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易错70例.docx
《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易错70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易错70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易错70例1、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解析:发生了“钝化”,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在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45mL水加入到盛有5g氯化钠的烧杯中。解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应为50g5%=2.5g,再加水配成。3、制备乙酸乙酯时,要将长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以便完全吸收产生的乙酸乙酯。解析:不能将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倒吸现象。4、鉴定硫酸根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解析:若溶液中含有银离子,加入盐
2、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同样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对鉴定硫酸根产生了干扰作用。5、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0mol/LKMnO4溶液。解析:碱式滴定管下端是橡胶管,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溶液对它具有一定腐蚀作用。6、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氯化钠固体。解析: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7、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氢化钠溶液清洗。解析: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能用它来精洗,应用酒精清洗。8、用瓷坩埚高温熔融钠与钠的化合物固体。解析:因瓷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在高温熔融的条件下易与钠及钠的化合物发生反应。9、向沸腾的氢氯化钠的稀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以制备
3、氢氧化铁胶体。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烧杯中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10、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11、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滴定。解析:在注入标准液滴定之前应经蒸馏水润洗后,再用标准液润洗。12、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一定要浸入液面以下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解析:正确的作法是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靠近烧瓶的支管口处。13、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解析:若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1
4、4、锂、钾、钠、白磷、液溴均保存于磨口试剂瓶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液封。解析:锂应用石蜡密封,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于水中,液溴要用水封法。15、测定溶液的PH时,可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浸湿,然后再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PH试纸上。解析:测定溶液的PH时,不可用蒸馏水将PH试纸浸湿,否则影响测定的数值。(除中性溶液外)16、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解析:待测液中若含有银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17、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再加入蒸馏水稀释。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
5、璃棒搅拌。18、用过量的氨水除去铝离子溶液中少量铁离子。解析:过量的氨水也能与铝离子反应生成Al(OH)3沉淀,从而与Fe(OH)3无法分离。19、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解析:加入稀盐酸产生CO2或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20、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氨水清洗。解析:银镜反应实验后附着的银的试管应用硝酸清洗,用氨水除不掉。21、不慎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一定浓度的小苏打溶液。22、液氯泄露时,立即用浸有氢
6、氧化钠溶液的毛巾捂在鼻子上处理事故。解析:因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的腐蚀性而不宜采用,应用沾有肥皂水或小苏打溶液。23、配制0.1mol/L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并加入水稀释。解析:浓硫酸在倒入容量瓶之前应先在烧杯内稀释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转移容量瓶中。24、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25、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解析:因硫酸钡和碳酸钡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因此无法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硫酸钡。26、制取
7、氯气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法集气法收集氯气。解析:制取氯气时,二氧化锰和浓盐酸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27、为加快过滤的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食盐水。解析: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这样反而减慢了过滤速度。28、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解析:因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中易水解,因此不可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的方法除去乙酸,应加入适量的饱和的Na2CO3的溶液,均匀混合再分液。29、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桌子上引起火灾时,可用水来熄灭。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用湿布盖住或用沙子扑灭。30、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可用蘸用
8、浓溴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处吸收多余的气体。解析:因溴有毒易挥发,故不能采用。宜用蘸有一定浓度的小苏打溶液的棉花。31、除去苯中的溶有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解析:因苯酚与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液于苯中而难以分离。32、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混合物。解析:因碘易升华故无法分离二者的混合物。33、为了更快得到氢气,可用纯锌代替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解析:粗锌与稀硫酸因易形成原电池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此说法错误。34、浓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保存于无色的细口瓶中。解析:因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于棕色的细口瓶中。35、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实验 基本 操作 知识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