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医学习题集.doc
《[中医中药]中医学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中医学习题集.doc(9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绪 论2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0第二章 藏象21第三章 病因51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症66第五章 病机73第六章 防治原则88绪 论一、学习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二、各型试题98(一)选择题A型题1.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E小儿药证直诀2. 首先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诸病源候论E小儿药证直诀3. 在病因分类中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景岳 B张仲景C陈无择 D张从正E巢元方4. 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
2、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伤寒杂病论5. 下列著名医家被认为是“寒凉派”代表的是:A朱丹溪 B李东垣C张子和 D刘完素E张元素6. “邪去则正安”的提出者是:A刘完素 B张从正C李时珍 D朱丹溪E吴鞠通7. “六气皆从火化”的提出者是:A张从正 B陈无择C刘完素 D张仲景E吴鞠通8. 脾胃论的作者是:A刘完素 B李时珍C朱丹溪 D李东垣E陈无择9.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提出者是:A刘完素 B张从正C李时珍 D朱丹溪E吴鞠通10. 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C标本同治 D辨证论治E审因论治B型题A朱丹溪 B李东垣C张子和 D刘完素E张元素11. 属
3、于明代的著名医学家是:12. 被认为是“滋阴派”代表的是:A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伤寒杂病论13. 张仲景的著作是:14. 巢元方的著作是:A发热 B风寒犯肺C感冒 D死亡E健康15. 属于症状的是:16. 属于证候的是:17. 属于病名的是:C型题A. 李东垣 B张从正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18.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19. “六气皆从火化”的提出者是:A脾胃不和 B风热犯肺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20. 专属于中医学证候概念的是:21. 属于病名的是:X型题22. 关于中医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体系B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
4、为主导思想C 中医学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D 中医学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E 中医学是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3. 关于人的病理上的整体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有诸内,必形诸外”B眼病的病理机制,应从五脏的整体联系去认识C肝的功能失常时,不仅肝本身出现病变,而且可能影响到脾的功能D精、气、血、津液的病变,可引起神的失常E精神情志的失常,也能损伤形体而出现精、气、血、津液的病变24. 关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B 古代的矿物学、植物学曾对中医学
5、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C 古代的军事学、数学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D 古代的酿酒技术、冶炼技术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E 古代的物候学、农学、生物学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二)填空题1.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 提出了“ 主身之血脉”的见解。2. 内经包括 和 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3. 张机的伤寒杂病论通常被分为 与 两部分。4.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 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5. 晋代 编撰的 ,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6. 晋代 编撰的 ,
6、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7. 隋代 编撰的 ,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8. 南宋 著成 一书,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9. 刘完素倡导 论,后人称其为 “ ”。10. 金元四大家中 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 ”。11. 李杲被称为“ ”。代表作为 、内外伤辨惑论等。12. 朱震亨有“阳常有余, ”的著名理论,后人称其为“ ”。13. 代医学家吴又可著 。14. 叶桂著 ,创建了温热病的 辨证理论。15. 薛雪著 ;吴瑭著 。16. 著 ,改正了古医藉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医学理论。17.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 ,二
7、是 。18. 、 、神为人身“三宝”。19.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 或某一 的病理概括。20. 都是感冒病,但对不同的病人常常有不同的治法,这被称为 ;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有时候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这被称为 。(三)判断题(对者画 错者画)1 中医学是只研究人体疾病的科学。2 中医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体、与自然科学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体系。3 中医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4 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但医学没有社会科学特性。5 中医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借用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阐述关于生命、健康
8、、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6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7 法家提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和道德观念,对古代医生的修身及医德的形成有较大影响。8 古代军事家的用兵之道对中医学治疗原则和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影响。9 酒及汤液发明于药物已相当丰富的殷商时期。10 春秋时期攻(灸疗)、达(针刺)、药(药物治疗)已是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11 古人为了探求人体生命规律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12 难经中最早提出了食管与肠道的长度比约为1:35。13 难经中最早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
9、的见解。14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即指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体内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外表。15 五脏分证是把某一组在某一定部位器官出现的特定症状,归结为五脏中某一脏的功能失调,在治疗时,调理这一脏的生理失常,就能治愈疾病或使病情缓解。16 内经一书中尚未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17 内经时代已经逐渐形成了经络学说。18 黄帝内经问世于隋唐时代,包括素问和脉经两部分,共162篇。19 黄帝内经共18卷,是先秦至明清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20 黄帝内经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21 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0、22 黄帝内经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23 黄帝内经一书认为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因而在治疗上应当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24 黄帝内经汲取哲学理论,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构成本原。25 黄帝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认为人体内阴阳双方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26 黄帝内经除了应用阴阳学说以外,还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27 难经相传为华佗所作,该书对脉学有较详细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28 难经一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
