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
《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XX县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 1 -一、地理概况. - 1 -二、历史沿革. - 9 -三、区域社会发展背景分析. - 10 -四、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 11 -第二章 XX县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 23 -一、旅游资源类型及丰度. - 23 -二、XX县旅游资源评价. - 26 -三、XX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36 -第三章 旅游规划总则. - 39 -一、规划依据. - 39 -二、规划范围. - 40 -三、规划原则. - 40 -四、规划年限. - 42 -五、规划目标. - 42 -六、规划成果构成. - 43 -第四章 旅游业发展总体战略. - 44 -一、
2、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 - 44 -二、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 44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总体目标. - 45 -四、旅游业发展战略步骤. - 45 -五、旅游业发展战略措施. - 46 -第五章 旅游区划分和总体布局. - 49 -一、旅游区划分. - 49 -二、旅游区总体布局. - 52 -第六章 旅游项目与产品规划. - 54 -一、旅游项目规划原则. - 54 -二、旅游项目规划. - 55 -三、精品旅游项目. - 68 -四、旅游产品规划. - 69 -第七章旅游商品规划. - 72 -一、旅游商品规划原则. - 72 -二、旅游商品规划. - 73 -三、旅游商品经营与管理
3、. - 76 -第八章 游线组织规划. - 78 -一、游线规划原则. - 78 -二、游线规划总体构思. - 79 -三、外部游线规划. - 79 -四、内部游线规划. - 80 -第九章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 82 -一、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82 -二、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 82 -三、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 83 -四、旅游市场导向分析. - 84 -五、旅游形象塑造. - 85 -六、旅游市场营销策划. - 87 -第十章 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 91 -一、旅游交通规划. - 91 -二、旅游餐饮设施规划. - 95 -三、旅游住宿设施规划. - 97 -四、旅游
4、购物设施规划. - 98 -第十一章 旅游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 100 -一、电子旅游信息系统. - 100 -二、一般旅游信息系统. - 100 -三、旅游导引解说系统规划. - 100 -第十二章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102 -一、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 102 -二、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 103 -三、保护规划目标. - 104 -四、森林资源保护. - 105 -五、动植物资源保护. - 106 -六、自然景观资源保护. - 107 -七、人文景观保护. - 108 -八、文化资源保护. - 109 -九、旅游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09 -十、旅游区环境保护
5、. - 110 -十一、绿化美化工程. - 112 -第十三章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 114 -一、旅游人力资源现状. - 114 -二、旅游直接从业人员需求预测. - 114 -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划. - 115 -四、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 116 -第十四章 旅游业管理规划. - 118 -一、XX县旅游业管理. - 118 -二、加强旅游管理职能. - 118 -三、规范旅游市场. - 118 -四、推进行业标准化管理. - 119 -五、设立旅游发展基金. - 119 -六、旅游社区管理. - 119 -第十五章 旅游业总体规划实施对策和措施. - 121 -一、依托高
