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物物理技术-微操控技术.doc
《第5章--生物物理技术-微操控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生物物理技术-微操控技术.doc(1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5章 微操控技术摘要: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使生命科学逐渐摆脱了以描述性为主的研究模式,深入到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尽管生命系统十分复杂,人们还是习惯于以单分子之问的相互作用来思考问题和构建模型。与此相对应,人们一直期待着能够在单分子水平直接研究基本的生命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单分子研究技术如光镊、磁镊、玻璃微管和分子梳等,再加上单分子荧光技术,使人们能够直接操纵并检测单个分子的运动及变化,或通过施加外力改变生化反应的进程,研究化学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细胞和分子的微操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膜片钳技术、光镊技术和磁镊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并对它们进行了
2、简单的比较。关键词:膜片钳(Patch Clamp) 光镊(Optical Tweezers) 磁镊(Magnetic Tweezers) 目录1. 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21.1. 膜片钳技术的原理21.2. 膜片钳实验的纪录模式21.3.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31.3.1. 对离子通道的研究31.3.2. 对单细胞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研究31.3.3. 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41.3.4. 对细胞胞吞胞吐的研究41.3.5. 膜片钳技术与荧光技术的结合51.3.6. 全自动膜片钳技术52. 光镊技术(Optical Tweezers)52.1. 光镊技术的原理52.2. 光镊的技术特点
3、62.3. 光镊技术的应用62.3.1 单粒子的捕获与操控62.3.2 位移和力的测量72.3.3 光镊技术适合解决的生物学问题83. 磁镊技术(Magnetic Tweezers)93.1. 磁镊技术的原理93.2. 磁镊技术的应用94. 其它微操控技术104.1. 原子力显微镜104.2. 玻璃微针104.3. 斯托克斯拖曳104.4. 生物膜力探针(BFP)104.5 各种单分子微操控技术的比较105. 总结与展望12参考文献:121. 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在细胞的外周有一层以脂类和蛋白质分子为主要成分的细胞膜,在细胞膜上存在有多种离子通道,细
4、胞通过这些通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如图1(a))。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性的基础,在细胞内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离子通道的研究来源于生理学实验,英国学者Huxley和Katz最早应用电压钳来研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但由于该技术对细胞的损伤大,难以使细胞膜各处的生理特性保持一致,因而逐渐被膜片钳技术所取代。膜片钳技术为生物膜离子通道的门控动力学研究和不同离子通道的通透性以及细胞的生理特性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手段。(曹建斌2009)图1 膜片钳技术的原理1.1. 膜片钳技术的原理膜片钳技术(patch-clamp technique)是在电压钳技术的基础上
5、发展起来的,采用记录流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曹建斌2009)。膜片钳技术是用微玻管电极(尖端直径约1-5)接触细胞膜而不刺人,然后在微电极另一端开口施加适当的负压,将与电极尖端接触的那一小片膜轻度吸人电极尖端的纤细开口,这样在这小片膜周边与微电极开口处的玻璃边沿之间,会形成紧密的封接(gigaohm seal),在理想的情况下其电阻可达数个或数十个千兆欧姆(109 )以上的阻抗封接,使与电极尖开口处相连的细胞膜的小区域(膜片)与其周围的细胞膜在电学上完全分隔,如果在这一小片膜中只包含了一个或少数几个通道蛋白质分子,那么通过此微电极就可测出
