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湿培养箱控制系统设计.doc
《恒温恒湿培养箱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温恒湿培养箱控制系统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前言1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21.1 硬件总体设计21.2 温度检测31.3 湿度检测51.4 单片机模块设计71.4.1 ATmega128单片机简介71.4.2 ATmega128单片机复位电路101.4.3 ATmega128单片机时钟电路设计111.5 驱动控制电路121.5.1 执行部件141.6 显示模块151.7 矩阵键盘电路152 系统软件设计172.1 总体设计172.2 采样部分软件设计182.2.1 SHT15传感器测量的启动传输182.2.2 SHT15传感器的测量202.2.3 SHT15传感器的应答与测量数据的读取213 结论23致谢24参考文献25附录A26附录B2
2、7附录C33前言随着近几年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新式实验室设备(包括多功能、智能进口实验仪器),而很多实验室依然使用的一些传统仪器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高效的实验需求,大量传统的仪器设备现己没有厂家生产和维修。目前供应商鱼龙混杂,有些厂家会过高地宣传自己产品的性能指标,有时仅仅给出短期指标,或最优指标,或没有经过长期验证就给出了很好的测量不确定度(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致使其置信水平较低,所以只有优良的可靠性能使仪器设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体外培养技术己成为众多科研工作的手段和基础,并被多种学科所利用,而体外培养需要一个尽量接近活体的生存环境,培养箱便应运而生,其原理是应
3、用人工的方法在培养箱内造成微生物和细胞、细菌生长繁殖的人工环境,如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如今无论实验室的规模大小或级别高低,恒温恒湿系列的培养箱已成为实验室的必需设备之一。其中温湿度是最基本的环境指标,能够快速达到稳定精确目标值的培养箱,受到操作人员的青睐,而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也是稳、快、准,所以控制系统是培养箱的核心,其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培养箱性能的优劣。培养箱内部气流循环控制流程为:培养箱上电后,循环风机就开始运行,循环风机使箱体内的气流不停的流动,使箱体中的气流最终达到相同的温度和湿度。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测得温、湿度信号,通过AVR单片机将获得的温湿度数值与已
4、设定的数值范围对比,超出范围单片机会发出控制信号进行调控。为配合硬件模块进行系统控制,软件部分运用PID控制将获得的温、湿度信号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1 硬件总体设计本设计硬件部分主要分为五大模块,有温湿度检测模块、单片机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单片机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湿度信号,将采集来的信号与预设的温湿度范围进行比较,然后控制加热管、压缩机、雾化器或风机工作,从而达到控制温湿度恒定的目的。系统中运用风循环使培养箱内的温湿度分布均匀。测得的数值以及温湿度范围设定的显示都可以通过LCM128643实现,温湿度范围设定通过3*3的矩阵式键盘电路
5、进行设定。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图 1-1硬件结构框图Figure 1-1 hardware structure diagram1.2 温度检测温度检测电路由温度传感器、小信号放大及A/D转换三部分组成。目前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主要有有热电传感器,本设计中运用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热电阻传感器。本设计任务为设计恒温恒湿培养箱控制系统,根据恒温恒湿培养箱设计要求测量范围为060,测量的分辨率为0.1,温度波动度为0.5。综合价格以及后续的电路,决定采用线性度相对较好的PT100作为本设计的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测温范围从-200+650。具体在0100的分度表见附录A所示。铂电阻
6、PT100具有性能稳定、抗氧化能力强和测量精度高等优点。由于本设计的温度检测要求精度高,所以PT100采用四线制的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由PT100构成信号的获取电路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构成电桥电路,另一种是运用恒流源电路。由于电桥电路输出与阻值变化不成正比,数据处理起来非常麻烦,而恒流源电路由于恒流源的作用,使得电压输出与电阻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本系统采用由三极管构成的恒流源电路来获取温度信号。图1-2 温度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Fig
7、ure 1-2 temperature signal detection and regulate circuit温度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如图1-2所示,采用恒流源给PT100供电的方式将温度变化变化为电压变化,再利用低温漂、高精度的四运放TLC2254组建的差分放大电路对小信号进行处理。A/D转换采用单片机内部的10位ADC,参考电压选择内部1.1V,其分辨率可通过采样和抽取的方法来提高。1.3 湿度检测温度检测电路的传感器采用瑞士Sensirion公司出品的数字式传感器SHT15,将传感器元件、放大器、A/D转换器、校准数据存储器、IIC总线集成在一起,所以无须另外的模拟电子电路,并可直接被
