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
《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班 级:城轨供电11A2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4 年 03 月-3-论文编号: 长沙供电段娄底供电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班 级:城轨供电11A2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4 年 03 月目 录摘要1 接触网的结构和要求- 1 -1.1 接触网的定义- 1 -1.2 接触网的装置1-1.3 接触网的要求-1-2 平面设计的的要求- 2 -2.1 设计思路- 2 -2.2 设计依据- 2-2.3 设计原则- 2-2.4 设计目的及意义- 2-3 接触网的基本设计-2 -3.1 原始材料-3-3.
2、2 基本设计-3- 3.3 气候条件-3-3.4 设计计算-3-4 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4.1设计概况-4 4.2设计程序-4 4.3放图-4 4.4划分锚段-4 4.5支柱布置-4 4.5确定拉出值-45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 5-5.1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5 -6 总结- 6-参考文献- 5 -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摘要:电气化铁路因其运输能力强、运营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了当今铁路的发展方向。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供电设备,其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安全。接触网的设计是电气化铁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
3、的接触网设计能够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保证铁路生产的正常运行。接触网平面设计是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由于各个区间、隧道、车站等线路条件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无法用固定、简单的格式来完成接触网的平面设计,因此必须对每个区间、隧道、车站单独进行平面设计。本设计是从接触网设计的特点出发,对接触网平面设计进行了系统介绍。此外还论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征和设计流程,并给出了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技术原则,对其设计过程进行了一定说明。 关键词:接触网,平面设计,高速电气化铁路AbstractWith its advantages of stronger transport capacity, lower
4、 operating costs,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small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is universally concerned and has became the railwa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he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its state has be
5、en taking great effects on the safe operating of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Therefore, reasonable design can improv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would operate safely.The graphic design of Overhead Catenary System (abbr. OCS) is the maint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o
6、f OCS. For each interval, tunnel and station have different situations. Its impossible to finish the plan of OCS with simple and formulate.So, with tradition design method, designers should spend plenty of time and vigor to finish the design of OC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phic design
7、of OCS, the paper gives a thorough presentation of the design method of OCS.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contrivable process of the OCS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And the paper propos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of the graphic design of OCS, explaining the pr
8、ocess too. Keywords: Overhead Catenary System, graphic design,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1 接触网结构和要求1.1 接触网的定义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1.2 接触网的装置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
9、位装置、支柱与基础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接触网结构图1.2.1 接触悬挂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1.2.2 支持装置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1.2.3 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1.2.4 支柱与
10、基础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在中国,接触网主要采用预应力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其作用时用来承载支柱负荷,即将支柱固定在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地下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送给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1.3 接触网的要求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主要供电装置之一,是一种无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遭受雨雪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给铁路生产带来损失。接触网架设在铁路线路上空,向电力机车供给电能。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最低电压不低于21kV,当行车速度为140km/h时低,应保持23kV。1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应能不
11、间断供电,保证电力机车在最大运行速度时能正常取流。2器材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电气强度,要有相应的抗腐蚀能力,零件要尽量标准化、系列化、扩大互换性。3结构合理,方便施工和运营。4接触网发生事故后,通过抢修应能尽快恢复供电。2 接触网的平面设计接触网设计程序和铁路电气化工程的设计阶段相一致1。一般按照三个阶段设计,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具体步骤为:研究任务书;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鉴定;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文件审批;施工设计;施工配合及处理;参加交接验收。接触网初步设计是根据国家下达的设计任务书,确定接触网建设的技术原则和概算。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的主要文件是说明书。说明书中确定的主要技术原
12、则有:线路及车站概况,气象条件,接触网架设范围,悬挂类型,平面布置,支柱设备及支撑装置,附加导线的架设标准,接触网维修组织,防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等。并且在初步说明书中应列上主要材料设备表。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修改初步设计,或者解决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提出的各类问题,它是对初步设计的深化和完善,实际上它是接触网设计中的齐,优,新问题,即设计的内容齐全,选择的设备优良,采用的技术先进。技术设计应包括三个方面:技术说明书,附表和附图。施工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应完成全部施工图纸,经鉴定后作为接触网施工的依据。施工设计完成的文件有:接触网平面图,支柱安装图,锚段关节图,隧道悬
