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研究生课程论文(地震预报).doc
《地质灾害研究生课程论文(地震预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研究生课程论文(地震预报).doc(1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摘 要人口、资源、环境、减灾是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地震灾害是众灾之首, 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监测预报困难、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目前人类还不能进人地球内部去安装仪器直接观测震源的孕育发展过程及其前兆现象。当前地震科学家只能在地球表面及地表浅层利用数量有限、分布相当稀疏的台网进行地震活动和前兆观测。利用这些在地表获取的很不完善、很不充足、有时还是很不精确的资料去探测和反演地壳深部的震源过程显然困难重重。在目前情况下,无论是资料、方法、技术还是理论都还极不成熟。所以深入系统的研究地震活动机理,开辟地震预报的新思路,做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这是一项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
2、。地震预报一般是根据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前兆信息所作出的预测,常见的预报方法有:小地震活动,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地磁,重力,动物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等。近年随着卫星遥感的蓬勃发展,在地震预报研究中,遥感应用的可能性受到广泛关注,开发出一些预报地震的新方法、新途径,已取得一定成效,如热红外异常、地震云等。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的学科。地质力学在中国是由李四光创立的。既研究地壳运动产生的各种形变现象的规律,也研究由地壳运动产生的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相互联系。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是它
3、考察研究的对象,包括构造体系的规律、海洋运动的遗迹、岩浆活动的现象、变质岩带的发生和矿产的形成等。从研究各种构造形迹的特点、组合规律和成生联系入手,研究大陆运动和海洋运动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地壳运动的方式和方向,运动发生时期,运动的起源和动力的来源等问题。地质力学的研究,不仅为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的若干基本问题指出了新的方向,也为研究世界上久已争论的地壳运动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这项研究的开展将充实和发展在我国首先建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提供一个向地球开战的有力武器。关键词:地震 预报 常用方法 地质力学目 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
4、义1第二节 地震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2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及方法3第二章 现有地震预报方法评析5第一节 卫星热红外异常法5第二节 地震云法7第三节 磁暴二倍法7第四节 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法8第五节 其它方法8第三章 基于地质力学的地震预报构想9第一节 地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9第二节 地应力测试手段10第三节 如何通过地应力预报地震11参考目录12地震预报探析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人口、资源、环境、减灾是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地震灾害是众灾之首, 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监测预报困难、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其给人类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是任何其他灾害都无法比拟的,
5、地震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危害是世界性的,每年地震给世界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它的影响,地震活动不仅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地震活动的范围很广,几乎全国各省均发生过强震。如1950年8月15日,中国西藏察隅县(北纬28.5度,东经96.0度)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强震使世界各国的地震记录仪纷纷出格,美国的科学家认为地震发生在日本,而日本的科学家认为地震发生在美国。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
6、成四段;整座村庄被抛到江对岸。1966年3月8日至29日,河北邢台连续发生多次6、7级地震。首次地震发生于邢台地区隆尧县以东,震级为6.8级,此后,又发生5次6级地震,以22日发生于宁晋县东南的7.2级地震为最大。由于灾区土质松散,地下水位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响,地震造成破坏损失严重,破坏范围大。6.8级地震波及142个县市,7.2级地震破坏范围包括136个县市。有感范围北到内蒙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等广大地区。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伤,破坏房屋400余万间,损坏桥梁86座,经济损失10亿元。灾区共发生事故性火灾115起,烧死16人,烧伤26人,烧毁简易房153间
7、。邢台西部山区和井陉、武安一带发生山崩300余处,山崩飞石引起火灾22起,烧山80公顷。地裂缝、冒沙、冒水现象普遍,断续延长几十米至数公里。地裂最宽达2米。井水上升或外溢等很普遍。滏阳河上几座桥遭严重破坏。艾辛庄大桥桥面向南移动,与桥墩错开1.8米,致使交通中断。1970年1月5日,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7.7级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强,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为中国1949年以来继1954年长江大水后第二个死亡万人以上的重灾。地震发生时,极震区内,村寨房屋尽毁,地面或裂或陷。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
8、7.8级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1公里,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的预报过程极为复杂。1988年11月6日,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两次地震,时间仅相隔13分钟,两座县城被夷为平地,伤4105人,死亡743人,经济损失25.11亿元。1996年2月3日,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生7.0级地震。 到8日公布的情况,这次斗争地震波及4个少数民族地区,受灾人口约100万,其中重灾民达30多万,给当地人民群众
