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油画风景中的运用.doc
《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油画风景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油画风景中的运用.doc(1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2外文摘要3引言41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吸取42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构思在油画风景中的吸入首重立意 胸有成竹53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规律在油画风景中的切入以线造型 以形传神64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章法在油画风景中的引入多点透视计白当黑75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法则在油画风景中的引用随类赋彩 色彩相和96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在油画风景中的运用情景相生 气韵生动106.1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山水画的写意116.2以油画材料作类似传统山水画的创作12 6.3风景油画写生中意境生成的几种方式13结束语 14注释15参考文献15致谢16附录17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油画风景中的运用摘 要:在中西文化
2、融合的今天,油画传入使中国绘画不再是单纯的笔墨国画,面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是以风景为题材,中、西绘画却作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而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存在,让我们理解到中国人应该画属于自己的油画。因而学习中国的绘画语言则有助于我们把油画风景和山水画融合统一,更好的发展中国自己的油画。关键词:传统绘画语言,山水画章法,意境,油画风景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Language Use in PaintingAbstract:Cultural integration in todays oil imported to Ch
3、ina is no longer a simple pen and ink drawing painting, the face of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s is the theme of landscape,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has mad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 of this different basic reason is the existence of traditional pa
4、inting language, let us understand that Chinese people should draw their own paintings. Thus learning the language is Chinese painting landscape oil painting and help us to integrate unified landscape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own oil paintings.Key Words:traditional painting language, landsca
5、pe confusing, mood, painting scenery引 言 中国绘画艺术面对的是广大的中国观众,背景是有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西方油画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因此要在充分发挥油画语言特性和特长必须努力融进传统绘画语言的美术观念和表现手段,如造型的写意性,既不忠于写实,又不完全抽象,界于“似与不似”之间;构图多样性,画面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但重视剪裁和组合,讲究虚实关系,注重意境的表达;线条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油画语言更加丰富,更适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决不能离开传统语言的渊源,才能画出民族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在学习和运用传统文化上,很多画家们已为我们作
6、了模范。例如中西合璧的混血儿刘海粟,他是中西交融的艺术创作结晶。海老十次上黄山所作的国画与油画,仅仅是所用材料、工具、画法不同,画面的线条、色彩,所取章法均极其相似,效果大致一样,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亦中亦西,中西交融。在西画中,他最喜爱印象派、后印象派。在中国画中,他对石涛倍加推崇,认为“石涛之画与其根本思想,与后印象派如出一辙。” 在刘海粟的眼中,只有艺术上具有“叛徒”精神,只有不断地革新,才能成为伟大的艺人。他自己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海老曾说:“我的一生就是斗争,艺术家一方面要研究旧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要接受西方的好东西,不单模仿,还要创新,因为模仿只是研究的手段而不是目
7、的。时代是前进的,艺术要创新,中国画也要有时代感,时代精神不单是指形式上的,更要表达出这个时代的内心感触,愿穷有生之年,创作中国新艺术。” 这正是刘海粟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也为所有艺术工作者做出了示范。还有青年画家王怀庆机智稳健地把中国书法和水墨画的黑白神韵、线的表现能力用于油画中,使得具象、抽象和写实熔于一炉。可见,只有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语言才能在中国创造更好的民族油画风景。1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吸取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指导,更离不开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中
