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
《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15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河南省孟津县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项目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孟津县土壤肥料工作站2008年10月目录前 言5第一章 孟津县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概况7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7一、地理位置7二、行政区划7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8一、农村经济情况8二、农业生产现状9第三节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11一、气温11二、光照与热量12三、降水量12四、地表水资源13五、地下水资源15第四节 农业基础设施18一、农业水利设施18二、农业生产机械19第五节 农业生产简史20第六节 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20一、种植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二、耕地地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三、农业生产设施方面21四
2、、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方面22第七节 农业生产施肥22一、历史施用化肥数量、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22二、有机肥施肥现状26三、化肥施用现状27四、其他肥料施用现状30五、大量元素氮磷钾比例、利用率30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户施肥的影响31七、施肥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2第二章 土壤与耕地资源特征34第一节 孟津县耕地土壤状况34一、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34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壤性状37第二节 耕地立地条件状况38一、地貌类型38二、成土母质40三、地形部位41第三节 耕地土壤改良与实施效果42一、西部基岩丘陵区42二、河流阶地43三、黄土台塬区44第四节 耕地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45第三章 耕地土壤养
3、分49第一节 有机质49一、全县基本状况49二、分级论述51第二节氮、磷、钾51一、全氮51二、有效磷52三、速效钾54四、缓效钾55五、分级论述56第三节 微量元素59一、有效铜59二、有效铁60三、有效锰62四、有效锌63五、分级论述64第四章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程序68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与程序68一、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68二、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68第二节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与程序70一、工作准备70二、资料准备71三、技术准备72四、耕地地力调查方法与内容73五、样品分析与质量控制75六、基础数据库的建立76第五章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84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84一、指标选取的
4、原则84二、指标的确定84三、评价单元确定85四、评价单元赋值86五、综合性指标计算87第二节评价指标权重87一、建立层次结构88二、构造判断矩阵88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89第三节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确定92一、质地93二、质地构型93三、剖面构型94四、障碍层类型94五、障碍层厚度94六、障碍层位置95七、灌溉保证率95八、有效土层厚95九、地形部位95十、有机质96十一、速效钾96十二、有效磷96第六章 耕地地力分析97第一节 耕地地力数量及空间分布97一、耕地地力数量97二、耕地地力空间分布分析98第二节 耕地地力等级分述99一、一级地99二、二级地102三、三级地105四、四级地10
5、8五、五级地111第七章 耕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区115第一节 类型、面积、划分标准与分布117一、坡改梯型117二、灌溉改良型117三、障碍层次型117四、瘠薄培肥型118第二节 主要障碍因素分析118一、坡地梯改型118二、灌溉改良型119三、障碍层次型119四、瘠薄培肥型119第三节 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120一、坡地梯改型耕地哦技术120二、刚刚改良型耕地哦技术121三、障碍层次型耕地哦技术123四、瘠薄培肥型耕地哦技术123第八章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125第一节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与建议125一、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原则125二、区界论126三、土壤改良利用措施126第二
6、节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33一、稻麦鱼生产基地133二、孟津梨生产基地134三、优质烟生产基地134四、柿枣、苹果、核桃、山楂、土特产基地134五、烟菜瓜果基地134第三节 平衡施肥对策与建议135第四节 耕地质量管理建议136一、建立依法管理耕地质量的体制136二、扩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137三、加强农业技术培训137第五节 孟津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137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38二、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39三、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与布局140四、加快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143第九章 附件146孟津县耕地地力
7、评价技术报告前 言一、立项背景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物质生产最基本的源泉。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人们获取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而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有土斯有粮”,说明切不可忽视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土壤普查。1958年开展的第一次土壤普查,对氮肥生产和使用、土壤改良与利用及粮食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4年开展的第二次土壤普查,为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改革施肥制度、满足粮食的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和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对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2007年,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
8、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0766号),要求测土配方施肥县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根据农业部的工作安排,孟津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和2007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的要求,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了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二、目的意义孟津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已过去20多年,这期间我国农村经营体制、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种植结构、产量水平、肥料和农药使用等多个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有的资料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有必要对耕地地力进行新的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通过耕地地力评价,摸清区域耕地地力状况,对于提高耕地保护与管理
9、水平,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发展有机农业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展土壤改良与培肥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孟津县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产生了大量的田间调查、农户调查、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测试和田间试验的预测记载数据。对这些数据的质量进行控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保存测土配方施肥数据资料,使其持久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的历史资料,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
10、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测土配方施肥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就是全面收集整理第二次土壤普查等历史资料、建立规范的县域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对测土配方施肥及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为不同尺度的耕地资源管理、农业结构调整、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三、预期主要成果及目标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将取得以下成果:1、孟津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孟津县土壤养分图,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图,还包括Cu、Fe、Mn、Zn 和pH的分布图。3、耕地地力等级图和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图。4、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
