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doc
《导游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基础知识.doc(2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五章 中国四大宗教第一节 中国宗教信仰特点和政策A、特点1、我国个民族宗教信仰主要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本土)、基督教、伊斯兰教。2、信仰东正教的2个少数民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3、信仰藏传佛教的3个少数民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4、信仰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的5个少数民族: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5、信仰大乘佛教的10个少数民族: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畲族、纳西族、彝族、羌族、满族、朝鲜族。3、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4、中国宗教信仰的两大特点:(1)兼容并蓄的态度和
2、胸怀(2)外来宗教必须本土化。5、外来宗教本土化标志:佛教-宗派的产生(最典型);基督教-“自治、自传、自养”运动的存在;伊斯兰教-门阀制度的形成。B、政策6、两大政策:(1)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2)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行政范围内进行。第二节 中国的佛教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创立时间最早)地点: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举世闻名的佛祖(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四大圣迹:(1)出生地-蓝毗尼花园(2)成道地-菩提伽耶(3)初转法轮地-鹿野苑(4)涅槃地-拘尸那迦。教义四圣谛(释迦牟尼得到和传道的最根本思想):苦、集、灭、道。苦谛-对人生、社会属性的判
3、断,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集谛-对造成痛苦和烦恼原因的分析,即人主观上的“业”(造作)、“惑”(见惑、思惑)。灭谛-灭尽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谛-为完美而理想地解脱、达到涅槃(圆寂)境界的道路和方法,有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坚持“戒、定、慧”三字。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反复轮回流转,形成三世两重因果(因果报应)。三法印(佛教解释宇宙、人生的三种基本原理,最能体现佛教哲学特色,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教的教义与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融合
4、,形成了求“解脱”的思想。发展-四阶段佛教原始佛教阶段:公元前6世纪中叶-公元前4世纪中叶。部派佛教阶段:公元前4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分为两派,较为传统的称为“上座部佛教”,较为改革的称为“大众部佛教”。大乘和小乘佛教形成阶段: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大众部演化成大乘,上座部演化成小乘。密教形成阶段:公元7世纪后;中国密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奥秘秘密教旨传授,故名密教。传播-三条线路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称北传佛教,即汉语系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和中国云南傣族,以小乘佛教为主,即巴利语系佛教。从古印度和中
5、国内地传入西藏,佛教密宗与当地古老宗教融合形成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即藏语系佛教。派别-三大系汉地佛教(汉语系):传入的最早记录-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的确切时间-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建立使戒制度,有了正式僧人,标志着中国佛教的正式诞生。隋唐时期,名僧辈出,形成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净土宗以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在民间影响很大。禅宗创始人为菩提达摩,祖庭为河南少林寺;后分为南北两派,南宗慧能,北宗神秀;禅宗的中国化程度最高,流传时间最长、思想影响最大。宗派
6、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过程已完成。藏传佛教(藏语系):最早在西藏传播时间为公元5世纪左右。7世纪左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分别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份建大昭寺、小昭寺。“世界第二佛陀”-宗 巴,创立了西藏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格鲁派(黄教),祖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建成,标志着格鲁派形成。云南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西双版纳地区有摆庄派和摆孙派。摆孙派主张僧侣不必戒荤,不必在山中修行,可接受施舍,可成群出家,成为西双版纳地区信徒最多的宗派。经典汉地佛教:“三藏经”,内容由经(佛教导其弟子修行所说理论的汇集)、律(佛为其弟子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汇集)、论(阐明佛经理论的汇集)三部分组成。
7、藏传佛教:正经-甘珠尔,副经-丹珠尔。标记见上册P121供奉对象供奉对象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A、以身份分-“释迦牟尼三身佛”:(1)法身佛,佛教真理的凝聚,毗卢遮那佛,居中(2)报身佛,经修习得到佛的果位之身,卢舍那佛,居左(3)应身佛,释迦牟尼生身像,居右。B、以空间分-“横三世佛”:(1)正中为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迦三尊”(2)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右胁侍为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3)右侧为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佛三尊”。C