8、国传统绘画语言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实践和认识中的产物。1而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儒、道、释三位一体的哲学理念,制约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也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中国传统绘画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工具材料以宣纸、水、墨、毛笔为依托,创作方法强调“气韵生动”,表现形式要求诗、书、画融为一体,追求“空灵”、“含蓄”、“笔墨情趣”和“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艺术表现上讲究“以形写意”、“以景抒情”的目标,提倡形而上的艺术精神,其绘画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客观地再现世界,而是努力营造一个属于画家内心世界的“精神境界”,并不断发展完善,从而形成了自
9、身独具特色的绘画美学思想体系。2作为外来艺术形式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当然也避免不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影响。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发展过程中,中国老、中、青几代油画家不断地从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中吸取营养,探询与摸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风景油画中的吸取。苏天赐先生就是一个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由技法上升到精神源头的探索者与先驱者。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山水画中的黑白意识,五色观念,同时吸收了西方艺术的精粹部分;另一方面用特制毛笔画出的树干枝条的线,具有书写的韵味和遒劲飘逸感。他油画中的写意特征所体现的正是正宗“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言述方式。而且他的油画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习惯。传统的中国绘画重气韵、讲意象
10、、尚简约、慕恬淡。尤其很少涉及色彩,他的油画恰恰是做到了西方材料与中国思维的结合。在写意风格的笔触和气息下,色彩力量的强大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与共鸣。因为中西调和的写意油画色彩,或和谐、或响亮、或对比,使我们头脑中久久不变的水墨图式有了新的补充。这都是风景油画创作最迫切的要求。而要达到这种文化精神,特别要求艺术不止于简单再现,必须提升物质背后的真意,表象之下的真实。这正所谓着写意油画的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吸取。2 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构思在油画风景中的吸入首重立意 胸有成竹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
11、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立意在先,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3宋代以画梅花著名的华光和尚,法号仲仁,传为华光著作的画梅指迷中,有一段“画梅全决”,开头就是“画梅全决,生意为先”。到了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俗气者作画也俗气,因为缺乏画家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意人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也曾说:“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这与我国晋代人物画家顾
12、恺之所提出的“巧密于精思”是十分一致的。何谓“意”?一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观察、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另一点便是画家本人的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前,画什么,怎么画,在头脑中形成了成熟的构思。宋代画家文与可,别人称赞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没有落笔画竹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笔下跃跃欲出,这时便能落笔而就。“胸有成竹”遂成为我国赞誉善于计划安排事情的成语。在张彦远提出的“立意”之前,谢赫即有“创意”、“明意”之说。创意之画,不落陈套,用意精当,借景以生境,笔少而意多,即这一意义说明作为一个画家,不仅要在平时注意练笔、锤炼个人的表现技巧,更为重要者,还要认真地加强练意之功。很多习画者,常
13、常只是注意在练笔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练意,这是值得注意的。因此中国当代艺术家应加强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创作构思,而不是直接描绘对象的。因为西画是从明暗、色调出发,习惯于对景写生,没有背着对象创作的习惯和实践经验;而中国传统绘画是从物象的结构出发,容易积累形象,胸有成竹。背离物象创作,有史以来都是如此。所以中国画家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构思切入到风景油画创作图3-1 吴冠中春暖图3-2 吴冠中点线迎春图3-3 吴冠中鼓浪屿中。3 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规律在油画风景中的切入以线造型 以形传神中国传统绘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4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
14、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而中国传统绘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例如吴冠中先生的线, 更富有以线造型以形传神。比如春暖如图3-1所示, 对树的用线, 就倾向于装饰性, 横七竖八的线将树装点得颇有春意。在点线迎春一画中如图3-2所示, 对树的处理用线, 完全是写意性
15、的。这种用线在印象派画家中是找不到的, 而更富于东方意趣和美感, 因而, 就更有个性, 更让人神往心迷。在鼓浪屿一画中如图3-3所示, 对树的用线, 用得那么主动, 那么大气, 那么多变,那么贯通, 那么富有激情, 完全是运用了中国画的造型规律。“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所以中国画家在学习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时还应该切入中国传统造型规律,绘画时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使之创作出更有中国传统绘画语言造型规律的杰作。例如董希文先生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上他强调形似,追求“惟妙
