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提升改造施工图.pdf
《城市道路提升改造施工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提升改造施工图.pdf(17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锦江绿道(一期)中心城区段(九眼桥-二环路府河桥)建设项目 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工程 施 工 图 设 计 (审定版)共一册 第一册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二二年七月成都)图 纸 总 目 录 第一篇第一篇 道路道路交通交通工程工程 第二篇第二篇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 第三篇第三篇 照明照明工程工程 第一篇 道路交通工程?1:200000?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 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造道路交通工程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
2、说明说明 一一、概述:概述:锦江绿道(一期)中心城区段(九眼桥-二环路府河桥)建设项目锦江公园望江段提升改造工程位于成都两江环抱合流后下游段,沿府河西岸望江路,北起于一环路九眼桥,南止于二环路府河桥,总长约2.6km。本项目区域位置图 本次施工图设计根据“成都市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指挥部”审定的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设计方案(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望江路(九眼桥-南二环)进行“车退人进”改造,为锦江沿线滨水公园建设提供空间基础,道路改造实施段总长约2.4km,其余段为下穿隧道,维持现状。本次本次道路道路交通交通整治整治主要内容如下:主要内容如下
3、:1.道路道路断面改造断面改造:道路车行道由原 14m/15m,压缩至 7m,由机非共板调整为不共板形式;2.路面改造路面改造:原沥青路面铣刨加铺,并对既有病害进行综合整治;3.交安交安设施改造:设施改造:根据调整后道路断面进行交通设计,新增灯控人行过街点位,提升慢行安全;4.雨水雨水设施改造:设施改造:按改造后道路边线设置新雨水口,具体详见排水工程图纸;5.新建新建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道路两侧新建非机动车道,东侧拓宽人行道,具体详见景观专业图纸;6.人行道人行道铺装改造:铺装改造:全线更换人行道铺装,具体详见景观专业图纸;7.更新更新道路照明道路照明:采用新灯型更新全线路灯,并新建综合管
4、线,详见照明工程设计;8.其他其他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详见景观专业设计。二二、初、初设设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暂无审查意见。三三、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2019);3.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16);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016年修订);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7.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8.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
5、B 55019-2021);9.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11.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2年版);12.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设计方案(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3.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勘察、设计管理通知单;14.成都市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方案评审的会议纪要(成都市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第七十二期);15.锦江公园总体规
6、划;16.天府锦城规划;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2 17.锦江公园景观提升及植物景观营造工作指引;18.锦江慢行街区重组方案;19.锦江公园滨水区建筑风貌整治总体方案;20.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本项目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四四、主要设计技术标准、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交通等级:轻交通;3.计算行车速度:30km/h;4.路面类型:加铺罩面复合路面;5.标准轴载:BZZ-100;6.路面结构设计年限:5 年;7.交通设施等级:D 级;8.交通监控等级:级。五五、现状道路现状道路调查情况调查情况 1.道路道路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7、现状道路线形基本与规划保持一致,一块板形式,双向 2 车道,现状路面宽 14m(九眼桥-新九眼桥段)和 15m(新九眼桥-二环路府河桥),断面形式为“人行道+车行道(机非共板)+人行道”。现状现状道路断道路断面面组成组成 2.道路病害道路病害情况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显示,望江路全线路面整体情况良好,路面基本无裂缝、车辙等重要病害,局部区域有小面积剥落,雨水口、检查井周边路面轻微破损等情况。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初步分析,结合本次道路改造主要目标(车退人进及景观提升),为节省工程费用加块项目实施,本次改造设计暂不进行详细路面检测。a)现状现状路面路面 b)现状现状井周补井周补强强 c)现状现状雨水口
8、周边破损雨水口周边破损 d)局部沥青)局部沥青面层面层剥落剥落 现状现状路面基本路面基本情况情况 3.沿线沿线设施设施 道路规划红线宽 21m,现状道路一块板形式,双向 2 车道,现状路面宽 14m(九眼桥-新九眼桥段)和 15m(新九眼桥-二环路府河桥),断面形式为“人行道+车行道(机非共板)+人行道”,两侧人行道宽 3m-5m,沿人行道分布有路灯立柱、电子眼立柱结构、市政箱体、公交站棚、信号灯立柱、路名牌立柱、交通指路标志标牌立柱等结构设施。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3 a)沿线现状电子沿线现状电子眼(成都眼(成都公安公安)b)现状箱体)
9、现状箱体 c)现状公交)现状公交站棚站棚 d)现状红绿灯设施)现状红绿灯设施 e)现状)现状路名牌路名牌 f)现状交通)现状交通指路指路标志牌标志牌 道路沿线道路沿线设施设施 六六、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一)道路(一)道路工程工程 1.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为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方便施工,本次望江路整体改造依照现状道路线性进行设计,通过对现状道路西侧(右幅)路面边线拟合,调整拟合线形,使其满足规范要求,依次向内偏移出改造道路车行空间及非机动车道空间。本工程道路沿线进出口按照现状小区或单位出入口位置予以保留。本道路设计采用成都坐标系。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 本项目为现状道路改造,道路两侧为既有建筑
