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毕业论文doc).doc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毕业论文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毕业论文doc).doc(1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1 引言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自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广泛应用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冲击着传统的经济结构和贸易方式,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主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子商务克服了国际贸易的空间限制,缩短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时间,大大降低了产品和信息传递的成本,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发达国家试图利用己有的优势,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获得更多、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不甘落后,
2、积极参与竞争,以求抓住机遇,摆脱落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电子商务得以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只有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清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开拓出一条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业发展的新路子,才能更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继消费和投资之后,对外贸易已成为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因素。因而,研究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现代化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技术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对我国外贸企业处理国际贸易事务提供参考与佐证。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技术对我
3、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对我国转变贸易方式提供可行性指导。最后,根据电子商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弊端,有的放矢的提出解决的方案与对策,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良性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入WTO后,我国的外贸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凸现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写作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试图找出一条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关系到外贸行业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2.1 国内研
4、究现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电子商务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研究内容及代表性观点主要有:目前对电子商务本身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界定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一般大家都比较认同欧洲议会的“电子商务欧洲动议”给出的定义1。欧洲议会关于“电子商务欧洲协议”给出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通过电子方式处理和传递文本、声音和图像数据。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
5、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公共产品获得。它包括产品和服务、传统活动和新型活动。目前这个定义还是比较权威的,但考虑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供应链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个定义的不断完善也是不可避免的。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的产物,是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全球性、开放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了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它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方式不同,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包括有以下几点: (1)电子商务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交易的机会;
6、(2)电子商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3)电子商务在整合传统商务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新的商业机会;(4)电子商务的交互式特征,提高了服务质量。学者姚钟华教授首次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全攻略一书中提出了“E-国际贸易”的概念,指出在电子商务时代,E-国际贸易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全新贸易形式,分析了其特点及其与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结合2。凡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都可称为E-国际贸易。现在我们所说的E-国际贸易,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开展的国际贸易活动。对进出口商而言,从上网寻找买家到网上报价、网上洽谈、直到最后收款,都属于E-国际贸易的范围。西安交通大学覃征教授在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一
7、书中对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系统的讨论了在国际贸易领域如何运用电子商务技术3。赖春萍认为: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而国际信息贸易的兴起,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内容产生巨大的改变4。全球信息流动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内容基础上,使国际贸易的未来蓝图、力量对比以及相关理论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际市场理论方面,信息的流动使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的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服务环境,促进了信息社会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而出现。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流动的连锁反应机制也提高了偶发事件在未来导致重大后果的可能性,促使国际经贸
8、中“蝴蝶效应”的出现,这种效应也产生了社会交易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张静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主体、运行场所、运行机制、营销手段、管理效率等方面5。龚炳铮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指出我国应集中力量尽快解决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问题,包括路由器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6,杨兆、张基业和董朝霞分析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789。李俊指出我国政府各外贸部门电子商务化的成熟与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稚嫩产生鲜明的对比,政府各外贸部门电子商务化水平己相当成熟,但是各部门之间仍然
9、各自为阵, 数据未做到充分共享, 总体电子商务化程度不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 使政府所有国际贸易管理机构连接到一个整体的网络平台中, 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一个真正的一站式外贸平台10。樊茂勇、孙健等人指出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国际贸易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电子商务 缺乏可靠的安全机制。目前,网络安全在全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有关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的强度普遍不够,安全管理存在很大隐患,同时指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无健全的法律规范及标准。电子商务带来的一系列的法律问题需要信息产业、流通行业和金融业协同配合,还要有政府权威部门统一协调,才能解决11。梁志勇针对我
10、国国际电子商务的现状和不足,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建议,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12。宏观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微观方面:电子商务正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阻挡的趋势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传统的外贸企业以及即将走向国际市场的其他企业来说,都应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适应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发展大潮。1.2.2 国外研究现状研究讨论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发展作为一个热门的课题,国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与世界贸易体系用经济学方法和观点进行的研究;电子商务将对未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等,研究内容及代表性观
11、点主要有:分析电子商务的成因可以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开始13。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买主和卖主收集信息和协商买卖交易时发生的全部成本的总和,这也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美国贝勒大学的学者David VanHoose 先生在电子商务经济学一书中专门对电子商务与世界贸易体系用经济学的方法和观点进行了深入讨论14。用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理论研究了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他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将帮助我们更好的解释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行业内贸易。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经济学家Soon-Yong Choi,经济学教授Dale O Stahl和And
