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步骤.doc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步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步骤.doc(3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步骤综合布线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它不完全是建筑工程中的“弱电”工程。综合布线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话、计算机等设备的功能。 由于综合布线配线间以及所需的电缆竖井、孔洞等设施都与建筑结构同时设计和施工,即使有些内部装修部分可以不同步进行,但是它们都依附于建筑物的永久性设施,所以在具体实施综合布线的过程中,各工种之间应共同协商,紧密配合,切不可互相脱节和发生矛盾避免疏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留下难以弥补的后遗症。 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7个步骤 (1)分析用户需求。 (2)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3)系统结构设计。 (4)布线路由设计。 (5)可行性论证。 (6)绘制综合布线
2、施工图。 (7)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4.5.1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1、综合布线部件 综合布线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有下列几种: 建筑群配线架(CD)。 建筑群干线电缆、建筑群干线光缆。 建筑物配线架(BD)。 建筑物干线电缆、建筑物干线光缆。 楼层配线架(FD)。 水平电缆、水平光缆。 转接点(选用)(TP)。 信息插座(IO)。 通信引出端(TO)。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北美标准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6部分组成。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11801定义像我们在在第一章我们已讨论过它包含三个布线子系统:建筑群干线
3、布线子系统、建筑物干线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各个布线子系统和布线部件构成如图所示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图4-3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4.5.2 综合布线的网络结构由于各种网络固有技术特性的限制(如流量特性、传达室输距离),建筑物形态的多样性,工程范围的大小不同,使得在设计综合布线应用系统的方案时,必须从网络信息系统的技术规律出发,构建有效的全局网络布线通道。1、 星型网络结构这种形式是以一个建筑物配线架BD为中心,配置若干个楼层配线架FD,每个楼层配线架FD连接若干个通信出口TO,表现了传统的两级星型拓朴结构,如图4-4所示。这种形式有较好的对等均衡的网络流量分配,是单幢智能建筑物的内部综合
4、布线系统的基本形式。2、 树型(多级星型)网络结构这种形式以某个建筑群配线架CD为中心,以若干建筑物配线架BD为中间层,相应地有再下层的楼层配线架和水平子系统,构成树型网络拓朴结构,如图4-5所示。这种形式在由多幢智能建筑物组成的智能小区常使用,其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规模较大,网络结构也较复杂。设计时还要考虑适当对等均衡的网络流量分配。有时,为了使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适应今后多种应用系统的使用要求,可以在某些同级汇聚层次的配线架(如BD或FD)之间再额外放置一些连接用的线缆(电缆或光缆),构成有迂回路由的星型网络拓朴结构,如图4-5中虚线所示的BD1与BD2之间的L
5、1,BD2与BD3之间的L2,以及FD1与FD2之间的L3,FD3与FD4之间的L4。 4.5.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配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备配置主要是指各种主配线架(建筑物配线架BD和建筑群配线架CD)楼层配线架、布线子系统、传输媒质和通信引出端(即信息插座)、网络集线器、交换机等的实际配置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备配置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下面加以简要讨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连接方式均采用星型网络拓朴结构,要求整个布线系统的主干电缆或光缆的交接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两次。即从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群配线架之间,只允许经过一次配线架,即建筑物配线架,成为FDBDCD的结构形式。这是采用两级干线系
6、统(建筑物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进行布线的情况。如没有建筑群配线架,只有一次交接,则成为FDBD结构形式的一级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布线。建筑物配线架至每个楼层配线架的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电缆或光缆一般采取分别独立供线给各个楼层的方式,在各个楼层之间无连接关系。这样当线路发生障碍时,影响范围较小,容易判断和检修,有利于安装施工。缺点是线路长度和条数增多,工程造价提高,安装敷设和维护的工作量增加。如上所述,标准规范的设备配置,就分为建筑物FD-BD一级干线布线系统结构和建筑群FD-BD-CD两级干线系统结构两种形式,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根据管理要求、设备间和配线间空间要求、信息点