9、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伤亡人数达1.4万多人,其中死亡245人;房屋倒塌约34万多间,损坏48.9万多间;损失粮食3000多万公斤。2004年8月10日傍晚,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昭阳区一带发生里氏5.6级地震,地震至少导致四人死亡,五百九十四人受伤。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余震波及南昌等地。地震至少造成13人死亡,8000余人受伤,1.8万间房屋倒塌。2006年7月22日上午,云南东北部昭通市盐津县发生5.1级强烈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2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铁路中断。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汶川地震遇难者人数已超过8万人,
10、直接经济损失的数据是8451.4亿元人民币,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产的损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1/3;20世纪全球大陆7 级以上强震,我国约占35%。面对这些巨大的数据,惨痛的教训,作为有良心的学者无不痛心疾首。当然,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难道就应该心安理得、理所当然的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目前人类还不能进人地球内部去安装仪器直接观测震源的孕育发展过程及其前兆现象。当前地震科学家只能在地球表面及地表浅层利用数量有限、分布相当稀
11、疏的台网进行地震活动和前兆观测。利用这些在地表获取的很不完善、很不充足、有时还是很不精确的资料去探测和反演地壳深部的震源过程显然困难重重。在目前情况下,无论是资料、方法、技术还是理论都还极不成熟。所以深入系统的研究地震活动机理,开辟地震预报的新思路,做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这是一项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第二节 地震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美、前苏联和中国等国分别制定了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国家计划。日本地震预报研究小组1962年提出初步方案,计划用10年时间集中收集基础资料,包括大地测量、地壳形变观测、地震仪器观测、地震波速度分析、活动断层的调查和测量、地磁观测
12、以及地电观测等。1978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日本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提出的对于大地震的对策。19791983年日本的目标是:在继续改进和完善观测系统,加强长期地震预报研究的同时,重点抓关东南部及东海地区的短期前兆,使地震预报向实用化阶段过渡。美国1965年9月以普雷斯为首的小组,曾提出一个地震预报和地震工程研究的10年计划,包括地震物理基础、地震工程、地震现场调查和新技术装备的研制。1977年国会通过了地震灾害减轻法案。前苏联从1948年10月5日阿什哈巴德地震后,开始提出地震预报课题。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些把岩石破裂理论同地震学联系起来的研究工作,从物理学和数学
13、上模拟震源过程,增进了对震源物理过程的理解。同时,十分注意地震前兆的野外观测,在地震活动性、纵波与横波速度比、震源机制、地电阻率、水氡含量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某些进展。在中亚和堪察加地区,根据多年观测,总结出一些预报指标,并利用它们进行试验性预报。中国的地震预报研究从1956年开始,曾把地震预报列入国家长远科技规划项目中。1958年也曾组织调查队到若干历史上有名的大地震现场,对地震前兆和有关现象进行了调查,大规模地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则是在邢台地震以后。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区先后发生6.8级和7.2级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政府高度重视。随后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下,制定了地震研究的全面计
14、划,立即开展地震预报试验,之后,加强了对全国地震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地震观测系统以及相应的地震研究和管理机构。196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委托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组织工作组,召开过多次地震预报讨论会,负责联合不同国家,共同改进地震预报方法。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具有不可入性。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对地表的观测来推测以及用地震学方法计算得到;第二,地震孕育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
15、复杂的孕育过程;第三,地震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要获得用于科学研究的大量信息,在有生之年非常困难。就现在来说,科研人员所做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美国曾经遭遇了一次地震预报滑铁卢事件。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地震预报研究,起初信心十足。他们注意到,在加州帕克菲尔德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大约平均每隔22年就会发生一次56级地震。于是,根据上一次地震发生在1966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在1985年发布预报,预报帕克菲尔德地区在1988年到1992年将会再次发
