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doc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目录1.概论11.1 项目简况11.2 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11.2.1设计依据11.2.2基础资料11.2.3 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2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21.3.1城市概况21.3.2 自然条件31.4 城市环卫设施现状31.4.1垃圾清运31.4.2 垃圾成分41.5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41.5.1存在的主要问题41.5.2建设的必要性41.5.3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42.总体设计52.1工程规模52.1.1服务人口52.1.2垃圾产率52.1.3垃圾产生量62.1.4 处理规模72.2 处理方法及选择72.2.1 处理方法概述72.2.2处理方法选择82
2、.3 场址选择82.3.1填埋场的选址原则82.3.2场地的勘察82.3.3场地选择92.3.4场址确定92.3.5场址主要特点93.垃圾收运系统93.1垃圾的收集与运输93.1.1垃圾收运模式93.1.2其它垃圾收集104.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104.1填埋场工程内容104.2卫生填埋场104.2.1垃圾填埋场库容104.2.2填埋场服务年限114.2.3填埋工艺114.2.4覆盖材料114.2.5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124.2.6防渗工程(水平防渗及垂直防渗)124.2.7渗滤液收集及处理164.2.8 填埋气体导排184.2.9防洪工程194.2.10 垃圾坝204.3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20
3、4.4辅助建筑物204.5场区平面布置与绿化设计204.5.1场区平面布置204.5.2环境与绿化设计215.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215.1 环境质量现状215.2 环境保护措施225.2.1设计采用的标准225.2.2污染控制措施22设计计算书231. 设计计算书231.1总体设计232.垃圾填埋场库容与使用年限253.防洪沟的计算264.防渗膜面积的计算271.概论1.1 项目简况项目名称:云南省泸西县垃圾填埋场拟建项目项目业主:泸西县人民政府委托单位:云南省环境保护局设计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地点:城市南边16km的鲁克村后山1.2 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1.2.1设计依
4、据(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2)云南省计委关于泸西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3)云南省环保局关于泸西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6)(4)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印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城建2000120号(简称技术政策通知)(6)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云发20008号文(7)云南省建设厅发布关于搞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2000年8月24日(8)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计价格2002872号(9)填埋场的
5、设计应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现行的其他相关的标准,设计前应掌握下列资料:城市用地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场址周围人群活动分布与城区的关系;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及垃圾处理规划;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地层结构、岩石及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深度、流向等场址水文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夏季主导风及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背景资料;周围水系流向及用水状况;洪泛周期(年);待填埋处理的垃圾总量和日填埋量;垃圾类型、性质、组成成分;土石料条件,包括取土石料难易、远近和存储总量;交通条件及供水供电条件。1.2.2基础资料主要基本资料:泸西县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应包括以下材
6、料:(1)泸西县未来的总体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纸 (2)泸西县垃圾填埋场鲁克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4)泸西县垃圾处理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5)泸西县1/100000地形图,和垃圾填埋场鲁克村1/2000地形图(7)泸西县城垃圾处理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9)建设单位提供的环卫现状、垃圾成分、气象、价格信息等资料。通过对基本资料的分析讨论来决定后续工作的开展,例如垃圾填埋场的地理位置、形状等感官参数设计,填埋场的处理量等等。根据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来保证运入的垃圾经填埋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否符合环境要求。1.2.3 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
7、填埋技术规范 (CJJ 172004);(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1997);(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CJ/T 3037);(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9)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 5085);(1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698);(12)地基
8、基础设计规范 (DBJ 081199);(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14)有关市政、水利、给排水、电力等工程的其他设计、施工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3.1城市概况泸西县地处滇东南,位于东经1033010404,北纬24152445之间,国土面积1647平方公里,坝区占总面积的17.6%,山区和丘陵区占总面积的82.4%,最高海拔2459.3米,最低海拔821米。全县辖五镇三乡,县人民政府驻中枢镇。2003年末总人口37.47万人。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4 亿元,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1.0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7%;重
9、工业产值14.3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3.3%。泸西县地处珠江流域上游,地势东部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有着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云南第一洞泸西阿庐古洞,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城子村,漂亮的泸西花海等旅游景点。1.3.2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泸西县地处珠江流域上游,地势东部高、西南低。国土面积1647平方公里,坝区占总面积的17.6%,山区和丘陵区占总面积的82.4%,最高海拔2459.3米,最低海拔821米。(2)气温、风向与降雨量最高海拔2459.3米,最低海拔821米,垂直分布着南亚、中亚、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中温带五种气候类型,境内冬无严寒、夏无
10、酷暑,年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1(1994),最低气温-7年均日照2122小时,年均降雨量979毫米,无霜期272.7天。相对湿度64%,常年主导风为南风。(3)垃圾填埋场区鲁克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鲁克村隶属于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中枢镇南边,位于城市的下风向,距离逸圃村委会4.00公里,距离镇政府16.00公里,海拔1870.00米,年平均气温14.50 ,年降水量950.00毫米。垃圾填埋场拟建在鲁克村后山的山沟内,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成,坡度50 60,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岩。沟侧边1000米有一条公路,沟内地表水排入沟外公路边排水沟,然后汇入河流。1.
