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制度改革研究——从“加班现象”看中国工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oc
《工时制度改革研究——从“加班现象”看中国工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时制度改革研究——从“加班现象”看中国工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oc(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工时制度改革研究从“加班现象”看中国工时制度的困境和出路摘要近些年来,“过劳死”现象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过于泛滥的“加班现象”。高强度的加班现象一方面违反了法律,但在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目前难以解决的难题。这种现状使我国工时制度的实施陷入泥淖。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现状,从工时制度的历史开始探究我国工时制度失效的原因,试图在工时制度的法律层面寻求几条解决的方法,以使更多被“加班”所俘虏的员工能够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关键词工时制度 现状 加班现象 改革的方向 工作时间即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从事生产和工作的时间,一方面用于计量劳动者劳动贡献的大小,计付劳动报酬;另一方面,用于规范用人单位支配劳动
2、者的时间,从而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郭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法律出版社,2008.我国劳动法规对此概念未作具体概念界定。工时制度即是我国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内容。本文集中于关注我国实际工作时间(正常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和正常工作时间(支付正常工资的工作时间)的严重脱节,即正常工时制度的失效和加班时间或者说延长工作时间的泛滥,反思我国现行的工时制度所需要进行的改革。一、 工时制度的发展史工时制度创立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尽管中国农业上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古代的手工业上也有每天上下班的时间,但是在法律上却没有此类型的规定。因而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工时制度几乎是从西方发达
3、国家移植过来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工时制度的发展史是一部雇主和雇员不断斗争和博弈的历史。从1815年著名的“10小时运动”在英国各地声势浩大的展开。通过工人运动和工会力量,英国工人有效地影响议会立法,“12小时工作日在19世纪20年代、11小时工作日在19世纪40年代、10小时工作日在19世纪40年代之后成为普遍现象”。19世纪90年代,工人运动把争取8小时工作日作为其宣言的一个中心条款。美国的每周工时从1870年的近70小时,1900年已不到60小时,1929年进一步降到50小时不到。1938年,美国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案(The Fair Labor Standard Act),规定了
4、每周基本工时为40小时,每周超过40小时的加班时间需要支付正常工资1.5倍的加班费,但加班时间没有上限规定。日本在二战前的纺织业的每日工时均在12小时以上,缫丝业甚至会达到17小时。二战后的日本于1947年制定劳动基准法,规定正常工时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8小时,但法律没有规定延长的上限。此后一直到1993年修改劳动基准法,才确立每周5天40小时工作制;1998年,修改劳动基准法授权厚生劳动大臣制定加班上限,每年加班不超过360小时的标准出台。但在此外,还存在“白领豁免制度”。与发达国家在工会运动的压力下一步步减少工时,确立工时制度相比,我国在法律上几乎是在一开始就确立工时制度。这与我
5、国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性质有很大影响。196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城市坚持八小时工作制的通知中就规定全国各城市的一切单位、一切部门,在一般情况下,无例外地必须严格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不得任意加班加点。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公布,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并对加班做了限制,规定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1995年国务院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规定,将标准工时缩短为每周四十小时,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据此规定,最迟自1997年5月1日起,我国全部用人单位均应当实行“职工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
6、时”的标准工时制度。二、 工时制度实施现状从工时制度的发展史上来看,我国工时制度站在西方国家巨人的肩膀上,从刚开始我国就确立8小时工作制,这与我国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无关系。但是这样高标准的工时规定真的维护了工人的福利了吗?事实上我国的工时制度的法律规定是与现实脱节的。尽管我国目前尚没有一个调查研究覆盖各行各业的工时状况,我们也足已从“IT民工”“白领炮灰团”等新晋网络词汇中窥见加班现象的频繁。不仅对于我国密集劳动产业如纺织业、建筑业的产业工人而言,加班是常态,对于在更多正规公司工作的白领而言,加班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尽管本论文没有进行数据的实际调查,我国也缺乏这方面的官方数据。但是根据来自
7、一些论文和网络上关于加班的新闻和数据,如:图1是来自新浪网的一个投票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27%参与投票的网友是不加班的,而在每天加班在3小时以上的网友占到了33%。尽管这组数据也许存在一些偏颇,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的是,加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违反劳动法关于延长工时规定的加班也大有存在。(图1) 2012年2月28日访问而就在2011年4月12号晚,一条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微博在网上流传,在人们扼腕痛惜这个年仅25岁的年轻女孩的生命时,“过劳死”也成为年度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医院的最后诊断是“潘洁最后死于脑膜脑炎,并引起了凝血功能障碍”。但在她生前的最后几条微博“工作忙”、“无止尽地加班
8、”,“两脚发飘”、“困得像猪头一样,对着电脑就睡着了”中我们不难发现长时间的加班对这个女孩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实际上“过劳死”和“亚健康”都不是新鲜词语。如果说在四大加班的青年还有怀着对自己理想和对职业的追求而苦苦奋斗在路上的话。那据中国青年报2001年10月12日报道,46个小时内上班35个小时后,打工仔金文超猝然死去。蛇口依帆制衣厂员工每月工作时间长达400小时,加班到次日凌晨后,早晨仍要正常上班。 清华教师“过劳死”的警示EB/OL. 2012年2月26日访问这些人却是我国目前工时制度与实际脱节的恶果的牺牲者。由此我们可以看见的是,8小时工作制普遍得不到遵守,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9、36个小时成了一纸空文。加班过度现象已经不是单纯某个行业的特征。“亚健康”和“过劳死”的出现说明了我国的延长工时制度的前提并不是在保证我们的劳动人员保障身体健康的条件下,而是以尽可能获取更多利润为前提的延长。甚至与我们可以看看,工时制度在面对种种光明正大的违法现象毫无招架之力。三、 延长工时制的失效为什么我国与现代国际劳工标准相接轨的工时制度会在现实中遭遇严重滑铁卢?世界银行在2004年的一份报告中,这样劝告:发达国家是随着经济进步逐步提高工作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执行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采用发达国家目前的标准或者更高的标准往往会导致无效甚至有害的结果。我国和发达国家在工时制度有哪些
10、差别。从工时制度发展史中我们就可以比较出我国工时制度和发达国家工时制度的区别。(一)企业和员工的观念方面发达国家的工时制度是不断斗争和发展的历史,而我国的工时制度一开始就是由政策和法规所规定。而正是由于工会的这种长期斗争,使工时制度的贯彻执行深入到了企业和劳工的观念之中,企业不敢违法与工会协商后的工时制度,劳工也在斗争中明确了自己的劳动权益,懂得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但在我国的现状则是,员工不敢为自己的权益斗争,企业也从不认为超长时间加班是违法的。这种观念形成的其中一事实印证是,近年来在中国劳力市场上(无论工作等级高低)多年来已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外企员工与资方闹劳资纠纷,鲜有成事者,最后的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时 制度改革 研究 加班 现象 中国 制度 困境 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