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液晶显示电饭煲控制系统设计.doc
《基于单片机液晶显示电饭煲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液晶显示电饭煲控制系统设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录引 言1第1章 绪论21.1 背景及发展21.2 课题任务及意义2第2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32.1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简介32.2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电路组成32.3 本章小结4第3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硬件设计53.1 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电路53.1.1 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排列53.1.2 AT89C51单片机时钟电路73.1.3 AT89C51单片机复位电路83.1.4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83.2 控制系统电源电路93.2.1稳压器件7805简介93.2.2电源电路设计103.3 按键输入电路103.3.1按键分类113.3.2按键结构与特点
2、113.3.3 按键输入电路设计113.4 温度传感器电路123.4.1 DS18B20简介123.4.2 DS18B20的使用方法143.4.3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143.5 LED状态指示电路143.5.1 LED简介153.5.2 状态指示电路设计163.6 LCD显示电路163.6.1 LCD-1602简介163.6.2 LCD显示电路设计163.7电饭锅加热电路173.8本章小结17第4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84.1软件整体结构设计184.2子程序设计194.2.1系统工作模式控制流程224.2.2 定时功能控制流程234.3本章小结24第5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2
3、5结论与展望28致谢29参考文献30附录A:总体系统硬件原理图31附录B:一篇引用的外文文献及其译文32附录C:主要参考文献的摘要或内容提要和关键字37附录D:总体源程序清单39基于单片机液晶显示电饭煲控制系统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智能电饭煲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了,电饭煲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的电子产品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本课题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了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并在PROTEUS环境中对设计进行了仿真验证。首先,对电饭煲的发展状况
4、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电饭煲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电饭煲的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并确定了本课题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其次,从实用性、智能化、节约成本、环保节能等角度出发,对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按照电饭煲实现的功能,对硬件、软件进行了功能划分,并对各部分的原理、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在PROTEUS仿真环境中对该设计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软件和硬件设计的正确性,整体效果较为满意。关键词:智能控制;电饭煲;LCD;单片机;ProteusRice Cooker
5、 LCD Display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CM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has been more and more comm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cooker has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modern elec
6、tronic product almost permeated every area of society, a powerful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ocial informatiz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modern electronic product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This design with AT89C51 for the whole
7、the core of the system, designs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and h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ion to design in the PROTEUS environment. First of all,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cook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ice cooker and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the intelligent electri
8、c cooker. On this basis,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of intelligent rice cooker control system is discussed, and determines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of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control system. Secondly, from practical,intelligent, cost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persp
9、ective, the intelligent cooker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electric rice cooker to achieve, do the functional divis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and the principle of each part,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re explained
10、 in detail.Finally, the design h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ion in the PROTEUS simulation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overall design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
11、esign, the overall effect is satisfied.Key words: Intelligent control; Electric cooker;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oteus; LCD49插图清单图2-1 智能电饭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图4图3-1 AT89C51PDIP封装外形及引脚6图3-2 AT89C51时钟电路7图3-3 AT89C51复位电路8图3-4 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9图3-5 7805的典型应用电路10图3-6 控制系统电源电路10图3-7 触点式开关按键11图3-8 控制系统键盘输入电路12图3-9 DS
12、18B20实体描述12图3-10 DS18B20复位时序13图3-11 DS18B20的读时序13图3-12 DS18B20的写时序13图3-13 温度传感器电路14图3-14 LED的I-V特性14图3-15 控制系统状态指示电路15图3-16 LCD显示电路设计16图3-17 加热盘16图3-18 控制系统热盘驱动电路17图4-1 主程序结构图18图4-2 定时功能控制流程20引言电饭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家用电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到,电饭煲也日趋智能化。电饭煲因其安全、简便、实用而普及到千家万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类小家电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并向着智能化、节能化、网络化