6、科技发展旅游业. - 121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121 -三、强化政府主导功能. - 121 -四、拓宽融资渠道. - 121 -第一章 XX县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一、地理概况XX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闽江富屯溪上游,武夷山脉北段,位于东经1170-11740,北纬2718-2759之间,与闽赣两省的武夷山、邵武、建阳、黎川、资溪、贵溪、铅山七县市交界,为全省19个边界县(市)之一,是鹰厦铁路入闽的“门户”,是福建与内地沟通的“窗口”。全县辖3个镇、5个乡:杭川镇、寨里镇、止马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县政府驻杭川镇。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西北部。地势从东西两侧向中部北
7、溪、西溪谷地倾斜。西溪、北溪于川杭镇汇入富屯溪。(一)地质地貌XX地处武夷山脉地段,地质是通过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位于崇安至石城断裂带西北侧,岩浆侵入活动增烈,北东向断裂十分发育,而褶皱构成仅局部残存。按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可分为华夏系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山字形构造三个体系。华夏系构造以褶皱为主,全县有褶皱两处,儒州复背斜和崇安黄岗山至邵武龙湖向斜;新华夏系以断裂为主,山字形构造位于杨梅岭至清溪一带,由一系列弧形断裂组成,东西长17公里。弧形断裂向南凸出,前弧东西两翼,脊柱明显。境内出露的地层面积54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5%;侵入岩分布广泛,面积17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5%。
8、XX县境内群山连绵,山高谷深,峰峦叠嶂,千米以上的山峰有570余座,故有“一滩高一丈,XX在天山”之说。全县平面轮廓近似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平行四边形,南北最大长度为84.7公里。东西最大长度53.7公里,地貌具有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为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间盆地;地表面切割强烈;山地多、丘陵多、盆谷多、平原面积狭小三个特征。(二)气候状况XX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与雨旱季明显的特点。但由于境内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各地气温、日照、降水等小气候存在明显的差异。年平均气温17.5,年际变化一般在16.718.2之间,变幅为1.5。常年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7.5。极端
9、最高气温为39.7(1971年7月31日),年际最高气温变化在3639.7之间,变幅3.7。最高气温最早日期7月3日(1975年),最迟日期9月9日(1968年),幅度为68天,在20年中,有45%(9年)的年份最高气温在3737.9之间,有20%(4年)的年份在3839.7之间;有35%(7年)的年份在3636.8之间。但不平衡,如1961年至1969年连续9年最高气温在37以上(含37);1972年至1975年连续4年最高气温低于37。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极端最低气温-9.5(1973年12月26日),年际最低气温变化在-4.1-9.5之间,变幅-5.4。在20年中,有20%(
10、4年)的年份最低气温在-4.1-4.7之间;有10%(2年)的年份在-5.46之间;有30%(6年)的年份在-6.2-6.8之间;有20%(4年)的年份在-7-7.9之间;有15%(3年)的年份在-8.4-9之间;有5%(1年)的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9.5。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垂直递减率为0.420.45/100米,城关、崇仁是盆地中部平原区,海拔230至240米,年平均温度17.7。寨里、华桥二乡大部分位于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350米370米,年平均温度在1616.8之间;司前乡位于中山地带,平均海拔452米,年平均温度只15。19591978年,年平均降雨量1897.7毫米,最
