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毕业论文.doc
《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毕业论文.doc(5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1一、研究目的1二、研究内容1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1一、可能的创新之处1二、研究的不足1第二章 文献综述1第一节 老龄化的成因1第二节 老龄化对经济及产业发展的影响1第三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1第三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1第一节 中国老龄化发展过程1第二节 中国老龄化的特点1一、人口年龄结构不规则1二、快速老龄化1三、总抚养比中老年抚养比上升1四、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大1第四章 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1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其合理化标准1一、产业结构分类及其变动规律1二、产业结
2、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1第二节 人口因素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1一、人口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1二、人口老龄化是影响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1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1第五章 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1第一节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1第二节 面板数据检验及数据来源1第三节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1第六章 政策启示和研究小结1第一节 政策启示1一、扶持老年产业1二、重视和优化老年劳动力资源的配置1三、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配合实施1四、把握老龄化下的产业调整方向1第二节 研究小结1致 谢1参考文献1独 创 性 声 明12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3、报告(2013):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在2013年增至2.02亿,老龄化水平至14.8%,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到2013年的9.36亿人。随着1950-1975年期间出生的一代人逼近预期死亡年龄,中国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使得2013年的社会总抚养比达45.94%。再加上当前计划生育政策限制年轻人口的增长、户籍政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难解老年人口后顾之忧,老龄化给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口老龄化不是中国独有。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当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时老龄化才开始显现,是人口结构自然演进的结果。这些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经历了很长的一个周期
4、才进入老龄化社会,转变的节奏相当缓慢。因而,在劳动人口短缺时,这些国家恰有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产业的实力,同时又足够的社会福利资本保障老龄人口的生活水平不至下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保证国家向老龄化社会的平稳过渡。中国的老龄化发生时人均收入水平仍较低,不具备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却又在不断失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解放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但是这些劳动力的素质却不能满足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因此在产业结构升级面临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随着中国人口数量最庞大的一代人的老去,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问题,从而制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5、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挑战不仅如此。目前中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在于先天资源禀赋的差异、人民群众认识程度的差异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定位的差异,更在于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完整性和相互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大规模的趋向于发达城市的人口流动甚至是迁移趋势。所有这些问题都集中地出现在当前这个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老龄化虽说有碍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其对于迫使当前的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因其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过多的资源消耗和浪费以及以廉价劳动力换来低成本效益而备
6、受来自国际方面的诟病。但是老龄化的迅猛发展使这种不计成本和后果的发展模式走进了死胡同。只有锐意改革,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国才有可能化挑战为机遇,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发展洗牌中获得胜利。二、研究意义第一,老龄化问题之所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影响了我国劳动力的可持续性供给。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人口转变为经济增长提供的利于储蓄率和提高劳动力供给的人口红利。我国的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的粗放型投入过度依赖,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不协调,致使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人口相对减少冲击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消息
7、:2012-2013年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而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显示,当前我国人力缺口最大的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已经成为威胁到了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在逐渐失去做为“世界工厂”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呼应,中国的制造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和东南亚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联动,如何协调各区域发展有效引导人力资源流动、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冲击,是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首先人口老龄化
8、形势下,劳动力人口的老化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快第一、第二产业的技术革新,以技术代替繁重的人工劳作;另一反面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具备高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的第三产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倚重大量人工投入的现状。其次,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其消费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本身的特征使得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社会需求增加。在的作用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国家在制定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引导企业大力发展针对老年人口的技术和服务,扶植有发展潜力的或是未来所必需的老龄产业,以应对已经近在咫尺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称:目前的老龄服务市
9、场竞争不充分,缺乏准入、退出的系统规范。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为我国深化产业结构升级、完善经济体制建设和构建老龄产业政策体系提供了契机。第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作用越来越强,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就是这一阻碍作用的一个结果。一些生活水平高、医疗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经济发达地区提早老龄化,如上海。另有一些欠发达区域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从本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得本区域的人口老龄化加重,呈现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从而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安徽。还有一些不发达地区,如青海,也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区域性差异的扩大将进一步刺激劳动人口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
10、区转移到发达地区,加重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的老龄化,使之更难提升经济水平;另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人口的转移对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不利的,而且将会在劳动就业和外来人口安置等方面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质量上提高生产率,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一、研究目的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和社会生产理论,站在供需的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如何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从供给角度来看,人是劳动力。老龄化社会具有相当比例的老龄人口,同时婴幼儿出生率下降。在短期,社会
11、抚养成本也许不会提升太大。但是在长期,劳动年龄人口会进一步萎缩,对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当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已产生不小的冲击。只有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过渡进而转化为知识、信息密集型,合理化和全面升级全面升级产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冲击。从需求角度来看,人是消费者。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实际上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可以直接地影响到商品和服务结构,进而影响生产商品和服务的产业结构。此外,老龄化的加深对社会抚养投入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全社会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资,促进与老龄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卫生保健、教育文化和法律咨询
12、等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立足长远,充分保证产业政策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利用省际数据建模,考察当前我国老龄化所处的阶段以及区域老龄化差异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省际数据的对比有利于我们结合不同省级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应对老龄化的产业发展措施。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区域内劳动力结构与产业发展的不匹配、人口抚养负担提高、社保福利费用需求的增多等社会问题。对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来说,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区域内劳动力流失、劳动生产率下降,从而经济发展的缺乏活力,导致经济更加落后。三是,立足于中国人口的形势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提出我