11、4 城市环卫设施现状1.4.1垃圾清运城市生活垃圾从收集、运输、中转到处理,构成了生活垃圾的处置系统。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主要是由处置系统中的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环节组成,其硬件主要有各种收集和运输车辆(机械)、输送设备、转运设备及辅助设备(如收集容器等),而相应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作业方式等为该系统的支持软件。泸西县是个农业大县,工业欠发达,居民分布相对分散,适合采用流动车辆收集方式。垃圾流向如下:生活垃圾垃圾桶垃圾收集车鲁克垃圾填埋场泸西县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城市的日清运生活垃圾均露天堆放在一些郊外,二次污染严重,严重
12、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目前的收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垃圾收运作业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方式落后;垃圾收运车辆密闭性差,收运过程中存在垃圾散落和气味散发等问题,影响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收运车数量不足,设备老化,急需更新;垃圾贮运设施小而分散、标准低、配套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1.4.2 垃圾成分通过对泸西县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的调查,泸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欠发达,至今还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泸西县主要的垃圾为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其垃圾成分有以下特点:城市垃圾多以煤渣土砂石为主,玻璃、塑料、金属、织物、橡胶等可回收物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按以上垃圾成分特点,经
13、与新兴发达城市,以及贫困县的垃圾成分进行类比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暂以上述资料为基础进行技术分析。建议泸西县城建、环卫等部门对城区生活垃圾成分进一步进行调查分析,提供全面、准确的现状垃圾成分分析资料和垃圾成分变化预测值。根据一般规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液化气的进一步普及,城区生活垃圾的成分还会发生以下变化,即:有机物含量会提高,无机物含量相应下降;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的含量会逐年上升。1.5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1.5.1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泸西县不存在垃圾填埋场,现有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利用天然河道或者郊外山谷里进行简易堆放。垃圾堆场由于没有进行任何环卫工程处理,导致蚊蝇孳生,老鼠横行,垃
14、圾渗沥液下溢,污染地下水和下游水体。由此造成的对环境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无法估量。1.5.2建设的必要性对于中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我们需要抓好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也需要掌握好小城镇的地方垃圾问题。泸西县目前不存在垃圾填埋场,农村地区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系统得处理好垃圾的最终处理问题,时间一久会对环境及市容美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固体废弃物还存在侵占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等弊端,所以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来解决固体废弃物是必须的。1.5.3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治理垃圾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
15、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就要实现对生活垃圾治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建设原则要达到下面几点要求:(1)规模的合理化;(2)要有经济的可行性;(3)权衡对环境的贡献与影响能力;(4)建成效果要明显;(5)要进行全程监测;(6)投产后的使用年限要达到预期。2.总体设计2.1工程规模2.1.1服务人口泸西县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辖5个镇、3个乡。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大概为54.94万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5.86%,由此可预计未来10内的总人口数。预计2013年总人口数:预计2014年总人口数:预计2015年总人
16、口数:预计2016年总人口数:预计2017年总人口数:预计2018年总人口数:预计2019年总人口数:预计2020年总人口数:预计2021年总人口数:预计2022年总人口数:预计2023年总人口数:2.1.2垃圾产率根据当地的调查资料显示,该镇现在的人均垃圾产生率为0.81 kg/(dp)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结合该城市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特点,设计该县城的生活垃圾将在未来的几年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系数取0.01,采用下公式预测该镇垃圾产生量在未来的变化趋势。预计2014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15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16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17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