13、的方向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是智能电饭煲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以及煮饭功能的实现过程。智能家用电器不仅仅实现了产品的原始属性,更融入了我们人类的智慧结晶。也随着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单片机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用单片机设计的产品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全、应用灵活等特点,所以单片机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向前发展。 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电饭煲的定时预约工作系统,要求用键盘输入定时工作时间和实时时间对比达到长时间精确的定时功能。单片机采用AT89C51单片机,要求定时时间和实时时间相同时通过51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电路来控制电饭煲的工作。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结合按键、温度传感器等输入电路,以
14、及加热、状态指示等输出电路,实现对电饭煲的智能控制。本课题主要基于家电智能化的背景下,根据智能电饭煲的发展和现状,探讨智能电饭煲如何实现智能化的煮饭、预约、再加热等功能。该系统可使电饭煲工作在“保温”、“煲汤”、“煮饭”三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下,控制系统结合盖顶温度传感器,并将电饭煲限制在设定的最高温度之内,煮饭结束后自动转入保温状态。并在LCD的基础上,智能实现了显示智能电饭煲的工作状态。第1章 绪论1.1 背景及发展在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节能、高效、环保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家电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今天,电饭煲已经成了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电饭煲最初是机械式控制,这种
15、控制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技术门槛低、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同时也有功能单一、控制方式不灵活等不足之处。电饭煲因其安全、简便、实用而普及到千家万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类小家电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并向着智能化、节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是智能电饭煲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以及煮饭功能的实现过程。智能家用电器不仅仅实现了产品的原始属性,更融入了我们人类的智慧结晶。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电产业也在迅速崛起。世界著名的电脑和家电企业如IBM、夏普、微软、英特尔、松下、NEC、东芝等都大力开发研制自己的智能家电产品,我国的许多公
16、司如联想、长虹、海信、TCL、海尔等也都投入到智能家电的开发工作。作为传统家电代表,电饭煲也已融入到系统化的信息家电系统中,它的功能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煮饭,功能齐全、操作简便、人性化的界面,烹调过程自动化,甚至是网络控制的信息化电饭煲已成为现代人的新需求。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煲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机械式饭煲必将退出市场舞台。智能化家电,指运用现代最新科技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具有智能功能的家用电器。它所涉及的高新技术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太阳能技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而人工智能的载体通过传统的逻辑电路实现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嵌入式
17、系统就能轻松实现。嵌入式系统是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专门的计算装置,完成特定的功能和任务。在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是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多的智能核心器件。1.2 课题任务及意义本课题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对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在PROTEUS环境中对设计进行了仿真验证。本设计将电饭煲的煮食这一过程细分为煮饭、煲汤、保温等多种工作模式。控制系统可对电饭煲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以此灵活调节火力大小,自动完成煮食过程。控制系统支持对煮饭时间进行提前预约,定时时间到后自动进行煮饭,煮饭结束后自动转入保温模式。此系统提高了电饭煲煮食自动化水平,提升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18、,使电饭煲具有“煮饭好吃、预约定时、多种功能”三大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2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2.1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简介该控制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结合按键、温度传感器等输入电路,以及加热、状态指示等输出电路,实现对电饭煲的智能控制。该系统可使电饭煲工作在“保温”、“煲汤”、“煮饭”三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下,控制系统结合盖顶温度传感器,并将电饭煲限制在设定的最高温度之内,煮饭结束后自动转入保温状态。控制系统结合单片机的定时功能,可对煮食时间进行预约设定,设定时间到后自动转入预定的工作模式进行煮饭。控制系统可结合LED实时指示电饭煲工作状态,结合
19、LCD液晶显示器可显示更多信息。包括定时时间、工作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控制面板设计如图2-1所示,主要包括显示屏、状态指示、输入按键等几部分。该控制系统使电饭煲提高了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设计水平,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2.2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电路组成该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电路、单片机输入电路、单片机输出电路三类电路组成,如图2-1所示。电源电路将220V交流电转为直流5V,作为控制系统的电源。单片机输入电路有按键输入电路、顶盖温度传感器输入电路、复位电路以及时钟电路。单片机输出电路包括LCD显示电路、LED工作状态指示电路以及用于电饭煲加热的加热电路。图2-1 智
20、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图2.3 本章小结本章从整体出发,首先确定电饭煲的模糊智能控制系统由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结合按键,温度传感控制器等硬件设计电饭煲实现“保温”、“煲汤”、“煮饭”等功能。第3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即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电路、控制系统电源电路、按键输入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LED状态指示电路、LCD显示电路以及电饭锅加热电路。3.1 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电路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FPEROM)的低电压、高性能CM
21、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因此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AT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本设计选择AT89C51单片机作为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核心控制芯片,兼顾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需求。3.1.1 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排列AT89C51具有40只引脚,其中32个是可编程输入输出口。AT89C51有三种封装形式,即PLCC、TQFP和PD
22、IP三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封装是PDIP,其外形及引脚配置如图3-1所示。VCC:供电电压。GND:接地。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引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0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23、。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图3-1 AT89C51PDIP封装外形及其引脚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当P2口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P3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液晶显示 电饭煲 控制系统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