16、生6级左右的地震。然而,预期的地震在预定时间内始终没有发生,一直拖到了2004年才姗姗来迟。而且,在断层附近密集的仪表网络系统中,科学家也始终没有找到这次地震的可确信前兆。尽管地震预报具有复杂性,但经过广大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地震预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时,中国做出了成功的预报,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在其后又成功地预报了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3级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8月29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的两次7.2级地震。最近十几年又有几次较好的地震预报实例。成功的地震预报不但极大地减轻了人员伤亡,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17、和社会效益。这些震例说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报、可以预防的。1997年,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地震不能预报,文章对地震预报的极端悲观在地震学界激起了巨大的争议,其通讯作者日本东京大学地球物理学家盖勒(Geller)教授也立即成为了一个地震不能预报的代表性人物。1999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梅恩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的网站上发起了一场历时两个月的专题辩论,探讨单个地震的准确、可靠的预报是否是一个现实的科学目标。如果不是,我们在试图达到地震发生过程的可预报性中还应该走多远。各国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盖勒则陆续提交了多篇文章。这场辩论对后来很长时
18、间的地震预报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地震不能预报一文中,盖勒等人首先规范了地震预报的要求,即能够明确给出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他同时强调,地震预报必须非常可靠、精确,以减少因预报错误而造成的各方面的损失。在随后的文章中,盖勒将他所指的预报限定为对即将来临的大地震的报警,也就是说,对地震风险的长期预报、或对余震可能性的统计性预报均不能分类为预报。盖勒等人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即认为地球处在一种自组织临界状态,任何小地震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次大地震。实际上,关于地震是否能够预报,在盖勒等人的文章之前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争论,而地球处于自组织临界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便有人提出,并据此提出地震不可预报
19、的观点。但是,对于地球到底是否处于自组织临界状态,地震学界的观点并不统一。一些观点认为,地震活动的能量频度关系是地震活动的自组织临界状态中最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是唯一的)观测证据。盖勒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他的观点所依靠的观测事实,是除特大地震之外,所有地震都具有尺度不变性。而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教授诺波夫(Knopoff)则早就指出,地震具有自组织、但不临界性的特点,尤其是考虑到余震,地震的震级频度关系是具有特征尺度的,而不是像自组织临界状态所建议的具有尺度不变性。有关学者认为,即使地震活动的自组织临界状态是成立的,得出地震预报不可能的结论也显得过于仓促和简单化
20、。因为地震的自组织临界状态的着眼点,并不是某一次地震、而是由很多地震构成的地震群体;地震的自组织临界状态的重点,也并不是阐明一个具体的地震动力学和运动学,而是试图说明那些与具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很小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另外,中长期预报和短临预报所对应的机制,或者在这两个时间尺度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地质物理过程,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地震活动的自组织临界状态对应的是中长期的、大范围的、大地震的情况,由地震的自组织临界状态模型无法直接得出短临预报不可能的结论。尽管各种观点无法统一,但是其中累次涉及的地震活动循环就是一种规律性。国际上,专门有地震预报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
21、ion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CEP)。 早在1947 年就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一般说,如果地震完全不能预测,地震科学将陷于不可知的神秘主义。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及方法严峻的现实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科学难题。地震,特别是大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在复杂的地壳深部环境中,在复杂的动力作用下,如其边缘板块的挟持挤压、局部地慢对流及环境动力因子作用,以及断层带和地质块体之间相互作用下的构造活动自组织演化过程。对这种复杂的地球物理过程,人们还知之甚少。目前所提出的一些地震成因理论和地震孕育模式,都还只是在最简化条件下的物理抽象,尽管在不同程度
22、上勾画了地震成因的图像,但离科学揭示地震孕育、发生规律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目前的地震预报是在对地震孕育、发展、发生规律尚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圈。鉴于地震预报所面临的各方面困难,各国科学家都公认,地震预报需要长期的科学探索和科学积累。离开长期坚持不懈和坚韧不拔的艰苦探索,地震预报终将前功尽弃。地震预报是公认的国际性难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复杂性,使地震学家对强震发生机理缺乏足够的理解;二是地震预报受到观测技术的严重制约,加上个人认为很多的理论方向性的错误。本文总结了国内目前运用比较多的地震预报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进一步引入地质力学的
23、理论,提出基于地质力学的地震预报构想。第二章 现有地震预报方法评析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4个层次的划分: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地震预报一般是根据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前兆信息所作出的预测,常见的预报方法有:小地震活动,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地磁,重力,动物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等。近年随着卫星遥感的蓬勃发
24、展,在地震预报研究中,遥感应用的可能性受到广泛关注,开发出一些预报地震的新方法、新途径,已取得一定成效,如热红外异常、地震云等。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并顺便简要介绍了其它几种地震预报方法,希望通过与地震预报常规手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我国的地震预报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节 卫星热红外异常法最早发现“卫星热红外辐射地震活动性标志”的是前苏联科学家。他们在分析宇航红外辐射照片时,发现了1984年中亚地区几次45 级地震前210d,在活化断裂上空,常出现面积几万十多万km2、高达几摄氏度的非稳定性异常增温现象。1989年,原国家地震局地质所强祖基、浙江师范大学徐秀登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研究生课程 论文 地震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