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doc
《《诊断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教学大纲.doc(3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职业学院诊断学教学大纲适用层次:三年制专科适用专业:临床专业课程类型:考试课程总学时:120修订时间:2010年9月诊断学教学大纲适用于 临床医学 三年专 120学时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其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学生掌握诊断的原理,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运用诊断的方法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疾病本质,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的各科课程奠定基础。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能独立进行系统的问诊,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能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动作规范,结果贴近实际。能对问诊和体检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按规定内容和规范格
2、式书写病历。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有关的辅助检查等资料作出初步诊断。2、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直接的感官印象。设置实践课让学生有临床模拟和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见附表1绪论【教学内容】一、诊断学的概念,在医学中的地位及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二、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三、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教学要求】一、掌握诊断学的内容主要步骤。二、熟悉学习诊断学的重要性、要求和方法。三、了解病因诊断的种类。【重点和难点】诊断学的内容,诊断学的方法。第一篇 常见症状第一节 发热【教学内容】一、发热的概念。二、病因 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三、发生
3、机理 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四、临床表现 临床分度、发热分期、热型的概念、常见病因。五、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发热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发热的热型。三、了解发热性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发热的病因,临床常见热型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 疼痛【教学内容】一、疼痛的概念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二、病因 头痛的病因、胸痛的原因、腹痛的病因三、发生机理四、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部位、程度及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五、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疼痛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疼痛的概念。三、了解疼痛性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疼痛的病因,临床表现。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教学
4、内容】一、咳嗽与咳痰的概念。二、发生机理 咳嗽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病因 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因素。三、临床表现 咳嗽的性质、咳嗽的时间及规律、音色、痰的性质与痰量。四、伴随症状。五、咳嗽与咳痰的问诊要点 发病性别与年龄、咳嗽的程度与音色、咳嗽的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咳嗽与咳痰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咳嗽与咳痰的概念。三、了解咳嗽与咳痰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咳嗽咳痰的病因、临床表现,第四节 咯血【教学内容】一、咯血的概念。二、病因、发生机理: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血管疾病、其他因素。三、临床表现 年龄、咯血量、颜色与性状。四、伴随症
5、状五、问诊要点 确定是否咯血、发病年龄及咯血性状、伴随症状、个人史。【教学要求】一、掌握咯血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咯血的概念。三、了解咯血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咯血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第五节 呼吸困难【教学内容】一、呼吸困难的概念二、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神经精神疾病、血液病。三、发生机理四、临床表现 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性呼吸困难。五、问诊要点。六、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呼吸困难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呼吸困难的概念。三、了解呼吸困难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呼吸困难的病因临床表现。第六节 紫绀【
6、教学内容】一、紫绀的概念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现象。二、病因、发生机理。三、临床表现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血液中异常血红蛋白增多;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四、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杵状指、意识障碍等。【教学要求】一、掌握紫绀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紫绀的概念。三、了解紫绀性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紫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七节 心悸【教学内容】一、心悸的概念:自觉心跳或心慌,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二、病因、发生机理。三、临床表现 心脏搏动增强、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四、伴随症状 心前区疼痛、晕厥抽搐、发热、食欲亢进等。【教学要求】一、掌握心悸的病因、临床
7、表现。二、熟悉心悸的概念。三、了解心悸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心悸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教学内容】一、恶心与呕吐的概念。二、病因、发生机理 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前庭功能障碍、精神性呕吐。三、临床表现 包括呕吐物的性质、与进食的关系、特点、时间等。四、伴随症状 腹泻、头痛、眩晕、育龄妇女停经等。【教学要求】一、掌握恶心与呕吐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恶心与呕吐的概念。三、了解恶心与呕吐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第九节 呕血与便血【教学内容】一、呕血与便血的概念二、病因、发生机理: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及其他。三、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急性
8、失血性休克、发热、血红蛋白、红血球压积改变、肠源性氮质血症;便血注意出血部位、量、在肠腔停留的时间长短等。四、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呕血与便血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呕血与便血的概念。三、了解呕血与便血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呕血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第十节 腹泻【教学内容】一、概述介绍腹泻的概念。二、病因、发生机理按发生机制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分泌性、渗出性、渗透性、吸收不良性及动力性腹泻。三、临床表现重点讲述。四、伴随症状伴发热、消瘦、关节肿痛、腹部包块、里急后重等。【教学要求】一、掌握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腹泻的概念。三、了解腹泻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
9、】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第十一节 黄疸【教学内容】一、讲述黄疸及隐性黄疸的概念。二、病因四种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种黄疸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四、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黄疸的概念。三、了解黄疸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黄疸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十二节 血尿【教学内容】一、血尿的概念肉眼血尿、镜下血尿。二、血尿的病因多数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三、临床表现首先判断是真血尿还是假血尿,然后判断出血的部位、性质。四、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血尿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血尿的概念。三、了解血尿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
10、血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十三节 水肿【教学内容】一、水肿的概念强调部位是组织间隙中。二、病因与临床表现重点讲述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区别;概括肝源性水肿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的临床特点。三、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水肿的概念。三、了解水肿性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十四节 眩晕【教学内容】一、眩晕的概念。二、病因、发生机理周围性眩晕及中枢性眩晕的常见病因。三、临床表现梅尼埃病引起眩晕的表现。四、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眩晕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眩晕的概念。三、了解眩晕性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眩晕(梅尼埃病
