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pdf
《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pdf(7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任务任务来源来源规范主要条款解释规范主要条款解释二二四四3 一一3三三规范规范编制过程编制过程规范编制原则和技术路线规范编制原则和技术路线一、任务来源一、任务来源 2013年底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和修订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工作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13年第12号),确定将地质灾害锚固治理工程设计规范纳入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预期预期效果效果推动工程设计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锚固治理设计整体水平提升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水平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地质环境设计安全适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
2、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委托单位委托单位牵头单位牵头单位参编单位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主编单位地质灾害治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理锚固工程设计设计规范规范1.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湖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环处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3.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4.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5.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章节目录起草人员(其中,教高及研究员8人,高工及副研究员7人)前言、引言李正川、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
3、晓林1.范围李正川、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李正川、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3.术语、定义和符号彭家贵、周彬及各负责相应章节的参编单位4.基本规定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5.锚杆设计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郭培国、王建松、闵弘、董志宏、丁秀丽、柴贺军6.锚索设计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郭培国、王建松、闵弘、董志宏、丁秀丽、柴贺军7.锚杆(索)挡墙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郭培国、王建松、闵弘、董志宏、丁秀丽、柴贺军8.锚喷支护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郭培国、王建松、闵弘、董志宏、丁秀丽、柴贺军9.土钉墙设计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郭培国
4、、王建松、闵弘、董志宏、丁秀丽、柴贺军10.锚杆(索)试验彭家贵、周彬、王全成11.锚杆(索)监测彭家贵、周彬、王全成12.设计成果彭家贵、周彬、石志龙、谢晓林条文说明各章节编写者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二、规范编制原则及技术路线二、规范编制原则及技术路线1、编制原则 规范编制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有关标准相协调,避免矛盾3.符合我国国情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定应积极采纳4.安全适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保护环境5.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6.技术性问题应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或专题论证基础上认真研究,共同确认或作出正
5、确结论7.内容严谨明确、公式正确,文句简练。二、规范编制原则及技术路线二、规范编制原则及技术路线2、编制技术路线 任务分解任务分解编制编制本本标准工作大纲标准工作大纲系统调研、资料收集系统调研、资料收集深入研究编制技术内容深入研究编制技术内容形成标准规范初稿形成标准规范初稿对标准规范交流应用对标准规范交流应用形成标准规范讨论稿形成标准规范讨论稿对标准规范细化调整对标准规范细化调整提交标准规范提交标准规范审查审查稿稿专业队伍专业队伍 优势互补优势互补专家咨询专家咨询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专业技术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密切结合应用密切结合应用开放合作协调开放合作协调集中办公讨论集中办公讨论全面全面分析分析,
6、统筹统筹安排安排提交正式稿提交正式稿三三、规范编制过程、规范编制过程2014年1月6月2014年6月7月2014年7月8月2014年9月2016年8月2016年9月12月2017年4月2018年9月2019年5月收集资料阶段调研及征求意见阶段编制大纲阶段规范初稿编制阶段 提交初稿,专家审查送审稿审查提交正式稿2013.11-12提出工作方案提出工作方案及基本框架及基本框架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规范讨论及审查会议 2014年5月23日第一次讨论会议(重庆)1、讨论规范编制章节内容;2、编制分工安排;3、编制要求及进度安排;4、编制工作注意事项及其他建议。2014年9月10日第二次讨论会
7、议(重庆)1、针对参编单位提出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咨询;2、对规范的章节编排向专家咨询,完善规范编制内容。3、确定工作计划。2016年1月2224日 第三次讨论会议(成都)1、讨论规范整体结构,调整章节顺序;2、讨论各章节差,错、漏及词句等;3、补充、更正、修改章节内容及条文;4、讨论下步计划及建议。2016年4月1116日 第四次讨论会议(深圳)1、进一步讨论规范布局结构,章节顺序;2、对个各章节词句逐字逐句推敲,检查差,错、漏等;3、补充、更正、修改章节内容、条文及附录;4、提出编制其他建议。2016年10月17日专家审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对规范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审查 2017年
8、4月2018年9月 专家审查 北京对送审稿进行审查 2019年5月提交正式稿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 1、第一次讨论会议、第一次讨论会议 2014年5月23日地质灾害锚固治理工程设计规范地质灾害锚固治理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第一次讨论会议在次讨论会议在中铁二院重庆公司中铁二院重庆公司召开,主要召开,主要讨论规范编制章节讨论规范编制章节内容内容,编制分工编制分工及进度及进度安排安排等。等。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 2、第二次讨论会议、第二次讨论会议 2014年9月10日在重庆进行专家咨询会议,对各参编单位的问题向专家咨询,完善规范的章节编排。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咨询:1、讨论锚固工程所包
