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说明书.doc(5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1 页 共 51 页1 引言泗许高速公路全长204.5公里,分宿州段 、淮北段 、亳州段、泗县至泗洪段四段建设,概算总投资83亿元人民币。项目东起于苏皖两省交界朱王圩附近,西终至河南周口市鹿邑县境内。项目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小时,路基宽28米,路面宽23.5米,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该项目是连接苏皖豫三省的省际通道,途经苏北、皖北、豫中,辐射整个淮海经济区,是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横二”。 项目是在东西方向的南洛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之间,构筑的又一条东西向高速公路。本项目将衔接北京至台北、济南至广州、大庆至广州、北京至港澳等
2、国家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补充与加强。其建设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施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加快皖北发展,带动沿线的宿州、淮北、亳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2 概述2.1 设计原始资料2.1.1 项目背景泗许高速公路分宿州段 、淮北段 、亳州段、泗县至泗洪段四段建设。其建设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施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加快皖北发展,带动沿线的宿州、淮北、亳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2.1.2 沿线地质分布和地震本公路路线经过勘探,地形图比例为1:2000。本地区位于地区为第四纪滨海淤积平原微丘,地表植被情况为中等稠密。区域内构造属新华夏
3、系,第四系沉积物较厚,构造带不会对路线产生不良影响。本项目所处地区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层(Q4al、Q3al)组成,厚度在150m以上,未发现不良地质。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项目区域为度地震烈度区,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要求,桥涵构造物按度设防。2.1.3 水文地质条件本地区地震烈度为度。该地区0.51米为粘土表层,下为粉砂质泥岩及长石石英砂岩;水田段淤泥0.5米,其下23米粘土。2.1.4 气候条件区域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性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202天。 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低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
4、41.1。 平均降水量894.3 mm。2.2 交通量资料车型小汽车黄河JN-150跃进NJ-130解放CA-108太拖拉138交通量3100130012001700700注:轴载单位kN,交通量单位为次/日交通量增长率为8%2.3 设计依据2.3.1 设计规范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6交通部行业标准.公
5、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7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8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9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程(JTG F80/1-2004)10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3.2 教材1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2 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3 张廷楷.道路路线设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2.3.3 参考
6、书公路桥涵设计手册(JTGD60-2004)等3 路线设计3.1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3.1.1 路线方案选择考虑的因素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厂矿、村镇规划的关系,以及沿线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3)沿线地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路线技术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及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拆迁量、三材(钢筋、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
7、养护、环境等方面的影响。4)道路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影响与联系等。3.1.2 选线要求选线工作要根据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沿线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使路线在整个公路网中发挥较好的作用。应注意贯彻工程经济与营运经济相结合的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及地质特征,正确运用技术标准,搞好平、纵、横三方面的综合设计,作到平面短捷顺适、纵坡平缓均衡、横面稳定经济。注意选择地质稳定、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带通过,尽量避开滑坡、崩塌、排水不良的低洼等不良地段,保证路基稳定,不出现后遗病害。路桥应综合考虑。干线应尽量避开穿过城镇,较密集的居民点等,可采用修支线的
8、方法予以连接。要注意少占耕地、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不损坏历史文物。3.1.3 选线的步骤1全面布局。主要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2逐段安排。进一步加密控制点,解决局部性路线方案的工作。3具体定线。在逐段安排的小控制点间,根据自然条件和技术标准,在有利路带内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定出中线的最终位置。3.2 方案的比选3.2.1 方案比选的一般原则和要求方案的选定要从国家和当地的战略全局出发,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讲求社会、企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方案比选要把国家和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应根据不同设计阶段,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充分收集资料,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听取各级领导部门的指示和建议,
9、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比选,不遗漏有价值的方案。3.2.2 路线方案比选图3.2.3 方案比选意见由上述两种方案,可以看出两个方案的路线长度差不多。两方案的交点都是一个,方案二经过河道时没有垂直通过,线形不够美观,并且直线段过长,容易引起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不可取。方案一线形符合要求。方案二拆迁量较方案一大,总造价较高。综合以上因素,本设计采用第一方案。3.3 平面设计要求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设计,都要受到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设计者必须掌握大量的实际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设计出一条符合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造价最合理的路
10、线来。公路在受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时,必须要设置转折避让障碍,也就是在转折处设置曲线或是曲线的组合。另外,为使线形美观和保证汽车行使的顺畅,在直线和圆曲线或不同半径的圆曲线之间插入缓和曲线。由此可见,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在平原区,直线作为主要线形是适宜的,它具有汽车在行使中视觉最好,距离最短,线形容易选定的特点,但过长的直线又容易引起驾驶员的单调疲劳,超速行使而导致交通事故。以曲线为主的平面线形,采用平缓而适当的圆曲线即可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又可以美化线形。在直线和曲线之间或在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为缓和汽车的行使,符合汽车行使轨迹,采用曲率不断变化的缓和曲线是较为合理的
