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容水箱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开发设计.doc
《双容水箱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开发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容水箱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开发设计.doc(4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I 双容水箱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开发设计摘要本论文的目的是设计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在设计中充分利用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以实现对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作为一个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具有强大的实验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单入单出一阶对象、二阶对象、和非线性双入双出对象,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多功能型实验设备去验证各种工业过程的控制算法。首先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进行分析,并采用实验建模法求取模型的传递函数。其次,设计PID 控制器,在 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建立双容水箱控制的仿真模型,对 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性
2、和该算法的正确正确性。关键词 : 双容水箱, 实验法建模, PID 控制DOUBLE LET WATER TANK EXPERIMENT TEACHING SIMUL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DESIGN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the liquid levels concatenati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double capacity water tank. This design makes full use of the automatic indicator t
3、echnique, the computer technique, th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and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ique in order to realize concatenation control of water tanks liquid. As a process control experiment device, double let water tank level control system has strong experiment function: can not only realize a
4、nd single-output first-order object, and the second object, and nonlinear double into double the object, but also can serve as a kind of functional laboratory equipment to test various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algorithm. First, I carry out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s model, and use the
5、experimental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model. Next,PID controller is designed in Matlab / Simulink environment to establish control of two-tank simulation model,Simulation of the PID control algorithm is studied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6、 method and the algorithm is correct.KEYWARDS:the double capacity water tank, experiment modeling, PID controlII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课题提出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 国外研究现状21.2.2 国内研究现状21.3 过程控制的发展过程31.3.1 过程控制的发展31.3.2 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的进展41.3.3 传统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51.3.4 过程控制的发展趋势51.4 控制理论的发展51.5 研究目的71.6 本章小结72双容水箱的数学建模
7、82.1 数学模型的介绍82.1.1数学模型的定义82.1.2数学模型建立方法82.2 双容水箱数学模型建立92.2.1双容水箱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与介绍92.2.1.1双容水箱系统的总体结构92.2.1.2单入单出的一阶系统对象的结构102.2.1.3单入单出的二阶系统对象的结构112.2.1.4 双容水箱系统的特点112.2.2 双容水箱实验台112.2.3双容水箱系统的特点122.2.4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推导132.2.4.1单容水箱数学模型132.2.4.2双容水箱数学模型152.2.4.3双容水箱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172.3 本章小结173 PID控制理论与参数整定183.1 P
8、ID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现状183.2 PID控制原理及特点183.2.1 PID控制器工作原理183.2.2 PID控制器的特点203.3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203.3.1 经验试凑法213.3.2 临界比例度法213.3.3 衰减曲线法213.4 PID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23.5 本章小结224控制系统设计234.1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234.2 控制方案选择234.3 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234.4 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244.4.1主、副回路设计244.4.2 主、副变量设计254.4.3操作变量设计254.4.4 主、副控制器设计254.4.5 控制器参数整定264.4.5.1
9、 整定过程274.4.6 控制系统抗扰动能力测试324.5 本章小结33结论34参考文献35致谢36ii1绪论1.1课题提出背景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系统稳定性与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被控对象往往具有非线性、时线性、时延对象的先进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每一个先进、实用的控制算法的出现都对工业生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应用技术水平并不是同步的,甚至相差几十年。在我国,越是高深的、先进的控制理论,其研究越是局限于少数科研院所的狭小范围内,也越是远离了国民生产这个应用基地。最近
10、几年,国内一些控制领域已接近甚或超越了国际水平,然而,就先进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等领域的状况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 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在于理论研究尚缺乏实际背景的支持,理论的算法一旦应用于现场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制约了其应用前景。在目前尚不具有在实验室中复现真实工业过程条件的今天, 开发经济实用的具有典型对象特性的实验装置无疑是一条探索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捷径。在过程工业中,被控量通常有以下四种:液位、压力、流量、温度,而液位不仅是工业过程中的常见参数,且便于直接观察,也容易测量,过程时间常数一般比较小,以液位过程构成实验系统,可灵活地
11、进行过程组态,实施各种不同的控制方案。液位控制装置也是过程控制最常用的实验装置,国外很多实验室有此类装置,很多重要的研究报告、模拟仿真等均出自此类装置。双容水箱是较为典型的非线性、时延对象,工业上许多被控对象的整体或局部都可以抽象成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有较强的工业背景,对双容水箱数学模型的建立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双容水箱的数学建模以及控制策略的研究对工业生产中液位控制系统的研究有指导意义,例如工业锅炉、结晶器液位控制。而且,双容水箱的控制可以作为研究更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基础,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控制原理、智能控制、流体力学等
12、多个学科。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水”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不管是生活用水,是工业用水,这都牵扯水的过程控制问题。将PID算法运用到水位控制系统中,不仅可以解决水塔的自动化给水问而且还可以合理、安全、节约的使用水资源,近而使居民安居乐业,使我国工业自动化不断的向前发展!1.2.1 国外研究现状德国 Amira 自动化公司研制的双容水箱系统是著名的智能实验设备之一, 在国外很多大学和实验室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也有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引进了 Amira 公司研制的双容水箱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但是,由于德国Amira 自动化公司研制的双容
