过根据用户的委托选择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的预算进行审核协助施工单位与建设方签订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公司及区供水所对工程进行监理(管道、设备安装) 对工程进行现场监理不合格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建
9、立供水管理档案并跟踪移交档案室移交给营销公司计量收费移交各区所进行维护管理对区所维护管理进行考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处理用户投诉第四章 设计要求1 给水系统1.1 采用无负压设备应充分分析外部管网、周边用水情况、小区住宅构成等多种因素。如下情况不能使用无负压:1.1.1 市政管道小于300mm且近期无改造计划;1.1.2 同一根配水管(长度约1km)上无负压接入点超过3个;1.1.3 增压设备引入管处压力小于0.20MPa;1.1.4 接口处市政管道高峰期流速小于0.7m/s:1.2 每套供水设备的供水范围按建筑面积4万m2控制。1.3 无负压设备的水泵扬程应考虑市政可提供压力,压力按节点处最小压
10、力减8m计。1.4 在实测水压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直供层数按导则规定执行,水压不能满足要求的由计算确定直供层数。1.5 采用水泵-屋顶水箱增压方式的高层住宅可采用主管减压供水,但不得串联减压。1.6 生活泵房进水管应单独从小区室外环状管网上接入。1.7 高层住宅应采用分区加压,分区供水层数按每个分区69层控制,可支管减压。 1.8 水泵机组按总流量的30%、70%、100%的组合配置,双变频。2 管道及配件2.1 采用的管材、配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要求,管道及配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允许的工作压力。2.2 管材可根据下列规定选用:2.2.1 室外埋地管道选用球墨铸铁,橡胶圈柔性接口;2.2.
11、2 单元引入管选用薄壁不锈钢管;2.2.3 立管选用薄壁不锈钢管,衬(涂)塑(PE)钢管;2.2.4 吊装管道选用薄壁不锈钢管,衬(涂)塑(PE)钢管;2.2.5 泵房内管道选用薄壁不锈钢管、衬(涂)塑(PE)钢管,法兰连接;2.2.6 衬(涂)塑(PE)钢管的选用:2.2.6.1 当管道系统压力不大于1.0MPa时采用衬(涂)塑(PE)焊接钢管,可锻铸铁衬塑管件,螺纹连接或沟槽式连接;2.2.6.2 当系统压力大于1.0MPa小于1.6MPa时采用衬(涂)塑(PE)无缝钢管,无缝钢管管件、球墨铸件涂(衬)塑管件,法兰式或沟槽式连接;2.2.6.3 当系统压力大于1.6MPa小于2.5MPa时
12、采用衬(涂)塑(PE)无缝钢管,无缝钢管管件、铸钢涂(衬)塑管件,法兰式或沟槽式连接;2.2.6.4 衬(涂)塑(PE)钢管选用规格: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50、DN200、DN300。2.3 阀门的选择原则如下:2.3.1 管径50mm时,采用截止阀,管径50mm时,采用闸阀、蝶阀;2.3.2 分户水表前应选用铜芯、全铜或不锈钢阀门;2.3.3 室外埋地的阀门采用直埋式,并设在阀门套筒井内。2.4 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2.4.1 室外环状管网过长时,应设置分隔阀门;2.4.2 干管上接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2.4.3 入户管、水
13、表前、后和各分支立管;2.4.4 水泵的出水管,自灌式水泵的吸水管;2.4.5 水箱的进、出水管、排空管;2.4.6 自动排气阀、压力表、减压阀与倒流防止器等。2.5 加压系统应设置水锤消除装置。2.6 分区立管的末端应设自动排气阀。2.7 住宅户表按设计秒流量不超过水表的过载流量确定水表公称直径。2.8 水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2.8.1 水表前后直线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水表的产品样本的规定;不能满足安装要求的地点,可采用能垂直安装的水表。2.8.2 分户水表应设置在户外。3 管道布置和敷设3.1 各分区管道应在阀门处以位置、颜色或数字标识区分。3.2 楼前管最小管径100mm。3.3
14、埋地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地下管线的最小净距要求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3.4 单元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的管外壁的水平净距大于1.0m;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管网或阀门井,拐弯处应设支墩;当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管顶上部净空高度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m,并充填不透水的弹性材料;穿越地下室外墙处应预埋柔性或刚性防水套管。3.5 单元引入管、立管应从建筑物的公共部位敷设。3.6 室外管道应覆土敷设,管顶覆土厚度0.71.0m,非机动车行道下最小覆土0.5m,局部最大覆土不超过2.0m;室外条件不能满足覆土要求可在地下室顶板吊管安装。3.7 埋地管道应直接敷设在
15、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地基土质较差或地基为岩石,管道可采用砂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并应铺平、夯实;地基土质松软,应做混凝土基础。3.8 埋地管道在管径300mm,且试压压力小于1.0MPa时,在一般土壤地区的弯头、三通处可不设支墩。3.9 室内明敷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维护、检修的要求,可参考下列规定:3.9.1 横干管:与墙、地沟壁的净距100mm;与梁、柱净距50mm(此处无接头;3.9.2 立管:管中心距柱表面50mm;与墙面的净距:当DN32时25mm,DN=3250时35mm,DN=6510050mm,当DN=150时60mm。3.10 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
