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河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设计.doc
《灞河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河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灞河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河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设计.doc(5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目 录1、项目背景11.1工程简介11.2区域概况31.3河堤监测及预警预报的必要性和意义42、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设计原则52.1河堤监测的主要内容52.2预警预报系统的主要内容62.3 设计原则73、监控系统与通讯系统103.1监控系统103.2通讯系统113.2.1 信道分析113.2.2GPRS通信信道134堤身及坝工变形观测154.1河堤和坝工变形观测方法164.2 河堤和坝工变形观测设计164.3 河堤沉降位移观测精度控制214.4 河堤沉降位移观测实施224.5 河堤沉降、位移观测所用的设备234.6土建工程234.7仪器设备与工程量245河堤渗流监测255.1监测方法选择255.
2、2渗流监测系统设计285.3设备配置及工程量396水位观测426.1水位观测设备426.2水位计选型456.3系统功能和构成466.4水位站布设486.5设备配置及工程量497中心站517.1中心站的设置与结构517.2中心站与外界通信547.3软件系统557.4中心站设备及工程量清单578.工程预算581、项目背景1.1工程简介灞河原名滋水,是渭河较大的一级支流,是西安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箭峪岭南九道沟,流经蓝田、灞桥、未央等区县,于灞桥区三郎村汇入渭河。在满足防洪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堤路结合方式合理布设堤线,以提高灞河的防洪减灾能力和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达到人水和
3、谐相处,通过河道治理实现区域防洪安全,建设拦河橡胶坝、溢流坝形成水面,为生态治理、景观建设创造条件。灞河上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位于灞河中、上游,跨越蓝田、灞桥两个区县,灞河治理长度28.039km,辋峪河治理长度2.513km,治理段河道总长30.552km。灞河治理工程起点位于白马河入灞河口下游侧处,桩号0+0006+098为蓝田县城段堤防长约6km ,桩号6+0986+592为沪陕高速段堤防长约0.5km,属2级堤防;桩号6+59222+030为蓝田县农防段堤防长约15.4km,属4级堤防;桩号22+03023+970为灞桥区农防段堤防长约1.94km,属4级堤防;桩号23+97028+0
4、39堤防长约4.07km,,右岸为灞桥纺织工业园段,左岸为灞桥区城防段,属1级堤防。辋川河治理工程起点位于环山公路跨辋川河桥处,桩号W0+000W1+816为蓝田县农防段堤防长约1.8km,属4级堤防;桩号W1+825W2+513为蓝田县城段段堤防长约0.69km,属2级堤防。本次灞河农防段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薛家河入汇口以上、以下流量分别为1510m3/s和1600m3/s;蓝田县城段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辋灞交汇口以上、以下流量分别为1390m3/s和1848m3/s;灞桥区城防段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流量为2500m3/s。灞河治理工程段内新建橡胶坝3座,新建浆砌石溢流坝
5、9座,加上在建和已成的各类坝共有18座坝,详见表1-1。表1-1 灞河治理工程段内坝工建筑物序号名称桩号区段备注1蓝水新城橡胶坝0+894蓝田段已成21号橡胶坝1+831蓝田段已成3辋灞渠首滚水坝2+023蓝田段已成42号橡胶坝4+071蓝田段在建53号橡胶坝5+414蓝田段在建64号橡胶坝7+263蓝田段新建75号橡胶坝9+573蓝田段新建86号溢流坝15+295蓝田段新建9灞桥引水渠首滚水坝19+225灞桥段已成107号橡胶坝20+481灞桥段新建118号溢流坝21+814灞桥段新建129号溢流坝23+441灞桥段新建1310号溢流坝25+176灞桥段新建1411号溢流坝26+004灞桥段
6、新建1512号溢流坝26+279灞桥段新建1613号溢流坝26+709灞桥段新建1714号溢流坝27+150灞桥段新建1815号溢流坝27+859灞桥段新建治理工程段内灞河原河道内在桩号8+843、10+186、11+972、20+880各有一座跨灞河小桥,不作为本次监控设计所考虑的对象。治理工程段内跨灞河大桥8座,跨辋川河大桥2座,具体名称和位置详见表1-2。表1-2 治理工程段内跨河大桥序号名称桩号备注1环山公路大桥W0+000跨辋川河2西河桥W1+816跨辋川河3南河桥0+971跨灞河4沪陕高速桥1+318跨灞河5周家河入灞河口上游桥5+489跨灞河6向阳公司路桥(小战备桥)14+437
7、跨灞河7西蓝高速桥20+344跨灞河8西康铁路桥27+269跨灞河9西康复线桥27+722跨灞河10战备桥28+039跨灞河1.2区域概况灞桥区、蓝田县人杰地灵,有许多的名胜古迹。灞河上游公王岭有人类祖先蓝田猿人遗址,传说中的三皇庙位于蓝田县,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故乡在辋峪河上,吸引了大批的游人,灞桥区、蓝田县交通发达,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备,是通往商洛的必经之处。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逐步实施,“开发西部再造山川秀美工程”号角的吹响,在灞河上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改变灞河目前脏、乱、差的局面,是推动灞桥区、蓝田县经济发展和古都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改善两岸生态环境也将带动
8、该区域旅游度假项目及沿河房地产开发再上新台阶,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灞桥、蓝田投资,为灞桥、蓝田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灞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把灞河打造成我市防洪安全的屏障、绿色环保的景色长廊、路堤结合的滨河大道、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带。按照新时期治水方针,河流沿岸应当人水和谐发展。通过修建必要的防洪设施防御洪水,对沿河区域进行生态化建设,达到人水和谐相处,通过生态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美化环境。1.3河堤监测及预警预报的必要性和意义灞河河堤(白马河入灞口至战备桥段)保护了蓝田县城、向阳公司、灞桥纺织工业园、灞桥城市规划区以及多个乡镇、村庄,是重要的防洪堤段,