13、水箱系统价格太高,给购置这个实验设备带来很多困难。也正是受其高价格的限制,目前,国内只是少数高校的部分实验室引进了这个设备,给基于双容水箱系统的算法研究和仿真带来了困难。液位控制系统一般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为液位的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对液位的相关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一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保证质量和生产安全,使生产自动进行下去。液位过程参数的变化不但受到过程内部条件的影响,也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且影响生产过程的参数一般不止一个,在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这就增加了对过程参数进行控制的复杂性,或者控制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形成了过程控制的下列特点:(1)对象存在滞后热工生产大多是
14、在庞大的生产设备内进行,对象的储存能力大,惯性也较大,设备内介质的流动或热量传递都存在一定的阻力,并且往往具有自动转向平衡的趋势。因此,当流入(流出)对象的质量或能量发生变化时,由于存在容量、惯性、阻力,被控参数不可能立即产生响应,这种现象叫做滞后。(2)对象特性的非线性对象特性大多是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当负荷改变时,动态特性有明显的不同。大多数生产过程都具有非线性,弄清非线性产生的原因及非线性的实质是极为重要的。(3)控制系统较复杂从生产安全方面考虑,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都力求生产过程进行平稳,参数变化不超出极限范围,也不会产生振荡,作为被控对象就具有非振荡环节的特性。过程的稳定被破坏后,往往具
15、有自动趋向平衡的能力,即被控量发生变化时,对象本身能使被控量逐渐稳定下来,这就具有惯性环节的特性。也有不能趋向平衡,被控量一直变化而不能稳定下来的,这就是具有积分的对象。任何生产过程被控制的参数都不是一个,这些参数又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要针对这些不同的特性设计相应不同的控制系统。1.2.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也有一些厂家研制了双容水箱液位系统。GWT 系列水箱液位控制实验装置由固高科技有限公司协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研制开发而成, 并经过香港城市大学双年的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其教学、实验和研究价值。用户既可通过经典的PID控制器设计与调试,完成经典控制教学实验,也可通过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
16、进行智能控制教学实验与研究。各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既通过水位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来,同时通过液位传感器对水位的精确检测,方便地获得瞬态响应指标,准确评估控制性能。 开放的控制器平台, 便于用户进行自己的控制器设计, 满足创新研究的需要。THJS-1 型双容水箱对象系统实验装置由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它的出现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学习、研究及控制模型和算法探索的教师,科研人员及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控制对象。液位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液位控制器来讲,同国外的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目前,我国液位控制主要以
17、常规的 PID 控制器为主,它只能适应一般系统控制,难于控制滞后、复杂、时变温度系统控制。而适应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较少。由于工业过程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动下,国外液位控制系统发展迅速,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在这方面,以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国技术领先,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液位控制器及仪器仪表,并在各行业广泛应用。 1.3 过程控制的发展过程过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分支。几十年来,工业过程控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无论是
18、在大规模的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省能源等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1 过程控制的发展在现代工业控制中, 过程控制技术是一历史较为久远的分支。在本世纪30 年代就已有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至今天, 在控制方式上经历了从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两个发展时期。在自动控制时期内,过程控制系统又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它们是:分散控制阶段, 集中控制阶段和集散控制阶段。 从过程控制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手段来看,可以粗略地把它划为三个阶段:开始到70 年代为第一阶段,70 年代至90 年代初为第二阶段,90 年代初为第三阶段开始。其中70 年代既是古
19、典控制应用发展的鼎盛时期,又是现代控制应用发展的初期,90 年代初既是现代控制应用发展的繁荣时期,又是高级控制发展的初期。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包括人工控制,以古典控制理论为主要基础,采用常规气动、液动和电动仪表,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和液位进行控制,在诸多控制系统中,以单回路结构、PID 策略为主,同时针对不同的对象与要求,创造了一些专门的控制系统,如:使物料按比例配制的比值控制,克服大滞后的Smith 预估器,克服干扰的前馈控制和串级控制等等,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系统,实现定值控制。这与当时生产水平是相适应的。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以现代控制理论为主要基础,以微型计算机和高档仪表为工
20、具,对较复杂的工业过程进行控制。这阶段的建模理论、在线辨识和实时控制已突破前期的形式,继而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控制系统和高级控制策略,如克服对象特性时变和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影响的自适应控制,消除因模型失配而产生不良影响的预测控制等。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干扰和模型变化,满足复杂的工艺要求,提高控制质量。1975 年,世界上第一台分散控制系统在美国Honeywell 公司问世,从而揭开了过程控制崭新的一页。分散控制系统也叫集散控制系统,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显示技术,采用多层分级的结构形式,按总体分散、管理集中的原则,完成对工业过程的操作、监视、控制。由于采用了分散的结构和冗余等技术
21、,使系统的可靠性极高,再加上硬件方面的开放式框架和软件方面的模块化形式,使得它组态、扩展极为方便,还有众多的控制算法(几十至上百种) 、较好的人机界面和故障检测报告功能。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它已日臻完善,在众多的控制系统中,显示出出类拔萃的风范,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分散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目前正在来到。1.3.2 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的进展几十年来,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出现了三种类型:简单控制、复杂控制与先进控制。通常将单回路PID控制称为简单控制。它一直是过程控制的主要手段。PID控制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主要用频域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目前
22、,PID控制仍然得到广泛应用。在许多DCS和PLC系统中,均设有PID控制算法软件,或PID控制模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过程控制界逐渐发展了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前馈控制、均匀控制和Smith预估控制等控制策略与算法,称之为复杂控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复杂过程工业的一些特殊控制要求。它们仍然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但是在结构与应用上各有特色,而且在目前仍在继续改进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以DCS和PLC为代表的新型计算机控制装置,为过程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与软件平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现代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工业过程控制本身的非线性、时变性、
23、耦合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解耦控制、推断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等,常统称为先进过程控制。近十年来,以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为主要方法的基于知识的智能处理方法已经成为过程控制的一种重要技术。先进过程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那些采用常规控制效果差,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问题。实践证明,先进过程控制方法能取得更高的控制品质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3.3 传统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也向更高的档次发展,制造产品的工艺过程变得越来越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箱 实验教学 仿真 系统 开发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