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
《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1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结合*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在*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预拌混凝土供需活动和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细则。第三条本细则所称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是建筑结构工程主要的组成部分。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预拌混凝土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
2、内的预拌混凝土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市、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建设(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对本辖区内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使用具体实施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协会(或混凝土协会)应正确引导有关生产、运输及使用企业实行行业自律,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秩序。第二章生产、运输管理第五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规定的范围内组织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未取得资质的不得生产销售预拌混凝土。第六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应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及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 企业领导及部门岗位责任制和
3、人员岗位职责、重要岗位持证上岗制度,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二) 质量检查、技术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三) 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制度; (四) 混凝土出厂检验、运输、交货检验制度; (五) 计量系统的定期计量校验制度; (六) 配料计量控制制度; (七)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八) 其他必要的制度。第七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成立混凝土专项试验室,并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严格管理。实验室由监督机构实施备案管理。(一) 预拌混凝土生产试验室应执行国家、部门和省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承担本企业内部的试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不得为其他生产单位出具检验报告; (二)预拌
4、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1、二级(三级)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主任应具有5年(3年)以上从事预拌混凝土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授权签字人资格; 2、从事相关的检测项目工作3年以上,接受相关检测技术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检测岗位证书的专职检测人员应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不少于6人)。 (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要建立完善的试验资料管理制度。各种检验报告、原始记录等技术台帐应统一分类、编号、存档; (四)试验室的检验能力应与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范围及能力相适应,并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不少于以下项目的检验: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砂、石常规检
5、验;混凝土检验;掺合料检验;外加剂检验等检验项目; (五)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相应检测能力的要求,并提供有效的定期检定证明; (六) 试验环境:试验室环境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预拌混凝土标准养护室面积二级企业不少于20平方米、三级企业不少于15平方米,且应能满足生产和试验的要求; (七) 检测联网:试验室自动采集检测数据系统应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测监督管理网络平台联网,实现检测数据的传输。(八)环保设施能可靠运行。 第八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配合比设计、使用和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1、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条件,按照(或参照)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进行混
6、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参数应送工程属地监督检测机构进行试验验证,并出具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作为工程技术资料存入工程档案;2、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3、用于生产的实际配合比必须由试验室签发,生产操作人员不得变更配合比数据。生产配合比调整必须由试验室下达指令,并留有配合比变更通知,存档备查;住宅工程使用的预拌混凝土中掺合料总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4、对高强、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使用(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第九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原材料使用管理制度。在原材料使用前
7、做好原材料进货记录,并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原材料进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进货日期、质量证明书编号、样品编号等信息。第十条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储存和使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设计原材料储存位置和仓位,及时调整原材料的使用日期,防止材料因堆放时间过长而影响质量。原材料须按规定按照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或贮存,并应建立定期抽查、检查记录。第十一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必须符合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T 9142)和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 10172)的规定。操作系统应能自动采集每盘混凝土各种原材料实际用量数据
8、,并至少保存三个月。第十二条 生产用各类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由法定计量部门定期检定(或校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定期做好保养、维护和自校工作,并保留好记录。 第十三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04-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2010)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等现行有关规范、标准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第十四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应的环保措施。第十五条 鼓励预拌混凝土
9、生产企业采用技术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第十六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负责预拌混凝土的运输,科学调配运输车辆,保证预拌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并对运输过程中的预拌混凝土质量负责。第十七条 严禁向运输车内的预拌混凝土任意加水。第十八条预拌混凝土运输应满足以下规定: (一) 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积水排尽; (二) 运输车在运送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 (三) 运输车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气温过高时应有隔热措施。 (四)采取有效的防撒漏措施。 第三章 使用管理第十九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用户单位提供下列资料:(一) 预拌混凝土
10、试验配合比报告;(二) 预拌混凝土发货单(须做到一车一单,随送料车一起送到工地,作为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的依据之一);(三)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及原材料检验报告。第二十条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按批次签发。单位工程内同一分部工程、配合比相同、一次连续供应的混凝土为一批次。第二十一条 使用(施工)单位应在约定的交货时间前完成浇筑准备工作,对进场的每一车预拌混凝土在监理(建设)单位的见证下进行交货验收。验收项目包括:(一) 查验预拌混凝土类别、数量和配合比;(二) 查验预拌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超过技术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时间的,不得使用;(三) 检查预拌混凝土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质量 监督管理 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