9、河堤以及河道设施的安全与否关系到沿途城市和乡镇、村庄的安全,因此对河堤的实时监测是保证河堤安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实现对河堤险段的实时在线监测,深入了解河堤险段的稳定、结构特性,特别是在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内部规律,以及流域的雨水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输,采用在线、实时、同步、远程设备,构建基于专网、公网和互联网平台的河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2、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设计原则2.1河堤监测的主要内容河堤安全监控通常是采集布置在河堤及河道中的监测仪器所产生的时序数据,然后进行整理、计算分析来监控河堤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安全性态。为了全面反映河堤的安全运行状况,河堤安全监控项
10、目众多(包括位移、渗流、应力应变等),监测部位也从地下到建筑物内部,形成复杂的空间监测网,因而监测数据量庞大。大量的原型监测数据要立即送往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及时了解河堤运行的安全状态,作为河流运行调度的依据。对河道堤防工程要求通过观测手段,达到以下目的:(l)监测了解堤防工程及附属建筑物的运用和安全状况。(2)检验工程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3)为堤防工程科学技术开发积累资料。堤防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工程观测和通讯系统。现代堤防工程管理工作普遍借助于自动化仪器和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快捷可靠的通讯网络,以及成熟方便的操作和分析软件,构建堤防工程人工与自动化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河堤的
11、运用情况和安全状况。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和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3级以上堤防工程,一般应设置以下基本观测项目:(l)堤身沉降、位移;(2)水位;(3)堤身浸润线;(4)表面观测(包括堤身堤基范围内的裂缝、洞穴、滑动、隆起及翻沙涌水等渗透变形现象)。依据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还应该设置以下专门观测项目:(1) 近岸河床冲淤变化;(2) 水流形态及河势变化;(3) 附属建筑物(本工程主要指坝工建筑物)垂直、水平位移;(4) 崩岸险工段土体崩塌情况。本设计范围内灞河农防段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
12、为4级;蓝田县城段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2级;西安市城区段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1级。所以依据上述相关规范,本次重点监测河堤为灞河蓝田县城段河堤和西安市城区段河堤。2.2预警预报系统的主要内容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即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应用通信、遥测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快速、准确、及时的采集处理各类水文信息,实时发布洪水预报的先进手段。灞河(白马河入灞口至战备桥段)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任务要求系统能达到及时收集有关水雨情信息,为河道安全防洪、橡胶坝的安全运用、洪水调度提供比较准确的预报信息和决策依据,提高防汛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依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
13、范(SL612003)和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12502000)洪水预警预报系主要内容如下:(1)雨量、水位信息的采集;(2)雨量、水位及流量信息的传输;(3)组建稳定可靠的通信网;(4)配置供电电源系统。灞河流域于1952年及1956年分别设立马渡王和罗李村水文站,观测流量、泥沙、降水等项目。蓝田县城设有气象站,观测有关气象资料。本次河堤治理范围起点位于罗李村水文站下游,距离罗李村水文站3.6km,末端位于马渡王水文站下游8.4km,两个水文站之间除辋川河汇入外再无大的支流汇入。应将罗李村、马渡王两个水文站的雨量、水位实时信息接入预警预报系应,在辋灞交汇口前设辋川河水位站,在灞河治理段内根据
14、橡胶坝、溢流坝的分布情况在坝工建筑物上游段设立相应的水位站,并与相应的河堤监测断面结合考虑。2.3 设计原则2.3.1先进性原则所设计的系统及选用的硬件、软件应具有当代技术先进性,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其硬件设备和软件遵循模块化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扩展、更新和升级。2.3.2可靠性原则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对系统在恶劣条件下无故障工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遥测设备不需要特殊的加热器或冷却装置。电源、信号入出口均应有保护措施,并与主控电路隔离。具有看门狗及数据掉电保护功能。核心设备、网络主干等主要环节采用容错技术,减少系统单一的故障点,增强系统可靠性;并通过对
15、操作员的身份鉴别、分级别授权等手段实现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2.3.3准确性原则在自动测报系统中,各监测点数据能实时、准确的采集,并且可以准确地发布控制指令无疑是系统的核心,这就要求系统硬件要具有高可靠性的数据采集、控制能力并有可靠的通讯方式,系统软件必须可以及时准确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世界上流行的标准Modbus通讯协议,在数据的实时传输控制方面要有更高的可靠性。2.3.4开放性原则设计的系统能够与用户的现有应用系统相连;考虑到今后的升级和功能扩充,设计遵循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软硬件配置注重兼容性和互换性,使系统在今后必要的时候,只需适当修改配置和设置,