6、单一通道开放时的离子电流和电导,并能对单通道的其他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田晶 2008)。1976年,德国生理学家Neher和Sakmann首先利用此技术研究肌肉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通道,记录出了量值在皮安级(10-12A)的微弱电流(Neher, et al. 1976)。1.2. 膜片钳实验的纪录模式 包括两大类四种(如图2):第一大类单通道记录(single-channel recording)包括三种:(1)细胞吸附式(cell-attached patch)将两次拉制后,经热抛光的微管电极置于清洁的细胞膜表面,形成高阻封接,在细胞膜表面隔离出一小片膜,即通过微管电极对膜片进行电压钳制,
7、从而测量膜电流。(2)内面向外模式(inside-out patch)高阻封接形成后,将微管电极轻轻提起,使其与细胞分离,电极端形成密封小泡,在空气中短暂暴露几秒钟后再回到溶液中,使小泡的外半部分破裂即得。(3)外面向外模式(outside-out patch)高阻封接形成后,继续以负压抽吸,膜片破裂,再将电极慢慢从细胞表面提起,断端游离部分自行融合成脂质双层而得到。第二大类即全细胞模式(whole-cell mode)在细胞吸附式的基础上,继续以负压抽吸,使电极管内细胞膜破裂,电极内液与胞内液直接相通而得到,此方式既可记录膜电位又可记录膜电流,反映的是整个细胞膜上所有离子通道电活动的总和。(
8、林燕飞 2008)图2 膜片钳实验的记录模式(a)细胞贴附式(b)全细胞式(C)内面向外式(d)外面向外式1.3.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从1976年德国生理学家Neher和Sakmann首先建立膜片钳技术以来,该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细胞电生理学研究中的常规方法,并逐步完善和发展出许多新的技术。1.3.1. 对离子通道的研究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和分辨单离子通道电流及其开闭时程、区分离子通道的离子选择性、同时可发现新的离子通道及亚型,并能在记录单细胞电流和全细胞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细胞膜上的通道数和开放概率,还可以用以研究某些胞内或胞外物质对离子通道开闭及通道电流的影响等。同时用
9、于研究细胞信号的跨膜传导和细胞分泌机制。结合分子克隆和定点突变技术,膜片钳技术可用于离子通道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研究。(宋孟杰 2009)1.3.2. 对单细胞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膜片钳技术与单细胞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single cell RT-PCR)的结合,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蒋娟 2002)。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下,将单细胞内容物或整个细胞(包括细胞膜)吸入电极中,将细胞内存在的各种mRNA 全部快速逆转录成cDNA,再经常规PCR 扩增及待检的特异mRNA的检测,借此可对形态相似而电活动不同的结果做出分子水平的解释或为单细
10、胞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提供标本,为同一结构中形态非常相似但功能不同的事实提供分子水平的解释。目前国际上掌握此技术的实验室较少,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图3 膜片钳技术与RT-PCR联合运用的例子(Takashi Miki, et al. 2001)1.3.3. 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在通道电流记录中,可分别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膜内或膜外)施加各种浓度的药物,研究它们对通道功能的可能影响,了解那些选择性作用于通道的药物影响人和动物生理功能的分子机理。这是目前膜片钳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既有对西药药物机制的探讨,也广泛用在重要药理的研究上。如开丽等报道细胞贴附式膜片钳单通
11、道记录法观测到人参二醇组皂苷可抑制正常和“缺血”诱导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开放,从而减少钙内流,对缺血细胞可能有保护作用。陈龙等报道采用细胞贴附式单通道记录法发现乌头碱对培养的Wister 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有阻滞作用。(宋孟杰 2009)1.3.4. 对细胞胞吞胞吐的研究 用膜片钳膜电容测量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膜电容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研究单个细胞胞吐或胞吞的方法(刘东方 2004)。生物膜电容的两块平板由导电的细胞浆和细胞外液组成,借脂质双层膜作为绝缘体而分开。因此,细胞膜构成了一个电学上的电容器。细胞膜电容与细胞膜表面积相关。胞吞胞吐导致细胞膜表面积的暂时改变,从而改变膜电
