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教案.doc
《传播心理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心理学教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2课时)(一) 教学内容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3.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二)教学要求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定位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现状教学重点、难点: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现状第一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一)关于多级交叉学科(二)关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三)关于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学科定位:一个应用心理学,一个大众传播理论的次级学科。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关于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
2、其他传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内向传播就是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2各种传播渠道的总体效应 传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由各种传播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系统活动。(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1传受者的心理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
3、能动的反映。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泉源,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传者接受的刺激主要来自物质世界信息源,而受者所接受的主要是媒体刺激。2传受者的心理、行为规律3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分析传受者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理论:生物论、行为论、精神分析论、现象论和认知论。这五大学派的理论为研究传受者的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社会化的形成;
4、潜意识、显意识、集体无意识;价值观、尊严、创造力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媒介最为活跃的是称为新闻媒介的报纸、刊物、无线广播和电视。大众传播心理学中主要研究内容是新闻传播心理现象。(四)“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 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 ”的角度来看:传者是传播信息的人,而受者是指接受信息的人。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传者和受者既是传者,同是也是受者。传受者是:传者与传者、传者与采访对象、受者与受者等之间的心理互动。第二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一、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可能性 首先,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有相交之处。 其
5、次,从心理学家传播学先驱者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的学缘源远流长。 再次,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从传者看包括: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工作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及媒介对传者的影响。从受者看包括:接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作为社会成员的接收者、社会环境及所归属的群体对接收者的影响。二、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实性传播心理学尚未发展成一门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均属不成熟的学科。2研究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队伍还很弱小。北京广播学缘的做法:第一,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第二,开设有关课程。第三,设置
6、传播心理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第四,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于2001年10月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宣布成立新闻与传播心理。三、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途径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和解释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第三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一、提高理论思维,增强分析能力二、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以电视中暴力节目使青少年产生攻击性行为为例,五种视角的阐述是:1 从神经生物学取向来揭示攻击性行为的人脑机制2 从行为主义取向探讨怎样改变外界环境,提供新的学习经验,才能使青少年减少攻击性行为3 从精神分析取向来论述潜意识的内驱力和童
7、年经验对个体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影响4 从人本主义取向来探索如何改进社会和人际关系,消除攻击性行为的根源,促进自我实现进程5 从认知心理学取向来分析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及不同的认知方式对青少年产生或控制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业:1什么叫内向传播?2什么是传受者?你怎样理解这个概念?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4课时)(一) 教学内容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2.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3.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二)教学要求了解: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掌握: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第一节 研究传受者
8、心理实质的意义一、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心理实质问题,不仅对传者,而且对受者也很重要。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一)从研究脑电波入手探讨收看电视是主动还是被动 心理学家华尔克表明:“看电视也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从而改变了以往有人认为看电视是消极认知的观点”。(二)当电视广告呈现300毫秒时,受者的反应达到最大值 罗斯切尔德他们发现的69%的过渡期是在广告刺激中某一容易识别的视觉线索出现不超过300毫秒时开始的。二、脑是传受者
9、主体与客体相联系的中介(一)脑的中介作用模式(二)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 在传播学里“效果分析”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受者通过脑对媒介信息的分析、理解,并内化为受者主体的认识和行为;正因为有无数个体的行为积累为群体的行为,所以当这种行为的量达到足够时,就会显示出某种社会影响,而这种社会影响或社会效果,如果离开了人脑的中介作用,就会化为乌有。第三节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一)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1波普尔的三分法 物质状态的“世界1”,精神心理状态的“世界2”,以及由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3”,其中“世界3”即“媒体世界”。2我国的两分法 我
10、国社会学教授沙莲香把客观世界分为两部分,即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二)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是模写和拷贝。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一)媒介的发展与对信息时代的感受 媒介是凭借符号来传播信息的工具。作为物质实体的媒介如报刊、收音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产生,无一不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之,媒体的每一发展阶段又都标志着时代的变迁。(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载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
11、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不同的媒介符号作为客观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传受者的感觉器官,不仅对感官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认知活动都会产生影响。1报刊文字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报刊文字具有滞留性,白纸黑字,历历在目,可反复阅读,具有表达上的准确性和较严密的逻辑性,报刊常为文化水平较高的读者所偏爱。2广播声音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广播声音稍纵即逝、不能重复。广播新闻属于广播文化。这种文化凭借声音的魅力趋向于激起听众的情绪情感的效果。3电视图像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电视新闻属于电视文化。这种文化以图像的生动具体、现场感强取胜。4多媒体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多媒体传播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电视、电话、文传、收音机、计算机等提取
12、信息。信息可以文字、图像、音响的单一或综合方式显示。5手机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有传播者认为,手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为一种媒体,还有人将手机称为“第五媒体”。 判断手机依赖症的10条标准: (1)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 (2)手机不在服务区内坐立不安; (3)睡觉也要开着手机; (4)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 (5)老去看手机是否自动关机; (6)发现手机不见了,就到处翻找,找不到就烦躁难安; (7)把手机放在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 (8)手机电池还未用完就急着充电; (9)没有来电铃声,也常常要翻着手机;(10)看到别人换手机自己也想换。手机和手机短信对人们的心身所造成的压力充分说明