11、多的1962年2399.5毫米,最少的1963年1194.3毫米,年际差达1205.2毫米。全年雨季集中于3、4、5、6四个月,平均每月降雨日数18天以上,降雨总量1152.9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60%。7至9月为雷雨季节,平均每月降雨日数11至14天,降雨总量367.4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19%。从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季节,平均每月降雨日数10天以下,降雨总量378.8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20%,月均降雨量75.8毫米。年降雨量地区差异的规律是:从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减少,平均年降雨量最多的是东北部司前乡西口、岱坪一带,达2000毫米以上;最少是西南部止马、李坊乡一带,平均年降雨量1850毫
12、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73天,最多的是1970年和1975年,均为207天;最少的是1971年的140天;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25天,总降雨量511.4毫米,发生在1962年6月4日至28日。日降雨量50毫米为暴雨。6月暴雨最多,历年平均2.2天,1973年6月有5天,为最多,全年平均日降雨量50毫米为6.2天,1962年13天为最多,1978年3天为最少。一日最大降雨量是261.3毫米,发生在1967年6月22日。19591978年,年平均日照数为165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7%。各月日照小时8月份最多,为232.0小时;2月份最少,只87.7小时。日照百分率以8月份最高,为56%;3月份最
13、低,为26%。日照时数在年际间的变化是:1963年最多,达2007.3小时;1970年最少,只1334.8小时。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96.64千卡/平方厘米,以7月份最多,为12.77千卡/平方厘米;2月份最少,只5.22千卡/平方厘米。19591978年,XX县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8.2毫巴,6月份最高,达18.9毫巴,10月份最小,只17.7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各月相对湿度变化不大,在77%至82%之间,6月份为82%,10月份为77%。XX县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风力不大,多为静风,年均风速为2.2米/秒,大于8级的大风日数,年平均为20.4天,且多伴雷雨。7至8月份雷雨季节风
14、速略大,10至11月少雨季节风速略小。19591978年,年平均有霜日数为22.5天,最多年达43天(19751976年),最少年只7天(19631964年、19681969年)。霜日出现天数,以1月份最多,12月和2月份次之。初霜日,一般在11月28日前后,最早为10月29日(19781979年),最迟为1月1日(19591960年)。终霜日,最早为1月31日(19721973年),最迟为4月6日(19681969年)。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76.8天,最长的1959年340天,最短的1969年,只232天。(三)水文状况XX县水系十分发育,共有溪流300多条,河网密度0.56公里/平方公里,总
15、流域面积2244.83平方公里,河道总长968.72公里。其中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7条,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条。全县河流共分北溪、西溪、富屯溪、信江、赣江5个水系。前三溪流入闽江,经福州注入大海;后二江流入长江,而后流入东海。北溪主干流发源于司前乡岱坪村的大岐山,流域面积1168.8平方公里,河长70.45公里,总落差1270米,平均比降3.5。,平均流量54.84立方米/秒,自北向西南流经司前、寨里、崇仁至城关回龙潭交溪口与西溪汇合后流入富屯溪。主要支流有三莲溪、云际溪、大坑口溪、山院溪、墩上溪、东山溪、儒茶溪、梅溪、清溪、汉溪、饶坪溪、砂坪
16、溪、金陵溪。西溪主干流发源于邵武市桂林乡巫山,流经埠头村进入XX贯庄,再由南向东流经长源、石城、水口、新坊至城关回龙潭与北溪汇合后流入富屯溪。流域面积848.76平方公里,其中XX县内流域面积521.63平方公里;河长97.87公里,其中XX县内河长51公里。总落差879米,平均比降3.07,平均流量32.9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上观溪、瓜溪、东段溪、李水溪、止马溪、龙安寺溪、双门溪、大陂溪、高源溪。北溪与西溪于城关回龙潭交溪口汇合后,向东南流至顺昌富屯,与建溪汇合后流入闽江,名富屯溪。XX境内为回龙潭至和顺段,流域面积327.13平方公里,河长13.9公里,总落差17米,平均比降1.38
17、,平均流量87.95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坪溪、杨梅坑溪。XX境内有3条河流注入江西信江水系,这3条河是、山头溪、黄石溪、增坊溪。双坑溪发源于大岩,流至省界注入江西黎川河流,而后入赣江。流域面积21.6平方公里,河长10.67公里,总落差400米,平均比降21.44,平均流量0.8立方米/秒。(四)土壤条件XX县土壤主要分为林业土壤和农业土壤。XX县林业用地为287万亩,土壤分成4个成土母岩类,5个土类、9个亚类、19个土属。具体见图1-1。图1-1 XX县林业土壤类型系统图其中,成土母岩类型在XX县分布中,酸性岩,分布遍及全县各乡各村;中性岩,主要分布于司前乡岱坪村、干坑采育场;华桥乡古林、
