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教案.doc
《教育技术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标 1.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涵义;掌握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区别教育技术及其相关概念。2.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明确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及特点。3.知道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戴尔的“经验之塔”,四种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拉斯韦尔和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系统科学理论,培养学生初步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理解媒体和教学媒体的定义,了解媒体的种类和性能,领会教育媒体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会用其指导自己的实践,树立正确的媒体观。教学重点 1.教育技术的定义与本质属性。2.媒体选择
2、与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教学难点教育技术的定义与本质特征。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室讲授课时安排4课时授课内容第一节 教育技术概述一、技术与教育技术要知道什么是教育技术,必须首先界定技术。Technology,字根tech-的含义是“艺术和手工技巧”。现代汉语的辞海、科学学辞典和科技词典对“”技术”的解释也不尽相同。1971年,美国的Harvey Brooks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运用科学知识以可以复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复制”为方式,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技术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中介性,把自然与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钱学森就曾将科学划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突
3、出了技术的中介性。当然,技术还有其它性质,如可控制性、可复制性、可度量性和多元性等。技术:技术属于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同一时代的不同辞书解释也不一致。但是,无论什么时期的技术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都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两个方面。有形的物化技术:是以一定的物质外形为基础的技术,指人类在生产劳动过 程中所利用的技术装备。无形的智能技术: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的形式作用于社会 实践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它是人类对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开发转化的结果。 教育技术:就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用技术的概念来理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就是教育的技
4、术,就是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有形的物化技术:如幻灯机、录音机、计算机等;无形的智能技术:媒体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等不同时期的教育技术具有不同的名称,教育技术先后用过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等名称,每一次名称的变更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19世纪末期,摄影、幻灯、无声电影用于教育领域视觉教育20世纪30年代后,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技术用于教育 视听教育 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电视、程序教学、传播理论等用于教育 视听传播 20世纪70年代后,系统科学理论与传播理论一起促进视听传播 教育技术二、教育技术的定义1.教育技术的定义
5、从教育技术名称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开始探讨它的含义,试图给出科学的定义,但至今尚无经典的定义面世。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因而也就出现了教育技术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使用不同定义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P3)。美国的教育技术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它在教育技术方面的学术机构分别于1970年,1972年,1977年和1994年发表了四个教育技术的定义。(1)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1970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P3)(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72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P4)(3)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77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P4)(4)美
6、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学(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用下图来刻画AECT94定义的结构:理论实践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媒体研究形态 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该图明确定义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现教育技术已从硬技术进化到软技术,即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
7、,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新饿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从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这个定义代表着美国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水平,对我国的教育技术的发展影响最大,促进了我国电化教育迅速向教育技术转变
8、。但是,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与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我们在借鉴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经验的同时必须注意我国的国情,保持我国的特色。根据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结合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实际,我们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P5)(1)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2)教育技术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3)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4)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利用、
9、管理、评价(5)教育技术包括三种技术,缺一不可。三种技术即:媒体技术、媒传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三、教育技术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同出于20世纪70年代。它们分别运用了教育学中教育与教学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在应用范围上是有区别的。教育技术的概念比较宽泛,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运用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都属于教育技术。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层概念,是教育技术在教学层次中的应用术语。2.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
10、活动。将电化教育的定义与我们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相比就不难看出,电化教育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a.教学目标相同: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b.指导思想:相同:需要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c.采用手段相同: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同点:a.在研究对象的内容上:教育技术多从整体上去研究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电化教育也研究学习过程,但在教学资源的研究上有所不同,它把重点放在各种现代化教育媒体的应用上,不过多地涉及其他的教学资源。b.在研究方法上: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都强调运用系统方法,但在应用范围上有较大差别。教育技术所考虑的多是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电化教育的重点是在电教媒体的优化选择与组合和教育理
11、论与方法的运用的小系统中。以上是我们从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个概念入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我们知道研究我国的电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研究我国的教育技术。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电化教育已经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大量成功的教学范例,并逐步运用教学设计的思想、方法处理教学问题,进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运用也已经逐步成为中小学校电化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电化教育的内涵正在逐渐扩大,与教育技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正在走向融合。3.教育技术、传统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将教育技术按照时代来划分,可分为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12、技术。传统教育技术:一般指20世纪以前的教育技术,那时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因此传统教育技术中智能技术较多,物化技术较少。现代教育技术:一般指20世纪以后,特别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教育技术。20世纪以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所以现代教育技术中既有先进的物化技术也有丰富的智能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由于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进行一些过去难以想象的教学活动,取得一些过去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一般提到教育技术一词时,如果不加专门说明,即指现代教育技术。今天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两个名词可以相互代用,今后可能还要代用一段时间。将教育技术划分为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