10、,竖向上基本无提升或降低条件,为确保竖向整体平顺,与周边建筑衔接合理,本次设计路面仅进行铣刨加铺,原则上不改变现状路面纵断面设计。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望江路规划红线宽 21m,现状道路未按规划形成,一块板形式,双向 2 车道,现状路面宽 14m(九眼桥-新九眼桥段)和 15m(新九眼桥-二环路府河桥),断面形式为“人行道+车行道(机非共板)+人行道”,道路改造前后断面如下图所示。九九眼桥眼桥-新九眼桥道路改造断面新九眼桥道路改造断面 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4 新新九眼桥九眼桥-二环路道路改造断面二环路道路改造断面 车道横坡按改造后道
11、路中线坡向两侧,坡度 1.5%;人行及非机动车道路设置详见景观专业设计图,道路路拱横坡均采用单折线型。改造后沿改造后道路两侧边线新建雨水口。4.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1)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 设计采用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 100KN(BZZ-100)。对既有路面保留范围进行路面结构强度检测,根据路面检测报告,分区域处理:(1)路面弯沉值21mm 区域为轻微破损,铣刨 2cm 加铺 4cm SBS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2)21mm弯沉值35mm为破损较严重区域,原路面注浆加强,注浆深度80cm,路面铣刨2cm加铺4cm 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
12、3);(3)弯沉值35mm为破损严重区域,原路面注浆加强,注浆深度150cm,路面铣刨8cm加铺4cm 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6cm 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4)管线开挖恢复新建段,4cm 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6cm 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 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 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20cm 级配碎石垫层。2)弯沉检测值要求)弯沉检测值要求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劈裂强度 1.4MPa,抗压模量1400MPa,中面层中粒式 AC-20C 沥青混凝土
13、劈裂强度 1.0MPa,抗压模量1200MPa,下面层粒式 AC-20C 沥青混凝土劈裂强度 0.8MPa,抗压模量1100MPa。采用多层弹性体理论编制的专用程序进行结构厚度计算,下表为通过计算后采用的验收弯沉标准(弯沉值采用标准车双轮组单轴100KN,轮胎压强为0.7MPa,单轮轮迹当量圆半径为10.65cm测试)。道路恢复道路恢复新建路面弯沉标准(新建路面弯沉标准(BZZBZZ-100100标准)标准)结构层 SMA-13 AC-20C AC-20C 水泥稳砂砾石 水泥稳砂砾石 级配砂砾石 土基 厚度(cm)4 6 6 20 20 20-弯沉值 19.5 21.3 24.1 29 61.
14、5 198.3 232.9 3)旧路病害处理旧路病害处理 本项目现状道路有局部破坏,在加铺沥青层前应对旧原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处治,具体处治方案为:(1)裂缝的维修.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进行处理。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的处治方法如下:a、将有裂缝(小于5mm)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中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整平。b、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横向或纵向裂缝,按裂缝宽度以如下步骤处治:a、缝宽在3mm以内的裂缝:采用一布两油的方法进行贴缝、隔缝处理。即:将土工布裁剪成长条状,宽度不宜小于5
15、0cm沿裂缝处理范围内按0.30.4Kg/m2涂刷粘层沥青沿裂缝粘贴条形土工布,土工布接头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mm,搭接处应涂刷粘层沥青粘贴完后在土工布上按0.40.6Kg/m2 涂刷一层粘层沥青在土工布粘层沥青上按35m3/1000m2均匀撒布石屑,并用轻型压路机压平。b、缝宽在35mm以内的裂缝:方法一:应先清除缝中杂物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灌入缝内(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2/3)再填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5 入干净石屑或粗中砂,并捣实最后将溢出缝外的沥青、石屑、砂等余料清除。方法二:采用两布三油进行处理即刷一层沥青贴一层布再刷一层沥青贴一层布
16、在第二层布上最后刷一层沥青撒布石屑。(具体方法与一布两油相同)。.缝宽在5mm以上的裂缝:应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再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或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捣实。(2)拥包处理.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应将拥包用机械刨削或人工铲除后整平、处治。.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或路面连续出现多个拥包且面积较大,但基层稳定,则应用机械(如铣刨机)或人工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表面约10mm,扫尽碎屑、杂物及粉尘后用热拌或冷补沥青混合料重铺面层。.因基层顶部含水量过大,使面层与基层间结合不良而造成的推移变形引起的拥包,应将拥面层全部挖除,将水分晾晒干,并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更换已变形的
17、基层,再重作面层。.因路基软化、基层破坏而引起的面层拥包,应按设计要求先处理路基、基层后再处理面层。(3)沉陷处理 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沉降稳定,可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分别采取下列处治措施:.路面略有下沉,并伴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再用细粒式或砂粒式沥青混合料将沉降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松动、脱落而形成的坑槽,应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因路基或基层结构破坏而引起的路面沉陷,应按要求处理好路基、基层后,再重做面层。(4)车辙处理.车行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而产生的纵向车辙,应将出现车辙的面层铣刨清除后,重铺沥青面层。在
