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的质量与管理.doc
《高速铁路的质量与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的质量与管理.doc(4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摘要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铁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当前大规模、高标准的高速铁路建设背景下,需要有与高速铁路建设新形势、新问题相适应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手段。本文运用标准化管理理论及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探讨解决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研究了高速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从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入手,调查分析了高速铁路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和影响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讨论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
2、制模型。以石武客运专线河南段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利用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该项目,对所提出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和应用。关键词:高速铁路,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目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2国内外研究动态21.3研究的主要内容81.4研究的方法及技术线路82 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102.1 基本概念界定102.2 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132.3 高速铁路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142.4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173 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模式213.1 铁
3、路建设标准化管理213.2 高速铁路建设质量标准化管理234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内容274.1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274.2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294.3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334.4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344.5 基于AHp法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365 结论与展望405.1 主要研究成果40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1参考文献42致谢43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
4、机遇期。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作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把加快铁路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大批铁路重点工程获批开工建设。2008年,全国铁路完成基建投资超过3,300亿元,是“十五”期间铁路基建投资总额的108%。2009年,全国铁路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同比增长79%。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披露,2010年全国铁路基建投资将再攀升37%,达到创纪录的8,235亿元。铁道部预计,未来三年铁路平均每年将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以上,铁路建设项目将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随着我国首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最高运营
5、时速 350kln/h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的通车运营,我国铁路开始全面进入“高速时代”。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0,000km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16,000km以上。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己达6,552km,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超过10,000Km。到2012年,我国将有13,000km的高速铁路建成使用。预计,到2014年底,我国将拥有时速300350Km/h的高速铁路15,500km,时速200250Km/h的高速铁路12,600Km/h,比2009年末增长8.9倍和4.3倍(此处未
6、考虑未来新审批项目的影响);到2020年,我国 200Km/h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000km,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我国的高速铁路正在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标尺”和“中心”1-3。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建设,既为参建单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给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铁路建设市场过去己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但随着高速铁路的加快建设,我国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同时,对高速铁路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高速铁路设计标准高,技术复杂,工程质量偏差对正常运营影响重大。高速铁路建设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无可避免的新课题,需要进行质量管
7、理模式与质量控制方法和内容的革新,并且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手段阵4-5。本文运用标准化管理理论及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研究了高速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并提出解决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外研究述评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20世纪初,以EW.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道独立的工序。这时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即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
8、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但这种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而且百分之百的检验,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更突显其弊端。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创制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战期间,美国国防工业成功采用了统计质量控制,推动了世界范围统计质量控制的运用。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侧重于制造过程,实践中难免过分强调数理方法的运用,而对有关组织管理工作有所忽视。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A.V菲根堡姆发表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企业全
9、体员工的责任,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这一新的质量管理理论逐步被接受,并不断完善、提高,为世界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举世瞩目的150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以及日本戴明奖 (1951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1987年)、欧洲质量组织奖(1992年)等各种质量奖和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在建设工程领域,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质量管理,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10、。总的来看,发达国家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上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l)重视建筑法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建筑法规是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用以保证施工和使用期建筑物安全、稳定、卫生、适应环境、保护能源并满足社会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各国的建筑法规内容不尽相同,但大体包括了建筑法、规划法、建筑标准、建筑工程人员资格评定制度以及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的生产许可及产品检验等方面。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建筑法规立法工作。法国政府早在1927年就以立法和经济手段促进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或产品质量。法国民法规定,工程竣工后,承建的企业要对工程的坚固性和安全性负责10年,以保持最初确定的要求;对设备要负责2年。德
11、国政府针对工程结构、技术、施工、质量、安全保证等方面的验收规范共有10余类90余种,对建筑材料、构配件、结构部位等的质量监督检查均作了规定。不少国家还对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作了专门的规定8-10。(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业主起主导作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业主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作用。项目管理者(项目经理或业主代表)由业主指定,对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等进行全面控制,主要职能有指定设计和施工承包单位,签订合同,编制设计纲要(要领设计),批准设计文件,监督工程施工,负责工程交接等。相对而言,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较少,只限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3)重视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
12、量管理与我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的做法不同,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发达国家对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控制,是在设计前制订设计纲要。设计纲要反映了业主对项目建设的意图。业主代表依据设计纲要对设计全过程进行检查。设计评议包括管理评议和外部评议,管理评议由设计机构的管理部门进行,外部评议由项目组以外的设计公司或外部专家进行。国外对于质量检查的统一看法是,要保证工程或产品的质量,外部检查只是一个方面的措施,更重要的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自检。国外施工企业的自检体系较为健全,要求也较严格。业主的质量监督检查主要依据FIDIC合同条件等规定,由业主代表
