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过度投资的成因及治理财务管理论文.doc
《企业过度投资的成因及治理财务管理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过度投资的成因及治理财务管理论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摘 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非常严重,人们普遍认为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是导致投资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沉淀在生产能力过剩而盈利能力恶化的领域,使得大量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被浪费,同时导致坏账的大量增加,从而致使企业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企业价值不能实现最大化,投资者股东利益不能得到保护。因而,去深入探索企业过度投资的成因及治理方式,对于企业更好的做好投资与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尤为必要。本文首先总结了企业过度投资的基本定义,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过度投资的识别与度量方式,以此来说明治理企业过度投资的意义所在,提出其治理企
2、业过度投资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于企业过度投资的成因介绍,针对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一一写明企业过度投资治理的基本方式。接着,通过分析国有上市企业巨化集团,从其投资效率和业绩分析出,巨化集团是否存在过度投资,影响其发生过度投资的因素,最后得出治理方案和建议,用具体的案例,去分析过度投资的成因及治理方式,最后提出结论。关键词:过度投资;成因及度量;公司治理;巨化集团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on-efficiency investment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s very serious. It is widely ackno
3、wledged that excessive investment behavior which causing investment inefficiency. Excessive investment behavior will lead to a lot of sunk capital in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deterioration of profitability field, making a lot of resources and factors of production is wasted, which leads to a subs
4、tantial increase of bad debts, thus resulting in the resources of the enterprise can not effectively use enterprise value can not be maximized, and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shareholders can not be protected. Thus, the depth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over-investment and governance for enterpris
5、es to better do a good job of investmen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over-investment, the related theory of investment behavior, over-investment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6、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posed governance excessive investment of its governance excessive investment necessity. The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auses of excessive investment and motivation, for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one by one to indicate the over-investment gov
7、ernance. Then, by analyzing the 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Giant Group from its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Giant Group whether there is excessive investment affect its over-investment factor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governance program and recommendations, with the speci
8、fic case, to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over-investment and governance, and finally get the conclusions.Keywords: over-investment; origin and recognition; administrative pattern; the Giant Group目 录引 言1一、治理企业过度投资的意义2(一)什么是过度投资21、过度投资的定义22、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23、过度投资的识别与度量4(二)治理投资过度的意义5二、企业过度投资的成因7(一)自由现金流过大7(二)委
9、托代理问题7(三)信息不对称8(四)融资约束不强8(五)管理者过度自信9(六)政府的干预过多9三、巨化公司过度投资案例分析10(一)公司简介10(二)巨化集团投资效率及业绩表现101、投资活动现金流基本情况112、盈利能力分析113、营运能力分析124、现金流水平分析13(三)巨化集团的过度投资影响因素131、自由现金流过大132、委托代理143、信息不对称144、融资约束过强145、管理者过度自信156、政府的干预过多16(四)案例治理方案及政策性建议17四、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方式18(一)派发现金股利减少自由现金流18(二)授权经理人持股18(三)加强信息披露18(四)发行债务19(五)优
10、化股权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19(六)转换政府职能加强法制建设20结 论1参考文献1致 谢3引 言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非常严重,人们普遍认为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是导致投资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投资行为是指企业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负净现值项目,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沉淀在生产能力过剩而盈利能力恶化的领域,使得大量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被浪费,同时导致坏账的大量增加,从而致使企业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企业价值不能实现最大化,投资者股东利益不能得到保护。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要做出有效的投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防止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11、因此,必须对产生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制约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二)研究意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原因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相应的研究成果有待深入研究。当企业自由现金流丰富时,过度投资行为问题更加严重(Jensen,1986)。西方学者通过考察投资现金流相关性找到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经验证据。那么,我国公司企业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可否找到相应的经验证据?是否存在一定的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从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自由现金流、委托代理、信息部队称、融资约束、管理者特征以及政府干预六个方面入手,分析六大方面的的导致企业过度投
12、资的具体成因,并从派发现金股利减少自由现金流、让经理持股、加强信息披露、发行债务、优化股权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转换政府职能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对过度投资成因进行治理。其研究意义:第一,深入了解企业过度投资产生的成因现象,成因的解析给企业管理层提供了参考,引起其重视;第二,针对成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得出治理方式,可以为国内企业相借鉴;第三,分析国有特大型企业巨化集团,从其财务状况中具体判断是否存在过度投资现象,分析成因与如何更好的根据已有理论进行治理。一、治理企业过度投资的意义(一)什么是过度投资1、过度投资的定义按照Jensen(1986)的解释,过度投资指企业将资金投资于净现值(NPV)为负的