8、任何控制器访问。SHT15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高度集成,提供全标定的数字输出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该芯片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汽车、消费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它采用CMOSens技术专利,具有卓越的长期稳定性和极高的可靠性。SHT15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集成了一个用能隙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和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测湿敏感元件,这两个敏感元件分别将温度和湿度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首先进入微弱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入一个14位的A/D转换器,最后经过二线串行数字接口输出数字信号,实现与串行接口电路以及14位的A/D转换器无缝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品质卓越、性价比高等优点。在标定的过程
9、中使用的校准系数以程序形式存储在OTP内存中。SHT15在出厂前,都会在恒湿或恒温环境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存储在校准寄存器中,在测量过程中,校准系数会自动校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此外,该芯片参照镜面冷凝式温度计,每个传感器芯片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腔室中做过标定。SHT15内部还集成了1个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接通后可以将SHT15的温度升高5左右,同时功耗也会有所增加。此功能主要是为了比较加热前后的温度和湿度值。可以综合验证两个传感器元件的性能。在高湿(95RH)环境中,加热传感器可预防传感器结露,同时缩短响应时间,提高精度。加热后SHT15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较加热前,测量值会略有差异。SHT1
10、5的外围系统利用两线制的串行接口与内部的电压调整,能够快速简单的集成。具有体积小和功耗低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SHT15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RH,湿度测量精度为2.0%RH,对本系统湿度检测的需求完全可以满足。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5采用表面贴片LCC或4针单排引脚封装。其内部结构图如图1-3所示:图1-3 SHT15内部结构图Figure 1-3 SHT15 internal structureSHT15的供电电压范围为2.45.5V。传感器上电后,为了越过“休眠”状态要等待1ms。等待期间任何指令无需发送。电源引脚VDD与地引脚GND之间连接一个100uF的电容,起去耦滤波的作用
11、。SHT15在电源损耗及读取传感器信号方面,它的串行接口都做了优化处理,但与IIC接口不兼容。由于接口包含了完全静态逻辑,因而最小SCK(串行时钟输入)频率不存在。DATA(串行数据)三态门用于读取信号数据。SCK用于SHT15与单片机之间的同步通讯。在SCK时钟下降沿之后DATA改变状态,之后仅在SCK时钟上升沿出现才有效。在SCK时钟高电平时,DATA必须保持稳定,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微处理器应在发送低电平信号时驱动DATA,因此需要连接上一个外部上拉电阻,来避免信号冲突。由于SHT15的接口使用的是瑞士盛世瑞恩公司自己定义的协议Sensibus,并不是标准的IIC总线的接口,所以单片
12、机与SHT15的通信不能直接使用单片机自带的IIC总线接口,而是使用AVR单片机PB6引脚模拟数据引脚,用PB4引脚来模拟时钟引脚。SHT15连接到单片机的硬件示意图如图1-4所示。图1-4 SHT15与单片机的连接Figure 1-4 The connection of SHT15 and MCU1.4 单片机模块设计1.4.1 ATmega128单片机简介AVR单片机由Atmel公司设计生产,已形成系列产品。其中Atmega,AT90和ATtiny系列分别对应高、中、低档产品,具有处理速度快、片内资源丰富、保密性好、可重复擦写、在系统编程ISP (In-System Programming
13、)、工作电压范围宽、功耗低、支持JTAG仿真以及与C语言的完美配合等特点。通过对各款单片机的功能和价格比较,根据系统的要求,选用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ATmega128。ATmega128为基于AVR RISC结构的8位低功耗CMOS微处理器,广泛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实时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ATmega128具有如下特点:内嵌128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擦写方便,便于产品的调试、开发、生产、更新;具有独立锁定位、可选择的启动代码区;内嵌4KB的EPROM和4KB的RAM,并且可外扩多达64KB的优化外部存储器空间;具有PWM功能的定时器/计数器(T/C);具有片
14、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上电复位以及可编程的掉电检测;SPI串行端口;与IEEE 1149.1规范兼容的JTAG测试接口(此接口同时还可用于片上调试);低电压供电、宽工作电压范围达2.75.5V;抗干扰能力强,可降低一般8位机中的软件抗干扰设计的工作量和硬件的使用量;工作温度范围符合工业级要求,达到-55+125。基于ATmega128的诸多特点,因此这里选用ATmega128单片机作为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核心控制器。ATmega128单片机引脚配置及说明ATmega128为基于AVR RISC结构的8位低功耗CMOS微处理器。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周期指令执行时间, ATmega128
