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课件.ppt
《皮肤性病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皮肤性病学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皮肤解剖学 皮肤组织学 皮肤免疫学 皮肤病理学 皮肤真菌学 皮肤病的诊断学 皮肤病的治疗学 性病的免疫学 性病的病理学 性病的诊断学 性病的治疗学 皮肤性病学皮肤病学性病学第一章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l l【学习要点】l l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l l熟悉皮肤的超微结构。l l了解真皮、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第一节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皮肤的结构 皮肤(skin)位于体表,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成人的皮肤面积约1.22.0m2,新生儿约0.21m
2、2。厚度随年龄、部位不同而异,不包括皮下组织,约0.54mm。重量占总体重的16%。皮肤的结构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表面有细微的凸凹不平的皮纹,略隆起的称为皮嵴,凹下的称皮沟。较深的皮沟将皮面划分为三角形或多角形小区,称为皮野。指纹即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受遗传因素决定,其形状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终生不变。皮肤的结构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下与结缔组织相连。其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和皮肤附属器。肤色深浅因人种、年龄、性别及部位不同而异。毛发毛发 表皮表皮 皮肤附属器皮肤附属器 皮脂腺皮脂腺 皮肤皮肤 Epidermis Appendages 大、小汗腺大、小汗腺 指指(趾趾
3、)甲甲 skin 真皮真皮 Dermis 皮肤血管、淋巴管皮肤血管、淋巴管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 Blood vessels Lymper Subcutis 肌肉、神经肌肉、神经 Muscles Nerves 角质层角质层 (是表皮的主要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 透明层透明层 占80%以上。Karatinocyte 颗粒层颗粒层 特点是有细胞间桥 (属于外胚叶分化 棘层棘层 主要功能是形成保 的上皮细胞基底层 基底层基底层 护作用的角蛋白。)表皮表皮 根据分化阶段和 特点分层)黑素细胞黑素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郎格汉斯细胞 (无角质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 Merkel细胞细胞 特点
4、和功能)non-keratinocytes 未定类细胞未定类细胞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一、表皮(Epidermis)表皮结构示意图:(一一)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层基底细胞层(basal cell layer)(basal cell layer)棘细胞层(pricle cell layer)颗粒层(stratum gramulosum)透明层(stratum lucidum)角质层(stratum cormeum)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1.基底细胞层(basal cell layer)位于表皮的最深层。由一层排列呈栅栏状的圆柱状细胞组成。其长轴与基底膜带垂直。胞浆嗜碱性,胞核浓染呈椭圆
5、形,位置偏下方。可分裂、产生新的角质形成细胞,故又叫生发层。一些因素可促进其增生,如外伤、肿瘤、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环-磷鸟甘(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等。1.基底细胞层(basal cell layer)而另一些因素如表皮抑素(chalone)及环一磷腺甘(cyclic adenosine monophsphate cAMP)可抑制细胞分裂。表皮细胞的分裂增生与抑制维持在适度的比例,使新生的细胞与脱落的角层细胞保持平衡,以保证其生理需要的厚度。表皮细胞间连接桥粒(desmosome)半桥粒
6、(hemidesmosome)表皮下基底膜带(basement membrane zone,BMZ)2.棘细胞层(pricle cell layer)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由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由4 48 8层多角形、有层多角形、有棘突的棘细胞构成,胞核较大呈圆形,相邻细胞棘突的棘细胞构成,胞核较大呈圆形,相邻细胞之间的突起以桥粒相连。最深层的棘细胞也有分之间的突起以桥粒相连。最深层的棘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参与基底细胞共同组成生发层。由里向裂功能,参与基底细胞共同组成生发层。由里向外,棘细胞渐趋扁平,电镜下,胞质内出现许多外,棘细胞渐趋扁平,电镜下,胞质内出现许多200200300nm300nm椭