13、项目。Vogt(1994)在研究产生投资现金流相关性的原因时,发现规模较大、股利水平较低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与投资现金流十分相关。Richardson(2006)将过度投资定义为超出企业资本保持和净现值为正值的新投资后的投资支出。他认为企业的新增投资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预期的投资支出,与企业的成长机会、融资约束等因素相关,另一部分为企业的非正常投资支出,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正的代表过度投资,负的代表投资不足。2、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1)公司委托代理理论 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由构成企业的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外部的债权人、关联交易商、客户、内部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等)组成的共同
14、组织,是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缔结的一组契约的联结。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的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往往不一致,更多的时候还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如果把企业理解为契约关系的集合体,则企业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主体,而是企业内各经济主体按其各自的目的行动结果的一种均衡。企业内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当某一经济主体(或者多个经济主体组成的一个集团)通过契约关系将达到某一目的行为委托给另一经济主体实施时,两经济主体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其中,行为委托主体成为委托人,代替委托人实施行为的主体成为代理人。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在两者的行为目
15、标上存在不一致。亦即代理人在代理委托人的行为时有着与委托人不一样的目的(代理人与委托人有相同目的的情况成为团队)。由于行动的目标不一样,所以代理人行动的结果往往与委托人所希望的结果不一致,有时甚至发生冲突。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目标不一致以及利益冲突来源于契约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通常存在从事道德风险行为的倾向。委托人事前无法完全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他只能通过代理人事后行动的结果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或给自己带来了利益。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他的判断缺乏必要的依据。(2)自由现金流理论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经理们追求其私
16、人目标,这些目标与外部股东的目标并不一致。与投资直接相关的是经理们建立“经理帝国”倾向的这种代理问题,即经理们为了寻求高于市场水平的薪金和津贴,有着扩大企业规模的冲动。投资的现金流量理论中的管理者模型一般是指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经理们不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投资,会偏好更有利于其行为的内部融资,过度追求增长或过度消费额外资金。关于投资的自由现金流方面的理论指出,自由现金流多的公司更容易引发代理成本问题而导致过度投资行为。当管理者能够支配这些自由现金流时,由于管理者不必为过度投资行为承担全部风险,他们为寻求与投资规模相关的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动机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中,而不是
17、用于股利分配、赎回部分债务融资等方面,因为这会增加经理自身的财富。由此可见,经理们往往为了追求公司规模的扩大与自身的职位消费,扩大自身影响,因而进行过度投资行为,却损害了股东的利益。这样,由于外部融资带来的对管理者的约束使得他们在内部融资不足时不会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资金,而当公司内部存在自由现金流时,管理者会将尽可能多的内部融资用于投资,投资与现金流正相关。(3)公司控制权理论企业控制权是经营控制权、监督控制权和操作控制权的组合,是由一系列对有关企业各项资源的使用、安排、转让、分配、监督和约束等现实权利和潜在权利组成的控制权束或控制权集合,它们构成一个企业控制权体系。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从市场到古
18、典企业到现代企业是为了避免对交易费用极高的经济活动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同时又要保证契约各方的积极性的一种制度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也经历了一个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由合一到分离的历史进程。企业是一种契约的集合。具体到某一企业的控制权归属问题,必须分析企业的权力结构,从现有理论研究看,一般认为企业的权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即企业归谁所有的问题。在理论上,所有权的安排需要在签订合约时,根据要素的性质和签约主体的风险态度来明确不同主体对企业的权力和责任。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和签约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产生了合同剩余时的权益分配问题,包
19、括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问题。企业所有权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享安排上。企业的管理权。企业从物质形态看,是一系列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集合体。公司内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天然分割,加上企业契约组织的不完善以及环境造成的动态变化性,必然造成管理权(对企业资源的运作权)分布的局部不均衡,包括局部管理权的相对过度集中,和局部管理权的相对过度不足,使得管理权分布状态与公司资源结构要求的分布状态不符合。收益权包括一般收益权和控制权收益。公司治理结构规定的股东的股利分配、管理者的年薪和风险收益,债权人的利息和第一追讨权等为一般收益权。控制权收益,是建立在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基础
20、上的,可认为公司未来可分配现金流与控制权收益之和是一个常量,两者此消彼长,控制权私有收益大也就意味着可供股东分配现金流少,股东应得利益受到侵害。企业的控制权。一般而言,公司控制权的状态依存源于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是指在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下,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假设企业经营的危机状态由大到小,依次取得对公司控制权的要素主体分别是工人、债权人、股东、经营者。3、过度投资的识别与度量(1)过度投资的识别方法第一,过度投资识别的对比法投资规模与自由现金流的比较根据Jensen的自由现金流理论,自由现金流是过度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自由现金流和企业投资规模的关系便成了进行过
21、度投资判断的主要依据,Miguel和Pindado以企业当年投资规模是否大于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均值为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王治以此判断为标准,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更为显著。第二,过度投资识别的预测法实际投资额与理想投资额的比较该方法认为根据企业成长的特征,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成长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建立成长性和投资规模之间的回归方程来进行立项投资规模的预测,然后将实际投资额与预测的理想投资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投资额大于预测投资额,则判定为过度投资。对比中成长性指标的选择有托宾Q值、权益市场价值比、主营业务增长率等。刘昌国、徐晓东
22、和张天西等使用该种方法进行了过度投资行为的研究。另外,魏明海以成长性和投资规模回归方程的残差作为过度投资的度量。以上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过度投资现象,并和自由现金流有着较强的相关性。(2)过度投资的度量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直接相关,要度量过度投资,就先要比较准确的考察自由现金流。分析过程中自由现金流量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从息税前利润为基础分析,自由现金流量等于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同时扣除资本性支出总额:第二种方法以经营现金净流量为基础,扣除资本性支出总额。但过度投资难以直接度量,它是以正常投资为基础来衡量投资扭曲程度,因此必须分离合理的投资水平,Richardson首先建立了一个包括成长
23、机会与融资约束的投资预期模型,他通过一个适度投资函数来确定公司的适度投资,企业的适度投资需求是成长机会的增函数,企业的实际投资水平对适度投资水平的偏离来度量企业投资行为扭曲的尺度,自由现金流量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适度投资水平的差额,借助这个模型构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来度量自由现金流量和过度投资。(二)治理投资过度的意义投资是现在财务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情况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部分上市公司对业务与项目的投资是盲目而非理性的,而正是这样的过度投资,造成了大量资本沉淀在生产能力过剩,而盈利能力息化领域,大量资源和生产要素被浪费,企业价值不能实现最大化,投资者股东利益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过度 投资 成因 治理 财务管理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