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组织设计.doc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施工组织设计.doc(1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1甲方提供资料 1*楼总平面图2*楼工程勘察报告3*基础图 4*楼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1.2主要规范、规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省危险性较大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评审办法的通知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基坑降水工程技术规范(DBT29-229-201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
2、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省及*市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二、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总承包单位工程位于位于*,交通便利。拟建建筑物地上34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灌注桩桩基,地下车库地下二层,筏板基础,设计0.000为*,设计基底标高为-*,土方开挖深度8.7m。2.2工程地质概况2.2.1地层情况 根据*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基坑周围剖面土层情况及综合成
3、果表提供的土层参数,本工程在基坑设计时所选取的土层岩土参数情况如下(重度为平均值,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为标准值):该工程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冲洪积平原西部,场地内地形基本平坦,交通便利。勘探报告所揭露的主要地层上部以第四纪新近沉积土为主,下部为一般沉积土及老沉积土,依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17层,结合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结果,对本次勘察场地内各主要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评述如下:第一层杂填土Q42 ml:以粉土、粉细砂为主,含砖块、灰渣、混凝土块等,局部含生活垃圾,局部为素填土,堆积时间小于10年,结构松散。厚度:1.006.70m。第二层细砂Q42(al+pl):褐黄色褐灰色,松散,
4、局部稍密,湿,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性差中等,夹粉砂及粉土薄层。厚度0.53.00m,平均1.41m;层底标高:44.7254.16m,平均49.31m;层底埋深:2.5012.50m,平均7.78m。第2-1层粉土Q42(al+pl):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含云母碎屑,夹粉质黏土及粉砂薄层,局部相变为粉质黏土,摇震反应中等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任性低。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40MPa-1,为中等偏高压缩性.厚度:1.508.00m,平均5.57m,层底标高:45.7351.19m,平均48.04m,层底埋深:6.5011.50m,平均8.71m。第3层粉土Q42(al+pl)
5、:褐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含云母碎屑,混砂颗粒,含有机质及螺壳碎屑,夹粉砂及粉质黏土薄层,摇震反应中等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6MPa-1,为中等压缩性。厚度:0.706.50m,平均3.85m,层底标高:41.7347.35m,平均43.50m;层底埋深:10.0015.50m,平均13.23m。第3-1层粉质黏土Q42(al+pl):灰色,可塑软塑,含有机质、木炭,可见螺屑,局部由臭味,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40MPa-1,为中等偏高压缩性。厚度:0.604.30m,平均1.78m;层底标高:43.6
6、347.62m,平均44.92m;层底深埋:8.7013.50m,平均11.78m。第4层粉质黏土Q42(al+pl):灰色,局部灰黑色,可塑,局部软塑,含有机质、木炭及螺屑,含大量黏土团块,夹粉土或黏土薄层,局部相变为黏土,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3 MPa-1,为中等压缩性。厚度:0.603.60m,平均2.07m;底层标高:39.1944.53m,平均41.27m;底层埋深:12.8017.00m,平均15.47m。第5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灰色灰白色,可塑,局部软塑或硬塑,含有机质、螺屑,含大量黏土团块,含钙质结核薄层(即5-2层)