11、治理论。29 伤寒杂病论为西汉初期医学家张仲景所著。30 伤寒论分为伤寒杂病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31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2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33 神农本草经书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34 神农本草经提出了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35 伤寒杂病论的组方配伍严谨,疗效确凿,故被奉为“经方”。36 宋代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37 唐代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经,是
1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38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39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编撰者是唐代的孙思邈。40 钱乙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深远。41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的四位名医:刘完素、张从正、李时珍、朱震亨,他们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2 “寒凉派”的代表是张从正,其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43 “滋阴派”的代表是李杲,其代表作为格致余论。44 朱丹溪强调胃气对发病的决定性作用,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45 张子和提出“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
13、邪派”。46 朱震亨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47 明代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48 温病学说形成和发展于明清时期,代表人物有吴有性、叶桂、薛雪、吴瑭等。49 叶天士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吴鞠通创立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50 清代名医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藉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否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51 恽铁樵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为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作。52 整体观念,是中医对人体自身完整性的认识,涉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3 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
14、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54 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55 有生命的人的机体上的形体与精神是可以分割的。56 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 “五脏一体观”。57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心理活动。58 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59 中医治疗疾病时经常“病在下者高取之”,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治疗法则。60 口舌生疮可用清心火和利水的方法治疗,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治疗方法。61 形病可引起神病,神病则不会致形病。62 “水土不服”从疾病的角度证明,地域环境对人体生
15、理确有一定影响。63 每一季节都有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64 昼夜的变化对人体的疾病状态没有影响。65 地域环境不同,人们易得的疾病也不一样。66 个人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体质没有影响。67 长期心理紧张可破坏人体生理的协调和稳定,可以使某些疾病加重或恶化。68 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肉体” 医学模式。69 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70 症状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体征构成。71 证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72
16、 麻疹、水痘、感冒、肺痈、肠痈、痢疾、消渴都是证的概念。73 “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阴”都是病名。74 发热、恶心呕吐、风寒感冒皆属症状的范畴。75 孤立的证候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76 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77 证候能反映疾病某一阶段和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78 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体现,同病异治则相反。79 不同的人患感冒后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辨证也不同,因而用药也应该不雷同,即需要“同病异治”。80 中医学在注重“辨证论治”的同时,也在运用辨病治疗思维。8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是藏象学说。(四)名词解释1. 中医学2. 整体观察法3.
17、 有诸内,必形诸外4. 五脏分证5. 金元四大家6. 整体观念7. 五脏一体观8. 疾病9. 证候10. 症11. 辨证12. 论治13. 同病异治14. 异病同治15. 因证立法 (五)问答题1. 中医学是什么性质的学科?2. 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确立于什么时代?当时的代表著作有哪些?3. 如何把握对中医学的继承?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如何理解整体观念?5. 试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分析“水土不服”。6. 什么是病、证、症?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7. 何谓辨证论治?辨证应该辨明哪些内容?8. 如何理解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9. 如何把握辨证与辨病二者之间的关系?三、参考答案及难
18、点解析(一)选择题01-05.CCCCD 06-10.BCDDD 11-15.EAECA16-20.BCCDC 21.D 22.ABCDE23.ABCDE 24.ABCD (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 心2. 素问 灵枢3. 伤寒论 金匮要略4. 神农本草经 3655. 王叔和 脉经6.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7.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8.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9. 火热 寒凉派10. 张从正 攻邪派11. 补土派 脾胃论12. 阴常不足 滋阴派13. 明 温疫论14. 温热论 卫气营血15. 湿热条辨 温病条变16. 王清任 医林改错17.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18. 精 气19. 阶段 类型20
19、.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三)判断题01-05. 06-10.11-15. 16-20.21-25. 26-30.31-35. 36-40.41-45. 46-50.51-55. 56-60.61-65. 66-70.71-75. 76-80.81.(四)名词解释1. 中医学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即是中医学。2. 整体观察法 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称为整体观察法。3. 有诸内,必形诸外 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体内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中药 中医学 习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