13、国产业结构调整可能路径。根据发达国家的一般经验,人口老龄化伴随着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当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时,三大产业比重次序会变为“二、三、一”;第三产业的比重甚至将超过第二产业。对于我国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难点主要集中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农业是关系全体国民温饱问题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当前我国发展最为滞后的产业,亟待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资,急需进行产业整合提高其经济效益。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制造业属于主导型产业,但是同样面临着技术落后、产业的整合优化程度低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差距颇大,需要进行全面的产业调整。服务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发展很不成熟,产业体系不完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
14、业等发展滞后。因此,本文将结合前文的研究,针对这三个产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可行性路径农业。四是,就如何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同时,协调好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人口和产业政策,提出自己见解。二、研究内容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提前进入老龄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当前面对的双重挑战。如何协调好老龄化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已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这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老龄化成因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大多数文献站在出生率、死亡率和寿命延长的社会人口学视角对老龄化的产
15、生给出了解释。随后,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虽然中国主流经济学更多的是主张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是国外的一些经济学者仍认为不能对此简单地做出有利或不利的判断。在对老龄化影响产业发展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对投资、消费、储蓄和养老制度等的研究。第三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这一章主要从行政区域和城乡差异的角度分别以统计分析的方式说明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发展差异。在我国,随着大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预示着就业人口比例的相对减少;大规模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的农村快速老龄化也将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第四章为老龄化影响产业
16、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这一章的第一部分将介绍何为产业结构,三大产业的划分标准,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以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三大产业结构转变历程。本章的第二部分将重点阐述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来源于其对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其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其对于社会的消费结构的影响以及其对于老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途径有三:一是就业结构,二是需求结构及消费结构,三是老年产业的兴起。在这一章将根据这三个途径建立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分析结果可知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是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不能脱离
17、经济中的其他影响因素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五章为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研究将选取省际的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省际对比,目的在于全面考察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所处的阶段和内部结构。人口老龄化要求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利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化,使得老龄化程度得以加深。第六章为政策启示与研究小结。这一部分首先就本文的研究内容提出了老龄化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对老年产业扶持、对老年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各项政策的协调实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三大产业关系处理。本章第二节主要总结了本文在理论研究
18、和实证研究方面的主要结论,同时回顾了文章的研究所具有的不足之处。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一、可能的创新之处我国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重视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但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我国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政策难以及时有效调整,从而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产业发展关乎经济命脉,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产业发展重要要素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和质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是改变落后生产方式,这一要求体现在产业发展层面就是要使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靠人力资源的大量投入来获取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靠资本和技术投入来获得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而使各产业向着依靠知识、信息获
19、取经济效益的高端产业发展。因此,从产业结构和人口老龄化出发,调节区域产业结构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对于我国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于实践的创新所在。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影响机制分析部分,本文创造性地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和城市化因素同时包含至生产函数中,得出了规模效益递增的结论。在以往的经济学文章中往往只把城市化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到生产函数中,但是本文却在此基础上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同时引入生产函数,充分考虑了当前的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将会给产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而不再仅仅只把人口老龄化看作是城市化诸效应中的一种。规模效益递增的结论也意味着当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0、有助于辩证地看待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老龄化无益于经济发展的主流观点。二、研究的不足首先,本文用第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作为产业结构指标。这一做法无法较为直观地反映三大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其结构变动,因此并不能全然反映产业结构信息。但是,鉴于老龄化发展对于第二三产业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这一指标的选取还是能够说明本文观点的。其次,选取老年抚养比这一指标来衡量老龄化也有不妥。但是,老龄化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单纯由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引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生育率的下降和青少年人口比例的减少。因此,所选指标仅仅局限于反映老龄化趋势中与老年人有关的哪一方面,并没有综合考虑老龄化的成因。但是,
21、随着老龄化的加深以及高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龄化的主要成因必将转变为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而且,考虑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的扩大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老年抚养比指标的选取还是符合本文研究需要的。最后,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动态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因此本文的研究阶段性很强。但是,每一次阶段性的研究都能使我们加深对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影响机制的了解,都有助于我们完善人口产业经济理论体系,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助力。第二章 文献综述如何控制人口总量、如何满足人口的就业与再就业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是中国面临的三个主要的人口挑战。其中老龄化是新世纪的全球性课
22、题。在过去半个世纪多里,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的显著增长。这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不协调。“未富先老”是中国许多地区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老龄化已经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第一节 老龄化的成因对于一个封闭的人口环境而言,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年结构变化的因素。作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趋势之一,老龄化程度的变动必然包含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之中。现实社会中,人口环境通常不是封闭的,其人口的年龄结构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出生和死亡因素,人口的迁移也影响着老龄化的进程。这一因素又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区域人口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早在1950年,瓦劳瑞(Valao
23、ras,1950)在其著作中就将生育率的下降列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赫曼林(Hermalin)在1966年得出了死亡率下降是人口老化的一个因素。1973,联合国对人口变动所做的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生育率是人口老化的最大原因。而人口的迁移对于人口老化的作用则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不过,一般来说大量人口迁出利于人口的老龄化,大量人口的迁入可以减缓老龄化。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生育率的大幅降低,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贯穿了整个20世纪,到了1950年发达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7.9%。至于1070年代,老龄化的发展呈现出全面爆发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老龄人口开始显著增加。
24、根据我国学者党俊武(2012)的观点,人口老龄化不单纯是指老龄人口的增多,也指出生率下降、少儿人口减少等促使成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过渡到老年型甚至向高龄型转变的过程。因此人均寿命的增加和出生率降低的是造成老龄化的两个根本方面(乔晓春等,1999)。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样有学者认为寿命延长和生育率增加,在长期都会加重人口老龄化(Heinrich Hock等,2006)。对于中国而言,老龄化的形成还有其特有的社会背景和政策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人口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到1954年出生率达到了37.97%。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恶劣,人口生育率在较短时间内骤降。然而19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龄化 中国 产业结构 调整 影响 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