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doc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doc(4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 论1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11.2 体温的测量方法11.3 体温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1.4 论文的主要内容32 方案设计52.1 系统功能描述52.2 系统方案选择52.2.1 单片机的选择52.2.2 传感器的选择92.2.3 液晶显示器的选择92.2.4 语音模块简介172.2.5 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简介202.3 本章小结213 硬件设计223.1 概述22 3.2 单元模块设计24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243.2.2 温度采集电路263.2.3 液晶显示电路263.2.4 语音模块电路273.2.5
2、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电路27 3.3 本章小结294 软件设计304.1 单片机开发环境介绍304.2 子程序设计314.2.1 体温测量子程序314.2.2 液晶显示子程序334.2.3 SPI通信子程序354.3 本章小结37结束语38致 谢39参考文献40附 录42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设计与制作摘 要体温是临床诊断各种疾病的重要依据。目前,临床上测量体温主要采用护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并记录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体温测量用时很长;水银体温计极易损坏,泄漏的水银会造成二次伤害;读数时也不是十分方便。针对这些问题,促进了人们对更安全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研究。本文给出了无线电子体温计的设计原理和方
3、法,主要包括测温模块、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报温模块、蜂鸣器报警、测量结果存储等,实现了准确、快速、实时的监测体温的变化,并且能读出温度数值,蜂鸣器报警等功能。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单片机的使用、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与使用、无线收发模块的使用、语音报温模块的使用以及对测量的结果的实时显示等,还有单片机对各个模块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电子体温计;语音播报ITHE DESIN AND SIMULATION OF ELECTRONIC THERMOMETER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ABSTRACTTemperature is a
4、n important clinical diagnosis of various diseases basis. Currently, the main measure temperature using the method in clinical nurse mercury thermometers to measure and record. When using this method,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by a very long time; mercury thermometers are easily damaged, leaking merc
5、ury can cause secondary damage; When reading is not very convenie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have been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more secure electronic thermometer.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wireless electronic thermometer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6、module, wireless transmitter receiver module, display module, voice reporting temperature module, buzzer alarm,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stored, to achieve an accurate, rapid, real-time monitor changes in body temperature, and read the temperature value, the buzzer alar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
7、e content, including the use of single-chip, using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a temperature sensor,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s, voice modules and report the results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in real time, as well as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ach module microcontroller control program .KEY WO
8、RDS temperature; sensor; electronic thermometer; voice broadcastII1 绪 论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社会发展到目前的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去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对于中国人口众多的现状来说,医院里的工作十分的繁重,尤其是在医护人员短缺、高危病房监护、传染病隔离等工作中,这个问题显现的更为突出。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中,对病人的体温测量是必须要经常进行的一项工作,有助于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目前,
9、在我国许多的医院中,对病人测量体温的方式还是由护士每天定时到每个病房中去给病人一一的测量体温,并把结果记录汇总并绘出体温变化曲线,再交给医生。而且在测温的过程中使用的还是玻璃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长,读数也是很不如意,其中若有重症的病人,更是要实时的测量体温的变化,这样的话,体温的数据就不能实时的传到主治医生那里去,医生就不能掌握病人的体温动态,严重时会影响到治疗1。现在用的玻璃水银体温计极易损坏,其一旦损坏其中的水银泄漏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为这一点,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已经禁止了对玻璃水银温度计的使用。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需要研究更好的、更实用的电子体温计
10、的形势已经迫不及待。1.2 体温的测量方法人体的体温是人体具有生命活动的表现,同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重要的生理参数。体温不仅具有生理意义,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是医生给病人做出正确临床诊断结果的主要依据之一。正常人体体温是受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的,并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使产热和散热的过程呈动态平衡状态,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2。正常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温是人体内新陈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病情变化的客观指征之一。人体之所以发热就是由于人体产热大于人体散热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保持在36.2摄氏度和37.2摄氏度之间,如果体温
11、高于正常范围0.5摄氏度者,我们就称其为发热。人体发热的原因有两个,即致热原发热和非致热原发热3。当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使机体某一局部发生变化,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可以引起应激反应,明显表现在体温的改变。通过观测体温,可以了解机体内重要脏器活动、疾病的动态情况。体温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体温是一个从临床医务人员那里获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客观指标,对于疾病历史收藏和数据处理也十分重要。与此同时,体温是相对容易获取的生理参数,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3 体温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温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期人类对温
