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oc
《基于引力模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引力模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摘要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一直是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在世界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市场都受到了很大冲击,为了使本国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受到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欧美等发达国家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贸易保护手段。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往往以牺牲长远的竞争优势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于是大多数国家开始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来促进本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作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出口比重逐年提高。但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外部环境日趋恶化,迄今为止,中国己连续十几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
2、家,贸易摩擦频发不仅使机电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中国机电产品正面临着种种贸易壁垒和限制,研究发展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对于扩大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优化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机电产品的出口大国,中国成为了世界各国货易保护的主要针对对象。日益复杂的国际贾易环境对中国的机电贾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结合机电贫易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机电贾易引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技术贸易壁垒、反倾悄明显阻碍了我国机电贸易的发展,但社会责任壁垒对机电产品的出口影响不显著。关键词:引力模型;机电产品;对策AbstractChanges in t
3、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has always been higher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economic life. But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n 2008, the worlds expor
4、t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have been a great impact on the market, reducing the export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n order to make their market impact to a minimum, Europe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frequent use of trade protection mean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ternati
5、onal trade is often at the expense of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 the expense of short-term economic growth in return, so the majority of countries have begun to adopt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to promote their exports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as an impor
6、tant export commodities China , the export share increased every year. Bu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hines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to deteriorate, so far , China has become more than a decade of continuous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7、than any other country , not only the frequent trade fric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mpanies suffered huge losses and serious damage to the Mad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image. China is facing a varie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rade barriers and restrictions , research and developme
8、nt Chines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measures , the expansion of Chinas export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 optimize the export structure electromechanical China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a major exporter of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 s main
9、cargo is easy to protect against object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 s Jia Yi Jia Yi electromechanical caused serious impact. Traditional trade gravity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o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10、Jia Yi Yi gravity model .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 anti- dumping quiet obvious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de, but the impac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rriers on the export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s not significa
11、nt. Keywords : gravity model ;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2Abstract3绪论41 引力模型概述与国内外相关理论51.1 引力模型的概念51.2 引力模型的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61.2.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来源61.2.2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进程72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102.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102.2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112.2.1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112.2.2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增强112.2.3政策法规有效支持122.3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
12、口的不利因素132.3.1影晌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内因素132.3.2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因素153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73.1变量的选择及依据173.2模型和样本的设置183.3检验方法及结果分析194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234.1出口市场多元化,积极开拓新市场234.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44.3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24结论25参考文献25III绪论近年来,我国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迅速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重要基地.从国内来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早已超过半数,并呈递增趋势;从国际上看,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