12、容(图4(a))。神经突触信号的传递,肌肉兴奋信号的传导,通常都与囊泡的大量释放有关,在淋巴细胞行使免疫功能过程中,通常会吞噬大量的抗原物质,所以,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胞吞胞吐作用是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如今纳米技术快速发展,不少学者对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过程提出了假设或是进行了模拟(图4(b),Yang Li 2008),从理论上来说,膜片钳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纳米颗粒的胞吞胞吐过程。 图4 膜片钳技术用于研究细胞胞吞胞吐1.3.5. 膜片钳技术与荧光技术的结合荧光探针Fura-2、Fluo-3、Fluo-4等常用于检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其能与钙离子结合,产生较强的荧光,通过
13、膜片微电极将其引入细胞,可以利用膜片钳记录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钙离子的释放及内流等情况,研究细胞膜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关闭的动力学特征及生理学效应。(曹建斌 2009)1.3.6. 全自动膜片钳技术 全自动膜片钳技术是离子通道检测的新技术,它具有直接性、高信息量及高精确性的特点。与常规的膜片钳技术相比,全自动膜片钳技术能够进行大量筛选,具有高通量性,并且高阻封接稳定,实验记录的精确性高,实现了操作过程的自动化。Sophion Bioscience公司研发了基于硅芯片系统的全自动膜片钳产品QPatch 96,能够持续运行直到实验完成,提高了离子通道药物筛选的效率。目前,该技术应用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
14、的药物的筛选,药效的测试以及安全性研究等方面。(曹建斌 2009)2. 光镊技术(Optical Tweezers)激光光镊,亦称光镊或光阱,是用高度会聚的激光束形成的三维势阱来俘获、操纵控制微小颗粒的一项技术。由于光镊技术兼有微纳米尺度粒子的捕获和操纵功能,可以对微粒子的皮牛顿量级力进行测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研究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光镊技术在细胞及生物大分子的操控、静态力学性质研究和生物大分子生命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它对生物微粒的生命活动干扰极小,整个操作体系涉及的细胞生存环境几乎等同于“天然”环境,可以把生物微粒的生命活动变化完整保留
15、并“实时动态”地展现。另外,光镊技术使得生物微粒的生命过程成为可控的,可以对其生命活动中的任一环节进行人为调节,使对它们个体行为的研究真正上升到“操控阶段”。(张晓晖 2009)2.1. 光镊技术的原理 光镊的原理是建立在光的辐射力基础上的。量子理沦认为,光是一群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流。光辐射场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会使物体受到光辐射力的作用。光辐射力分为推动物体沿光传播方向的散射力和往光强密度高方向拉动物体的梯度力两种。当梯度力超过散射力时,微小颗粒即被吸引至光强密度最高点并被稳定地捕获在该点上。因此,实际应用中一般利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形成大空间梯度的光场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光阱。当捕获在光阱中的颗粒离
16、开中心时会受到与其相对于中心位移成正比的回复力,就像拴在一根弹簧上(图3)。这个光学势阱如同传统的机械镊子,能夹持和操纵微小物体,所以称为光学镊子或简称光镊。利用光镊可实现对微粒的稳定捕获和操纵,以及进行微小力的测量。通常,将回复力与颗粒离开光束中心位移的比值称为光阱刚度k=F/x,刚度大小可以反映光阱捕获颗粒的稳定程度,同时也是光镊测量力时的重要参数。(张晓晖 2009)图3 (a)光镊原理:一束高斯激光经透镜聚焦后,入射到透明介质球上,经介质球两次折射后出射,此过程中光子动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对小球的反作用力。光束通过粒子时由于折射而引起动量交换,从而对被作用粒子施加一个指向光束焦点
17、的合力,使粒子总是趋于光束焦点,因而可稳定捕获微粒;(b) 光陷阱效应:直径为2微米的聚苯乙烯小球陷入光阱的过程。小球距离光阱的中心为R,阱域就是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2.2. 光镊的技术特点: 1)光镊是以光场的形式与物体交换动量的结果,光镊是一种特殊的“无形”镊子,没有机械镊子夹持物体有集中的受力点,光镊的操作是非接触的、无损的。 2)光具有的穿透特性,光镊可以越过透明屏障,穿过封闭系统的表层(细胞膜)操控其内部微粒(细胞器),也可以透过封闭的样品池的外壁,操控池内微粒,实现真正的无菌操作。 3)光镊更多的是在液体中工作,能够保持细胞生存的“天然”环境。因此,光镊技术特别适合用于对活体生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物理 技术 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