11、告、技术报告以及耕地改良利用、作物适宜性评价和种植业布局等系列专题报告。第一章 孟津县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一、地理位置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属黄河中下游交界处,属洛阳市辖县。地理坐标在北纬34433457,东经1121211240之间。东连偃师、巩义市,西临新安县,南依洛阳市区,北接济源市、吉利区和孟州市。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总面积758.7平方公里,距洛阳市区10公里,距省会郑州134公里。县境中西部为邙山,属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全长55公里,宽17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4.8%。境内主要河流属黄河水系,有黄河、金水河及瀍河等。
12、交通四通八达,207、310国道和开(封)洛(阳)高速公路等主要干线南北纵横,洛(阳)孟(津)引线与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相连,基本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络。焦枝铁路经县境32公里,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在孟津麻屯镇境内。二、行政区划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全县辖9镇,1乡,227个行政村,22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8万人,非农业人口5.6万人,城镇人口13.06万人;人口密度558人/平方公里。(图1-1)图1-1 孟津县行政区划图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一、农村经济情况孟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成分的县,农村人口占全县85%以
13、上。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2006年,全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值18843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0729万元,占总产值的48.15%;林业产值3081万元,占总产值的1.64%;牧业产值80075万元,占总产值的42.50%;渔业产值8010万元,占总产值的4.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538万元,占总产值的3.47%。 (见图1-2)图1-2 孟津县农林牧渔在第一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
14、进一步得到优化。城镇居民收入有较大增长,食品消费中的肉、蛋、奶消费以及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消费均有明显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990元,比上年增收425元,增长16.6%;农民年人均现金收入3976元,比上年增收613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8元,比上年增支328元,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78平方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二、农业生产现状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2006年全县总户数134151户,总人口45.4万人,男性22.9万人,女性2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8万人,非农业人口5.6万人。有村委会227个,乡村
15、户数101898户,通汽车村数227个,通电话村数227个。农业从业人员225687人。2006年末实有耕地38070公顷,比上年增加耕地290公顷,比2002年增加耕地5233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60004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455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9.09%,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4951公顷,总产111342吨,秋粮播种面积22504公顷,总产量97177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228公顷,占7.05%,总产111342吨;棉花播种面积270公顷,占0.45%,总产203吨;烟叶作物播种面积1226公顷,占2.04%,总产2315吨;蔬菜面积4735公顷,占7.89%,总产1420
16、50吨;药材播种面积323公顷,占0.54%;瓜果类播种面积367公顷,占0.61%,总产9126吨;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400公顷,占2.33%。(见图1-3)图1-3 孟津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全县果树种植面积1589公顷,总产39590吨。其中苹果651公顷,占总种植面积40.97%,总产13344吨;梨453公顷,占28.51%,总产14904吨;葡萄186公顷,占11.71%,总产4552吨;桃251公顷,占15.8%,总产6384吨;其他48公顷,占3.02%,总产11342吨。(见图1-4)图1-4 孟津县水果种植面积(%)畜牧业和家庭养殖业:年末大牲畜存栏数59069头,生猪存栏
17、数182300头,羊存栏数54971只,家禽存养量1352800只。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2006年,农村各类固定资产投资15129万元,比上年减少43.7%,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196472千瓦,农村用电量14378万千瓦时,灌溉面积14880公顷,全县全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72吨,地膜覆盖面积3363公顷,农用柴油使用量5515吨,农药使用量385吨,化肥施用量66091吨(实物量)其中,氮肥32005吨、磷肥18864吨、钾肥4994吨、复合肥10218吨。第三节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孟津县地处东亚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半干旱气候。温差明显、四季分明,其气候特点是:春季多
18、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降雨量小而蒸发量大。一、气温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孟津县年平均气温为14.1,一月份最低,平均为0.2;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6.4。在作物生长的4-10月份,日较差5月份最大为12.7,8月份最小为8.6,有利于作物物质的积累及种子果实优良品质的形成。(见表1-1、图1-5)。表1-1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一览表(单位:)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均气温0.23.07.415.120.525.026.425.021.015.17.92.514.1图1-5 孟津县1986-2000年
19、各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表1-2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对照表(单位:)时 段1986-19901991-20001986-2000气 温13.714.214.0从气候趋势变化看(见表1-2):孟津县年平均气温逐年升高,19912000年与1986-1990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0.4。二、光照与热量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孟津县年平均日照2293.5小时(见表1-3、图1-6),五月日照最长,平均为241.4小时/月,年总辐射量平均为116.0千卡/平方厘米,有效光辐射量56.8千卡/平方厘米,全年0的积温5072 ,10积温为4526,我县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有
20、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可满足我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表1-3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日照时数一览表(单位:小时/月)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日照时数163.2152.8167.5211.9241.4225.7211.3209.9189.1181.5169.6169.72293.5图1-6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图表1-4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日照时数对照表(单位:小时/月)时 段1986-19901991-20001986-2000日照时数2219.32279.72249.5从气候趋势变化看(见表1-4
21、):孟津县年日照时数增多,19912000年与19861990年相比日照时数增多2.7,日照时间增长,有利于我县秋作物产量提高和棉花吐絮。三、降水量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年平均降水量586.9毫米,具体各月降水量分布情况见表1-5、图1-7。表1-5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降水量一览表(单位:mm)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降水量9.115.030.639.454.061.3128.3106.569.043.023.27.7586.9图1-7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降水量变化趋势图表1-6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降水量对照表(单位:mm)
22、时 段1986-19901991-20001986-2000日照时数615.7574.82249.5从气候趋势变化看(见表1-6):孟津县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9912000年与19861990年相比年降水量减少了6.6。以孟津农牧志(2001)数据为准:在全年降水中,春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9.3%,夏季占48.9%,秋季占27.4%,冬季占4.4%。降水量在年内时空分布不均,往往造成短期的涝灾和干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但旱多于涝。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035.0毫米(1964年),最少年份406.0毫米(1965年)。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情况,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多,送庄以东在600mm以下,送庄至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孟津县 耕地 地力 评价 专题报告 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