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蒸发器设计.doc
《渔业蒸发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业蒸发器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淮海工学院二一三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1 绪论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2换热器分类及选择11.3 换热器的发展趋势21.4设计过程21.4 本论文主要内容32 换热器的机械设计计算32.1、已知条件:32.2、计算步骤32.2.1管子数n32.2.2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32.2.3确定换热器筒体直径42.2.4加热室筒体壁厚计算42.2.5加热室水压试验52.2.6 设计计算管箱52.2.7筒体与管箱的连接72.2.8管箱与筒体连接法兰的选用92.2.9确定管板尺寸92.2.10管子的拉脱力计算162.2.11计算是否要安装膨胀节182.2.12选取接管192.2.13
2、选取接管法兰192.2.14分离室计算202.2.15 支座232.2.16 壳体开孔补强23结 论28致 谢29参 考 文 献30第 30 页 共 30 页 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蒸发器也就是换热器,是根据实际生产中的使用目的来命名的。换热器就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它是化工、炼油、动力、原子能和其它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艺设备。对于迅速发展的化工、炼油等工业生产来说,换热器尤为重要。用换热器进行热能回收或工艺过程加热(冷却)时,一方面实现了热能回收利用,带来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增加相应的投资和其他费用。因此在设计或选用换热器时,存在着如
3、何使之经济合理的问题。设计者希望能有一种简单而又符合工程要求的方法,来经济合理地设计或选用换热器。工业生产中所用换热器的种类很多,其中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由于现代化工厂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换热设备也相应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以降低动力消耗,减少占地面积和金属消耗。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1.2换热器分类及选择在化工生产中由于用途、工作条件和载热体的特性等的不同,对换热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和结构的换热器。为了便于对它进行分析研究,可将换热器分类如表1.1所示。 表1.1 换热器的分类分类式名称备注作用原理或传热方式直接接触式又称混合式,是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
4、触,彼此混合进行换热的换热器。该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单位容积提供的传热面积大,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仅适用于工艺上允许两种流体混合的场合。蓄热式又称回热式,是借助于由固体构成的蓄热体与热流体和冷流体交替接触,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器。该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大,适合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就是一种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又称表面式,是利用间壁将进行热交换的冷热两种流体隔开,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间壁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器。是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形式多样,常见的如管壳式和板式换热器。中间载热体式这类换热器是把两个间壁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载热
5、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生产中使用目的冷却器加热器冷凝器汽化器也称再沸器。换热器使用材料金属非金属换热器传热面的形状和结构管式蛇管式套管式管壳式板面式螺旋板式板式板翅式板壳式以上各种换热器都有它独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所以在选择换热器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换热器。选择换热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满足工艺要求,不论是设计换热器或是选型,都必须符合工艺要求。如流体的种类、油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特别是腐蚀性,操作压力、温度、允许的压力降、结垢情况等。(2)换热效率要高,尽量使两种流体的传热系数相同或相近,以保证有较大的传热系数。(3)结构简单、
