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doc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doc(1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1、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示意框图22、两相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3、由功率MOSFET管组成的H桥驱动电路94、由AT89C51组成的步进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25、AT89C51程序编写方法146、完整的步进电机控制驱动器电路14摘要:步进电机驱动器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电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路,本文通过分析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结合单片机技术,提出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脉冲分配器产生办法,实现用H桥电路对两相步进电动机的驱动,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也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达到调速的目的。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驱动控制1、步进电机驱动
2、器系统示意框图组成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电路包括: 光电隔离电路、单片机系统电路产生控制逻辑信号电路、功率MOSFET管驱动电路、H桥驱动电路等。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图1 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示意框图方向控制信号与启停控制信号均是TTL逻辑电平,一般情况下是开关信号,其中方向控制决定了步进电机是按顺时针旋转还是按逆时针旋转,启停控制则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电机停止旋转,切断电源。2、两相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基本结构。两相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图如图2(a)、(b)所示。两相步进电机在结构上分转子和定子两部分。定子一般由硅钢片叠成,定子上所绕的线圈称为励磁线圈。对于如图2(a)所示的绕线方式
3、,AB引线为一相,CD引线为另一相。当给某相线圈供电时将形成4个磁极。对于两相步进电机,两个绕组全部供电时将形成8个磁极。每个定子磁极的内表面都分布着多个小齿,它们大小相同,间距相同。(a)基本结构图(b)原理图图2两相步进电机基本结构图和原理图转子是由永磁材料制成的,其主视图如图3所示。分上、下两层,若上层为S极,则下层必为N极。上、下两层外表面均匀分布着小齿,这些小齿与定子磁极上的小齿的齿距相同,形状相似。转子上、下两层的齿呈半径相同的圆周分布,并相互错开二分之一齿距角。而定子的小齿只分布在磁极上,属不完全齿。需注意的是,转子的上、下两层是做成一体的,即上层转子的旋转将带动下层转子的旋转,
4、反过来亦如此。图3转子主视图由于齿距相同,所以不管是定子还是转子,它们的齿距角都可以由下式来计算:,其中,Z为转子的齿数。对于两相步进电机,一般取转子齿数Z=50,则齿距角为,上层转子与下层转子错开。同时,定子的齿距角亦为。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对齐,称为对齿。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完全不对齐,称为完全错齿。其它情况下均称为错齿。如图4所示。(a)对齿(b)完全错齿(c)错齿图4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的三种相对状态步进电机转动的力距来自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如果定子小齿和转子小齿的磁极性相异,则电磁力使转子小齿向对齿方向转动,如果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的磁极性相同,则电磁力使转子小齿向完全错齿方向转动。定
5、子小齿与转子小齿在任何时刻,有错齿的存在是步进电机能够旋转的前提条件。(2)工作原理。在设计步进电机的结构时,保证了不管转子处于什么位置,一定会有错齿状态存在。如果给处于错齿状态的相线圈供电,转子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如果磁极性相异,则转子向完全对齿方向转动,如果磁极性相同,则转子向完全错齿方向转动。步进电机的转动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实现的。转子受电磁力转动情况的分析。为了能说明步进电机的转动,我们在下面的图中将步进电机的上层转子半径缩小,并规定上层转子的极性为S极,下层转子的极性为N极,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电磁力的分析。同时,我们只对一个有代表性的转子小齿(如靠近中心轴处的小齿)的受力情况作出分析。图5
