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实验报告.docx
《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实验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实验八 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的设计一、 实验内容+实验预习+电路参数1. 原理:为了测量并且在示波器上显示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1)将集电极电流IC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加至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CE应为扫描信号(锯齿波),加至X轴输入端。(2)要显示基极电流IB为不同值时的一簇曲线,则IB应为逐级增加的阶梯电流。(3)为了使显示稳定,必须保证VCE与IB严格同步,即对应IB波形的每一级台阶,示波器X轴都要完成一次扫描,因此有n级阶梯电流,就会显示n条输出特性曲线。(4)为了使波形不闪烁,还需满足每一簇完整的输出特性曲线显示频率不低于50Hz。2. 参考电路框图参数为:
2、RB=2K,RC=5103. 矩形波振荡电路设计参考要求:频率在1kHz以上,占空比小于10%(在输出幅度50%处测量),矩形波电压幅度为Vpp 20V(由运放产生,电阻阻值最好不低于10k),记录矩形波频 1.1066KHz 和占空比 10.3 。参数为:R1=10K,R2=100K,R3=10K,R4=20K;C=332|682=10100pf103。4. 锯齿波形成电路设计参考要求: 锯齿波的起始值为0V(最好不高于0.1V),幅度不低于4V。注意:R2R1记录锯齿波幅度=5.5V参数为:R1=200K,R2=10K,R3=1K;C=682=6800pf. 阶梯波形成电路(注意电平匹配电
3、路)设计参考要求:阶梯波的级数不小于8级,每级阶梯之间的电压差V=0.5V20%。(由计数器和电阻网络组成的阶梯波产生电路,计数器采用74HC161,级数16级,其管脚图和功能与74LS161相同)记录阶梯波级数 16和V 0.55v 。参数为:R=R9=R10=10K注意电平的匹配,因为输入74HC161的矩形波的低电平须为地电平,高电平不得大于5V,所以:如果矩形波振荡电路采用的是运放,则必须插入电平匹配电路。5.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将阶梯电压变换成阶梯电流,作为被测晶体管的基极驱动电流。设计参考要求: iB的起始值为0(最好不高于0.5A),每一级阶梯的电流增量iB=1A20%。注意:(1
4、)当R1=R2=R3=R4 =R 时,流过负载电阻RL中的电流为:iL=vI/R(2)调试:RL =100k,测得RL两端的每一级阶梯电压100mV即每一级阶梯电流增量为1A。记录iB=106mV/100K=1.06A .参数为:R1=R2=R3=R4=510K,RL=100K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加装电路,测量NPN双极型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需增加集电极负载电阻RC和电压相减电路。示波器用XY模式,u盘存储记录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注意:(1)当R1=R2=R3=RF 时,输出电压vo为:vo=vI1-vI2;(2)为了测量的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条数足够多,RC不可过大,建议以1k为宜;(3)由
5、于晶体管的输出电阻rce很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测试电路对所测特性曲线的影响,应尽量加大电压相减电路的输入电阻。参数为:R1=R2=R3=RF=51K6. 在(5)的基础上加装电路,使阶梯波的级数可调,从而实现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条数可调(选作)需增加调节级数的电路,参考电路如下。分别u盘存储记录输出特性曲线为4条、8条时的波形;参数为:R11=10K二、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三、 实验波形图四、 思考题1. 为何要求矩形波频率不能太低,占空比不能太大?答:矩形波频率太低,容易造成波形闪烁,不能看到稳定的波形;占空比太大,容易造成锯齿波的波形不明显,容易造成输出普通三角波的情况。2.锯齿波形成电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晶体管 输出 特性 测试 电路 实验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