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管理办法.doc
《毕业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管理办法.doc(1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毕业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管理办法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中发16号文),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满足社会、行业和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校接受普通教育的各类毕业年级学生。第三条 综合素质答辩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核,是在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校素质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 二、综合素质答辩的工作流程第四条 综合素质答辩工作共分为确定题目及指导教师、撰写论文、评审论文和论文答辩三个阶段。 第五条
2、成立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的领导和组织机构:成立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领导小组(下简称“校答辩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负责人和各系党总支书记组成。综合素质答辩的日常工作由学生处负责。成立各系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领导小组(下简称“系答辩领导小组”)。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组长,成员由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组成,负责确定论文题目、指导教师、答辩时间和具体要求,各系学生综合素质答辩工作由各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实施。各系成立“系素质答辩工作小组”(下简称“答辩工作小组”)。由各系党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答辩指导教师等组成,成员不少于3人。“答辩工作小组
3、”负责组织答辩,听取学生陈述,严格评审,根据评分标准评定成绩。第六条 学生综合素质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要提前2个月通知学生。第七条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的指导教师为辅导员、班导师、专业教师,负责对毕业生论文提出评阅及修改意见。学生在答辩前2周将论文及电子文稿送交指导教师。第八条 各系答辩结束后1周内以电子版的方式,将答辩成绩报学生处备案。 三、综合素质答辩的具体要求第九条 各系要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答辩工作,认真研究和落实“校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第十条 各系对毕业生要进行专门教育,要求毕业生必须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对违反规定的学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第十一条 综合素质论文
4、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家庭美德、校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五德”方面的体会、收获和不足,重点是职业道德;“三观”、“荣辱观”等方面; (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人文知识、自身修养,重点是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三)身心健康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同学关系、人际交往、挫折与应对。 (四)能力方面: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 素质答辩论文可以是全面或某一方面的认识、收获、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第十二条 论文参考题目:(一)生命中有个三
5、年如此精彩;(二)大学教会我 例如:感恩、珍惜、诚信、责任、做人、做事、合作、学习、生存、发展等;(三)大学培养了我的 例如:职业道德、修养、沟通能力、抗挫能力、交往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四)快乐的感觉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五)真心对待每一天、每个人、每件事;(六)对我的影响例如: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第十三条 各系可根据本系实际情况确定题目。要求每名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三年的学习生活,撰写自己对学校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展示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展示自己面对压力和痛苦时的思考,展示自己走向成熟时的每一点收获,寻找弥补不足,
6、调整发展方向,达到全面提高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第十四条 论文规格要求。(一)综合素质答辩论文可由学生自己命题,采用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形式。(二)字数要求 20003000字;A4纸打印标题,宋体小二号字;正文,宋体四号字,1.25行距;用学校统一设计的专用封面装订。第十五条 论文答辩要求。论文答辩共分为二个阶段:(一)个人陈述阶段:时间5分钟以内。(二)交流答辩阶段: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间5分钟以内。四、综合素质答辩的评分标准第十六条 综合素质答辩的评分标准:综合素质答辩的最终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交流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采用“结构分”进行成
7、绩的综合评定。结构分的构成:现实表现的评分占30%、书面论文的评分占30%、交流答辩的评分占30%,毕业离校期间表现评分占10%。总成绩=现实表现成绩30%+书面总结成绩30%+答辩成绩30%+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分成绩10%各环节成绩和最后成绩均按百分制计分:(一)在校期间表现成绩:由年级辅导员或班导师根据学生三年来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实际表现情况给出,满分100分,在评定此项成绩时,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具体表现进行。(二)书面论文成绩: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书面论文情况给出,满分100分。(三)论文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在班内现场交流答辩的实际情况给出,满分100分。(四)离校期间表现:由各系
8、学工办根据毕业生离校期间寝室卫生情况、参加活动和行为表现等实际情况给出,满分100分。各环节评分结束后,由各系答辩小组综合每名学生的现实表现、书面总结、交流答辩和毕业离校期间表现的得分情况,给出最终成绩,并以集体讨论的形式予以落实,同时填写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鉴定表。第十七条 综合素质答辩的最终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第十八条 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同学,各系指导老师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并由学校组织答辩小组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学生,按结业处理。各系答辩完成后将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的
