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指导排版用.doc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指导排版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指导排版用.doc(10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指导罗卫东 主编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内容提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指导是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在校生或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毕业生从事专业工程设计工作的入门指导书。本书针对上述人群缺乏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资料又苦于无人指导的特点,在介绍工程设计时必备的相关规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比较详尽地阐述设计过程、方法与步骤,还涉及了一些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一章是答疑解惑,针对实际工程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给出解答或解决方法。本书由概述及相关专业知识、设计思路与步骤,设计计算,设计作图,相关专业条件和答疑解惑六个部分构成。“概述及相关专业知识”部分,既介绍了建
2、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所涉及的设计内容与设计范围,也介绍与之相关的规范、标准、手册等必备工具书,同时,对与设计工作关系密切、且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或名词术语)作了简要介绍。设计思路与步骤部分,引导你从接到设计题目该如何下手、如何搜集基本资料,到怎样依据规范规定,应用设计手册及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结合材料、设备选择,形成设计方案,然后再如何逐步展开设计方案到施工图设计。设计计算部分,按照设计阶段所对应的设计深度不同,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如何确定基本设计参数和各设计阶段应计算的内容、范围、方法步骤和必要的校核。设计作图部分,阐述了不同设计阶段应出图纸内容及深度,从线形、图例使用要求、图面设计、图层管理到图
3、表应表达内容、深度都作了系统的介绍,力求使读者能够规范作图,完整而准确地表达设计思想。同时也介绍了图纸目录的编制顺序以及设计说明的构成及内容。相关专业条件部分,介绍了在设计过程中和出图纸之前,向各相关专业索要和提供本专业的相关专业条件,为设计和施工创造前期条件。如:电气控制要求,留洞、留眼等。答疑解惑部分,以问题的形式讲解设计过程中常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常见设计质量通病及分析,可以为初学者提供丰富的设计思路和杜绝低级错误,从而提高设计质量。本书的特点是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能够从图纸设计、审查,图纸使用者等多角度出发,对有些常用或重要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反复强调,多次重复出现,其目的在于引领初涉
4、本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同仁尽快适应工作,早日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本书第一篇第二章全部由张启岳同志编写;全书插图由张越、张成宝同志共同完成;同时得到了全森、吴丽丽、宋文、王素环、蔡成成、王成凤等同志的大力帮助,在此深表谢意!由于本人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同时,有些纯属个人观点和经验;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目 录第一篇 概述及相关专业知识1第1章 概述11.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涉及的范围和内容11.1.1 范围11.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涉及的内容1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相关专业的关系11.2.1 给水排水与各相关专业的关系11.2.2 协调配合2第二章 相关知识32.1
5、建筑构造32.1.1 建筑分类32.1.2 建筑布局42.1.3 建筑专业设计的内容及范围52.1.4 建筑构造52.1.5 安全疏散62.2 建筑防火62.2.1 建筑物耐火等级与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安全疏散62.2.2 火灾危险性分类122.2.3 火灾种类122.2.4 火灾危险等级及举例142.3 构筑物152.3.1 井室152.3.2 水池162.3.3 水处理构筑物16第二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17第三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基础知识173.1 熟悉设计阶段与设计深度的规定173.1.1 建筑给水排水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173.1.2 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193.1