13、或业主授权的机构及人员组织实施。一些国家的建筑法规还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特定时间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检查的时点为项目开工、基础完工、承重结构和高耸建筑物完工、项目竣工之后,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建筑物是否按照规定正确选址,施工是否符合现行规范中关于公共安全和健康等规定。(4)建筑材料、工程设备质量控制良好,发达国家的建筑材料、工程设备质量控制均按FIDIC合同条件进行。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均应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等级,并按照咨询工程师的要求在制造、装配或施工现场等地点进行检验。发达国家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的质量控制,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各国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都制定有技术标准,生产厂家应按
14、照技术标准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质量符合技术标准的产品出具合格证书。(5)正确处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矛盾,西方国家近年来广泛采用快速建设法(Fast.trackConstruction)。例如,基础设计图完成后,随即进行基础施工,在此期间由结构工程师进行结构设计;结构图完成后,随即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在此期间由建筑工程师进行建筑施工详图设计。推行快速建设法时,还将采取一系列设计及施工措施。通常,业主对于推行快速建设法持积极态度,通过在初步设计己完成的施工图阶段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做法,并组成支配合良好的业主设计题承包商队伍,能够有经验地处理快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取得良好的
15、效果11。1.2.2国内研究述评国内关于质量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全面质量管理(TQM)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标准)来进行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和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质量管理思想的一场革命,也是我国质量管理史上一次空前而影响深远的质量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从1978年我国引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有计划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提出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要求;到1983年政府设立国家质量管理奖,开展全国创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活动,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再到1988年我国引进、采用1509000质量体系国际标准,1993年国家制定、实施产品质量标准
16、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推行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贯标认证工作;以及90年代后期以来开展的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推动现场管理评价活动等,始终都是围绕着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展开的。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乃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4年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工作迈入新的阶段。卓越绩效模式是在ISO 9000族标准基础上产生的以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式为主要特征的质量管理模式。它要求企业关注顾客和市场,关注社会,关注员工,承担社会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来提
17、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和竞争能力;同时,要求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强调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卓越绩效模式的特点表现为质量内涵的拓展,关注竞争力的提升,聚焦于经营结果,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其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国内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文献主要有:肖志勇(2007)在“政府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角色转变研究”中研究了国外政府参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思想特征及内容特征,梳理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制度的历史沿革,文章通过与国外政府角色的对比,认为监督形式的采用不是保证质量监督效果的关键,而健全的质
18、量管理法规体系是质量监督有效的保证,指出政府监督应着重于促使建设各方质量意识的建立,以及从制度上保证其贯彻执行12。章凌云(2005)的“工程质量管理及工程质量保证担保”认为工程质量风险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风险,文章探讨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产生的主要问题工程质量的最后负责人、市场主体间的关系、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中引入质量保证担保及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有效性,解决了现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产生的部分问题13。罗晟(2009)在“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当议”中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实行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
19、量管理模式的意义,并从法律法规、宏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建议14。安国栋(2006)在“树立前瞻意识运用系统理论完善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中提出,完善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是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效实施铁路工程建设投资、质量、安全、工期和环境控制,全面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5。吴明友(2006)在“贯彻执行验收标准确保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中指出,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是客运专线验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执行验收标准,要
20、求客运专线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充分认识验收标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掌握验收标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主要技术内容,文章强调,贯彻执行验收标准应注意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与建设项目的特点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16。谢洪涛(2008)在“我国重大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及质量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我国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和工程监理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建议17。周国华(2009)的“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风险因素分析”,针对首次进行的高速铁路建设其风险管理过程没有历史经验和资料且现场数据难以收集等特点,运用贝叶斯网络法研究了京
21、沪高速铁路项目的关键质量风险因素,并给予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18。于孟钧(2000)在“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中认为质量管理模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际,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应采用“政府监督、企业自控、社会监理、用户评价”的质量管理模式5。1.2.3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质量管理的实践发展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成功开通运营,从此拉开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帷幕。高速铁路技术的原创者是日本、德国和法国,日本新干线的运营时速是300Km/h,法国地中海线的运营时速是320Km/h,德国高速
22、铁路的运营时速是300Km/h。这三个国家,日本除了道岔区以外都是无砟轨道,法国是有砟轨道,德国新线部分是无砟轨道。我国高速铁路的设计最高运营时速是350km/h (去年年底开通运营的武广高速铁路试运行速度达到394.2Km/h,创造了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全线是无作轨道并且与既有线跨线运行,同时面临着穿越软土、湿陷性黄土、岩溶路基等特殊地质条件施工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要比日、德、法复杂19。2003年开通的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在开工之初就确定了全线争创“国优工程”的质量目标和在项目法人(业主)责任制下实行“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
23、价”的质量管理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速200km新建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等一系列规章、标准的出台,形成了一个质量始终处于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体系严密控制之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施工方法,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质量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紧紧抓住质量和安全这两个关键和重点,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通过深化铁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铁路公司(筹备组)直管高速铁路建设的项目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了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采用“小业主、大咨询”的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推
24、行中外联合监理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专业力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高速铁路建设的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开展以质量管理达标、工程分包专项治理和打击内业资料弄虚作假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治理活动”,出台施工、监理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以及设计单位施工图考核办法,建立质量安全事故与招投标挂钩制度和质量安全不良行为记录制度,与建设单位签署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书,施工总承包单位向铁道部递交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承诺书,强化了高速铁路参建单位及个人的质量管理责任:全面推行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为核心内容的标准化管理理念,为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打下了基础。铁路部门在加快建立健全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铁路 质量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