7、分布等多种情况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灵活的设备配置,形成以下变化:1 建筑物标准FD-BD结构(如图4-6所示)大楼设备间放BD,楼层配线间放FD的结构2 建筑物FD/BD结构(如图4-7所示)这种结构就是大楼没有楼层配线间,FD和BD全部设置在大楼设备间,适用于两种情况:(1)小型建筑物中信息点少且TO至BD之间的电缆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90m,没有必要为每个楼层设置一个楼层;(2)当建筑物不大但信息点很多,TO至BD之间电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90m时,为便于维护管理和减少对空间占用的目的采用这种结构。比如高校旧学生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每层楼信息点很多,而旧楼大多在设计时没有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8、,如果占用房间作楼层配线间,势必占用宿舍资源,很不经济;学生宿舍都没有吊顶且楼高都不超过3m,在公共走廊吊装挂墙式机柜,既不安全,又不便管理。因此,许多高校旧学生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这种结构。 3 建筑物FD-BD共用楼层配线间结构当智能建筑的楼层面积不大,用户信息点数量不多时,为了简化网络结构和减少接续设备,可以采取每相邻几个楼层共用一个楼层配线架FD,由中间楼层的FD分别与相邻楼层的通信引出端(TO)相连的连接方法。但是要满足TO至FD之间的水平缆线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90m的标准传输通道限制。 4 综合建筑物FD-BD-CD结构当建筑物是主楼带附楼结构,楼层面积较大,用户信息点数量较多时
9、,可将整幢智能建筑进行分区,各个分区视作多幢智能建筑群。在智能建筑的中心位置设置建筑配线架,在各个分区的适当位置设置建筑物配线架。 5 建筑群FD-BD-CD结构4.5.4接口 1综合布线的接口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配线间和工作区,各布线子系统两端端部都有相应的接口,用以连接相关设备。其连接有互连和交接两种方式,各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处可能具有的接口如图4-11所示。布线系统的主配线架上有接口与外部业务电缆、光缆相连,提供数据或语音通信。图 4-11 综合布线接口 外部业务引人点到建筑物配线架的距离与设备间或用户程控交换机放置的位置有关。在应用系统设计时宜将这段电缆、光缆的特性考虑在内。 2
10、公用网接口 为使用公用电信业务,综合布线应与公用网接口相连接。公用网接口的设备及其放置的位置应由有关主管部门确认。如果公用数据网的接口未直接连到综合布线的接口,则在设计时应把这段中继线的性能考虑在内。 程控用户交换机或远端模块与公用数据网的接口,以及帧中继(DDN)专线、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分组交换与公用网的接口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5.5具体配置(1) 子系统线缆长度ISO/IEC 11801与TIA/EIA-568-A对线缆布线距离作出了以下规定:安装距离ISO/IEC 11801TIA/EIA-568-A3类 建筑(内)主干 500m语音500m语音90m数据90m数据4类
11、建筑(内)主干 500m语音500m语音140m数据90m数据5类 建筑(内)主干 500m语音500m语音90m数据90m数据STP-A 建筑(内)主干 140 m数据90m数据光纤 建筑(内)主干 500m数据500m数据多模光纤建筑群(间)主干距离 1500m数据1500m数据单模光纤建筑群(间)主干距离 2500m数据2500m数据1)数据线路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电缆、光缆最大长度如图4-12所示。图4-12 电缆、光缆最大长度 注:1ABE10m 水平子系统中工作区电缆(光缆)、设备线缆和接插线或跳线的总长度。 2CD20m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上的接插线或跳线长度。 3FG
12、30m 在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上的设备电缆(光缆)长度。 4接插线应符合设计指标的有关要求。 5建筑群干线光缆是指多模光缆的长度。 2)综合布线用的电缆、光缆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布线用连接件除应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外,还应使构成的通道符合设计指标的有关要求。 3)工作区光缆、设备光缆的传输特性应符合水平光缆的传输特性;接插线、设备电缆、工作区电缆应符合设计指标的有关要求。这些电缆的衰减允许比水平电缆的衰减大 50。 4)在同一个通道中使用了不同类别器件时,该通道的传输性能由最低类别的器件决定。 5)在一个通道中,不应混用标称特性阻抗不同的电缆,也不能混用芯径不同的光纤,电缆不应有桥接
13、抽头。特定条件下(例如环境条件、保密等原因)在水平子系统中应考虑使用光缆。 (2)配线架 通常,建筑物的每层楼设一个楼层配线架。当楼层的面积超过1000m2时。可增加配线架。当某一层楼的信息插座很少时(例如大厅), 可不单独设置楼层配线架,由其他楼层配线架提供服务。 (3)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宜设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插座。若需要提高综合布线的灵活性时,可增加工作区内信息插座的个数。 信息插座可安装在工作区的墙壁、地板或其他地方,其安装位置要便于使用。信息插座可单个安装或成组安装。有多个较小的工作区同在一个较大房间内时,允许将这些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安装在一起。 每个工作区至少有一个信息插座应连接10
14、0平衡电缆,另一个信息插座可连接平衡电缆或光缆。每个信息插座可连接4对或2对平衡电缆。所接平衡电缆为4对线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所接平衡电缆为2对线时,其线对的连接位置可能会与某些应用系统的实际使用线对不一致,因此可能影响布线的通用性,在工程设计时,一般不宜采用。 每个信息插座都要有明显的永久性标牌,其线对分配及以后的所有变化都应详细填人记录中。信息插座所接的电缆少于4对线时,应专门加以标记。 对某些需要使用平衡/非平衡转换器和阻抗匹配器等器件的应用系统,应将这类器件放在信息插座之外。在信息插座之外,还允许使用带分支的接插线进行线对的再分配。 (4)配线间和设备间 配线间内安装有配线架、必要的
