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我国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我国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趋势肿瘤死亡率高,生存期短,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以其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抗肿瘤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和对肿瘤分子机制认识的深入,以及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现代广大肿瘤学者的研究热点。肿瘤的基因治疗就是将一个治疗基因“捆绑”在“病毒”上,随后将这种载有治疗基因的“病毒”感染肿瘤患者或肿瘤细胞,使治疗基因进入肿瘤细胞,进而“摧毁”肿瘤细胞。肿瘤基因治疗因其具有特异性、安全性、有效性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
2、的效果。近年来,对肿瘤免疫、肿瘤病因及分子机制等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基因治疗方法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1、 我国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我国是较早开展基因治疗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国家。早在1985年,吴曼院士就提出了肿瘤是基因治疗的重要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基因导入和基因治疗研究和临床试验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国已有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TK基因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IL-2基因工程胃癌细胞瘤苗、HSV-tk基因治疗肝癌等几个肿瘤基因治疗方案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建立了生物领域病毒载体研发基地,主要开展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用于治疗肿
3、瘤的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目前我国已经有3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治疗方案,并在进行临床试验。2、肿瘤基因治疗的内容21、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1)免疫基因治疗,又称细胞因子基因治疗,通过转导细胞因子基因,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2)自杀基因治疗,使肝癌细胞产生对某些药物前体的特异敏感性而被杀;(3)基因置换或补充,置换突变的基因或补充缺失的抑癌基因;(4)反义苷酸技术,用于抑制癌基因的表达。22、肿瘤基因治疗基因工程的程序 首先取得所需要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将其同载体连接,再将经过重组的环状DNA即质粒引入受体细胞,并使目的基因和载体上其他基因的性状得以表达等几个环节。(1)在内切酶的作用下
4、分离制备待克隆的DNA片段;(2)将目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连接形成重组DNA;(3)重组DNA进入宿主细胞;(4)筛选、鉴定阳性重组子;(5)重组子的扩增。23、肿瘤基因治疗基因工程所需的载体 虽然内切酶解决了异源DNA体外重组的技术问题,但是重组之后的异源DNA还必须回到细胞内才能显示出其生物活性。这就要求有一种运送载体来充当此角色。微生物中有一种非染色体一种环状DNA或病毒可以做为载体,这样载体的共同特点是:(1)它们都是环状DNA;(2)都能专一性的感染某一细胞;(3)都具有某种选择性标记;(4)都具有一些内切酶的酶切位点;(5)都可以随染色体的复制而独立复制,随着细胞的分裂而扩增。24、
5、肿瘤基因治疗基因工程所需的工具酶 只有在DNA限制性内切酶、载体质粒、连接酶及其它修饰酶的作用下,才能实现随心所欲地移动和改造基因。内切酶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有专一性的DNA识别顺序,都能在DNA链当中切开DNA,故称“内切”的酶。但切开的方式有两种:(1)切成粘性末端;(2)切成平末端。基因工程研究就是利用了内切酶可以专一性地把DNA切割成特定的粘性末端的特点,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把一些不同来源,具有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重新连接或组合起来,这就是DNA技术的来由。25 肿瘤基因治疗基因工程所需的细胞 293细胞是传染腺病毒ELA基因的人胚肾上皮细胞系,有致瘤性,是转化细胞。细胞感染病毒后
6、,首先是细胞形态的变化,由于病毒能增强细胞膜的渗透性,细胞外的离子钠离子流入胞内,细胞可从原来的形态变为圆形,然后由于细胞支架的降解或破裂导致细胞从基质上脱落,最后破裂。3、肿瘤基因治疗的几种方法:31补偿性基因疗法肿瘤的发生多是由于癌基因的突变、扩增、过度表达或抑癌基因的缺失、失活等原因所引起,补偿性基因治疗是指向缺失某种抑癌基因的细胞内导入正常的抑癌基因,逆转肿瘤细胞的表型、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以达到治疗目的。用基因替代等方法可恢复和增强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如将克隆的抑癌基因Rb、p53 、p16 等导入肿瘤细胞,可以逆转其恶性行为,诱导细胞凋亡。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
7、p53基因,研究显示,当p53基因被导入肿瘤细胞后,肿瘤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此外,有研究采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53 基因治疗鼠卵巢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发现该治疗在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同时,也诱导包括N K(natural killer) 细胞在内的免疫机制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目前,由我国独立研发的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重组腺病毒-p53基因颗粒)已被批准上市,其上市前后的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对于鼻咽癌、头颈部鳞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瘤均有较好疗效,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其副作用小、不良反应轻(多为自限性发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由于肿瘤发生、
8、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多步骤改变,因而难以通过拮抗某一种癌基因完全控制肿瘤的恶性行为。 32干扰性基因疗法干扰性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反义核酸技术用人工合成的DNA特异性地封闭癌基因、生长因子或/和受体基因的片段,或利用核酶特异性地封闭和切割癌基因的mRNA,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例如Deng等利用编码N2Myc下游调控基因2的cDNA转染胶质瘤细胞,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有人用IGF2 R 和R 的反义cDNA 质粒转染肝癌细胞,使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下降、生长减慢;ras基因对肿瘤的发展与存活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应用FTIs 或反义寡核苷酸抑制ras的表达;此外还
9、有使用载体介导的RNA干扰稳定地抑制k-ras 的表达的报告。另外有研究发现,在真核细胞内某些双链RNA 能高效、特异地结合、降解互补mRNA,阻断特异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出现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并将此现象称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其中2125nt大小的短双链RNA称为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与常用的反义技术相比,RNAi抑制基因的表达不但高效特异,而且效应持久、操作简便,在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中,运用RNAi技术可以有效地沉默癌基因、促进凋亡、调控细胞周期、抗血管生成等,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Lewis等将siRNAs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肿瘤 基因治疗 现状 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