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繁殖与孵化.doc
《鹌鹑的繁殖与孵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鹌鹑的繁殖与孵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怎样饲养管理育雏期鹌鹑 1)开水与开食: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吃到温水,补充体内所耗水分。远距离引种是,应在饮水中加58的葡萄糖,第3天在饮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即可开食,在粉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以防白痢发生。一般每天喂68次,也可任其自由采食,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龄34克,5日龄57克,7日龄911克,11日龄1315克,15日龄1618克。 2)日常管理: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饲料与饮水保证供应。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勤于观察雏鹑的动态和排粪情况,检查并调整好密度,防止啄
2、癖发生。做好防鼠害、兽害和防煤气中毒工作。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 怎样饲养管理育成期鹌鹑 指1535日龄(蛋用鹑)或40日龄(肉用鹑)仔鹑的饲养管理。种用仔鹑均实行限制饲喂。肉用仔鹑(含淘汰的种用仔鹑)至育成期结果(有时经育肥)时上市。公鹑性成熟早于母鹑1014天,但体重低于母鹑,至40日龄左右便有求偶与交配行为,其标志还表现在泄殖腔腺已发达并分泌泡沫状物。种用仔鹑多在56周龄进行选种,编号登记后转入种鹑舍。 肉用鹑基本上采用蛋用鹑的管理原则,只是其饲养标准较高,有些单位采用雏火鸡的饲粮,效果尚可。欧美国家采用平笼结合方法,即前期平养,20日龄后笼育,也有的于2
3、5日龄后再转入育肥笼育肥。其笼高12厘米,80只/米2,暗光照,笼顶采用纱布或塑料网。饲粮中可适当掺加能量与油脂饲料。 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防各种应激而致惊群,公母鹑应分笼饲养。定期饲喂,喂后遮暗,为此可采用间歇光照制,即1小时照明、3小时黑暗,可获得较高活重、成活率,降低料肉比。 适时上市可获较低的料肉比。同时应选择高产良种,完善饲粮配方与管理,提高成活率,增加活重,降低料耗,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怎样饲养管理产蛋期鹌鹑 种鹑及商品产蛋鹑的饲养管理原则基本相似。而蛋用型与肉用型种鹑的饲养管理则有各有特点。 1)转群:育成母鹑至3540日龄,约有2左右已开产时应予转群,以熟悉新环
4、境。最好在夜间进行转群,及时供应饮水和种鹑饲料,保持安静。在转群的同时,按种鹑要求再进行一次严格选择。 2)产蛋规律与利用年限:产蛋鹑每天产蛋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午后至晚上8点前,而以下午3点、4点为最多。 在笼养情况下,种母鹑利用年限为12年,但一般多采取年年清,育种场可利用23年,但实践中采种时间仅利用810个月,以确保种蛋质量。商品蛋鹑仅利用1012个月。生产中应主要考虑产蛋量、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及其经济效益和育种价值。 3)强制换羽: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一般自然换羽时间长,换羽慢,产蛋少且不集中。实施方法: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
5、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饮水不可中断。必须淘汰病、弱个体。 4)日常管理要点:要保持饲料与饮水的正常供应,并据产蛋率、气温调整饲粮。防止子宫外翻,注意控制体重与膘度。在夜间与早晨各集蛋1次,应采用蛋托分装,防止堆压破损。防止各种应激,严防兽害。做好日常记录和统计报表工作。木箱、纸箱孵化鹌鹑技术木箱、纸箱孵化一般适宜于庭院养殖,设备简单、易操作、投资小。 孵化箱的制作:把木箱或纸箱的底部及四周用纸糊严,并铺上1.52.0厘米厚的药棉(已消毒)。 孵化:将种蛋消毒后入孵,种蛋放进箱内,大头朝上整齐排列一层,随即排列23层,最好不超过3层(以防蛋被压破),蛋上面放一只温度计,