6、.3 施工图阶段一般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文件编制深度223.2 设计工作准备303.2.1 读题审题303.2.2 收集相关资料313.2.3 工具书及相关知识的应用323.3 设计步骤与方法333.3.1 建立模型333.3.2 方案设计与推敲353.3.3 主要参数的选择与系统容量估算423.3.4 主要设备及装置预选型493.3.5 主要设备间、池、坑位置及尺寸估算573.3.6 第一次相关专业条件反馈583.3.7 方案展开细化(主要管道、设备间布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59第四章 设计计算764.1 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计算764.1.1 方案设计阶段的计算内容和目的764.1.2 各系统的
7、规模、容量、设备间大小的估算方法与步骤764.1.3 方案计算结果整理汇总924.2 初设计阶段的设计计算934.2.1 初设计阶段的计算内容和目的934.2.2 初设计阶段的计算方法与步骤934.3 施工图阶段设计计算934.3.1 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计算内容和目的934.3.2 初设计阶段的计算方法与步骤944.3.3 计算结果汇总151第五章 设计作图1545.1 建筑给水排水图例与线型1545.1.1 建筑给水排水图例与大小1545.1.2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线型及线宽1545.2 设计作图1545.2.1 方案设计作图1545.2.2 施工图设计作图与图纸说明158第六章 相关专业互提条
8、件1716.1 互提条件的时间把握与相互配合1716.1.1 概述1716.1.2 互提条件的时间把握1716.2 互提条件的内容与形式及深度1716.2.1 给水排水专业向其各有关专业索要条件的内容、形式与深度1716.2.2 给水排水专业向其他相关专业提供条件的内容与深度173第七章 答疑解惑1757.1 关于多层住宅给水排水设计1757.1.1 多层住宅消防给水1757.1.2 多层住宅建筑给水1767.1.3 多层住宅排水1777.2 关于高层住宅给水排水1797.2.1 高层住宅给水1797.2.2 高层住宅的消防给水1807.2.3 关于高层住宅排水1817.3 关于公共建筑给水排
9、水1827.3.1 公共建筑给水1827.3.2 公共建筑消防给水1847.4 关于厂房、库房1857.4.1 关于厂房给水1857.4.2 关于厂房排水1867.4.3 关于厂房、库房的消防给水1867.5 关于材料设备1887.5.1 关于管材1887.5.2 关于阀门1897.5.3 关于水泵1897.5.4 关于热交换器191附 录192附录A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GB5749-2006)192附录B 住宅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用表197附录C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计算用表204附录D 给水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水力计算用表207附录E 给水聚丙烯管水力计算表235附录F 交联聚
10、乙烯管水力计算图表247附录G 给水铜管水力计算表250附录H 给水钢塑复合管水力计算表259附录I 给水薄壁不锈钢管水力计算表273附录J 铝塑复合管水力计算图281附录K 硬聚氯乙烯管水力计算图283附录L 热水管道系统设计设计计算用其他表格284附录M 排水管道系统部分材质横管水力计算表286附录N 排水管道系统布置及敷设各项要求288附录O 埋地管最大汇水面积290附录P 水景水力计算表294附录Q 管沟中管道的中心距312附录R 管道中心距和管中心至墙面距离(钢管)313附录S 建筑物允许噪声级316附录T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317附录U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学性质指标324101
11、第一篇 概述及相关专业知识第1章 概述1.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涉及的范围和内容1.1.1 范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一般情况下是指:建筑红线以内为建筑配套服务的给水排水工程及消防给水工程。建筑给水工程:是指建筑给水入口室外水表井(含水表井,一般距建筑物外墙1.55.0m)以内全部给水(含消防给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是指室外第一个排水检查井(含检查井,一般距建筑物2.05.0m)以内的所有污、废水排水工程。随着建筑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已不局限于一幢单体建筑,而扩展到整个建筑群或建筑小区,包含了小区的给水排水外管网,取水、净化,污、废水、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和排放等原本属于市政工程和环境
12、工程范畴的工程内容。1.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涉及的内容建筑给水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有:生活给水(含自来水、热水供应、杂用水、直饮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含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水幕、水喷雾、泡沫)系统、室外给水管网、地表(下)取水、净化处理系统。化学消防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混合气体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器配置等。建筑排水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有:生活污废水排水系统、生产污废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室外排水管网,污废水、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排放系统等内容。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相关专业的关系1.2.1 给水排水与各相关专业的关系1.2.1.