17、018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19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20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21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22年垃圾人均日产量:预计2023年垃圾人均日产量:2.1.3垃圾产生量随着时间推移,居民按照人口增长速度逐年增加,经济状况也逐年发生变化,垃圾产生量将会增多,成分也逐渐朝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提高的趋势发展。在推行生活生活垃圾产生源头的减量化工作时,也许垃圾产生量会下降。因此垃圾产生量不好预测。此次设计仅考虑了未来10内垃圾产生量将逐年增加的情况。依据以上计算结果,垃圾填埋场设计年限内计划垃圾处理量计算如表2-1 表2-1 垃圾产量预测表 项目 年份人 口(万
18、人)人均垃圾日产生量(kg/d人)生活垃圾日 产量 (t/d)生活垃圾年产量(t/a)生活垃圾累计量 (万t)201467.170.818549.4520054920.05201571.110.826587.3621438641.48201675.270.834634.5323160364.64201779.680.843671.7024517089.15201884.350.851717.82262004115.35201989.300.859767.08279984143.34202094.530.868820.52299489173.282021100.070.877877.613203
19、27205.312022105.930.886938.54342567239.562023112.140.8951003.65366332276.192.1.4 处理规模根据垃圾产生量预测表,近期2014年为549.45t/d,远期2023年为1003.65t/d,规划期内平均产生量为756.83t/d。参照垃圾产生量预测值最大日产量得出本工程的设计规模为760t/d,年均垃圾处理量27.62万t/a,未来10年(20142023年)内垃圾总量为276.2万t。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标准(一)填埋场建设规模分类:类 总容量为1200万m3以上;II类 总容量为5001200万m3;II
20、I类 总容量为200500万m3;IV类 总容量为100200万m3。(二)填埋场建设规模日处理能力分级:级 日处理量为1200t/d以上;II级 日处理量为5001200t/d;III级 日处理量为200500t/d;IV级 日处理量为200t/d以下。根据本工程日处理量为760t/d,拟规划年限(20142023年)内垃圾总量为276.2万t,本工程属III类II级。2.2 处理方法及选择2.2.1 处理方法概述目前,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有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缺点互相抵消,使优点更为显著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简述如下:(1)焚烧技术。焚烧处
21、理是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减量化的目的,其方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求有较大的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能采用。(2)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和机械化高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在于能变废为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结构的改变,废旧塑料、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如果没有进行对这种垃圾的分类收集和预分选,很难进行堆肥处理。如果能教育广大居民自觉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将各种金属、塑料和有机物区分开来,再将仅含有有机物的垃圾进行堆肥,在我
22、乡竹山公路建设积极开展并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将垃圾堆肥用于竹山施肥,既解决了垃圾出路问题,又可以增加竹山地力。(3)卫生填埋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填埋技术规范中对卫生填埋的解释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按地形分填埋有三种:山谷填埋、平地填埋、废坑填埋。填埋无法做到垃圾的减量化,但却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终手段,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低,能消纳的垃圾量大,比较适应于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山区小集镇来说是较为合适的选择。2.2.2处理方法选择在选择垃圾处理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国家的有关技术政策、当地垃圾成份
23、、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垃圾综合利用的市场前景和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等。泸西县由于地形复杂、垃圾产生地相距较远、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所以不适合对垃圾进行集中大规模处理, 只能建设中小型垃圾填埋场。而且泸西县地处山区,拥有山谷沟壑,具有垃圾卫生填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些山谷距离城区不远,大度为荒山,土地征用和拆迁费用较低,采用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易于实施的卫生填埋法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合适的。根据以上分析,本设计选择山谷填埋法。2.3 场址选择2.3.1填埋场的选址原则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第一步。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生活 垃圾 卫生 填埋场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