9、含的内容。2、锚杆、锚索的使用年限问题。3、锚杆和锚索章节是分开还是合并编写。4、“锚喷支护设计”、“土钉墙”、“微型桩”是否纳入规范。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 3、第三次讨论会议、第三次讨论会议 2016年1月2224日地质灾害锚固治理工程设计规范第三次讨论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讨论规范整体结构,调整章节顺序,讨论各章节差,错、漏及词句等,补充、更正、修改章节内容及条文等。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 4 4、第四次讨论会议第四次讨论会议 2016年4月1116日地质灾害锚固治理工程设计规范第四次讨论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规范布局结构,章节顺序,对上次会议修改章节词句逐字逐
10、句推敲,检查差,错、漏等;补充、更正、修改章节内容、条文及附录等。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 5、专家审查、专家审查 2016年年10月月17日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规范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规范初稿进行审查。初稿进行审查。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审查主要意见如下:审查主要意见如下:1、该规范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格式符合国、该规范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格式符合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土资源部的要求。2、该规范在总结我国锚固治理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规范在总结我国锚固治理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锚固工程设
11、计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能够满对地质灾害锚固工程设计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能够满足我国锚固治理工程的需要。足我国锚固治理工程的需要。3、该规范内容完整,层次清楚,可操作性强。、该规范内容完整,层次清楚,可操作性强。4、专家组主要修改意见如下:、专家组主要修改意见如下:(1)建议规范适用范围以地质灾害体为锚固对象。建议规范适用范围以地质灾害体为锚固对象。(2)建议取消施工要求章节建议取消施工要求章节内容内容(后续的讨论和专家咨询时该内容进行了简化)。(3)建议锚杆计算采用总安全系数法。建议锚杆计算采用总安全系数法。(4)建议取消土钉墙建议取消土钉墙设计设计(后续的讨论和专家咨
12、询时保留)。(5)建议将规范名称改为建议将规范名称改为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 6、送审稿专家审查(北京)、送审稿专家审查(北京)2017年年4月月2018年年9月月中国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组织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对规范送审稿进行审查。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规范编制组对规范家对规范送审稿进行审查。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规范编制组对规范进行了重新梳理,进行了仔细研究,做了详细修改。进行了重新梳理,进行了仔细研究,做了详细修改。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 7、提交正式稿、提交正式稿 按照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
13、业按照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对规范在文字格式、公式编协会对规范在文字格式、公式编写、规范中附图的绘制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再一次对规范写、规范中附图的绘制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再一次对规范进行全面梳理,并于进行全面梳理,并于2019年年5月月提交规范正式稿。提交规范正式稿。三、规范编制过程三、规范编制过程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规范正文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符号4.基本规定5.锚杆设计6.锚索设计7.锚杆(索)挡墙8.锚喷支护9.土钉墙设计10.锚杆(索)试验11.锚杆(索)监测12.设计成果规范附录条文说明最终章节构成 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
14、要条款解释132范围 本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治理锚固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设计计算、构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设计计算、构造要求、施工要求、锚杆(索)试验、造要求、施工要求、锚杆(索)试验、锚杆(索)监测和设计成果要求。锚杆(索)监测和设计成果要求。本本标准适用于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标准适用于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程设计。引用文件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规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TB 10025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共16个各类标准术语、定义和符号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 geologica
15、l hazard 由于由于自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危害或威胁人类生命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危害或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生存环境质量的不良地质作用和财产安全及生存环境质量的不良地质作用和现象,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和现象,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锚固锚固 anchoring 通过通过锚杆或锚索将不锚杆或锚索将不稳定岩土体与稳定岩土体紧密联结,以加固稳定岩土体与稳定岩土体紧密联结,以加固不稳定地质体的工程措施。不稳定地质体的工程措施。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4 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 对锚固工程设计需要的基础资料、设计使
16、用年限、设计阶段以及基本原则等内容作出规定。4.2防治工程等级 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划分的具体原则作出规定。4.3设计原则 对一般锚固工程设计的荷载组合类型以及地震区锚固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作出规定。4.1 4.1 一般一般规定规定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锚固工程设计应在锚固工程设计应在取得基础取得基础资料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效地资料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效地利用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利用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因地制宜,合理设计。4.1.3 4.1.3 永久永久锚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锚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且不应低于受其保护建(构)筑物的年,且不