11、)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十五节 意识障碍【教学内容】一、意识障碍的概念二、病因、发生机理全身性疾病、颅脑疾病都可引起意识障碍。三、临床表现按照不同程度将其分为五种程度,各自的临床特点。四、问诊要点及伴随症状。【教学要求】一、掌握意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二、熟悉意识障碍的概念。三、了解意识障碍疾病的诊断。【重点和难点】意识障碍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二篇 问诊【教学内容】一、概述问诊的重要性。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教学要求】一、掌握问诊的内容。二、熟悉问诊的方法、注意事项。三、了解问诊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问诊的内容,问诊的注意事项。第三篇 检体诊断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教学内容】
12、一、视诊方法及注意事项。二、触诊方法及注意事项、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三、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四、听诊方法及注意事项。五、嗅诊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不同的呼吸气味的常见病因。【教学要求】一、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及内容。二、熟悉运用检体诊断的基本方法、熟练地为病人时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三、了解查体基本检查法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视、触、叩、听、嗅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二章 一般检查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教学内容】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三、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发育与体型、营养、姿势、
13、步态、体位正常表现,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掌握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及T、P、R、BP的测量。二、熟悉全身检查的基本方法法及正常表现。三、了解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全身状态的各个内容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第二节 皮肤【教学内容】一、皮肤颜色:常见的颜色改变及常见病因。强调黄疸和黄染的区别。二、皮疹、出血: 常见的皮疹如斑疹、丘疹、斑丘疹等。三、蜘蛛痣与肝掌: 发生机制及出现的部位、临床意义。四、水肿:轻度、中度及重度的不同表现。【教学要求】一、掌握皮肤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正常表现。三、了解皮肤阳性体征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皮肤的检查方法、临床
14、表现及临床意义。第三节 淋巴结【教学内容】一、复习表浅淋巴结的分布。二、重点讲述表浅淋巴结的检查方法、顺序及内容。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掌握淋巴结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检查顺序及正常表现。三、了解淋巴结肿大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淋巴结检查方法、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第三章 头部及器官检查【教学内容】一、头颅、眼、耳、鼻、口、腮腺的检查方法二、正常表现、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掌握头部及器官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三、了解头部及器官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头颅、眼、耳、鼻、口、腮腺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及临
15、床意义。第四章 颈部检查【教学内容】一、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二、正常表现颈静脉、颈动脉及颈部血管听诊。三、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明显搏动、甲状腺肿大分度、甲状腺肿大的常见原因。【教学要求】一、掌握颈部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三、了解颈部检查中阳性体征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颈部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第五章 胸部检查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教学内容】一、骨骼标志:胸骨、胸骨角肋骨、肩胛骨、脊柱棘突。二、自然陷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腹上角、肋脊角。三、垂直标志。【教学要求】1、 掌握常用胸部体表标志、自然隐窝的内容。2、
16、熟悉胸部体表标志、自然隐窝定位点。三、了解这些标志的用途。【重点和难点】胸部体表标志的内容。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教学内容】一、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方法、皮下气肿、胸部压痛二、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静脉曲张、皮下气肿、胸部压痛;桶状胸、扁平胸。【教学要求】一、掌握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三、了解阳性体征的意义。【重点和难点】胸部、乳房检查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第三节 肺和胸膜【教学内容】一、肺和胸膜的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潮式呼吸、间停呼吸。二、肺和胸膜的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7、。三、肺和胸膜的叩诊:方法、叩诊音;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四、肺和胸膜的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正常呼吸音听诊部位及特点;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掌握肺和胸膜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肺和胸膜的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三、了解肺和胸膜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肺和胸膜的检查方法和正常及异常表现。肺和胸膜的检查方法。肺部叩诊的方法,正常胸部叩诊音,肺部定界叩诊,胸部病理叩诊音。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教学内容】一、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二、胸腔积液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三、气胸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四、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五、支气管哮喘
18、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教学要求】一、掌握肺炎、胸腔积液、气胸、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及体征。二、熟悉五种疾病的发病的机制。三、了解五种疾病的病因。【重点和难点】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 心脏【教学内容】一、心脏的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检查方法。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二、心脏的触诊:心尖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检查方法。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三、心脏的叩诊:心脏浊音界检查方法。正常表现与心界扩大及其临床意义。四、心脏的听诊:方法。心音、心率、心律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杂音的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掌握心脏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心脏的正常
19、表现与阳性体征。三、了解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心脏检查的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听诊的方法和听诊的内容。各种声音的特点。心脏杂音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心包摩擦音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第六节 血管检查【教学内容】一、血管的视诊:颈静脉、腹-颈静脉反流征、周围血管搏动征检查方法。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二、血管的触诊: 脉率、脉律、紧张度、强弱、波形检查方法。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三、血压的测量方法、正常值。高血压、低血压的判断标准,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掌握血管检查内容及方法。二、熟悉血管的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三、了解血管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
20、【重点和难点】血管检查方法,血管的正常、异常表现、临床意义,血压的测量。第七节 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教学内容】一、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三、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五、心包积液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教学要求】一、掌握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包积液五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二、熟悉五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他阳性体征。三、了解五种病的病因。【重点和难点】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 腹部检查【教学内容】一、腹部的视诊:外形、腹壁静脉、蠕动波检查方法。正常表
21、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二、腹部的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波动感、肿块、肝、胆、脾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三、腹部的叩诊:检查方法、腹部正常叩诊音与腹水的叩诊及其临床意义。四、腹部的听诊:方法。肠鸣音正常表现与异常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五、腹部常见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胆囊炎、肠梗阻。【教学要求】一、掌握腹部检查方法。二、熟悉腹部的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三、了解腹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和难点】腹部检查方法,腹部检查的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第七章 肛门、直肠、生殖器检查(自学)【教学内容】一、直肠指诊的方法。 二、正常表现与阳性体征及其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学 诊断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