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运动小车系统设计.doc
《基于PLC控制的运动小车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控制的运动小车系统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2班综合课程设计前 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
2、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21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1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23.1设计过程和有关说明 23.2基于PLC的小车控
3、制电气控制系统电路图 23.3 PLC控制程序43.4电器元器件的选择和有关计算 103.5电气设备明细表 133.6小车控制系统参数的说明及设定 143.7利用力控软件控制界面的制作 144总结 17参考文献 191、课程设计目的1)专业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运动小车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它是一项初步的工程训练。2)通过专业课程设计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
4、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组态软件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较快掌握组态软件编程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今后实际工作以及撰写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1)题目描述:(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由组态软件实现上位机控制,PLC为下位机控制的小车双速系统,完成组态控制界面的设计、PLC接线图和控制梯形图的绘制。利用实验设备实现上下位机的通讯,完成PLC端子和运动小车系统的接线工作,并利用PC机输入梯形图控制程序,在实验室进行调试。(2)、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小车左行(右行),当到达左限位(右限位)时,小车
5、停止,延时1秒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行,当到达限位时,小车停止,再换向运行,如此往返运行,能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并可实现高、低速转换,电机采用双速电机。(控制界面可实现运行仿真)2)设计要求:(1)态度方面:认真对待、独立进行、按时完成任务。(2)查看有关参考书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基于组态软件应用的控制系统的方案。 (3)根据实际系统的要求,进行简单的画面设计与编辑、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4)进行程序的运行、调试与改进。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等。3、实验报告内容3.1 设计过程和有关说明(1)查找资料,设计硬件电路。(2)根据硬件电路连接图,连接设备。(3)编写plc程序,并调试。(4
6、)用组态软件制作简单的控制界面并调试。3.2 基于PLC的小车控制电气控制系统电路图 相应的PLC连接图 硬件电气图 其中,KM1是控制电机的正转,KM2是控制电机的反转, KM4控制电机的慢速运行, KM3和KM5控制电机的快速运行。 因为KM3和KM5闭合时,电机定子绕组就是YY型连接,磁极对数增加一倍,所以是高速运行。而KM4闭合时,电机定子绕组是Y型连接,磁极对数为原来的一半,所以低速运行。双速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法: 低速运行 高速运行在多速电动机中,通过改变其绕组的连接方法来改变磁极对数,从而也就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双速电动机定子绕组可以接为Y型,也可以接为YY型。其中,Y型为低速,YY
7、型为高速。其原理如下:双速电动机属于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根据公式n1=60f1/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3.3 PLC控制程序1)左行右行启动这是控制左行启动和左行的一段程序,第一次的时候T3不起作用,而在左行程序中M2可以启动,启动后,M9闭合,通过控制T3来实现左行控制,达到了延时的目的。2)延时控制在
8、本程序的设计中,为了防止每次正反转、高低速进行切换时出现电机三相短路的情况,所以需要对每次动作正反转、高低速进行延时控制,延时时间为1s钟。那么需要每一次切换,前一个动作迅速断电,后一个动作1s后执行。3)辅助继电器由于在要求中,有一段10s的启动稳定期,而启动按钮和正反转按钮相同,即正反转按钮在启动后就无需执行10s的过渡过程,所以引人辅助继电器来计数第一次。4)计数控制这是一段右行的程序,其中,程序中的辅助继电器M9的作用便是对正转按钮M1的一个计数控制,当第一次M1作为启动时,可以导通线圈,启动后失去作用。同时,M9可以用在所有只启动过程中会出现动作的情况中,例如此处的定时器。5)右转程
9、序右转的条件是启动时按下右启按钮,稳定后,每次按下按钮后1s后右转,当遇到左限位开关会右转。6)左转程序左转的条件是启动时按下左启按钮,稳定后,每次按下按钮后1s后左转,当遇到右限位开关会左转。7)高速运行程序使高速线圈得电的基本条件是启动后10s自动变为高速,稳定后按下高速按钮后实现高速运行,然而在硬件电路中,高速是由两个继电器控制,所以,由两个输出线圈来驱动,同样,为了防止三相短路,设置辅助继电器驱动延时线圈,当上位机的高速按钮按下,低速通道断电,经过1s后,高速线圈得电。8)低速运行程序同高速线圈的设计思想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在进行电气互锁时没有理清楚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则
10、在高速运行的时候是不允许低速线圈得电运行,同理,低速运行时,高速线圈不得电,在实际调试中,在慢速支路中加Y021常闭开关则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高速支路中无需添加低速常闭开关。9)各辅助继电器程序如上分析,可知这些辅助继电器的作用就是为了实现高低速、正反转自由切换时的一个延时控制,以防止三相短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延时的控制都是在稳定后进行的,所以,在第一次启动时,切换延时开关不起作用,等到稳定之后,每次进行正反转、高低速的切换都需延时开关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在正反转的控制中,需要继续利用M9来实现该功能。经调试发现,如果在辅助继电器设计过程中,没有添加M9程序运行会错误。10)程序设计
11、表3.4电器元器件的选择和有关计算1)PLC(1)定义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它经历了可编程序矩阵控制器PMC、可编程序顺序控制器PS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C几个不同时期。为与个人计算机(PC)相区别,现在仍然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个老名字。 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PLC 控制 运动 小车 系统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