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m大开挖深基坑监测工作方案.doc
《17.9m大开挖深基坑监测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9m大开挖深基坑监测工作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廊坊新朝阳广场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工作方案 河北经纬大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五月廊坊新朝阳广场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工作方案 批准:王瑞玲审定:杨凤民审核:魏 亮编写:尹中旭河北经纬大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五月.目 录1.概况11.1工程概况11.2工作内容及目的11.3执行技术标准11.4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11.5投入仪器设备及人员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及观测22.1基坑监测基准点位的选埋2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标志32.3基坑监测基准点的观测的技术要求32.4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检测33.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及观测33.1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33.2基坑顶部监测点的编号43.3
2、基坑顶部监测点埋设及标志43.4基坑顶部监测点的观测43.5基坑顶部监测点监测周期54.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64.1周边建筑物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64.2沉降监测点的编号64.3沉降监测点布设及标志64.4沉降监测点的观测6 4.5沉降监测点的观测周期65.周边路面沉降观测75.1周边路面沉降点的布设和数量75.2沉降点的编号75.3沉降点布设及标志75.4沉降点的观测75.6注意事项76.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测斜)86.1测斜点的布设和数量86.2测斜点的编号8 6.3测斜管的安装与监测.8 6.4测斜频率 9 6.5测斜监测报警值 97. 水位测量97.1水位测量点的布设和数量97.2水位测
3、量点的编号97.3水位测量107.4水位测量频率108. 锚杆内力监测108.1锚杆内力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108.2锚杆内力监测点的编号108.4锚杆内力监测频率119. 监测要求1110.监测报警值1111.内业资料的处理1112.提交成果12附图1:基坑监测基准点布置示意图13附图2:基坑监测基准点标志示意图14附图3:基坑顶部监测点布设示意图15121.概况1.1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廊坊新朝阳广场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本工程位于廊坊市和平路与永丰道西北角。廊坊新朝阳广场为一高档商业建筑群,由五栋高层商业楼和裙楼组成,基坑为大开挖形式,基坑深度17.9米,基坑南北和东侧支护为护坡桩形式,西侧
4、为喷锚形式。1.2工作内容及目的基坑监测内容为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锚杆内力监测、水位监测、路面沉降观测等。目的是通过监测为业主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便于业主分析基坑的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依据为(地勘、设计图、周边环境及市政部门的交底等)。1.3执行技术标准(1)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5)公司管理体系文件。1.4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采用与甲方提供控制点
5、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独立坐标系统假设基准点的坐标,尽量使基准点的相对方位处在正南正北位置,这样有利于对数据的分析。高程系可采用与甲方提供控制点相同的高程系统或独立的高程系统,但无论采用哪种高程系统,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1.5投入仪器设备及人员1.5.1投入人员本工程拟投入4人,其中工程师1名,负责成果的检查验收,工程师1名,负责整个施工过程,助工、高级工人2名,组成作业组。1.5.2投入仪器设备本工程拟投入主要的仪器设备见表1。表1 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 号仪器设备名称数 量型 号用 途精密度1全站仪一台南方352L水平位移22mm-2ppm2水准仪一台苏光DSZ2+GPM3竖向位移0.7
6、mm3测斜仪一台RQBF-6989A测斜500mm0.1分辨率24频率仪一台608A锚杆内力监测0.1HZ5水位仪或测绳一台SWY-30水位监测1mm6测斜管330米7辅材若干以上仪器可采用同等精度的其它品牌仪器。另配备计算机一台及配套的软件。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及观测2.1基坑监测基准点位的选埋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与基坑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且便于全站仪观测。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和平路与永丰道合适位置布设3个基准点,编号为BM01、BM02 、BM03。基准点布置示意图见附图(一)。为了便于工作及分析边坡位移情况,在工地上可布设若干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尽
7、量为正南正北方向。工作基点的数量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标志基准点的埋设标志:埋设地下水泥标石的标志为铁质,设置在建筑物上的标志为涂防锈漆的铁质。基准点采用混凝土现浇式,在选好的位置上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点位埋设,其规格与形状详见附图(二)。2.3基坑监测基准点的观测的技术要求基坑监测平面基准点观测使用南方352L仪器或同等精度仪器,采用极坐标方法进行观测。即以已有控制点为已知点,采用极坐标方法两次摆站进行基准点的观测。或假设其中一个基准点的坐标,并将此基准点作为已知点,采用极坐标方法两次摆站进行其他基准点的观测。在观测坐标中误差3.0mm时,取两次平均数值做为观测结果。基坑
8、监测竖向基准点观测使用DSZ2+GPM3水准仪,采用闭合线路往返观测,其观测方法按国家一级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当观测路线确定后,不得任意改动,各项技术要求见表2:表2 一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一级30m0.7m1.0m0.5m0.3mm0.5mm0.20.45注: n为测站数2.4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检测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检测周期,每半年观测一次。观测方法同上。3.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及观测3.1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基坑顶
9、部监测点共66个。3.2基坑顶部监测点的编号基坑顶部监测点编号可采用WY+流水号的方法,流水号可从基坑东北角的监测点编为01号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增加依次编号。 点位布置详见设计图纸。3.3基坑顶部监测点埋设及标志从基坑顶部硬化后或护坡桩过梁浇筑好后开始埋设监测点,在平行基坑方向:基坑的转角与每隔20米左右围护桩顶上;在垂直基坑方向:距离基坑1米左右的基坑边沿上或基坑围护桩顶埋设混凝土观测标志。为了保持标志的稳定性,采用现埋式方法。在位置点上埋设一直径20mm、长为250mm左右的钢筋,钢筋一端加工成球状,中间打一深、直径均为2mm左右的孔或画“十”字,另一端埋进混凝土以结构胶粘合,一端露出混
10、凝20mm,详见附图(三)。3.4基坑顶部监测点的观测为保证工程监测的初始值准确,在工程开始监测时应连续观测二次,取二次观测数据的平均数为项目的初始值。3.4.1基坑顶部监测点水平位移观测基坑顶部监测点水平位移观测采用极坐标法,即以基准点为已知点,用全站仪精确测出每个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坐标,从而分析监测点在基坑内侧方向的位移。3.4.2基坑顶部监测点竖向位移观测基坑顶部监测点竖向位移观测使用DSZ2+GPM3水准仪,采用闭合或附合线路进行观测,按国家二级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当观测路线确定后,不得任意改动,各项技术要求见表3。表3 二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9 开挖 基坑 监测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