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信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oc
《绿色通信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通信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oc(3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摘 要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绿色通信相关网络技术进行调研,第二个是对基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Wyner模型通信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第二个研究工作重点在于研究分析基于Wyner模型的上行链路中单元内及其之间的不同通信方式下的各态历经的数据速率指标。本文分析了基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Wyner模型单单元处理(SCP)即没有信号的联合处理情况下的上行链路的单元速率指标。本文分别对高斯信道和衰落信道这两种情况进行研究,其中衰落信道的研究包括了瑞利衰落信道和更为一般的nakagami衰落信道。推导出高斯信道、瑞利衰落信道和nakagami衰落信道下单元速率的表达式。最后仿真分析不同信道条件下用户数
2、、单元间干扰因子、衰落因子等参数对单元速率的影响。关键词:绿色通信 分布式天线系统 Wyner模型 单单元处理 单元数据速率 AbstractOur research work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first one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gree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second is the research of communication-related indicators based on Wyner model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The
3、 focus of the second aspect is to analyze uplink cell capacity based on Wyner model unde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ans.This article analyzes uplink cell capacity based on Wyner model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nder single cell process which means there is no joint processing of signals. Our st
4、udy runs under two cases which are AWGN channels and fading channels. Fading channels include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and nakagami fading channels which is more general. Expressions of cell capacity in AWGN channels,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and nakagami fading channels have been derived. At last s
5、imulation of the number of users, interference factor between the cells, fading factor and other parameters influence on cell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channel conditions has been done.Keywords:green communicatio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yner model, single cell process(SCP), unit data rate目 录摘
6、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一章 绪论11.1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演进11.2绿色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51.3分布式天线系统61.4本文主要内容和架构8第二章绿色通信网络技术的调研92.1引言92.2基于网络体系结构部署角度的节能92.3基于硬件设计角度的节能102.4基于基站协作角度的节能112.5基于链路自适应资源分配的节能112.6本章总结12第三章 基于Wyner模型的上行链路通信性能指标分析133.1引言133.2Wyner模型133.3上行链路单单元处理下的通信性能指标153.4仿真结果及分析203.5本章总结24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254.1全文总结254.2下一步工
7、作展望25致 谢27参考文献2831第一章 绪论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演进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经历了早期阶段、lG、2G等发展阶段,今天3G系统的商用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现实,并且以 3G LTE为代表的演进计划也正在实施中,可以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这一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早期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只是在短波的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了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具
8、有代表性的系统就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但是其工作频率较低,只有2MHz。40年代到60年代是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的时期,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公司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从专用移动网逐步向公用移动网转变。60年代到70年代,公用移动网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移动网络到公用电话网的自动接续。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模拟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与此同时,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发出了蜂窝式公共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移动通信网
9、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移动通信得到迅猛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迅速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个方面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是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通信设备能够实现小型化、微型化。其次,贝尔实验室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蜂窝网,即所谓的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这一阶段所诞生的移动通信系统一般被称为第一代(1G)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数字
10、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1。主要业务是语音,其主要特性是提供数字化的话音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有多种2G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GSM系统、IS-136TDMA系统、IS-95CDMA系统2。其中GSM系统占据全球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58%,可以提供2.4Kbits/s-9.6Kbits/s以及14.4Kbits/s的电路交换语音业务,还可以通过GPRS和EDGE分别提供l44Kbit/s和384Kbits/s的分组交换数据业务,IS-136系统占有全球市场的9%份额,它可以提供9.6Kbits/s电路交换语音和传真业务,其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40K
11、bits/s60Kbits/s。IS-95系统占有的市场份额是14%,它能够提供可变速率接入,其峰值速率分别可以达到9.6Kbits/s和14.4Kbits/s,还可以通过使用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网络来提供19.2Kbits/s的数据业务。显然,基于支持话音业务电路交换模式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要。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高效地提供不同环境下的多媒体业务并实现水陆空的全球覆盖,因而它要求实现多种网络的综合:不同的无线网的综合,移动网和固定网的综合等。与此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又要适应多种业务环境,并且