16、惟肖”。他以西方“科学法则”的比例、解剖等准确的轮廓和结构来展现人物形象,但在画面构图形式上打破传统西方油画焦点透视局限,采用中国画中散点透视规律,使画中的人物形象都相当突出又有虚实变化。4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章法在油画风景中的引入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5构图在我国传统绘画语言中称“章法”或“布局”。顾名思义构图犹如作文章的组织结构。在绘画创作实践中,在确定主题内容之后,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构图,然后才能考虑如何用笔和设色问题。当然,章法布局的构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现实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反复推敲,才能确定。可见对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要求“目所稠缪,身所盘恒。”俯仰自得,游心大玄。看山水时,要由
17、近及远,由远转近,上下高低,前后左右地看,这就是所谓的稠缪。盘恒是流连忘返,欲进不前之意。在观察自然山水时,要具体分析,仔细研究。该注意的地方,即使是远处,也能看得比较清楚,不重要的景物,即使是近处,也可以视而不见。只有外师造化,才能得中心源,作画时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到对象中去,托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我之为山水,山水之为我”的境界。6中国传统绘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视平
18、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而油画山水则可用色彩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是油画材质充满生命力的所在。即使没有画面的部位也要象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根据古代和现代画长期的经验积累,现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日趋明显和成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定的构图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1)取舍。没有取,画不能立形,谈不到构图;没有舍,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画不上,即无宾主之分,又无轻重,大小的处理,便没有章法而言。黄宾虹说:“对景画,要懂得舍字;追写物状,要懂得取字。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2)定宾主之位。一幅画,要有一个主体。主体是画
19、中最主要的形象。有了主,还要有宾的陪伴(陪衬),陪伴便是宾。(3)立远近大小之形。宾主既定,就要考虑形象因透视关系而产生大小不等的形状。(4)取势与写势。所谓“势”,“此是往来顺逆”,是一种形象的运动感。在形象上,势有欲高者,有欲下者,有仰视、俯视,也有奔腾以跃之势。(5)呼与应。画中的“呼其应”,简言之便是画中的形象,得到前后左右的关联。民间画画称“呼应”为“顾盼”。呼应有画内呼应和画外呼应。在绘画中,呼应不仅是内容,即在形式上也存在。如墨与墨,色与色之间的呼应。(6)大空与小空。中国传统绘画非常讲究空白,空白直接关系到形象在画面上的安排。“挂一漏万”即说明了“留空白”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
20、上特殊聪明的办法。(7)黑与白,虚与实,两者既对立又统一。黑白、虚实感是由自然山水的客观景物所决定的。它在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上十分重要。我们观察山水景物时,眼睛与对象之间总有相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感就是要用虚的方法来处理。(8)疏与密,松与紧。画忌平,忘齐忌均。有疏有密就打破平均,松与紧,一是指用笔用墨的松紧与紧凑;二是指形象在画面上密集与疏散。(9)繁简。疏密繁简指画中有密处,也有疏处,按不同的对象,主要部分详密,其他部分疏简。“繁中置简,静与生奇”。(10)纵横与参差。画有一竖一横:横者以竖者破之,竖者以横者破之,便无一顺之弊(清华翼纶话说)。高下参差,石之灵者出自天成(清沈宋骞芥舟学画编卷四
21、)。(11)动静与奇正,山本静也,水流则动。水本动也入画则静。(清迮朗绘事雕虫)。图意奇奥,当以平之笔达文;图意平淡,当以别趣谈之。所谓化腐朽为神态笑。(清云薰山静居画论)。(12)脉络、气势山水画中各部分连贯自然,尤其是山,要有来龙去脉,脉络连贯气势自然。(13)奇、斜正树木峰崖石,有的平整,有的奇险,奇险处不可多,故画论中有奇在笔里之说。(14)衡、变化景物的高低、大小、虚实、疏密、轻重、主次、上下、左右要均衡妥贴而又有变化,不使对称呆板8。例如毛岱宗是在画面中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章法的一位风景画家,他的日雪山村和有房子的雪村都是以雪景为题材。日雪山村如图4-1所示,纯图4-1 毛岱宗日雪山村
22、图4-2 毛岱宗有房子的雪村图4-3 曹吉冈壑图4-4 曹吉冈苍山如海粹是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油画风景写生格局,树林、道路、村庄、远山都中规中矩、平平实实,由于借鉴了中国画的用笔韵味和类似点染的无处不在的黑色点块,从而使昏暗、沉重的灰黄色调异常的响亮、鲜明。有房子的雪村如图4-2所示,描绘的是山村道边树林中一丛树梢。画家削弱了西画的明暗、造型、色彩关系等要素,将东方情怀自然而然的渗入画面。使田野小径、寻常院落、天边浮云这些具体的形象成为色彩和线条的载体,成为情感和气韵的媒介。中国传统绘画的用笔和构图感更加强烈,黑与白的对比鲜明,画面也更加响亮。借鉴写意山水中的留白“空境”,将尽可能宽阔的场景
23、压缩在有限的画面上。场景小了,画面却更大了,也更具现代感。选择这种形式的画家们并未局限在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同西方油画语言的简单结合作为创作的最终目的上,而是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营养,运用油画材料结合国画技法来探求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画的新面貌。又如曹吉冈的壑如图4-3所示、苍山如海如图4-4所示都是大尺寸,接近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写意山水。“经营位置”使画面摆脱了写生者的视觉角度,画面上所看到的并不是能在实景看到,而是按照山水画的构图法则重新进行了安排。虽然从宏观的气势上逊色于山水画,油画风景的视觉惯性仍起支配作用,但曹吉冈用油画特有的色彩魅力弥补了这一不足。5 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法则在油画风景中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 绘画 语言 油画 风景 中的 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