6、箱上面用棉被盖严,放在3839的热炕上,以不烫手为宜。待蛋温升至38时开始翻蛋,每隔4小时将上下左右的蛋换一下位置,保持温度均匀。入孵后的第5天照蛋,检出无精蛋和死精蛋,检查胚胎长相是否正常,入孵到第14天第2次照蛋,此时特别注意凉蛋,每隔3小时凉蛋1次,每次2分钟左右,蛋温降至33为止,再经23天就可出雏。鹌鹑的育雏技术鹌鹑简称鹑,其体型小、成熟早、产蛋率高、繁殖力强和饲料转化率高,易饲养。现就对鹌鹑的育雏技术浅谈如下。 一、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前准备好保温、向阳、通风良好、地面干燥的育雏室。家庭小规模育雏,一般可利用普通空余房中的一部分,或在鹌鹑舍中隔离出一部分。如果进行规模较大的专业育雏,
7、就需要建造专用的育雏室。 在育雏前,应对育雏室、育雏器、料糟、饮水器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地面上用2%5%的烧碱水进行消毒,室内墙壁用5%10%的石灰乳粉刷,对料槽、饮水器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 在育雏前一天就要对育雏器进行预热,调试到适当的温度,同时雏鹌鹑的饲料、所用药物、垫料等都应准备妥当,以免中途断料、缺药,造成工作被动。 对出壳后的鹌鹑,要进行挑选,及时把体弱、瘦小、有残疾等不合格的鹌鹑淘汰。 二、育雏条件 1.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期必备的条例,因为刚出壳的雏鹌鹑体温调节机能差,既怕冷又怕热,温度不适宜,会使成活率降低。开始育雏的35天内,必须在育雏箱底板上铺设麻袋片,麻袋片既
8、厚又软,易保温,切不可垫塑料薄膜,因为雏鹌鹑易滑倒,一旦受到挤压,会造成跛脚。 经育雏35天后,转为地面育雏的,育雏地面可铺上木屑;如在育雏笼中饲养的,可抽掉麻袋片,以便让粪便从网孔中漏到下面的承粪板上。 对出壳1周内的雏鹑,育雏温度应掌握在3537的范围内,以后每两天下降1或每周下降23。雏鹑不同日龄的适宜温度为:16、712、1318和1925日龄的育雏器温度分别为3537、3134、2630和2025,但实际应用时还应根据外界气温和雏鹌鹑的动态灵活掌握。当温度适宜时,雏鹌鹑表现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亮整齐,休息时分散均匀、不打堆,比较安稳,不常发出叫声,平时也在热源四周散步。当
9、温度过高时,雏鹌鹑表现出张口呼吸,抢水喝,张口喘气,羽毛蓬松,而且远离热源,集中在育雏器边缘。当温度过低时,雏鹌鹑则拥挤在热源底下,打堆,羽毛竖立,闭眼尖叫,身体发抖,导致死亡。 雏鹌鹑的保温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春秋育雏保温24天左右即可不加温,夏季只要保温45天即可,冬季保温时间则需20天左右才能脱温。对刚脱温的雏鹌鹑要经常观察,仍要注意天气和气温的变化,使其逐步适应。 由于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关系到育雏的成败,若采用电热保温法育雏时,万一遇到停电,对雏鹌鹑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雏鹌鹑受冷。如果停电时间短,可把雏鹌鹑暂时放在铺有棉花的纸盒内,采用自温保温法;如果停电时间过长(在1
10、2小时以上),育雏数量又多时,应采用其他热源补救,否则,雏鹌鹑遇低温会互相拥挤、打堆、受凉或被压死。 2.湿度 初生雏开食后56天内,湿度掌握在65%70%,接近出雏机内的湿度,如果出雏后于干燥的育雏箱内,雏鹌鹑在生理上不易适应,不利于雏鹌鹑消化吸收体内残留的卵黄。提高相对湿度的方法,一般是利用空罐头盒等器具盛满水,再取一条毛巾将其一头吊在盖上,另一头浸在水中,水分就可随毛巾的吸收而蒸发,从而提高箱内的相对湿度。56天以后,相对湿度保持50%60%即可。 3.通风换气 雏鹌鹑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为了保温,过分密闭育雏箱因阻碍了空气的流通,造成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蓄积,从而影响雏鹌鹑的生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鹌鹑 繁殖 孵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