12、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兼容,以实现平滑的升级。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于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更大的通信容量和覆盖范围;具有可变的高数据速率;同时提供高速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业务;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移动化、宽带化是这一时代的主流。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应用将揭开这一时代的序幕。中国已是信息大国,今后还要建设成信息强国。3G产业在中国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国的3G市场将是规模巨大,且价值丰厚的。与2G相比,3G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至少384Kb/s的高速数据接入,这使其除可承载原有的话音业务和短信业务外,还能够开设许多新的业务。(一) 简单话音和消息类业务
13、简单话音是对一般通信需求的满足,在3G时代,沟通仍是电信消费者的首要需求,话音业务仍将占重要位置。简单消息与目前的短信业务类似,主要是文字的传送。在第二代网络中,短信业务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在年轻人中,使用量很大。预计在3G时代初期,简单消息仍将是一个重要的业务模式。当然,它与2G还是有所不同,定制信息服务将占相当大的比重,因为初期的3G业务用户多为高端商务用户,他们对定制信息的需求会大于一般短消息。(二) 多媒体信息类业务多媒体信息(MMS)业务现己开设,如通常所说的彩信业务。但目前受资费和终端价格的限制,用户群体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在3G时代,随着终端和业务资费下降,凭
14、借图文并茂的特点,MMS将对短信业务的主要群体一一年轻人更具吸引力。因此,MMS业务将是短信息的替代业务,它在3G时代会有较大规模的发展。(三) 定位业务3G网络有更强的终端定位功能,这有助于终端持有者方便地了解到本人所在的周边环境,确定想要前往的场所。类似功能目前己在2.5代网络中初步开通,但发展并不理想,且多为集团用户。况且,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个人对此并不热心。在3G时代,如何将移动定位功能转化成一项为大众所接受的业务?这还需要相关部门全面考虑目标客户群和合理的运营模式。(四) 移动接入互联网业务这是3G强于2G的优势所在,也是3G最具吸引力的一项业务。随着网络日臻完善,3G用户使用3G
15、终端可以像目前在人口聚居区和交通道路沿线能够通话一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浏览信息或者处理公务。这一业务是移动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统一,它在3G市场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五) 高级话音业务高级话音业务可以运作于移动视频电话和多媒体电话,这也是3G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一项特殊业务。但其发展前景并未被广泛看好,其业务界定和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3G LTE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认为很重要的部分,如等待时间的减少、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系统容量和覆盖的改善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无线接口和无线网络架构的演进同样重要。考虑到需要提供比3G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未来可能分配的频谱,LTE需要支
16、持高于5MHz的传输带宽。E-UTRA和E-UTRAN要求UTRA和UTRAN演进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获得高传输速率、低等待时间、基于包优化的可演进的无线接入架构。3GPP LTE正在制定的无线接口和无线接入网架构演进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 明显增加峰值数据速率。如在20MHz带宽上达到100Mbit/s的下行传输速率(5bit/s/Hz)、50Mbit/s的上行传输速率(2.5bit/s/Hz)。(2) 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如MBMS(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在小区边界可提供lbit/s/Hz的数据速率。(3) 明显提高频谱效率。如24倍的R6频谱效率。(
17、4) 无线接入网(UE到E- NodeB用户面)延迟时间低于10ms。(5) 明显降低控制面等待时间,低于100ms。(6) 带宽等级为:a)5、10、20MHz和可能取的15MHz;b)1.25、1.6和2.5MHz,以适应窄带频谱的分配。(7) 支持与己有的3G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8) 支持进一步增强的MBMS。上述演进目标涉及到系统的能力和系统的性能,是LTE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E-UTRA和E-UTRAN保持最强竞争力的根本。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己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
18、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未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1.2 绿色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需要为全球CO2排放量的2%负责,并且移动通信网络是增长最快的一部分3。预计到2020年移动通信网络产生的CO2排放量将达到178兆吨,这占总的ICT行业排放量的22%4,并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还会保持继续增长。全球移动用户现已有40亿,这对带宽和能量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在这一严峻背景下,再加上能源支出日渐提高,在作为ICT产业中的主要能耗产生者之一的电信行业(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网,以及互联网)当中
19、掀起了一股节能减排的热潮。在强烈的节能减排的要求的驱动下,近几年,绿色通信这一概念正愈发引起业界和研究人员的强烈关注,其致力于减少通信信息技术的能耗和CO2的排放量。随着移动通信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应用,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将会是继新一代无线通信之后又一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亟需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需要从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5。国内外存在很多的大型项目致力于绿色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国外的比如说有“green radio”项目、“celtic”项目、欧盟第七框架下的“TREND”项目等,国内的比如说有华为公司的绿色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研发项目和各大高校研究院所的项目等。纵观国内
20、外绿色通信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绿色通信网络技术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络体系结构部署角度、硬件的角度、基站协作的角度和链路自适应资源分配的角度。更为细化的研究方向有的是侧重于优化资源分配方式,有些研究侧重于减少基站功耗,有些研究侧重于协同多小区技术细节的优化,有些研究侧重于无线广域网相关技术的优化等等。1.3 分布式天线系统1.3.1传统的分布式天线系统早期的分布式天线概念引入是为了解决室内环境下的覆盖问题。使用传统的单天线小区结构:将大楼分成多个小区,每小区的中心定位一根天线。可能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 多径时延扩散2) 终端和基站间路径损耗大3) 各小区间使用不同的频率,使得管理
21、难度增大如果采用分布式天线结构:将大楼分成一个或几个范围较大的小区,每个小区使用分布式多天线来代替单天线。那么可以获得如下好处:1) 单天线下覆盖区范围与墙的数量和建筑材料有关。然而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下,采用更多的天线,每根天线仅覆盖一个办公室范围的空间,所以分布式天线下的覆盖范围更大将依赖天线的位置而不是建筑材料。2) 在相同覆盖区的前提下,分布式天线能减小发射功率,从而降低同信道干扰。3) 减少了大楼的小区数,从而降低了频率资源管理难度,也减少了用户的切换次数。4) 采用选择式宏分集技术,可以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但是该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移动台在某时刻只能与一根天线通信,系统必须紧密跟踪用户的
22、移动轨迹,造成天线之间切换频繁,另外系统是根据上行信号的强度来选择天线,由于上下行信道未必对称,所以选择的天线在下行方向未必是最佳的6。1.3.2分布式MIMO系统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发展,MIMO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已经在标准中加入了MIMO技术相关的内容,B3G和4G的系统中也将应用MIMO技术。在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中,正在制订中的802.16e、802.11n和802.20等标准也采用了MIMO技术。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中,如超宽带(UWB)系统、感知无线电系统(CR),都在考虑应用MIMO技术。MIMO技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通信 未来 移动 系统 中的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