12、rew B Whinston在2000年,对电子商务与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电子商务是一个市场,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买卖双方利用数字过程交易数字产品15。美国学者Mann ,Catherine Sue Eckert和Sarah Cleland Knight在2000年发表的文章“全球化的电子商务”中16,对电子商务全球化的战略进行了展望并且分析了其重要性。美国学者Micklethwait,Jone和Adrian Wooldridge在2000年发表的文章“一个未来的完美实现:全球化的挑战和隐式诺言”中17,也深入讨论了电子商务对国际性商务的深刻影响。美国学者埃里克莱文在文章“国际贸易中电
13、子商务的增长及其对于环境的可能影响”中具体的讨论了电子商务中国际贸易产生的收益和增长18。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时候大多是从某一个单独的层面来研究的,而几乎没有学者对现有的研究结果做出一个整合,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发现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试图提出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可行性对策。1.3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从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出发,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分析,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14、总结当前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尝试找到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分析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现状;第三部分分析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有的放矢提出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2 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2.1 初级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商检局EDI应用系统”、“海关EDI报关系统”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拉开了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1995年7月,外经贸部成立了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15、,负责决策、审订外经贸信息化工作总体规划、方针政策、发展战略、技术标准,协调解决信息化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并连续三年把加快外经贸信息化工作列为全国外经贸重点工作。1998年2月国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对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的管理,是国家信息化重点工程。实施金关工程的目的,就是从商品的进口报关、运输、付汇、结汇,出口商品的收购、发运、报关、结汇,一直到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包括出口配额许可证、商检、外汇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都要实现计算机联网和无纸贸易。这一阶段虽然提高了我国政府各外贸部门的电子商务化水平,但是各部门之间仍然各自为阵, 数据未做到充分共享, 总体电子商
16、务化程度不高。2.2 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我国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 使政府所有国际贸易管理机构连接到一个整体的网络平台中, 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一个真正的一站式外贸平台。1998年7月,外经贸部组建的“网上中国商品及交易市场”正式运营,这是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标志着我国网络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9年3月,外经贸部率先在国际互联网上创建了外经贸政府网站,并建立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线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等知名网站,及时向全世界各国全面介绍我国外经贸政策法规、著名企业和产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成为连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世界贸易
17、的重要信息纽带和桥梁。在1999年春季广交会开幕的同时,外经贸部通过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正式推出了网上广交会。从2000年1月1日开始,外经贸部所有的外贸管理业务全部在网上进行。中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于2000年8月开发完成,并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试运行。2001年6月1日,在全国口岸启动。2001年外经贸部专门成立了国际电子商务管理司,以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在 2003年4月举办的93届广交会上,三大交易会网站的点击数达5900万次,网上成交额达3亿美元。除了外经贸部主办的网上交易会和交易市场外,为外经贸企业提供网上交易和信息服务的网站
18、不断涌现。在外贸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阿里巴巴的出现解决了中外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上游的厂商与大型代理公司看到缩短渠道、增加利润的机会。但是本质上,阿里搭建的只是一个信息展示平台。在线上交换信息后,后续的谈合同、做交易流程依旧需要回归到线下完成。由于外贸公司计算机普及较早,业务人员外语水平高,外贸企业常年从事国际贸易,对国外新技术、新事物比较敏感,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不少外经贸企业都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向国际市场进军。据统计,2006年各行业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约为15042亿元。其中外贸行业电子商务的总交易额为2980亿元左右,占29%。2.3 综合应用阶段2005年被称为中国外贸电子商务元年,随
19、着外贸电子商务技术手段的成熟和完善,比如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化营销、搜索引擎技术优化不断提升;国际物流价格逐渐减低,越来越多的物流形式出现;网上支付高度发达,PayPal等网上支付工具使得国际支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方便和安全等。在这一年以后我国的外贸电子商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大量外贸电子商务公司不断出现,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外贸电子商务公司。例如,外贸电子商务公司“敦煌网”不仅展示信息,还把整个供应链环节涉及到的各种元素,如物流、支付、客户关系管理都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敦煌网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把国内的外贸卖家直接推送到海外买家面前。这些卖家包括生产型外贸公司、外贸批发企业、甚至是个
20、人网商,而买家则涵盖了大额批发商、小额批发商、乃至海外个人消费者。小额外贸零售在随后的几年间后来居上。国内供应商的销售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大批量出口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小批量、多批次的出口。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以跨境小额交易(又称小批量B2B)为代表的外贸电子商务企业迎来发展的新契机。这些企业包括早期的敦煌网、之后进入的易唐网、兰亭集势、米兰网、四海商舟等。2010年4月,阿里巴巴亦不甘寂寞,斥资1亿美元打造的外贸小单在线交易市场全球速卖通,并将其正式上线。中国的电子商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发展至今,电子商务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1、由工信部牵头,包括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初稿也已经草拟完毕,今年2月有望正式成稿。根据规划初稿,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大幅提高在GDP中的贡献率。各相关部委也将陆续出台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迎来黄金期。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表2.1为2005年到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有关数据。表2.1 2005-2010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数据表年份交易总额B2B交易额B2C交易额C2C交易额2005年7400亿元6500亿元200亿元137亿元2006年1.5万亿元1.28万亿元704亿元230亿元2007年2.17万亿元2.1万亿元11
22、73亿元510亿元2008年3.1万亿元2万亿元1776亿元1121亿元2009年3.8万亿元2.78万亿元2430亿元2483.5亿元2010年4.5万亿元3.75万亿元4300亿元365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46%145%196.8%195.8%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将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支,将是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此外,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近年来,我国始终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动向,并把构建我国电子商务工程作为确保我国21世纪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并加快组织实施。因为只有
23、加快推广电子商务技术,才能保证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在未来国际贸易中不受任何影响,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扩大。3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经济结构和贸易方式,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主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电子商务在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巨大变革。3.1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影响分析3.1.1 电子商务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的变化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中介组织或结构构成了威胁。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作为国家间商品和服务买卖的媒介的广大专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
24、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批向世界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虚拟”企业。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经营战略,把代理、展销等多种传统贸易方式融为一体,把全部进出口货物所需要的必要流程引入计算机网络中,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的时空限制,逐渐淘汰那些以信息不完全赚取差价的进出口业务中介。同时,电子商务技术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为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发展 现状 我国 对外贸易 中的 应用 分析 毕业论文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