15、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 MIPS/MHz,从而可以缓减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ATmega128单片机引脚图如图1-5所示:图1-5 ATmega128单片机引脚图Figure 1-5 The pins figure of ATmega128VCC 数字电路的电源。GND 地。端口A(PA7PA0) 端口A为8位双向I/O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复位发生时端口A为三态。端口B(PB7PB0) 端口B为8位双向I/O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
16、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复位发生时端口B为三态。端口C(PC7PC0) 端口C为8位双向I/O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复位发生时端口C为三态。端口D(PD7PD0) 端口D为8位双向I/O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复位发生时端口D为三态。端口E(PE7
17、PE0) 端口E为8位双向I/O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复位发生时端口E为三态。端口F(PF7PF0) 端口F为ADC的模拟输入引脚。如果不作为ADC的模拟输入,端口F可以作为8位双向I/O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复位发生时端口F为三态。如果使能了JTAG接口,则复位发生时引脚PF7(TDI)、PF5(TMS) 和PF4(TCK)的上
18、拉电阻使能。端口F也可以作为JTAG接口。在ATmega103兼容模式下,端口F只能作为输入引脚。端口G(PG4PG0) 端口G为5位双向I/O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复位发生时端口G为三态。端口G也可以用做其他不同的特殊功能。在ATmega103 兼容模式下,端口G只能作为外部存储器的所存信号以及32 kHz振荡器的输入,并且在复位时这些引脚初始化为PG0 = 1,PG1 = 1以及PG2 = 0。PG3 和PG4 是振荡器引脚。RESET 复位输入引脚。超过最
19、小门限时间的低电平将引起系统复位。低于此时间的脉冲不能保证可靠复位。XTAL1 反向振荡器放大器及片内时钟操作电路的输入。XTAL2 反向振荡器放大器的输出。AVCC AVCC为端口F以及ADC转换器的电源,需要与VCC相连接,即使没有使用ADC也应该如此。使用ADC 时应该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与VCC 连接。AREF AREF 为ADC 的模拟基准输入引脚。PEN PEN是SPI串行下载的使能引脚。在上电复位时保持PEN为低电平将使器件进入SPI串行下载模式。在正常工作过程中PEN 引脚没有其他功能。1.4.2 ATmega128单片机复位电路ATmega128 有5个复位源:1)上电复位:当
20、电源电压低于上电复位门限时, MCU复位。2)外部复位:当引脚 RESET上的低电平持续时间大于最小脉冲宽度时MCU复位。3)看门狗复位:当看门狗使能并且看门狗定时器超时时复位发生。4)掉电检测复位:当掉电检测复位功能使能,切电源电压低于掉电检测复位门限时MCU即复位。5) JTAG AVR复位:当复位寄存器为1 时MCU即复位。本设计中单片机复位电路如图1-6所示:图1-6 单片机复位电路Figure 1-6 microcontroller reset circuitMAX809是一种单一功能的微处理器复位芯片用于监控微控制器和其他逻辑系统的电源电压它可以在上电掉电和节电情况下向微控制器提供
21、复位信号当电源电压低于预设的门槛电压时器件会发出复位信号直到在一段时间内电源电压又恢复到高于门槛电压为止。MAX809管脚配置如图1-7所示:图1-7 MAX809管脚图Figure 1-7 MAX809 tube feet figureMAX809的管脚说明如表1-1所示:表1-1 MAX809的管脚说明Table 1-1 the tube that MAX809 feet管脚符号描述1GND器件的地2低电平有效复位信号3Vcc电源电压输入MAX809有低电平有效的复位输出,可用于监控5V、3.3V、3V电源,复位延时时间最小为140ms,抗电源的瞬态干扰,低至1.1V 电源时仍能产生有效的
22、复位信号,采用小型的三管脚SOT-23 封装,无需外部配件,可适用于-40 +105的温度范围。MAX809与单片机连接的简化结构图如图1-8所示:图1-8 MAX809与单片机连接图Figure 1-8 The connection of MAX809 and MCU1.4.3 ATmega128单片机时钟电路设计本设计中采用外部晶振做单片机的时钟源,XTAL1和XTAL2分别用作片内振荡器的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通过此振荡电路向单片机提供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基准,决定单片机的执行速度。时钟电路如图1-9所示:图1-9 振荡电路Figure 1-9 oscillating circuit时钟
23、电路振荡频率f=晶振频率;时钟电路振荡周期=1/f;单片机机器周期T=f12。需要注意的是,在单片机中,晶振电路的设计一定要和单片机靠近,路线尽量短。晶振电路的地一定要和同一时钟的芯片的地共地。在晶振频率的选择上,在满足系统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用低频率的晶振,这样可以降低系统功耗,不是选用的频率越高越好。1.5 驱动控制电路为了将输入与输出端进行电气隔离,在本设计中选用光电双向可控硅驱动器MOC3061和双向可控硅BTA16组成驱动控制电路,实现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AC220V)变成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驱动控制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10所示:图1-10 驱动控制电路结构框图Figure 1-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恒温 培养 控制系统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