11、。在平面线形中,基本线形是和汽车的行使状态相对应的,具有如下的几种性质:直线:曲率为零,汽车车身轴向与汽车行使方向的夹角为零。圆曲线:曲率为不为零的常数,汽车车身轴向与汽车行使方向的夹角为固定值。缓和曲线:曲率为变数,汽车车身轴向与汽车行使方向的夹角为变数。3.3.1 直线设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般在定线时,只要地势平坦,无大的地物障碍,应首先考虑使用直线通过。但过长的直线并不好,直线线形大多难于和地形相协调,若长度运用不当,不仅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也不便达到线形自身的协调。另外过长的直线容易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难以目测车间距离,于是产生尽快驶出直线的急燥情绪,超速行使,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
12、生。因此,在直线的使用中,应当限制直线的长度。直线的最大长度各国有各国的不同经验,德国和日本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以计)为20V(以计)。我国对长直线的运用参照日本经验并与德国相近,最大直线长度一般不超过20V。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为长直线再加上下陡坡行使,更容易导致超速行使,造成交通事故。长直线适于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当道路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改善单调的景观。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宜于连接大半径的平曲线。直线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若插入短直线,很容易使驾驶员产生一个错觉,即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反向曲线,甚至看成为一个曲线
13、,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极易造成驾驶员判断和操作的失误。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向曲线之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V以计)为宜。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在反向曲线之间,为满足设置超高、加宽的需要,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我国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反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2V(V以计)为宜。当受到地形地物等各方面的限制时,可将反向缓和曲线首尾相接。对于直线的长度主要是根据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的。但有时,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限制,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这时就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地形、地物、自然景观以及设计经验来进行判断决定。3.3.2 圆曲线设计圆曲线是平曲线的重要组成
14、部分,在路线改变方向的转折处,往往可插入与两端直线相切的圆曲线来实现路线方向的改变。曲线上任意一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方向,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尤其是由不同半径的多个圆曲线组合而成的复曲线,对地形、地物和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汽车在圆曲线上行使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且往往要比在直线上行使多占用道路宽度。圆曲线半径公式 (3.1)式中:横向力系数; 路面横坡,无超高时为路拱横坡。在指定车速V下,最小决定于容许的最大横向力系数和该曲线的最大超高。最小半径的确定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阻系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使的最小半径。按照、=0.10.16用公式计算后得
15、来。是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一般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的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时,能保证汽车以设计速度安全、舒适行使的最小半径。按照=6%8%、=0.050.06计算取整得来的。一般情况下推荐采用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使稳定性的最小半径。按照取=0.035、=-0.015和取=0.04、=-0.025计算取整得来。我国公路工程标准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规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三个最小半径,见表3.1。表3.1 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设计速度()1201008060403020极限最小半径()6504002
16、50125603015一般最小半径()10007004002001006530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路拱2%5500400025001500600350150路拱2%7500525033501900800450200在运用平曲线半径的三个最小半径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在地形条件许可时,应力求使半径尽可能接近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一般情况下或地形有所限制时,应尽量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只有在地形特别困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圆曲线最大半径车辆行使在长大曲线上,尽管曲线本身较直线柔和,但驾驶员在同曲率半径曲线上行使时方向盘几乎与直线上一样无须做大的调整,如果半径9000,视觉效果近乎直线
17、,同样易使驾驶员疲劳或为追求新的环境加快行车速度而导致车祸。而且其几何性质和行车条件与直线无太大区别,却无谓增加计算和测量上的麻烦。因此设计中应结合地形等条件,合理设置曲线转角与半径。所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3.4 逐桩坐标表本次路线设计的逐桩坐标计算采用坐标法,且本路线设有四个控制交点。已知:QD坐标为 ,JD1坐标为, ZD坐标为 ,(1)直线上桩坐标计算 设交点坐标为JD(XJ、YJ),直线的方位角为A1、A2。则ZH点坐标:XZH = XJ + Tcos(A1 + 180)YZH = YJ + Tsin(A1 + 180)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L, 曲线
18、起点里程为ZH,曲线终点里程为HZ,则前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X = XJ + (T + ZHL)cos(A1 + 180)Y = YJ + (T + ZHL)sin(A1 + 180)后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LHZ):X = XJ + (TZH + L)cos A2Y = YJ + (TZH + L)sin A2(4)圆曲线内任意点坐标由HY-YH时 式中:圆曲线内任意点至HY点的曲线长; XHY、YHYHY点的坐标。由YH-HY时 式中:圆曲线内任意点至YH点的曲线长。综合以上公式计算出本次设计的线路上各桩号的坐标,逐桩坐标表见设计图附表逐桩坐标表。表3.4 逐桩坐标表桩号坐标桩号坐标N (X
19、)E (Y)N (X)E (Y)K0+0003752095.614492338.3273K0+3603752035.662492693.3001K0+0203752092.284492358.048K0+3803752032.331492713.0209K0+0403752088.953492377.7687K0+4003752029.001492732.7416K0+0603752085.622492397.4894K0+4203752025.67492752.4623K0+0803752082.292492417.2101K0+4403752022.339492772.183K0+1003
20、752078.961492436.9309K0+4603752019.009492791.9037K0+1203752075.63492456.6516K0+4803752015.678492811.6244K0+1403752072.3492476.3723K0+5003752012.347492831.3451K0+1603752068.969492496.093K0+5203752009.017492851.0659K0+1803752065.638492515.8137K0+5403752005.686492870.7866K0+2003752062.307492535.5344K0+
21、5603752002.355492890.5073K0+2203752058.977492555.2551K0+5803751999.025492910.228K0+2403752055.646492574.9759K0+6003751995.694492929.9487K0+2603752052.315492594.6966K0+6203751992.363492949.6694K0+2803752048.985492614.4173K0+6403751989.033492969.3901K0+3003752045.654492634.138K0+6603751985.702492989.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