6、使用可靠。(4)安装、检修、清洗方便等。1.3 换热器的发展趋势当前换热器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继续提高设备的传热效率,促进设备结构的紧凑性,加强生产制造的标准系列化和专业化,并在广泛的范围内继续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1.4设计过程本文主要从换热器强度设计的基本逻辑入手,首先确认问题,选择一种基本的换热器类型,其次选择一系列换热器的暂行参数并计算设计值:壁厚,最大压力值,最大应力值等,再次,根据设计参数,检验校核包括:压力校核,应力校核,反复修改,检验,最后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得出结论。换热器是由各种受压部件组成的,其中筒体、管箱、封头、法兰、管板、换热管等受压部件都必须进行强度计算,以确保在运行中
7、安全可靠。其计算必须严格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和GB151-89管壳式换热器的相关标准执行。1.4 本论文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换热器的强度设计,包括筒体的设计计算,封头厚度设计计算,管箱厚度设计计算,换热管及兼做法兰的固定管板的设计计算,筒体的开孔补强计算。最后严格按照GB151-89管壳式换热器中的规定对换热器进行了检验与验收。2 换热器的机械设计计算2.1、已知条件:名 称管程壳程物料名称鱼液蒸汽设计压力Mpa0.60.6工作压力Mpa0.50.5工作温度170 170换热面积15m2推荐材质2020R2.2、计算步骤2.2.1管子数n 选252.5的20号钢的无缝钢管
8、,管长1500mm。 由换热面积,可得 (2-1) 考虑到留有一定的裕量,实际管数取为140根。2.2.2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和同心圆排列三种方式,如图所示。 图1 换热管排列方式 在管板上管子排列的间距t,与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法有关。本设计采用正三角形的排列方式 所以取2.2.3确定换热器筒体直径筒体内径可由下式计算: (2-2)式中t换热器的管间距,t=32mm; nc一位于管束中心线上的管数,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时: (2-3)一最外层管子的中心到壳壁边缘的距离,取,取筒体内径 ,且为固定管板式。查GB151-89表3-2的 400700mm圆
9、筒的最小厚度为6mm(包括厚度附加量=1mm)2.2.4加热室筒体壁厚计算 取设计压力0.6MPa,焊缝系数,材料选用20R,按照标准中的20R,123MPa。取钢板厚度负偏差,腐蚀裕量,设计壁厚为: (2-4)设计厚度名义厚度根据规定取有效厚度 2.2.5加热室水压试验 加热器水压水压试验压力: 为了方便压力表读数,取水压试验应力为: = =57.3MPa (2-5)为水压试验时筒体的壁内应力。所用20R板材在常温245MPa,由GB150-1998查出 可见水压试验时筒体壁内应力小于,水压试验安全。2.2.6 设计计算管箱管箱的作用是把由管道来的管程流体均匀分布到各传热管把管内流体汇集在一
10、起送出换热器。在多管程换热器中,管箱还起到改变流体流向的作用。无论那种管箱,其管箱的最小内侧深度应当满足这样的要求:使连接双程间流体流动的横截面至少大于或等于单管程通过的截面。 选择管箱结构形式(1)、A型(平盖管箱)如图(a)装有管箱平盖(或称盲板),清洗管程时只要拆开盲板即可,而不必拆卸整个管箱和与管箱相连的管路,缺点是盲板结构用材多,且尺寸较大是得用锻件,耗费大量机加工时,提高制造成本,并增加一道密封的泄漏可能。一一般多用于DN900mm的浮头式换热器中。(2)、B型封头管箱型 如图(b),用于单程或多程管箱,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适于高压,清洁介质,可省掉一块造价高的盲板、法兰和几
11、十对螺栓,且椭圆封头受力情况要比平端盖好的多,缺点是检查管子和清洗管程时必须拆下连接管道和管箱。(3)、C型、D型管箱 这种形式是管箱一端与壳体及管板连成一体,或是用于可拆管束与管板制成一体的管箱,另一端可采用A型结构,减少了泄漏的可能性。一般用的较少,只在高压情况下采用。 A型管箱 B型管箱 C型管箱 D型管箱图2 管箱形式本设计选择A型管箱 选择封头为平盖平盖厚度的计算公式 (2-6)其中Dc-垫片压紧力作用力中心圆直径,mmK-结构特征系数。取下列两式中的较大值 操作时系数 (2-7) 预紧时系数 (2-8)LG-垫片压紧力的力臂,为螺栓中心圆直径与Dc之差的一半,mmW-预紧状态或操作
12、状态时的螺栓设计载荷,N 确定法兰为甲型凹凸密封法兰 PN0.6 DN500 材料选用16MnR螺栓中心圆直径 根据JB4704-92 选取垫片 D=539mm ,d=503mm N=18mm N-垫片接触宽度 由GB1501998表91 取垫片基本密封宽度所以垫片有效密封宽度查GB150-98 表9-2 取 y=11 ,m=2预紧状态下的最小螺栓载荷 (2-9)操作状态下的最小螺栓载荷 (2-10) 操作时 预紧时 假设 不符合假设 符合所以平盖的厚度为22mm。取上下平盖厚度均为22mm管箱材料选用20R,考虑到考虑到管箱应有足够的空间来均匀输送流体,现取管箱筒节长l=360mm。2.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渔业 蒸发器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