13、挂安装图,附加导线安装图,零件图,安装曲线,全部特殊设计安装图,施工设计说明书等。2.1 设计思路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供电设备,接触网的设计是电气化铁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成果主要以平面布置图和安装图的形式体现,而安装图可选用铁道部通用图,针对各种线路情况,只需进行少量补充,因此,接触网平面设计就成为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由于各个区间、隧道、车站等线路条件的千变万化,根本无法用固定、简单的格式来完成接触网平面设计,因此必须对每个区间、隧道、车站单独进行平面设计。设计应依据有利于铁路运输生产发展的的运行要求,从经济、可靠的角度出发,按照具体情况确定设计规模与方案。为确保安全运营,还应该
14、对气象条件及负载、悬挂导线的张力与弛度、跨距长度、锚段长度以及安装曲线等进行一系列的计算。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方案是可行的。2.2 设计依据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主要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J452-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及工务段的线路纵断面图,桥、涵、隧道的图表资料,进行平面布置。具体要求还需参考最新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规划设计施工实用全书(中国铁道出版社)、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西南交大出版社)、电气化铁道施工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等书籍。2.3 设计原则平面设计的优劣不仅影响到接触网的运行质量、经济合理,还涉及到长期的发展
15、规划。因而,在进行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选择硬横跨或软横跨在站场咽喉以内,一般使用绝缘软横跨,尽量不使用双线路腕臂支柱。对于高速电气化线路应该首选硬横跨。2)支柱布置先从咽喉区开始设计正线上的道岔,道岔定位原则上应尽量采用标准定位。其标准定位最佳位置是两接触线的交点位于两内轨距745mm的中间位置。3)尽量使用最大计算跨距接触网支柱布置,其跨距大小应根据悬挂类型、曲线半径、接触线最大风偏移值和运营经验综合考虑确定。在最大计算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轨迹的最大水平偏移值,一般不得大于450mm2。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跨距。常采用标准跨距为5的整倍数,即40、45、50、55
16、、60m数种,最大允许跨距除在个别大站及特殊情况下,一般不超过67m。4)考虑支柱与信号机的相对位置支柱布置时应考虑不要妨碍信号瞭望。在直线区段,支柱应设置在进站信号机和区间信号机的显示前方,同侧接触网支柱要适当加大其侧面限界值;在曲线区段,支柱应设置在信号机前方5m以外;单线铁路直线区段在地形条件允许时,支柱应设置于信号机的对侧。5)站场上支柱布置应考虑各个站场的特点支柱设置应该尽可能地照顾站场的远期发展,如果将来股道增多,则近期设计的支柱应考虑远期可资利用。对于远期铺设或预留的股道,如果土石方工程已经完成,则软横跨支柱的容量及侧面限界一般应考虑预留。对于股道延长部分,当设立近期支柱时,应以
17、对今后整个支柱布置不产生影响为原则。6)支柱设置要考虑站场美观站场是客货集散地,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注意美观。7)尽量减少咽喉区的支柱数量对于较大的站场有时相当复杂,一般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在保证技术条件合理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支柱的数量,选择最优或较优方案。8)部分特殊跨距值应缩小锚段关节的转换跨距、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以及其它特殊跨距,应较一般跨距缩减5-10m,或缩减原跨距的10%。支柱布置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技术合理、节省支柱和便于信号瞭望3。2.4 设计目的及意义参考所查阅的资料,根据接触网设计程序,首先完成接触网初步设计,包括确定设计任务区间的气象资料,线路
18、资料,分析比较现行的国内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确定接触网悬挂模式,补偿形式及接触网的相关参数,根据设计时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进而完成相关的设计计算。分析线路图,进行区间锚段长度的划分和区间支柱的布置,确定锚段关节的类型,完成接触网平面设计。依照接触网平面图图例,绘制区间接触网的平面图。完善设计内容,对接触网设计区间的特殊跨距,支柱容量进行技术校验。通过对区间接触网进行平面设计,本人可以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中区间的平面设计内容与技术规范,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建立对区间接触网设计的完整概念,加强对区间接触网设计中技术标准的理解,以至达到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并
19、且指导生产实践。3 接触网的基本设计3.1 原始资料的准备接触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专业配合的技术工程,与许多学科、工程都密切相关,甚至有些工程数据是接触网设计的依据和先决条件。进行接触网设计应该具备下列主要技术资料:气象资料;线路资料;行车供电资料;桥梁隧道资料;地质资料;信号资料;站场资料;概算资料;其它资料;向相关专业提供的配合资料等。当然,接触网的设计只有上述资料还不够。由于铁道电气化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及系统性的工程,各工种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接触网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向有关专业提出本专业的技术要求及相关资料。3.2 基本设计下页图3.1是一种典型的接触网实际方
20、案,即各个支柱都沿钢轨两侧架设。这是所有额定电压下铁路干线交通优选的设计方案,同时也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图中标出了接触线、腕臂、支柱、供电线、回流线、钢轨电连线等构件。图3.1 采用混凝土支柱的架空接触网1-支柱;2-腕臂;3-力索;4-接触线;5-缘子;6-电线;7-支柱至钢轨接地线;8-钢轨电连接线;9-上下行钢轨电连接线;10-支柱标识牌:11-回流线;12-弹性吊性;13-吊弦3.3 确定计算气象条件接触网是置于铁路沿线的供电装置,它要经受一切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有:风吹、日晒、雨淋和覆冰等。计算气象条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接触网建设的经济性与运营的安全可靠性。若选择数值过大,以偶
21、尔出现的极不利条件作为设计依据,必然将造成各种强度的增大、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了投资;若选择的数值偏小,对于一些频繁出现的恶劣情况没有考虑到,则会导致支柱等设备相应的强度降低,数量减少,显然其安全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在确定计算气象条件时,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收集气象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正确合理地确定采用的计算气象条件。我国疆域辽阔,地形条件多变。漫长的铁道线,有的贯穿草原,有的则横穿山谷,气象变化剧烈且复杂,在具体确定接触网计算气象条件时,要力求准确,但又不宜过于繁琐,在相应量的取值上,应该尽量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这样才能够方便设计和应用。接触网设计中气象条件的取值原则为
22、:各种温度应取5的整数倍;覆冰厚度取为零值或5mm的倍数;最大风速取20、22、25、27、30m/s等数值。3.3.1 气象条件的内容及用途尽管说接触网计算气象条件多达十余项,但是起控制作用的只有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速及覆冰厚度。因此,决定某一条线路的计算气象条件,往往是在广泛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这四项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并参考典型气象区确定的。有些计算气象条件是由上述四项基本条件所导出的,而有些则是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统计结果取用的经验值。接触网设计中用到的气象资料包括有: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速及其出现时的温度、最大覆冰厚度及其出现时的温度、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区间 接触 平面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