16、、管径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合理确定。管井的工作通道净宽0.6m,并分层设置可上人操作的隔断。管井内各种管道的间距可按下列规定确定:管外壁距墙面100mm,距梁、柱50mm;管外壁之间的距离:DN32时100mm,DN32时150mm。3.11 管道穿越楼板、屋顶、墙所需留洞(或套管)的尺寸参见表1表1 留洞(或套管)尺寸管道名称穿楼板穿屋面穿(内)墙钢塑复合管孔洞尺寸为管道外径加40mm与楼板同铜管孔洞比管外径大50100mm与楼板同薄壁不锈钢管(可用塑料套管)(须用金属套管)孔洞比管外径大50100mm3.12 管道的支吊架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3.12.1 薄壁
17、不锈钢管的支吊架间距不得大于表2的规定;表2 薄壁不锈钢管支吊架最大间距(m)公称直径(mm )1015202532405065水平管1.01.52.02.5立管1.52.02.53.0注:1 DN25可采用塑料管卡;当采用金属管卡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 2 在配水点处必须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固定,管卡或吊架应设置在距配件4080mm。3.12.2 钢塑复合管采用沟槽连接时,管道支吊架间距不得大于表3规定;表3 钢塑复合管支吊架最大间距(m)直径(mm )65100125200250315间 距3.54.25.0注:1 横管的任何两个接头之间应有支承。2 不得支承在接头上。3
18、沟槽式连接管道上,不考虑管道因热胀冷缩的补偿。3.12.3 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3.12.3.1 楼层高度5m,每层必须安装1 个;3.12.3.2 楼层高度5m,每层不得小于2 个;3.12.3.3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均匀安装。3.13 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地方的管道应有防冻保温措施。3.14 金属管材应采用适当的防腐措施。钢管埋地敷设宜在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或环氧煤沥青两道外加保护层;薄壁不锈钢管道埋地敷设,宜采用管沟或外加防腐套管、外缚防腐胶带。4 增压泵房及设备4.1 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时,无负压机组中的变频泵
19、应设有备用泵,供水设备进水管处应设倒流防止器。4.2 水泵应采用自灌式。4.3 水泵吸水管口应设置喇叭口,喇叭口直径为吸水管直径的1.31.5倍;喇叭口应低于水池最低水位不小于0.5m,至池底的净距应为0.8倍的喇叭口径(不得小于0.5m);吸水管喇叭边缘与池壁的净距不小于1.5倍吸水管径;吸水管之间净距不小于3.5倍吸水管径(管径以相邻两者的平均值计);吸水管流速11.2m/s。4.4 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装设压力表、可曲挠橡胶接头、止回阀和阀门。水泵出水管流速采用1.52.0m/s。4.5 泵房应设在独立隔间内,不得布置在需要安静的房间的上下方及与其毗邻的房间内。4.6 泵房内应设排水沟
20、(沟宽200mm)和集水坑,地面应有0.01坡度坡向排水沟(排水沟纵向坡度不小于0.01),集水坑应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排出。4.7 水泵机组的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4.7.1 水泵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每边比水泵机组底座宽100150mm;4.7.2 水泵机组外廓面与墙面之间的最小间距0.8m,相邻水泵机组外廓面之间最小间距0.4m;4.7.3 水泵机组的基础端边之间或至墙面的间距,不小于1.0m;4.7.4 泵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4.7.5 水泵基础应高出地面,不得小于100mm。4.8 泵房内的阀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8.1 阀门的布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并方便操作、检修;4.8.
21、2 所选阀门、止回阀的工作压力要与水泵工作压力相匹配;4.8.3 应采用明杆闸阀或蝶阀;4.8.4 止回阀应采用密闭性能好,具有缓闭、消声功能的止回阀。4.9 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4.9.1 电源应为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方式;4.9.2 最不利工况点在水泵特性曲线高效区段的右端点,水泵调速工作范围应在水泵高效区段内;4.9.3 应采用双变频,调速范围应在0.751.0范围内;4.9.4 用水不均匀时,应采用多台泵组合供水,宜配小流量水泵和小型气压水罐;4.9.5 设备应具有水位控制的功能,自动开停机。5 贮水池、水箱5.1 生活水池的有效容积按服务区域内的最高日用水量的20%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次 供水 工作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