13、,媒体变革会对传受者的心理结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媒介信息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三、媒介对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的内容。(一)学校教育与人的基本社会化 20世纪初期,有心理学家将人的社会化主要局限在童年期。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由5岁前婴幼期经验决定。 在信息时代出现前,社会的更迭、演化相对比较缓慢,学校教育大体上可以满足亲少年的社会化需要。(二)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继续社会化 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埃里克森。他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内涵扩大,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的观点”。主张人从出生到
14、死亡始终存在着人格发展(三)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反向社会化第四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一、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 传受者对来自客观事物世界和媒体世界的刺激在头脑中的反应属于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即是说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应。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 所谓主观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的反应。(一)生理原因 因生理原因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主要是就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年龄、性别等方面而言的。(二)心理原因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应。2动机 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
15、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4信念 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移的认识体系。5情绪状态 传受者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应。(三)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1文化水平2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作业:P57页2,4,5第三章 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4课时)(一) 教学内容1.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2.榜样与受众行为3.强化与受众行为(二)教学要求了解: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观察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强化的种类与功能。掌握:媒介对榜样的选择应用:强化的运用教学重点:媒介对榜样的选择教学难点:强
16、化的运用背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社会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学习理论。华生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在他看来,行为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刺激-反应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所谓刺激,就是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所谓反应则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或外显的变化,而行为则是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行为反应系统。但华生认为,心理学领域中运用的“刺激”概念,其含义可以是简单的
17、,如各种感官的适宜刺激;也可以是复杂的,如有意义的情境。而“反应”这一术语,同样既可以是简单的肌肉反应、腺体分泌,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动作如写字、吃饭等。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行为是由刺激-反应联结构成的,这样心理学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就可以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规律,以便人们在已知刺激后,就能预料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或者当已知反应之后,就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并通过这种方法来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通过“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研究,把有机体的行为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指由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后者指在无刺激情况下有机体自发出现的反应(
18、如“斯金纳箱”中动物踩踏板的反应)。由于操作性行为具有工具性作用,所以又把操作性行为称作工具性条件反射。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学习)的基本规律,斯金纳的表述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由此可见,斯金纳非常强调强化在动物和人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斯金纳把强化看作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的力量,把能引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体或手段)称为强化物。强化物包括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正强化物指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如食物、水等;负强化物指排除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如噪音、强光、电击等。强化物安排的程序不同,产生的强化效应也不同。实验发现,定时
19、强化(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连续强化(每次反应后都进行强化)效果更好;强化的间隔时间短比间隔时间长效果更明显;固定比率强化(在有机体发出一定标准次数反应后施行的强化,如每5次或每10次反应后给予1次强化)比定时强化效果更优越。采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来说明复杂技能的形成过程,强调积极强化在动物和人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习问题的研究增加了新的亮点与活力;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美国乃至许多国家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其倡导的程序教学思想及其具体应用,对于帮助理解力较慢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具有重要价值。第一节 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一、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一)媒介环境是社会环
20、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作为影响受者的环境因素,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传播行为定义的无所不在、无法避免和难以抗拒的信息来源。 其次,由于大众媒介延伸了人的器官,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获取广泛的大量的且又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加速受者的社会学习的进程。(二)受者使用媒体的时间多于人际交往 使用媒体的前提是拥有媒体和媒体节目。 调查数据还显示,电视已经与受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影响受众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媒介内容,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不良媒介内容的影响更为深
21、远。(四)实践证明,媒介内容对成年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实践证明,媒体内容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甚至老年人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媒介环境对于受者行为的导向至关重要。二、受者的自我调节(一)受者行为是其个体与媒介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即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人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受者行为与媒介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 其次,受者的个体内部因素与其行为同样是相互决定的。 再者,受者个人因素与媒介环境的关系亦复如此。 班杜拉指出的这个环状的行为公式较之传统的单向行为公式:B=f(P.E),显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它表明人们(
22、如受者)在接收环境(如媒介环境)影响时并非是完全被动,而有一个根据环境刺激所进行的自我调节的过程。(二)学习的延迟性和受众的自我调节 学习的延迟性是指人们经观察学习后所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而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 因社会学习行为具有延迟性特点,这就为受者的自我调节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思考余地和内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三)激发受者自我调节性强化,让受者自己教育自己 受者的自我调节性强化是指受者根据媒介提供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标准(大多通过媒介中的榜样来体现),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积极的行为进行自我肯定性称赞,对消极行为进行自我批评性惩罚。第二节 榜样与受众行为一、观
23、察学习(一)观察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或观察)学习论不是具体谈如何通过接受大众传播而进行学习,而是从总的方面解释人们如何获得新的行为形式。 观察学习是与直接学习相对的,它们属于社会学习的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直接刺激做出的反应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如老师教做体操,学生模仿并逐步学会)。而观察学习则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二)大众媒介是提供观察学习的最佳渠道 从社会学习的效果看,大众媒介在提供观察学习对象的量和效率及影响而上,在许多方面优于人际交往所提供的观察学习的效果。首先,媒介信息无所不在,因为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是媒介内容的通常主题。再者,媒介信息的可重复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 传布 心理学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