17、应低于受其保护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4.1.4 4.1.4 锚固锚固工程设计阶段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工程设计阶段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简单的灾害体,可简化为一个阶段:段。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简单的灾害体,可简化为一个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4.1.5 4.1.5 采用采用锚固工程对黄土、冻土、膨胀土等特殊性岩土及腐蚀性环境的地质灾锚固工程对黄土、冻土、膨胀土等特殊性岩土及腐蚀性环境的地质灾害体进行治理时,宜结合当地的设计使用经验害体进行治理时,宜结合当地的设计使用经验。4.1.6 4.1.6
18、锚固锚固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法、信息化施工。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法、信息化施工。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4.2 4.2 防治防治工程工程等级等级 原来本无此内容。防治工程等级划分有多个版本,本标准等级的划分参考了已经发布的“崩塌防治工程设计规范”以及重庆市三峡地灾技术要求内容。级别级级级威胁对象威胁设施的重要性重要较重要一般威胁人数(人)500500100100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50005000500500注:重要威胁设施是指核电站、政治设施、军事设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水电设施、县级和县级以上城市等;较重要威胁设施是指主要集镇、或大型工矿企业、
19、重要桥梁、国道、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等;一般威胁设施是指一般民点、一般工矿企业、省道、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等。表1 防治工程等级划分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4.3 4.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本标准对I、II、III防治等级的结构重要性系数有所调整。在确定支护结构截面或支护结构内力、混凝土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并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0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对防治工程等级为级不应小于1.1,、级不应小于1.05,临时工程不小于1.0;S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0SR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
20、规范主要条款解释5.锚杆设计 5.1一般规定对锚杆的类型、适用范围及特殊地质灾害体锚固设计的要求作出规定。5.2设计计算对设计荷载、锚杆杆体及锚固段长度等计算作出规定。5.3构造要求对锚杆的组成部分、自由段与锚固段长度、锚杆倾角、钻孔要求等内容作出规定。5.4锚杆的防护要求对锚杆防护等级、防护措施等内容作出规定。5.5锚杆工程原材料要求对锚杆的杆体、注浆材料、锚具、防护套管等材料作出规定。5.6施工要求对锚孔施作,锚杆的制作与安放、注浆、张拉与锁定、特殊土中施工要求等内容作出规定。5.1一般规定5.1.3 锚杆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未经处理的以下地层中: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未经处理的以下地层中:
21、a)有机质土,淤泥质土;b)液限L50的土层;c)相对密实度Dr0.3的土层。5.1.4 特殊特殊岩土层的锚固设计应在充分调查研究或必要的岩土层的锚固设计应在充分调查研究或必要的试试 验验基础上进行特殊设计基础上进行特殊设计。5.1.5 下列下列情况宜采用预应力锚杆:情况宜采用预应力锚杆:a)变形控制要求严格者的地质灾害体;b)初期需要预应力来控制变形的地质灾害体;c)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体。5.25.2设计设计计算计算5.2.1锚杆拉力 锚杆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costkakHN式中:Na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锚杆所受轴
22、向拉力(kN);Htk锚杆水平拉力标准值(kN);锚杆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2.2 锚杆钢筋面积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普通钢筋锚杆:预应力筋锚杆:baksyK NAfbakspyK NAf式中:As锚杆钢筋或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2);Kb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按表2取值;fy、fpy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按附录A表A.1、A.2取值。防治工程等级安全系数临时性锚杆永久性锚杆级1.82.2级1.62.0级1.41.8 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锚固段长度取上面二者计算结果大值锚固段长度取上面二者计算结果大值。地震验算时安全系数按。地震验
23、算时安全系数按0.8折减折减la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5.2.4 锚杆锚固段长度岩土体与锚杆注浆体间的锚固段长度:锚杆钢筋与锚固注浆体的锚固段长度:akarbkKNlDfakabKNln df式中:la锚杆锚固段长度(m),尚应满足本标准第5.3.3条的规定;K锚杆注浆体抗拔安全系数,按表3取值;frbk岩土体与注浆体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 资料时可按表4和表5取值;n钢筋根数(根);d锚杆钢筋直径(m);fb钢筋与注浆体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kPa),应由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按表6取值。首次将黄土纳入锚固工程设计规范中:四、规范主要
24、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土层种类土的状态frbk值(kPa)粘性土坚硬65100硬塑5065可塑4050软塑2040砂土稍密100140中密140200密实200280碎石土稍密120160中密160220密实220300黄土Q26065Q35055Q44045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注2:Q1黄土土体与注浆体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可参考Q2上限值,并结合现场拉拔实验情况进行取值;注3:注浆体与黄土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当采用二次灌浆、扩孔工艺时可适当提高;注4: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表5 土体与注浆体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5.35.3构造要求
25、构造要求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四、规范主要条款解释5.3.2 锚杆自由段长度应超过潜在滑面不小于1.5m,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应小于5.0m。5.3.3 锚杆锚固段长度应根据岩土体与注浆体间、锚杆杆体与注浆体间的粘结强度计算确定,并取其中大值。土层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4.0m,且不宜大于10.0m;岩层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3.0m,且不宜大于45D和6.5m;当计算锚固段长度超过构造要求长度时,应采取改善锚固段岩土体质量、提高灌浆压力、扩大锚固段直径、采用荷载分散型锚杆等措施,提高锚杆承载能力。5.45.4锚杆的防护要求锚杆的防护要求 防护总的原则:锚杆的防腐保护等级和措施,应根据锚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治理 锚固 工程设计 规范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