16、就可满足用户新的需求。2.3.5安全性原则注意软硬件设计中各环节的安全保密性。系统应具有对主要环节的监视和控制功能,并能防止非法用户的越权操作。在设计中做好系统内权限的分级管理,并使网络通信具有较强的容错和故障恢复能力。2.3.6经济性原则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及目前国内水利系统的经济承受力,系统设计应在满足系统功能和用户需求,确保系统设计上述各原则的前提下,应充分节约投资,以设备的高档次、可塑性、可配置性、易于维护性满足系统所处的复杂环境和各种应用需求;以高质量、高标准的设备构成本系统,大大减少系统运行时的维护及维护费用;能够为将来系统规模扩大和功能扩展提供良好的接口,保护用户的投资;
17、在确保上述各项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造价,向用户提供高性能/价格比的设计方案。2.3.7实用性原则在设计中选用国内外成熟的设备和技术,使应用系统能够替代大部分繁重、重复的手工作业,使相关部门的用户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保证整个系统易于使用和维护。2.3.8易维护性原则具有设备使用情况监控和故障提示功能,能提供给操作人员故障诊断信息和维护提示,并可以通过电脑、手抄器等设备实现就地或远程程序下载与调试。3、监控系统与通讯系统3.1监控系统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经济合理性,河堤变形(堤身沉降、位移)及坝工建筑物的变形(垂直、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半自动半人工方法,即人工携带全站仪在现场自动照准目
18、标进行变形观测,仪器分组存储观测数据,观测结束后将全站仪带回管理中心由计算机读取观测数据并用专用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价。雨量、水位和堤身浸润线(渗流)采用自动观测,远程传输,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接收和分析,同时监控中心可以对现场水位遥测站和渗流遥测站进行监控和通讯管理,监控中心也可以将水情、工情等监测信息通过互联网对公众发布,并能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通讯和信息交换。根据项目需求情况整个系统被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现场数据采集装置,实时将现场雨量、水位、渗流等数据采集到智能监控终端内,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实现采集点现场的自动报警,防止事故的发生;第二部分是上位机监测中心,它实现对数据的接收、存储、显示、报表
19、打印输出等信息管理工作和进行特殊情况的监控中心预警,其Web发布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IE访问实时和历史数据;最后一部分是将检测到的雨量、水位、渗流等数据以手机短信息的方式直接发送到管理人员的移动电话上,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都能够了解到现场的情况。现场雨量、水位、渗流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以太网、GPRS、PSTN、ADSL等方式发送到监控中心。雨量计、水位计、渗压计通过模拟量接口和智能测控终端RTU相连接。数据采集到智能终端后,经过数据打包,再利用以上通讯方式发送到远端的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监控中心服务器装有服务器端软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显示。出于对信息安全、科学管理的需要,给有数
20、据访问需求的部门或人员配置访问数据的不同用户名和权限,用户通过 IE实时查看并配置监测到的现场数据。另一方面,现场检测的数据通过智能终端内部的程序设定可以直接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的移动电话上,通过这种主动的方式实现随时随地汇报现场信息。3.2通讯系统通信系统是指河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与监控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传递控制信息、数据信息的系统。3.2.1 信道分析目前,在水利工程监控系统中采用的数据通信可简单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其中有线通信主要包括架设光缆、电缆或租用电信电话线、X.25、DDN、ADSL等,而无线则包括短波、超短波通信、扩频通信、卫星通信、GSM 短信、GPRS通信、CDMA通信
21、等。在河堤监控系统中,由于各监控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多、距离远,架设光缆、铺设电缆难度较大,但可靠性高,特别是使用光缆非常适合视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向电信部门租用专用电话线需要申请很多电话线,而且有些监控点线路难以到达,况且采用电话线路时需要等待漫长的电话拨号过程,速度慢,运营成本较高,总之监控系统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建设周期长、工作难度大,特别是长距离、大规模使用费用较高;与之相比,无线通信方式则显得非常灵活,它具有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运行维护简单、性价比高等优点。在监控系统中,无线通信方式主要包括:超短波(230MHz)无线数传、扩频、卫星通信、GSM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等,其中卫星通信由于通信费用
22、昂贵,只在一些特殊的领域下使用,未得以普及;而扩频通信技术虽然速率高,但只能在视距范围内传输,应用也受到限制。采用超短波数传电台作为传输信道具有组网灵活、扩展容易、维修方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由于系统工作于230MHz且多采用普通间接调制的数传电台,易受外界干扰、通信速率低、误码率高、数据传送量不大、信号覆盖范围小等缺点。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有线和无线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有线方式为沿河堤铺设专用光纤,使整个监控系统组成可靠的通讯链路,铺设光线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无线公网可以选择中国移动的GPRS或者中国联通的CDMA作为监控系统的无线数据通信平台。目前,GSM网络经过电信部门的多年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游 综合治理 工程 河堤 监测 预警 预报 系统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