12、度的认识只是处于自身的感觉,只能定性的知道它的存在。人们通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认识温度、表达温度,直到十七世纪,随着物理学的兴起,人们对温度的认识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4-5意大利人伽利略于1592年发明了最早的的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但是这个温度计上没有刻度,不能准确的表示温度的量值。伽利略的学生伏迪南在1654年用酒精代替了老师所用的水,并且把温度计的两端都封闭起来,这也就是现在所用的水银温度计的雏形9。而在三年后,又是一位意大利学者利克得来米亚,他用水银代替了酒精,这种温度计与现在的水银温度计也就相差无几了。但是,现在用的摄氏温度计的摄氏刻度则是根据瑞典科学家摄尔塞提出的温标改定
13、的。在1709年,德国的华伦海特在荷兰首次创立了温标,在此这后又经过了数年的分度研究,在1714年制成了以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等份的水银温度计,也就是现在仍旧在用的华氏温度计。1742年,瑞典的摄尔塞斯制成了以水的冰点为100度、沸点为0度的水银温度计,后将两个固定点颠倒过来,这种水银温度计就是摄氏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在测量体温时,如果温度计离开了人体,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就会回落,在临床上使用很是麻烦。在1865年,英国的阿尔伯特发明了一种体温计,这种体温计的水银细管中有一狭道,当测量体温时,水银很快上升到人体的实际体温处,在离开人体后,温度计的水银细管中的狭道断开,使
14、水银柱不会回落,这种温度计受到的临床上的欢迎和普及应用。但是随着温度测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体温计的反应慢,加之其使用的玻璃材质,极易损坏,另一方面就是其中的水银一旦与大气接触就会很快的形成汞蒸气,其侵入人体后对全身的许多系统都有影响,危害性也很大。液体材料制成的温度计的技术的成熟,促使有人开始尝试用金属来作来作测温的材料,随着热电效应和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发现,很快就出现了热电偶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在1876年德国的西门子制造出了第一支铂电阻温度计6。电子温度测量技术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学科,它主要利用的技术就是利用材料随温度变化的参数转换成电信号对温度进行测量。随着现在数
15、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成熟,新的电子体温计就以数字技术为主。对电子体温计来说体温计最关键的部分是就是温度传感器,它的好与坏直接的影响到体温计的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就现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其离不开三个基础,第一个是信息的采集,也就是传感器技术,第二个就是信息的传输,也就是通信技术,第三个就是信息的处理,也可认为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传感器被广泛的用于工农业的生产,科学的研究和日常的生活等等的领域,而且其数量也在各种的传感器之首。近百年来,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1) 传统的分立式的温度传感器(其中含有敏感元件);(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16、,其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也称其为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传感器;(3)智能温度传感器,也称为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量技术的结晶。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进入到的新的世纪后,智能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的发展7。1.4 论文的主要内容本课题所研究的无线电子体温计是现代电子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等在医院病人的体温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本设计旨在实现系统的使用简单
17、、实用性高、灵敏度高、误差小等优点。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针对目前我国医院体温采集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集成度高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的速度快,而且,这种传感器中自带A/D转换的精度能达到12位,也能实现测温的灵敏度高的要求,而且也能使硬件电路设计简单,同时也可以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和干扰。第二方面,无线电子体温计采用分立式系统,有测温模块和监测模块两部分构成。要完成的工作有:温度的采集、语音报温度值、温度数值的显示、蜂鸣器报警和C语言编写程序。第三方面,保证体温测量模块和温度监测模块的数据传输的正确进行,通过数据校验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检错,提高无线传输过
18、程中的抗干扰能力。第四方面,在监测模块中,要求对无线传输的体温数据进行显示,语音报温度值,蜂鸣器报警等,使用方便,使其功能尽可能的完善。 442 方案设计2.1 系统功能描述此次设计是基于AT89C52单片机来实现体温的测量与监控。在这里用到的温度传感器是DS18B20,用它实现体温的测量,并将测量到的温度信号传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在LCD1602上显示体温值,方便测量者观看体温。再经过无线收发模块实现与医护人员那边的监测模块进行无线通信,把测量得到的数据传到监测模块上,并用LCD2864进行显示,由医生判断测量者的体温情况,监测模块处有按键通过无线控制在测温模块处显示出医生的诊断结果,并对体
19、温不正常的测量进行蜂鸣器报警提示。2.2 系统方案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有电子体温计,大多的电子体温计在使用时也是很方便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太如意的地方。现有电子体温计也要人一个一个测量体温后再记录结果。不方便主治医生对病人的实时观察,在电子体温计中加上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实现这一点,主治医生只需要观察无线传输过来的数据,就能得到病人的状况,并且同时可以实现对多人的监护。不再需要一个一个病房的进行巡视。电子体温计的测量速度要比玻璃水银温度计的快很多,并且其的分辨率也十分高的,再加上其有数显功能,更是方便的测温者。所以最终选择了无线电子体温计。2.2.1 单片机的选择单片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路芯片,其
20、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控制器和运算器)、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I/O对应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中断控制器、定时器/计时器(T/C)和系统时钟电路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等)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8。其主要的部件有:一个8位的CPU;8KB程序存储器,采用ROM或EPROM(8031无ROM);128B通用数据存储器;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4个8位并行口,其中P0、P2、P3是复用口(P0和P2为地址/数据线,可以寻址64KB ROM和64KB
21、RAM);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口;5个中断源,两个优先级嵌套。单片机除了具备体积小、价格低、性能强大、速度快、用途广、灵活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外,它与通用微型计算机相比,在硬件结构和指令功能方面还具有存储器ROM和RAM严格分工、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I/O端口引脚具有复用功能、品种规格系列化、硬件功能具有广泛的通用性等很多的优点。本次毕业设计中选用的单片机是由AT公司生产的AT89C52,这种单片机是一种带8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低电压,高性能comos8的微型处
22、理器。该器件采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C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在外部结构上,AT89C52单片机和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电子 体温计 设计 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