7、,夹黏土或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1MPa-1,为中等压缩性。厚度:0.905.30m,平均2.90m,层底标高:36.1341.43m,平均37.94m,层底埋深:15.7020.90m,平均18.80m。第5-2层钙质结核Q42(al+pl):褐黄灰白色,中密,湿,结核成分为钙质,形状为中空的针状、管状及粒状,易碎,含量约为50%70%,含小姜石及砾石,混中粗砂颗粒,局部呈钙质胶结,该层呈透镜体分布,最大揭厚度:2.90m。第5-3层粉土Q42(al+pl):褐灰色,中密,局部密实,湿,局部很湿,含有机质,夹粉质黏土薄层,摇震反应中等迅速
8、,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1 MPa-1,为中等压缩性。该层呈透镜体分布,最大揭露厚度:3.90m。以上各层为第四纪新近沉积土(Q42),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以下土层为一般沉积土(Q41)或老沉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或好。2.2.2、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上层属于上层滞水,稳定水位埋深2.0-5.90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为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包括锚索)为弱腐蚀性。2.3、 基坑周边环境概况基坑北侧为*村民宅,基坑距民宅最近处约5m;基坑西侧为*大街,基坑距道牙最近处约22m;基坑南侧和东侧为已建*小区住宅及地下车库,拟建地下车库与已建地下车库相互连通
9、。基坑周圈无需保护管线。三、施工准备3.1、现场交接准备对现场实况进行详细勘察,复核现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了解周边道路情况,与业主、监理一起查明施工场地地下管网线路、障碍物等,并办理相关手续,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办理相关手续。3.2、技术准备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学习和安全与技术交底。 2)根据工程需要加密现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且加以保护。3)进行现场临电、临水、消防用水、消火栓、办公用房、作业棚及临时道路等进行系统布置并实施。4)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施工部位土层及地下水进行详细的了解。四、项目部组织机构现场组织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测量员、施
10、工员、质检员、资料员组成。项目部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序号职 务姓 名职称或资格证1项目经理2项目副经理3技术负责人4施工员5工程预算6安全员7质检员8资料员五、总体施工部署5.1、施工管理目标1)、质量目标产品合格率100%,顾客满意率85%,合同履约达到100%。2)、工期:根据现场打桩、降水等情况确定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不断提升安全产品的管理水平,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和安全。4)、环境目标不断提升环境意识,实现现场工作环境无污染。5.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办公及临建:在场地北侧设置临时办公、住宿、设备堆放区域。2)、施工临水、临电平面布置(1)临时用水甲方提供自来水及水管保证现场施工、生
11、活用水。(2)临时用电主要用电设备为:办公、住宿用电。从甲方提供的总配电箱下接电。5.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品牌制造年份额定功率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挖掘机2301日立2010良基础挖土2自卸运土车62012良3铲车1龙工201250良平整、装车4小型挖掘机7012014良清理桩间土5水准仪2良测量6计算机1中国良整理资料7打印机1中国良整理资料5.4、劳动力计划计划配备各种管理人员15人,钩机司机2人,运输汽车司机12人。做好打硬仗、昼夜不停保施工促进度的准备。5.5、施工工期进度计划见附件施工计划横道图六、土方开挖方案6.1 土方开挖总体方案基坑开挖深
12、度为8.7米。分两部分进行土方开挖的施工,一部分为基坑支护边坡开挖,一部分为主楼区域(中间地带)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边坡土方工程应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应先撑后挖,严格按照设计工况进行开挖,与支护施工协调配合进行,严禁超挖或倒坡开挖。基坑边坡开挖临近支护坡面时应采用人工修坡,减小扰动,并及时支护,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在开挖过程中碰撞支护结构或扰动原状土。主楼范围开挖:分四层进行挖土施工,第一层挖土4米深,第二层挖土深度均为3米,第三层为桩间土,第四层为电梯井坑、集水坑挖土。开挖时考虑避免扰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土开挖深度按1.7米计算,基坑的开挖深度为8.7米。6.2土方工程施工流程根据基坑工程设