6、步进电机供电前转子相对于定子处于随机位置在给步进电机供电前,转子相对于定子处于随机的位置,如图5。我们作一轴线,将八个定子编号为、号,其中、号属于AB相绕组,、属于CD相绕组;将转子齿沿顺时针方向编上齿号,其中下层N极转子为0、1、3、49号齿,上层S级转子为0、1、3、49号齿,并规定上部离轴线最近的齿为0或0号齿。(a)AB相线圈供电前瞬间转子与定子的位置关系(b)AB相线圈供电后定子极性和转子受力情况(c) AB相线圈供电后转子旋转到的平衡位置图6AB相线圈供电时转子相对于定子所处的三种位置当给电机的AB相线圈供电时,在刚供电前的瞬间,转子相对于定子的位置处于如图6(a)所示的位置(即我
7、们在图5中规定的随机位置)。当AB相线圈供电后,在AB相线圈的四个定子、上将形成N极和S极,如图6(b)所示。由于此时上层S极转子的0号齿与号定子磁极性相异,转子受到的电磁力是向着对齿方向运动;而下层N极转子的0号齿与号定子磁极性相同,转子受到的电磁力是向着完全错齿方向运动。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转子在号定子处受到的电磁力的合力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F1。同理,在号定子处,转子的上层S极38号齿、下层N极37号齿将因磁极性相同和相异,受到的电磁力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F3。在、号定子处转子25/25号齿、12/13号齿亦如此。这样,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转子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转子旋转到如图6(c
8、)所示的位置时,上层S极0号齿与号N极定子处于对齿状态,下层N极0号齿与号N极定子处于完全错齿状态,因此,转子在此处将不再受到旋转电磁力的作用。在、号定子处,转子37/38号齿、25/25号齿、12/13号齿亦如此。这样,即使AB相线圈继续供电,转子仍将停留在该平衡位置上。注意当转子处于此位置时,上层S极转子的0号齿处于轴线的中心位置上,读者先记住这个相对位置。(a) CD相线圈供电后定子极性和转子受力情况(b)CD相线圈供电后转子旋转到平衡位置图7 CD相线圈供电时转子相对于定子所处的两种位置此后,当去掉对AB相线圈的供电而改成对CD相线圈供电时,在CD相线圈的四个定子、上将形成S极和N极,
9、如图7(a)所示。上层S极转子的44号齿与号S极定子磁极性相同,转子受到的电磁力是使其向着完全错齿方向运动;而下层N极转子的43号齿与号S极定子磁极性相异,转子受到的电磁力是使其向着对齿方向运动。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转子在号定子处受到的合力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F2。同理,在、号定子处的转子31/31号齿、18/19号齿、6/6号齿受到的力F4、F6、F8均是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如图7(b)所示的平衡位置。此时,即使CD相线圈继续供电,转子将不再受到顺时针旋转的电磁力作用。从对AB相线圈供电换成对CD相线圈供电,亦是转子从图6(c)所示的平衡位置到图
10、7(b)所示的平衡位置的旋转过程。这一过程使上层S极转子0号齿顺时针旋转了1.8,也就是说,整个转子在对AB相线圈供电换成对CD相线圈供电的过程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四分之一齿距角即1.8。供电状态转换一次称为一拍,拍信号即是步进电机的步进脉冲信号。步进电机的三种激励方式和两种工作方式。单相激励方式:单相激励方式是指对定子两个绕组供电时,在一拍时间内只有一个绕组被供电,且供电转换方式按如下四步循环:(a) AB相供电,电流方向为AB;(b) CD相供电,电流方向为CD;(c) BA相供电,电流方向为BA;(d) DC相供电,电流方向为DC。在单相激励方式中,每一拍转子转动1.8,经过四拍,即经过
11、一个循环后,转子转动一个齿距角即7.2。对于齿数为50的转子,转子转动一周,则需504200拍,即需要200个脉冲信号。两相激励方式:两相激励方式是指对定子两个绕组供电时,在一拍时间内均同时对两个绕组供电,供电方式按如下四步循环:(a) AB相、CD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AB、CD;(b) BA相、CD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BA、CD;(c) BA相、DC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BA、DC;(d) AB相、DC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AB、DC。两相激励方式和单相激励方式一样,在一拍时间内,转子也是转动1.8,经过四拍一个循环后,转子转动一个齿距角即7.2。单两相激励方式:单两相激励方式是指对定子
12、两个绕组供电时,一拍单相供电,一拍双相供电,供电方式按如下八拍八步循环:(a) AB相供电,电流方向为AB;(b) AB相、CD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AB、CD;(c) CD相供电,电流方向为CD;(d) BA相、CD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BA、CD;(e) BA相供电,电流方向为BA;(f) BA相、DC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BA、DC;(g) DC相供电,电流方向为DC;(h) AB相、DC相同时供电,电流方向为AB、DC。在单两相激励方式中,完成一个循环是八拍,即需要八个激励脉冲,在每一个循环中,绕组供电状态有八种,绕组供电状态每改变一次,转子转动0.9。基本步工作方式和半步工作方式: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步进 电机 驱动 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