15、有源部件和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条件。配线间宜尽量靠近建筑物弱电间的电缆孔、电缆井或管道等。 设备间是在建筑物内放置电信设备和应用设备的地方。设备间内也可以安装配线架。设备间的面积通常应大于配线间的面积,设计设备间时应考虑到电信设备和应用设备的特点及使用要求。(5)引入设备 建筑群干线电缆、干线光缆以及公用网的电缆、光缆(包括天线馈线)进入建筑物时,都应引入保护设备或装置。这些电缆、光缆在引入保护设备或装置后,转换为室内的电缆、光缆。引入设备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邮电、建筑等部门的有关标准。 (6)电磁兼容性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给出的电磁兼容性的定义为:电磁兼容是指设备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
16、工作并在应用环境中不至于产生不能容忍的电磁干扰。我国军用标准GJB721985中给出的定义为: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可见,从电磁兼容的观点出发,除了要求设备(分系统、系统)能按设计要求完成其功能外还有两点要求: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不产生超过限度的电磁干扰。 综合布线本身为无源系统,不能单独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对于特定的应用系统,应符合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及有关的规定。 平衡电缆布线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气设备(例如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复印机等)之间,
17、应保持必要的间距。当布线区域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时,宜采用光缆进行布线;当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光缆进行布线;也可采用带屏蔽的平衡电缆进行布线。 (7)接地及其连接 接地及其连接应符合国家标准GB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的要求。在应用系统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有关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4.6 产品选型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内的基础设施之一。从国内以往的工程来分析,系统设备和器材的选型是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它与技术方案的优劣、工程造价的高低、业务功能的满足程度、日常维护管理和今后系统的扩展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从整个工程来看,产品选型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应予
18、以重视。4.6.1 产品选型原则产品选型的原则如下:(1) 满足功能需求。产品选型应根据智能建筑的主体性质、所处地位、使用功能等特点,从用户信息需求、今后的发展及变化情况等考虑,选用合适等级的产品,例如三类、五类、六类系统产品或光纤系统的配置,包括各种缆线和连接硬件。(2) 结合环境实际。应考虑智能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处的环境、气候条件和客观影响等特点,从工程实际和用户信息需求考虑,选用合适的产品。如目前和今后有无电磁干扰源存在,是否有向智能小区发展的可能性等,这与是否选用屏蔽系统产品、设备配置以及网络结构的总体设计方案都有关系。(3) 选用主流产品。应采用市场上主流的、通用的产品系统,以便于将
19、来的维护和更新。例如不应采用在我国市场上极其少用的120的布线部件。对于个别需要采用的特殊产品,也需要经过有关设计单位的同意。(4) 符合相关标准。选用的产品应符合我国国情和有关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用的国内外产品均应以我国国标或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检测和鉴定,未经鉴定合格的设备和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5) 性能价格比原则。目前我国已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行业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技术性能应以系统指标来衡量。在产品选型时,所选设备和器材的技术性能指标一般要稍高于系统指标,这样在工程竣工后,才能保证满足全系统技术性能指标。选用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也不宜贪高,否则将增加
20、工程投资。(6) 售后服务保障。根据近期信息业务和网络结构的需要,系统要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在具体实施中,不宜完全以布线产品厂商允诺保证的产品质量期来决定是否选用,还要考虑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尚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要求产品厂家能提供升级扩展能力。此外,一些工作原则在产品选型中应综合考虑,例如,在价格相同的技术性能指标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若已有可用的国内产品,且能提供可靠的售后服务时,应优先选用国内产品,以降低工程总体运行成本,促进民族企业产品的改进、提高及发展。4.6.2 产品选型方法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设规模和性能特点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对所选用产品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的选择上。现在对建设单位需求的综合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布线 系统 设计 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