13、教育技术只是为了叙述方便而已,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现代教育技术中总包含传统教育技术,物化教育技术和智能教育技术也是相互包容不能截然分开的。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发展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1.第一次教育革命是专职教师的出现教师的出现把原来随从家族于劳动和生活中学习,变成为随专职教师在专门学校中学习,使教育专业化了,这是教育方式的大变化。2.第二次教育革命是文字的出现文字能把口语记录下来,传给他人或后代。这样,在教育方式上,除了口耳相传外,又增添了用文字符号传播教育内容的方法。随着文字的出现,文字的书写材料,如竹简、娟帛、纸张也相继随之产生和创造出来,同时也有了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
14、来编纂教材,抄录书籍,传授知识,使原始的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3.第三次教育革命是印刷书的出现,尤其是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成为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介。优质廉价的书籍代替了用手抄写、价格昂贵的手抄本,使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既扩大了范围又提高了效率,人们不但可以向教师学习,还可向书本学习。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妞斯提出了学校班级授课制后,教育开始了从手工业方式向集体教育方式的转变。4.第四次教育革命是媒体技术的出现萌芽于20世纪初,5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媒体技术为人类教育的进步注入了新的力量,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育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这四次教育革命中
15、,我们的老祖宗在前三次革命中作出了举世无双的贡献,但是,到了近代,我们国家落后了,落后的后果大家都知道。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奋起直追先进国家,沿着中国特色的道路一直在前进。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二、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意指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的特点:1.教材多媒体化;2.资源全球化;3.学习自主化、个别化;4.教学协作化;5.教学管理自动化;6.教学环境虚拟化。三、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着眼于教育技术的四个实践领域来看:个别化教学领域、媒体传播教学领域、教学设计研究和时间领域、远程教育发展领域。四条轨迹并行。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美
16、国开始于视觉教育运动,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三节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支撑它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本节主要介绍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一、视听教育理论基础戴尔的“经验之塔”。戴尔将各种经验按照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直接(做的)经验、替代(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经验三大类别。1.对“经验之塔”的诠释(P29-32)。2.理论要点及指导意义依照心理学的概念划分,“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型直观。由于实物直观不易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引向
17、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并常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语言直观所依靠的表象是神经暂时联系的恢复,其反映的事物的鲜明性和可靠性都不如知觉。因此,弃二者之短的摸象直观(视听经验)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戴尔认为,“在将现实的感觉事物一般化的时候,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体化、半抽象化的视听教材”,“由视听方法所开展的学习经验,既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他还指出,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戴尔的这些观点,形成了视听教育的重要原理。指导意义:(1)有助于我们选择和组合适合于特定对象和课题的教学媒体;(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度到抽象;同时,不能只满足于
18、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升华到理论,形成概念,发展思维;(3)在教学中要重视、有效地利用视听媒体。二、学习理论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1.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把学生当作一个黑箱,忽视学生的内部心理表征。斯金纳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小步子、强化、积极参与和及时反馈原则,对教学很有帮助。2.认知主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同化,将新的知识纳入到旧知识(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中,是一个量变过程;顺应,新知识不能纳入到旧知识里,是一个质变过程。皮亚杰认为,认知是在同化与顺应之间反复地进行,
19、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与外界环境达到平衡。3.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解释: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4.人本主义罗杰斯的观点:(1)人类有天赋的学习能力;(2)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学习;(3)教材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有用的、有价值的。三、传播理论我国学者一般认为: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和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交换意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人们时时处处都在进行着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传播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例。对教育技术影响较大的几种传播模式,本节重点阐述Lassw
20、ell的“5W”传播模式和Shannon-Weaver模式。1.5W模式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2.Shannon-Weaver模式要素有: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和反馈。四、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统称为系统科学理论,又称为“三论”。第四节 教育媒体概述一、 教育媒体的概念1.媒体媒体也叫做媒介、传播媒体,源于拉丁语“medium”。它的原意是“二者之间”,现在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收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和工具,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将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
21、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物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的直接载体,如语言、文字、符号、音响、图形、图像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实体,各种印刷材料和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都是媒体。2.教育媒体教育媒体是媒体的衍生概念。当媒体用于教育过程,作为承载、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时称为教育媒体。教育媒体一般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指教育设备和设施;软件指承载了教育信息的印刷材料、音像材料和机读式材料,其中,音像材料、机读式材料又称为非书材料、视听教育软件或者电教教材。二、 教育媒体的分类三、 教育媒体的特性1.共同特性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和能动性。
22、2.个别特性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和受控性。四、 教育媒体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教育媒体开发的基本思路“购置为主,自制为辅”是当前软件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2.教育媒体制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经济性。3.媒体选择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媒体特性。五、 教育媒体运用的几种观点1.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麦克卢汉1964年在他撰写的媒体通讯: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体运用的多种观点,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面对面的交流是五官的延伸,印刷媒体是人眼的延伸,无线电广播是人耳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眼睛和耳朵的共同延伸。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
23、,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产生变动,使某一感官凌驾于其他感官之上,造成心理和社会的影响。麦克卢汉关于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使我们对媒体的认识焕然一新。2.安东尼.贝茨的观点英国开放大学的贝茨博士的教学媒体观认为:(1)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替换的。比如说,通过电视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可以通过印刷品或其他媒体来达到。(2)每种媒体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即有一套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比如说,同是电视,可能有人用得很恰当,而有人却用得很糟糕。(3)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擅越的“超级媒体”。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不同媒体的优缺点又是各不相同的。(4)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技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