13、已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一。因此,保持机电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增长,保持份额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国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支撑力量。但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在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已由关税逐渐向新的贸易保护方式如技术贸易壁垒、社会责任壁垒、反倾销等转移。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有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全年出口直接损失505.42亿美元,在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影响产业排行榜中,机电产业位列榜首。关于国际贸易环境,学者之前的研究主要有:杨秀平、刘合光等(2
14、009)从理论上分析认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从长远来看是乐观的,但是短期内形势比较严峻。严复雷(2006)提出面对愈来愈多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必须改革我国的外贸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贸体制存在的结果性问题。刘苗(2010)认为从当前我国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现状看,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函需拓展比较优势,并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由于国际贸易参与主体多样、涉及面广,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相当多的文献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次,并没有实际的根据证明.本文以贸易引力模型为依据,以机电贸易为立足点,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探究我国贸易受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政策与建议.1 引力
15、模型概述与国内外相关理论1.1 引力模型的概念引力模型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与他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简化形式为,其中,k为常数,为j国从i国的进口额,和分别为i国和j国的经济规模,一般用GDP 表示,为i国到j国的距离,一般指两国经济中心或主要港扣之间的距离。引入经济规模和距离对贸易量的弹性系数不改变模型的含义,即: 。引力模型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各个因素通过对贸易双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改变双边贸易流。经济规模变量既反映潜在供给能力,也影响市场内部需求规模,经济规模变化对贸易的影响取决于两种作用的净效果,通常经济规模增大有助于增强双边贸易活动,因而是一种贸易
16、促进作用。运输费用是决定货物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而运输费用又与两地距离呈现正相关,因而是一种贸易阻碍因素。引力模型是经济学在实证研究上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功之一。它将双边贸易流量与GDP、距离和其他影响贸易壁垒的因素联系起来。该方程被广泛运用于推断如关税同盟、汇率机制、民族纽带、语言文化等体系的贸易流动效应。1.2 引力模型的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1.2.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来源贸易引力模型(Trade Gravity Model)源于牛顿的“引力法则”。该法则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成正比,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进而设想:两个国家的贸易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之积正相关,而与两国之
17、间的空间距离负相关。它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定律。这一定律首先由天文学家斯图尔特(Stewart)和社会学家齐坡夫(Zipf)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确定两个城市间旅行者人数与其人口和距离有关系,计算公式为; (11) 其中,表示在城市i与城市j之间旅行的人数;表示一城市i的人口数;表示城市j的人口数;表示城市i与j之间的距离;G、a为系数和参数。加权后的公式为: (1.2) 其中,和为不定权数。后来这种引力模型被引进国际贸易领域。贸易引力模型最早由丁伯根 (Tinbergen) (1962)和波贺农Poyhonen) (1963)提出。该模型指出,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与双方的
18、经济总量成正比,与双方问的空间距离成反比。贸易引力模型为解释双边的贸易流量提供了有利的分析工具,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侧重于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模式和福利效果的局限。1.2.2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进程(1)丁伯根(Tinbergen)引力模型丁伯根采用的双边贸易流量研究模型是经济计量学上的简约形式(reduced form)。他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国向另一国的贸易流动主要取决于用GDP测量的国家经济规模和两国间的地理距离。利尼曼 (Linnemann) (1966)在评价丁伯根(Tinbergen)的方法时强调,他的方法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在估算两国闯的“名义贸易流量”时,考虑了距离的因素。
19、这一方法的革新之处在于,在原有的贸易流量计量模型中追加了两个解释变量一优惠性贸易协定(PTA)和地理距离,并用对数线性形式予以模型化。见下式: (13) 式中,为i国向j国的出口;Y为i国或j国国民生产总值;为i国与j国之间的距离;为国家间优惠贸易关系的样本变量。他在研究中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检验和分析。(2)波贺农(Poyhonen)的引力模型波贺农在研究一般国际贸易理论时,就注意到不同国家对外贸易的经济条件是有差异的。一国的经济潜力取决于它的贸易能力和它与贸易国的距离,可以表述为:P=f(y,r) (14)P指一国的经济潜力;y代表该国贸易能力;r为自y的力量中心到另一个力量中心间的距离。
20、用这种方法表述任何两个国家间的经济活动就是一种“引力定律”,即: (15) 引力F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和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他将这一引力定律进一步引申到经济活动中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就得到了一个解释国际贸易量大小的模型: (16) 其中,表示从国家i到国家j的出口值;表示出口国i的国民收入;出口国j的国民收入;表示从i国到j国的运输距离;、表示进出口的国民收入弹性;b表示每海里运输成本的系数;d为独立参数;、分别为出进口国的出进口参数;C为常数。波贺农于1963年提出的这一贸易模型首次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理论中,论证了出口量的大小与进出口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运输
21、距离成反比。在模型中,他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贸易能量的尺度,当两个贸易国的贸易能量大, 双方贸易量也大;反之则小。当两国间距离越近,贸易越活跃,距离遥远,贸易量就小。(3)利尼曼 (Linnemann)的引力模型利尼曼于1966年对引力模型用不同公式进行了表述: (17) 其中,和分别指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人口,PR.虚拟变量(贸易优惠待遇为1,贸易非优惠待遇为0)。其余同上。利尼曼的贸易模型指出:一个国家的潜在的出口量取决于进出口国家的曲P中的大小和它的开放程度(即总出口在GNP中占的比重大小)。他还认为开放程度与人口负相关,因为人口众多的经济没有必要为了从专业化或规模经济中获利而进行贸易。同
22、样的论点也适用于进口:较高的GNP意味着需求大,与进口数量正相关,人口众多意味着较强的自给能力,与进口负相关。另外,贸易优惠待遇,还是面临贸易壁垒也影响贸易量的大小,而运输成本与贸易量负相关。(4)引力模型的补充和完善一些经济学家还在模型中加入了人口和政策、历史、文化、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因素,使得贸易引力模型更加完善。Mohammad Mafizur在孟加拉国贸易的决定因素一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一文中,从出口、进口和进出口总额三个方面采用1972-199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在考察进出口情况时,作者除了采用传统指标以外,还选用了贸易税占国家收入的比重(Tax)、两
23、国人均GDP的差额()和一国贸易额占GDP的比重(TR/GDP) 等指标:考察出口情况时,作者增加了汇率(ER)、通货膨胀率(In)、总出口(TE)、总进口(TI)、进口占GDP比重(IM/Y)和地区虚拟变量等指标;考察进口情况时,作者增加了出口占GDP比重(EX/Y)。在孟加拉国的贸易总额中起正向积极作用的是经济规模、国家间的人均GDP绝对差和贸易国的开放度等指标。孟加拉国出口的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汇率、伙伴国的总进口需求和孟加拉国的开放度,且三者与出口均是正向关系。但汇率对该国的进口没有影响,进口主要是由通货膨胀率、人均收入差距和伙伴国的开放度有关。作者通过观察贸易双方的人均GDP的绝对差在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引力 模型 中国 机电产品 出口 影响 因素 实证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