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doc
《设计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doc(2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概述41.1课程设计的目的41.2课程设计的题目41.3课程设计的内容41.4课程设计的进度表5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62.1对开合螺母机构的工作原理62.2了解,分析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62.3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82.4由零件的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8第三章 毛坯的选择93.1毛坯制造方法93.2毛坯精度等级选择93.3毛坯加工余量与标注93.4毛坯浇注方式10第四章 工艺规程制定11 4.1草拟工艺路线11 4.2定位基准选择与分析11 4.3加工方案选择与分析15 4.4确定加工方法15 4.4草拟各个工序内容16第五章 钻2-12H7孔钻模设计185.1
2、定位方案分析与设计185.2定位元件的结构设计195.3对刀导向元件的设计205.4夹紧方案设计225.5夹具整体设计245.6绘制夹具总图27第六章 设计心得体会29参考文献30第一章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概述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该门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是对学生未来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1、能熟练运用机制工艺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
3、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非标专用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1.2课程设计的题目机制工艺课程设计题目:设计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1.3课程设计的内容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工艺规程;钻2-12H7孔钻模(钻床夹具)设计;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4课程设计的进度表序号内 容所用时间1明确任务,分析
4、原始资料1天2零件工艺的分析,绘制毛坯图1.5天3制定工艺路线,编写工艺过程卡片1.5天4拟定夹具方案,绘制原理图及草图2.5天5绘制夹具总图及零件图4天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5天7课程设计答辩2天合计14天第二章 零件工艺性分析2.1对开合螺母机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2.2了解.分析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1)部件的组成(如下图所示)1) 两半螺母(2件)2) 上下螺母座(各1件)3) 拨销(2件)4) 双离心拨盘(1件)5) 手柄(1件)6) 镶条与调节螺钉(各1件)(2)零部件的作用 两半螺母分别镶在上下螺母座上,并由前述各零件组成对开合螺母机构。1) 起接通或断开加工时所需复合运动的进
5、给传动链的作用;2) 起由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作用;3) 起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3)性能要求1) 上下螺母同步的要求2) 螺母与丝杠的同轴度要求3) 两螺母相对丝杠轴心的径向位置可调要求(两半螺母相互分离程度可调)4) 两半螺母对合时与丝杠中心线的对称度要求对齐并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4) 主要技术要求与分析 1) 52H7孔轴心线对C面平行度要求的分析;2) 52H7孔轴心线对两B面垂直度要求的分析;3) E面对52H7孔轴心线的端面跳动要求的分析;4) B1与B2面平行度要求的分析;5) 12H7孔对C面垂直度要求的分析;2.3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 零件的类型:中型支架类(切开后属
6、叉架类);2) 具有燕尾结构,是零件的主要设计基准之一;3) 52H7孔具有薄壁;4) 52H7孔两端面处相对燕尾有凸台;5) 调节螺钉孔M10底孔为深孔,且螺钉应保证和上螺母座接触面具有良好接触; 由以上分析加工时是否便于进刀、退刀;是否便于装夹及减少装夹次数等。2.4由零件的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按中型机械,根据零件年生产纲领(500件/年),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中的中批生产范围。第三章 毛坯的选择3.1毛坯制造方法 根据零件图所标出的零件材料,可知该零件为HT200; 铸造: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查手册可知应采用沙型铸造机器制模。3.2毛坯精度等级选择 由手册查取毛坯精度为CT12
7、3.3毛坯加工余量与标注 轮廓最大尺寸在100160范围内的铸件,要求的毛坯加工余量等级为H,要求的毛坯加工余量为3mm,且除非另有规定,对所有需机械加工的表面只规定一个值。注意:(1)预铸孔余量,不管浇注位置如何,应该比其它加工表面的余量等级低一级; (2)不加工表面不加放余量,也不标注公差; (3)查表时,表中的公称尺寸是零件图上对应的实际尺寸; 毛坯尺寸如图所示: 3.4毛坯浇注方式 毛坯浇注方式为两箱铸造侧面浇注 如图所示:浇口分型面泥芯侧面浇注(顶面浇注)(底面浇面浇注)第四章 工艺规程制定4.1草拟工艺路线(1)方案一(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等原则): 预先热处理粗铣C面、B面、D面铣
8、1X3退刀槽粗加工两E面粗镗(52)孔 半精铣C面、B面精铣C面、B面刮研C面、B面手工加工 精加工两E面半精镗( 52 )孔精镗52H7孔钻、铰12H7孔 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8.5)攻M10螺纹钻2- 7及锪孔(2)方案二(工序集中): 预先热处理粗铣C面、B面、D面半精铣C面、B面铣2-1X3退刀槽精铣C面、B面刮研C面、B面手工加工 粗加工两E面与粗镗(52)孔精加工两E面与半精镗、精镗( 52 )孔钻、铰12H7孔 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8.5)与攻M10螺纹钻2- 7及锪孔4.2定位基准选择与分析 (1)精基准选择与分析 主要加工表面有C、
9、B面和52H7孔及12H7孔,按先面后孔的原则,先选择加工52H7孔的精基准。 选择:精加工过的C、B面与一侧面为定位基准,其中C面限制3个自由度,为主要定位基准面,B面限制2个自由度,为第二定位基准。 BC(2)粗基准选择与分析 1)加工燕尾导轨面()的基准方案一:以预铸孔44为主要定位基准,这样加工C、B后以它们为精基准加工52孔时,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方案二:以预铸孔44的外壁为主要定位基准,采用对中性定位元件定位,这样加工C、B后以它们为精基准加工52孔时,使孔加工后的壁厚均匀。(如下图所示)52H7孔与2-E面的加工基准采用以车代镗加工方式,先加工一端面和内孔,再掉头加工另一端面。采
10、用C面限制3个不定度,B面限制2个不定度,活动V形块限制1个不定度(对中)的定位方案)加工燕尾上2-12H7孔的定位基准 .C面为第一定位基准,限制3个自由度(保证与C面垂直度的要求);.B面为第二定位基准,限制2个自由度(保证两孔连线与52H7 孔轴线在水平面的垂直度要求);.52H7孔以削边销定位,限制1个自由度(保证两孔对中)。)铣开上下螺母座时的定位基准 )钻螺纹底孔、攻 M10 螺纹时的定位基准 4.加工方案选择与分析方案一是先加工燕尾及空刀槽,然后以此为基准加工孔52,遵循了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加工原则;而方案二是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但是每一道工序都是粗加工,半精加工,精
11、加工,工序之间违背了先粗后精的原则,并且两种方案相比较,先加工燕尾及空刀槽,然后再以此为基准加工孔52,这时的位置精度较易保证,并且定位及装夹等比较方便。故方案一好。4.4确定加工方法1、平面加工主要是燕尾导轨的加工:采用刨削加工方式2、孔加工主要是52H7、2-12H7孔的加工:采用片状铣刀,工件旋转一偏转角。3、加工余量与精度等级粗刨:1.5 IT11精刨:0.85 IT89刮研:0.15 IT674、52H7孔与2个E面的加工(以车代镗在车床上加工) 采用以车代镗加工方式,先加工一端面和内孔,再掉头加工另一端面。采用C面限制3个不定度,B面限制2个不定度活动V形块限制1个不定度(对中)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C6140 车床 对开 螺母 零件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