13、1 与建筑专业凡涉及到需要占用建筑空间且有具体要求的,如:所有管道井、需要装修隐蔽的管道、设备、装置,设备间、池、坑、沟、吊顶及隔墙上开孔洞、门、窗的位置、大小、开启方向,墙厚、交通、采光等,都需要由本专业提出具体要求,由建筑功能布局时予以满足。建筑专业还应该提供防火分区的划分图。同时,给水排水专业也应主动向建筑专业索要其对本专业的具体要求。1.2.1.2 与结构专业凡涉及到有荷载、受力结构开洞、留孔、预埋等都需要结构专业予以考虑,并作相应处理。如:设备运行重量、平面布置、设备基础布置,在建筑基础、楼板及剪力墙、承重墙上开洞或预埋套管等,都需要由本专业提出具体要求,结构专业予以满足。同时,给水
14、排水专业也应主动向结构专业提供主要荷载房间(如:水池、水箱间,大型设备间等)的具体位置与要求。1.2.1.3 与电气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所有用电的仪表、阀门、设备、装置(还包括管道电伴热保温)等都需要电气专业予以配置供电和控制,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行操作,保证达到设计目的。同时,给水排水专业也应主动向电气专业索要其设备间位置,特别是对本专业有特殊要求(如:防水)的设备间位置。1.2.1.4 与采暖通风专业本专业所需要的热源、冷源、房间采暖温度、通风换气次数,均需要向暖通专业提出要求。如:楼顶水箱间采暖、地下室设备间通风换气等。同时,采暖通风专业所需要的供、排水(如:锅炉、空调系统补水)由给水排水专业予
15、以满足。1.2.2 协调配合任何一项建筑工程均是由相关各专业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共同智慧和劳动的成果。每个专业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各自工作,及时准确地为相关专业提供本专业的要求,同时索取相关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协商解决矛盾,共同克服困难,随时沟通情况,真正做到协调配合有效工作,共同为投资方和使用方负责。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应该周全考虑,虚心学习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各相关专业对建筑的具体要求,力争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满足各相关专业需要;施工图阶段,建筑专业更应该尊重各相关专业,对涉及到各相关专业的设备、装置的选型与布局应充分听取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任何变动都应及时通知各相关专业,虚心听取相关
16、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各相关专业下一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相关专业也应从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的角度的出发,积极、主动地与其他相关专业沟通,掌握相关信息,认真、准确、及时地向相关专业提供条件。第二章 相关知识2.1 建筑构造2.1.1 建筑分类建筑按照用途分类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建筑按照层数和高度分类为: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2.1.1.1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是用来从事工业生产或储存工业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建筑。工业建筑按照生产或使用物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工业建筑(分别参见表2.2-9 (厂房)生产或使用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表2.2-10 (库房)储存物品的火
17、灾危险性分类)。2.1.1.2 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是指除工业建筑外的其他建筑。民用建筑是供人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交往的建筑。民用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及层数分类分为: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包括: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所、剧院等公共建筑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高层民用建筑又分成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详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多层建筑:除高层建筑以外的建筑。2.1.2 建筑布局建筑的各种使用功能常采用平面和竖向布局的方式以某区域、某层或某几层作为一种功能,主要功能(如:商业、
18、办公等)一般置于一层及一层以上的优良楼层;而次要或辅助功能(如:仓库、洗浴、厨房、设备机房等)一般置于地下室等不良楼层。同时,建筑还必须进行平面功能划分,对同一平面内的不同使用功能进行布局,主要功能房间(如:办公、居住、人们日常活动等)一般置于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向阳侧,而辅助功能房间或空间(如:卫生间、楼梯间、储藏室、走廊、管道井、各专业设备间等)一般置于光线、通风差或不具备通风、采光条件的里侧或背阳侧。另外,还要根据平面功能及面积大小,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火疏散(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等)的设置。2.1.3 建筑专业设计的内容及范围建筑物内部功能布置。水平、竖直交通,安全疏
19、散、房间分隔(纯粹的分隔,不涉及受力),空间分配、门、窗、屋面处理、建筑外立面效果及外墙面表面处理、室内空间表面处理等,尤其是涉及到机房、设备间、管道井位置、大小等均由建筑专业按相关专业要求进行综合布置。室外红线以内的交通、景观、地面覆盖处理等,凡涉及相关专业的地上、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如:井、室、池、坑等)均需由建筑专业按照相关专业的要求提供位置,合理布局。2.1.4 建筑构造2.1.4.1 防火墙防火墙由不燃烧体砌筑,耐火极限达到3h的墙体,用于作防火分区的分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多层)不应(
20、高层:严禁)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如:给水排水管道)不宜穿越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岩棉、玻璃棉等)不燃烧材料。管道穿过隔墙、楼板时其周围空隙也应同穿越防火墙时一样,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2.1.4.2 电梯井和管道井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如:消火栓洞)。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井,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
2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作防火分隔。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2.1.4.3 防火门、防火窗和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按其耐火极限划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耐火极限1.2h;乙级耐火极限0.9h;丙级耐火极限0.6h。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在设置防火墙确实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隔。当采用复合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低于3h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给水 排水工程 设计 指导 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