7、圆形有膜颗粒,称为被膜颗粒椭圆形有膜颗粒,称为被膜颗粒(membranecoatingmembranecoating granule)granule),亦称为角质小体,亦称为角质小体(karatinosomekaratinosome)或或OdlandOdland小体,小体,2.棘细胞层(pricle cell layer)角质小体内含有双极性磷酸脂质,可在角质细胞外形成一层薄膜,使之具有屏障作用。它的酸性磷酸酶可溶解细胞间的粘合物可使角层细胞脱落。3.颗粒层(stratum gramulosum)位于棘细胞上方,由24层梭形细胞组成。胞内有较多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HE染色示强嗜硷性的透明角质
8、颗粒(keratohyline granules),故名颗粒层。3.颗粒层(stratum gramulosum)在颗粒层上部,被膜颗粒增多,并向细胞膜移动,渐与胞膜融合,可释放出酸性粘多糖和疏水磷脂,形成多层膜状结构,充满细胞间隙。3.颗粒层(stratum gramulosum)在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角质细胞之间形成一个防水屏障,使水分不易从体内渗出,也阻止表皮水分向角质内渗入,如此可造成角质细胞内水分减少约80%,是其成为死亡细胞的原因之一。角蛋白小体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仅见于掌跖的表皮。位于颗粒层上方。HE染色可见在角质层与颗粒层之间有23层扁平、境界不清、无核、
9、嗜酸性、紧密相连的细胞,胞质中疏水的蛋白结合磷脂与张力细丝融合在一起形成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5.角质层(stratum cormeum)位于表皮的最外层。由51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的细胞组成。光镜下,细胞器几尽消失,细胞与皮肤表面平行。细胞之间交错排列呈叠瓦状,结构紧密。由于细胞脱水变得比较坚韧,因此能抵抗摩擦,阻止水分、电解质及微生物的通过,起到屏障作用。5.角质层(stratum cormeum)同时对一些理化因素,如酸碱、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力,起到保护作用。角质细胞间由于桥粒逐渐消失,保证了它不断的形成和有规则的脱落,便表皮厚度处于稳定平衡状态。(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
10、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黑素细胞黑素细胞(melanocytes)朗格汉斯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树枝状细胞树枝状细胞 麦克尔细胞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未定类细胞未定类细胞(indeterminatd cell)少量淋巴细胞少量淋巴细胞(lymphocyticlymphocytic cell)1.黑素细胞(melanocytes)位于基底层,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以后位于基底层,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以后移至皮肤中,分散至基底细胞之间,约占基底细移至皮肤中,分散至基底细胞之间,约占基底细胞的胞的10%10%。此外,可见于毛发、黏膜
11、、眼色素层。此外,可见于毛发、黏膜、眼色素层和软脑膜等处。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乳晕、腋窝、和软脑膜等处。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乳晕、腋窝、生殖器及会阴区较多。其功能是产生黑素。每个生殖器及会阴区较多。其功能是产生黑素。每个黑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伸向邻近的基底细胞和黑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伸向邻近的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粒。棘细胞,输送黑素颗粒。1.黑素细胞(melanocytes)每个黑素细胞的树枝状突起大约可与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相接触,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黑素颗粒进入角质形成细胞后象伞样聚集于细胞核顶上方,起到遮档和反射光线的作用,保护细胞核免受辐射损伤。日光照射可促进黑素的生成。黑素的
12、多少决定了皮肤颜色的深浅。2.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表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中上部,约占表皮细胞的皮中上部,约占表皮细胞的4%4%左右。亦见于口腔、左右。亦见于口腔、扁桃体、咽部、食道、阴道、直肠黏膜及真皮、扁桃体、咽部、食道、阴道、直肠黏膜及真皮、淋巴结、胸腺等处。淋巴结、胸腺等处。HEHE染色表现为透明细胞,电染色表现为透明细胞,电镜下,胞核呈扭曲状,胞浆清亮,无张力细丝、镜下,胞核呈扭曲状,胞浆清亮,无张力细丝、黑素小体和桥粒。它有黑素小体和桥粒。它有1212个树突与邻近的角质形个树突与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肤性病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