18、城市主干道上可采用普通沥青混合料、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稀浆封层等来修补车辙;.路面因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可将凸出的部分刨除,在波谷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找平、压实。.因面层与基层间存在不稳定夹层而形成的车辙,应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后,重作面层。(5)坑槽处理.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按下述方法进行维修:a.冷切热补处理: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糟的最大深度。(如果坑槽深达7CM以上,应将坑槽按4CM一层凿开,每层接缝应错开20CM左右)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并涂刷粘层汲青填入
19、沥青混合料并整平用小型压实机具或手扶振动夯将填补好的部分压(夯)实。新填补部分的混合料应略高于原路面(如果坑槽深达7CM以上,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或三次摊铺和压实)。b.热刨热补处理:采用热修补养护车,用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搅拌铺平压路机压实成型,其压实度应达到96(马歇尔标准密度)。.若因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按规定先处理基层,再修复面层。其余路面的病害修复方式及检查与验收方法详见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16)及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2019)。4)人行道人行道及及非机动车你道非机动车你道 人行
20、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设计详见景观专业图纸。5)现状机动车出入口现状机动车出入口 按现状保留全线机动车出入口,并对现状机动车出入口路面整体铣刨加铺,铣刨原路面面层4cm后,对路面进行罩面处理,罩面结构为4cm SMA-13(SBS),处理范围按本次设计道路边缘往里2m5m,开口全宽。6)道路道路横坡横坡 本次改造后路面中线由原路面中线向右幅(建筑侧)偏移2m,道路横坡以改造后路面中线现状路面高程为基准按1.5%坡向两侧,通过适当调整路面铣刨厚度和加铺厚度实现改造后路面双向横坡。5.材料要求:材料要求:1)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1)基质沥青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
21、沥青标号采用70号。其技术要求如下表:指标 单位 沥青指标 试验法 针入度(25,5s,100g)0.1mm 6080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1.51.0 T0604 软化点(R&B)不小于 46 T0606 60动力粘度不小于 Pas 180 T0620 锦江公园望江段(九眼桥-南二环河道右岸)提升改造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6 10延度不小于 cm 15 T0605 15延度不小于 cm 100 T0605 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 T0615 闪点不小于 26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99.5 T0607 质量变化不大于%0.8 T0610 或 T0609 残留
22、针入度比 不小于%61 T0604 残留延度(10)不小于 cm 6 T0605(2)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I-D):指标 单位 沥青指标 试验法 针入度(25,5s,100g)0.1mm 4060 T0604 延度 55cm/min 不小于 Cm 20 T0605 软化点(R&B)不小于 60 T0606 135运动粘度不大于 Pas 3 T0625 T0619 闪点不小于 23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99 T0607 弹性恢复 25,不小于%75 T 0662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 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T 0661 质量变化不大于%1.0 T0610 或 T0609 残留针
23、入度比 25不小于%65 T0604 残留延度(5)不小于 cm 15 T0605(3)纤维稳定剂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使用寿命,按照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2年版)7.3.1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上面层中加入纤维稳定剂材料。纤维稳定剂采用质量较好的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矿物纤维混合添加,建议木质素纤维掺量0.3%,玄武岩矿物纤维掺量0.4%,其具体掺量及比例施工时由实验确定。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矿物纤维稳定剂质量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木质素纤维 纤维长度 6mm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察 灰分含量 18%5%,无挥发物 高温 5906
24、50燃烧后,测定残礼物 PH 值 7.51.0 水溶液用 pH 试纸或 pH 计测定 吸油率 不小于纤维质量的 5 倍 用煤油侵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 试验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含水量 5%(质量百分比)105烘箱 2 小时后,冷却称样 玄武岩矿物纤维 公称直径(m)7-13 JT/T 776.1-2010公路工程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 玄武岩短切纤维 公称长度(mm)3-15 密度(g/cm3)2.6-2.8 拉伸强度(MPa)1200 弹性模量(MPa)7500 断裂伸长率(%)3.1 吸油率(%)50 含水率(%)0.2 耐热性,断裂强度保留率(%)85 可燃性 明火点不燃 可燃物含
25、量(%)0.1-1.0(4)粗集料:采用的粗集料为玄武岩,须大型反击式碎石机轧制。为减少粉尘的排出量,建议在轧制石屑及碎石时,应调整碎石机,尽可能减少粉尘的产量。轧好的碎石应分开堆放,并做好防尘处理,保持碎石清洁。具体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表面层 中下面层 石料压碎值%26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28 30 表观相对密度 2.6 2.5 吸水率%2.0 3.0 坚固性%12 12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5 18 其中粒径大于 9.5%12 15 其中粒径小于 9.5%18 20 水洗法0.075 颗粒含量%1 1 软石含量%3 5 磨光值 PSV -40-锦江公园望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提升 改造 施工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