13、计情况,土方开挖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以机械开挖为主,配合人工削坡修整清底,将土方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开挖应符合基坑支护设计工况。6.2.1、基坑四周内做支护处挖土基坑北侧和西侧需要做支护:挖土与支护施工密切配合(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做支护桩,支护桩已在开挖前施工完成,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时每挖2.5m左右,挂细钢筋网加垫板,喷射细石砼面层50mm厚,然后施工锚杆,依次进行直至坑底。基坑随支护进度进行分层分段挖土。基坑支护边坡的土方开挖各分层开挖标高如下表:层数第一层开挖第二层开挖第三层开挖第四层开挖(桩间土)开挖深度(m)22.52.51.7开挖标高(m)-
14、4.425-6.925-9.425-11.125 1)土方分层开挖厚度第一层开挖厚度为2米,第二层挖土深度均为2.5米,第三层桩间土挖土深度为2.5米,第四层为桩间土挖土深度为1.7米。在机械开挖后辅以(总包单位或支护单位)人工修整北侧和西侧的边坡,避免碰撞支护桩,方便护坡混凝土的施工。2)土方分层开挖宽度与长度,满足支护桩锚杆施工空间要求;沿北侧自东向西开挖,锚杆施工范围内开挖深度为2米或2.5米,开挖宽度为10米。每层开挖深度为锚杆以下0.5米,便于锚杆施工。3)土方分层开挖时间:上层支护程序完成后开挖下一层。6.2.2、基坑中间处挖土基坑支护边坡的土方开挖各分层开挖标高如下表:层数第一层
15、开挖第二层开挖第三层开挖(桩间土)电梯基坑及集水坑开挖深度(m)431.71.9或1.5开挖标高(m)-6.425-9.425-11.125-13.025或-12.525基坑中间挖土分四层进行开挖。第一层:开挖厚度4m第二层:挖土厚度为3米(挖土深度至7米)第三层:挖土厚度为1.7米(挖土深度至8.7米),余留0.3m人工清槽。结合工程桩检测设备安装要求进行,并应预留桩检测设备进出场道路。土方开挖应与工程桩检测配合,满足工程桩检测及土方工程施工要求。第四层:待工程桩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挖土,挖土厚度为1.9米(挖土深度至10.6米,局部电梯井坑、集水坑挖土厚度按图纸要求)。余留0.3m人工清槽
16、。土方工程施工时,第三层、第四层挖土施工时均在地下水位线以下,需要及时修筑土方运输道路。6.3土方开挖应与边坡支护喷锚护坡施工相互配合外,基坑边坡的开挖与主楼基础的开挖应按照各层开挖深度交错进行6.4依据工期要求及止水帷幕、支护桩的位置,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土坡道需设置在基槽内的南侧(主楼的南侧部位),土方开挖最后至出土坡道口时,将坡道处土方按1:1.5的坡度分层进行挖除,分层补做坡道处的喷射混凝土护坡。施工时柱墩处、电梯基坑、集水坑处的挖土需及时进行定位放线,避免超挖以及对基坑底土产生扰动,同时避免对工程桩造成破坏。人工清槽底及柱墩处、电梯基坑、集水坑处的人工修整要及时,随机械挖土进行。未
17、及时清理的多余土方用人工清理、使用塔吊运至自然地面装车运走。在挖土过程中挖掘机和运土车辆严禁碰撞工程桩和管井。6.5、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整体土方开挖前场地四周地面设排水沟和截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开挖基坑内。当边坡土质较差或遇砂层时,应适当降低每层土方开挖高度。(2)在挖土时边坡上如发现有滑移等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和软弱夹层、裂隙时,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崩塌与下滑; 当遇到地下管线时应通知市政、电力部门,将其移位后再行施工。(3)在机械挖出支护坡面土体后,要求人工及时修整边坡。基坑围护紧随土方开挖进行。(4)根据基坑监测提供的数据调整开挖深度。(5)基坑的土方完成后排
18、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基础施工。(6)尽可能增加开挖工作面和运输路线,充分利用和保持装运路线,加快装车速度。(7)基坑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采用砂、碎石填补夯实; 对软弱地基,经设计、监理同意后,可采取换填土层或加强垫层等办法。(8)土方工程不宜在雨天进行。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制订雨季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9) 挖土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30CM左右由人工清槽,特别是电梯井的开挖必须人工挖除。(10)开挖中若遇土层性质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实际修改土方开挖方案,并报监理审批。(1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挖土标高,边挖边修边坡,以防坍塌。(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施工组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