9、最终成绩上报学生处。第十九条 学生在毕业生离校期间严重违纪的(受记过以上处分者),综合素质答辩不及格;对于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毕业前不能解除处分者,综合素质答辩不及格。第二十条 综合素质答辩不合格者,予以结业处理,毕业后一年参加思想品德课重修考试。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目 录摘要2引言2、汽车制动系统的历史2汽车制动防抱死制动系统4.汽车制动系统的功用4.普力马制动系统的分类与结构52.2.1 ABS制动系统52.2.2电子制动力分配EBD72.3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节过程72.3.1 ABS的工作原理72.3.2 ABS的调节过程82.4 ABS的车辆容易出现的特殊故障83 汽车ABS
10、系统的案例分析93.1 案例一93.1.1 故障现象93.1.2 故障诊断93.1.3 故障排除103.2 案例二103.2.1 故障现象103.2.2 故障诊断103.2.3 故障排除113.3 案例三113.3.1 故障现象113.3.2 故障诊断113.3.3 故障排除123.4 案例四123.4.1 故障现象123.4.2 故障诊断123.4.3 故障排除13总结13致谢13摘要从汽车诞生到现今,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重要。因为车辆的制动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的车辆事故也数不胜数
11、。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历史,接着研究了普力马车型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功用、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制动系统常出现的故障。关键词:汽车制动;制动系统;ABS;车辆;故障。引言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猛增,而大量新手上路和部分驾驶员素质不高,随意违反交通法律、法规,交通事故数量也不断上升。交通事故的发生责任者之一就是驾驶员。因为驾驶员的驾驶能力或者违反交通法律、法规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责任者之二就是我们的车辆,因为车辆的自身原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事例也很多,如刹车突然失灵导致车辆事故等等。因为交通事故,车坏了我们可以再修、在买,但人要是受伤了或者死亡了,那就太可惜了。如
12、何能更好的保障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汽车安全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必修的功课,汽车安全成为汽车厂商宣传的核心主题之一。在汽车安全中,如安全车身、安全带、安全气囊、ABS和ESP等等一系列有关汽车安全的系统和部件,对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汽车安全系统和部件保障了驾乘人员的安全,但当汽车安全部件出现故障之后,它反而成为危害你和他人人身安全的潜在真凶。刹车失灵,安全气囊弹不出来,安全带断裂等故障和问题也相应发生。下面只针对海马汽车中的普力马车型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进行分析。、汽车制动系统的历史 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
13、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这时车辆的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质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置。1932年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克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
14、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ABS集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操纵性。防抱装置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计算机)与压力调节器。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1936年,博世公司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防抱制动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1969年的福特
15、使用了真空助力的ABS制动器;1971年,克莱斯勒车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ABS装置。这些早期的ABS装置性能有限,可靠性不够理想,且成本高。1979年,默本茨推出了一种性能可靠、带有独立液压助力器的全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ABS制动装置。1985年美国开发出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ABS防抱装置。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以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ABS以成为性能可靠、成本日趋下降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产品。1992年ABS的世界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辆份,世界汽车ABS的装用率已超过20%。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日
16、本、美国等)已制定法规,使ABS成为汽车的标准设备。目前,车辆防抱制动控制系统(ABS)已发展成为成熟的产品,并在各种车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产品基本都是基于车轮加、减速门限及参考滑移率方法设计的。方法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其调试比较困难,不同的车辆需要不同的匹配技术,在许多不同的道路上加以验证;从理论上来说,整个控制过程车轮滑移率不是保持在最佳滑移率上,并未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因此,发展鲁棒性的ABS控制系统成为关键。现在,多种鲁棒控制系统应用到ABS的控制逻辑中来。除传统的逻辑门限方法是以比较为目的外,增益调度PID控制、变结构控制和模糊控制是常用的鲁棒控制系统,是目前所采用的以滑移率
17、为目标的连续控制系统。模糊控制法是基于经验规则的控制,与系统的模型无关,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控制规则的灵活性,但调整控制参数比较困难,无理论而言,基本上是靠试凑的方法。然而对大多数基于目标值的控制而言,控制规律有一定的规律。车轮的驱动打滑与制动抱死是很-类似的问题。在汽车起动或加速时,因驱动力过大而使驱动轮高速旋转、超过摩擦极限而引起打滑。此时,车轮同样不具有足够的侧向力来保持车辆的稳定,车轮切向力也减少,影响加速性能。由此看出,防止车轮打滑与抱死都是要控制汽车的滑移率,所以在ABS的基础上发展了驱动防滑系统(ASR)。ASR是ABS的逻辑和功能扩展。ABS在增加了ASR功能后,主要的变化是在电
18、子控制单元中增加了驱动防滑逻辑系统,来监测驱动轮的转速。ASR大多借用ABS的硬件,两者共存一体,发展成为ABS/ASR系统。目前,ABS/ASR已在欧洲新载货车中普遍使用,并且欧共体法规EEC/71/320已强制性规定在总质量大于3.5t的某些载货车上使用,重型车是首先装用的。然而ABS/ASR只是解决了紧急制动时附着系数的利用,并可获得较短的制动距离及制动方向稳定性,但是它不能解决制动系统中的所有缺陷。因此ABS/ASR功能,同时可进行制动强度的控制。ABS只有在极端情况下(车轮完全抱死)才会控制制动,在部分制动时,电子制动使可控制单个制动缸压力,因此反应时间缩短,确保在任一瞬间得到正确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 年级 学生 综合素质 答辩 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