18、铁关、园岱村;鸾凤乡黄溪、大羊、大陂村;止马乡杉关、仁厚、亲睦村;李坊乡扬里村;砂质岩,主要分布于司前乡岱坪、西口、清溪村;寨里乡大青、梅溪村;华桥乡邓家边、铁关村;李坊乡石城、管密村;崇仁乡汉溪村;堆积岩主要分布于鸾凤乡饶坪村和崇仁乡儒堂村盆地边缘。从土类分布上来看,红壤土类主要分布于县境内最低海拔215米900米之间的中低山丘陵;紫色土类主要分布于海拔240310米之间个别地段的低山丘陵;冲积土类,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二级阶地上;黄壤土类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800米之间的中山地带;草甸土类,零星分布于海拔18001931米最高顶部平台与缓坡山洼地带。从亚类分布来看,红壤亚类遍及全县各乡,
19、主要分布于海拔215700米之间的丘陵和山地;粗骨性红壤亚类,主要分布于司前乡西口、清溪村;寨里乡霞洋、大青、西溪、白石村;崇仁乡大羊坪村及坪溪农场等地,海拔在340930米之间的丘陵和中低山的中下部陡坡地段;)黄红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司前乡的岱坪、西口、碗厂、新甸村;鸾风乡的中坊村;华桥乡的园岱、邓家边村及坪溪农场等地,海拔在7001050米之间的低山中上部和中山中下部地段;暗红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寨里乡的山头、太银村;司前乡的东山、墩上村等地,海拔在650850米之间的中低山中下部的山谷和山凹地段;黄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司前乡的西口、岱坪、清溪村;寨里乡的霞洋、大青、太银村;华桥乡的牛田、园岱、
20、铁关、邓家边村及坪溪农场等地,海拔在11001800米的中山上部地段;粗骨性黄壤亚类,主要分布在司前乡的西口村;寨里乡的霞洋、白石村等地,海拔在10501800米的中山中上部陡坡地段;山地草甸土亚类,零星分布在诸母岗尖峰顶、香炉山等地。海拔在12301930米的中山顶部平台缓坡及洼地;紫色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李坊乡的管密村;鸾凤乡的上屯村等地,海拔在240310米的低山丘陵;冲积土亚类,主要分布在鸾凤乡的饶坪村;崇仁乡的池湖、儒堂村等地的河流两岸二级阶地上。关于农业土壤,至1990年,全县水稻田面积下降为18.99万亩,农业人均1.89亩。XX县水稻土类分为3个亚类、9个土属、17个土种。XX县
21、旱耕地有沙泥土、潮沙土、泥沙土、黄沙土、灰沙土5个土属,5个土种。其中黄沙土面积最大,占总面积78.62%;其次是灰沙土,占总面积11.78%。(五)植被植物XX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山木面积25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木材蓄积量1011万立方米,竹山面积33.6万亩,是南方重点林区。有生态公益林70万亩,列入“双世遗”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有28万亩和10万亩缓冲区在我县境内,崇山密林中栖息生长着150多种珍稀动植物。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有8科3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89科676种,单子叶植物4科25种;共有101科294属735种。草本植物中,蕨类植物20科25
22、属42种;双子叶植物37科29属125种;单子叶植物13科52属76种;共有70科169属243种。全县植被共分为8个植被类型、24个亚植被型、83个群系、147个群落。全县植被随海拔高低呈垂直分布。海拔215600米为人工林、经济林栽培区,也有部分天然、半天然次生林状态的稀疏马尾松林。马尾松、杉木幼林,面积约占63.5%。油茶林在海拔500米左右生长良好。部分茶叶山、果园和抛荒地成为以无节芒、芒萁为主的草丛群落,仅在止马乡双坑村、李坊乡长源村、鸾凤乡饶坪村等地山坡上尚有成片的苦槠、木荷、青岗栎、罗浮栲常绿混交林。海拔2151000米为常绿阔叶林,其间,海拔600米以下为苦槠林、阿丁枫林;海拔
23、600800米为甜槠林、青岗栎林;海拔8001000米为木荷林、石栎林。除上述建群种外,也夹杂一些如黄瑞木、石楠、多脉青岗、青拷、苦水,以及铁萼枫香、福建山樱花、茅栗南酸枣、拟赤杨等落叶乔木树种。灌木层有马银花、柃木、米饭花、老鼠矢、鹿角杜鹃等常绿树种和映山红、山苍子、盐肤木、山胡椒等落叶树种。草木层有阳性蕨、淡竹叶、华里白芒萁、苔草和。层间植物有山鸡血藤、香花崖豆藤、南蛇藤等。海拔6001200米为竹林及竹、针、阔混交林。竹类有散生、丛生2大群类,种类较多。其中毛竹林呈大面积分布,主要分布在司前乡的西口、岱坪、长庭坪,寨里乡的太银、桥湾、山头、西溪村,李坊乡的的长源村,华桥乡的古林村,鸾凤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业 发展 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