8、、以时间分-“竖三世佛”:正中为现在世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世佛,以燃灯佛为代表;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D、活佛:达赖喇嘛(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和班禅喇嘛(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是最大的活佛。菩萨(自觉、觉他者):A、中国四大菩萨:(1)文殊菩萨,宝剑或宝卷-狮子-大智菩萨-山西五台山(2)普贤菩萨-如意棒-六牙大象-大行菩萨-四川峨眉山(3)观世音菩萨,净瓶、杨柳枝-大悲菩萨;有两种千手千眼观音;海岛观音,普度众生解脱苦海,左胁侍为善财童子菩萨,右胁侍为龙女菩萨。浙江普陀山(4)地藏菩萨,锡杖或如意珠-大愿菩萨-安徽九华山。B、大肚弥勒,布袋和尚,宁波雪窦山。C、韦驮菩萨,原是护
9、法天神,手持金刚杵,有驱魔作用。D、大势至菩萨,江苏南通狼山。三涂,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趋。罗汉(自觉者,一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供养者,永远进入涅槃不再生死轮回,弘扬佛法):A、十六罗汉B、十八罗汉,另外两名的说法:(1)宾度罗跋罗度和法住记作者庆友(2)迦叶和军屠鉢叹(3)法住记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4)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5)降龙和伏虎(6)摩耶夫人和弥勒C、五百罗汉D、八百罗汉E、济公,南宋僧人道济,俗名李心远。神(惩恶护善的人物):A、二十诸天,即二十位天神;四大天王,北-多闻,南-增天,西-广目,东-持国B、伽蓝神,佛寺守护神,关羽,左胁侍为关平,右胁侍为周仓。焰口(饿鬼):形象特
10、点是头颈细如针,腹大犹似鼓;最甚的是“面然”,嘴前有火焰。称谓A、一般有:(1)四众弟子,出家男女二众-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二众-优婆塞、优婆夷(2)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小和尚)、沙弥尼(小尼姑)(3)出家五众,出家四众+式叉摩那(学戒女)(4)七众,出家五众+在家男女二众。B、对较高水平的僧人:(1)法师,通晓佛法(2)经师,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3)律师,通晓律藏(4)论师,通晓论藏(5)三藏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6)大师,用以尊称著名僧人(7)高僧,用以尊称德行高的僧人。礼仪A、口念“南无”,意为“致敬”、“归敬”、“归命”。B、绕佛,顺时针方向行走。C、合掌,即合十,
11、佛教徒的普通常用礼节。D、五体投地,两肘、两膝、头着地,为佛教最高礼节;藏传佛教幅度很大。佛事A、水陆法会: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六道众生。B、众姓道场:追荐亡灵,经济上容易接受;用黄纸黄纸表示。C、增福延寿道场:为活着的人做道场,用红纸表示。D、焰口施食 E、忏法节日A、关于释迦牟尼:四月初八,佛诞日;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即腊八节。B、关于观音菩萨:二月十九,诞生日;六月十九,成道日;九月十九,出家日。C、关于弥勒菩萨:正月初一,诞生日;三月初三,圆寂日。D、关于地藏菩萨:七月三十,诞生日。E、关于阿弥陀佛:十一月十七,诞生日。建筑-中国化A、寺院:(1)寺院布局,廊院式、中轴式、自由式(
12、2)佛殿建筑,中原佛教采用皇宫式或楼阁式;藏传佛教采用杜康(多功能的意思)式。B、佛塔建筑:塔顶是用来 埋佛骨舍利的地方。中国化佛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刹组成,其中“刹”与古印度不同,是佛界的象征。从造型上,有楼阁式、密檐式、藏式、傣族、金刚宝座;从建筑材料上;从组合上。中国化佛塔最具代表性的是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C、石窟建筑:在北魏和唐代形成两次高潮,用于供奉佛像和菩萨。四种类型,僧房、塔庙、佛殿、大像。D、石经和经幢:石经,镌刻在石质载体上的佛经。经幢,于唐代随密宗东来而传入,到北宋发展到最高峰。名胜A、佛教名山:(1)五台山-山西五台-“清凉佛国”-文殊菩萨(2)峨眉山-四川峨眉-“峨眉
13、天下秀”-普贤菩萨(3)普陀山-浙江普陀-“海天佛国”-观世音菩萨(4)九华山-安徽青阳-“仙城佛国”(莲花佛国)-地藏菩萨。B、著名佛寺:(1)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2)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南京栖霞寺(三论宗)、陕西西安大慈恩寺(法相宗)、陕西长安县华严寺(华严宗)、陕西西安城南大兴善寺(密宗)、山西交城石壁山玄中寺(净土宗)、河南嵩山少林寺(禅宗)、扬州大明寺(律宗)(3)成都文殊院(与新都宝光寺、邗江高寺、镇江金山寺合称禅宗四大丛林)(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著名藏传佛教寺院(5)西藏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青海塔尔寺、甘肃拉扑楞寺,黄教六大寺。C、著名佛
14、塔:(1)藏式,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双耳喇嘛塔、青海湟中太平塔、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北京妙应寺白塔(2)楼阁式,山西应县木塔、西安大雁塔、开封铁塔、上海龙华塔、杭州六和塔(3)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金刚宝座舍利宝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4)傣族塔,西双版纳曼飞龙塔。D、著名石窟: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泥塑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石雕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石雕像);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甘肃炳灵寺石窟(石雕像、泥塑像)、重庆大足石刻(摩崖造像)、四川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E、著名石经和经幢:(1)最著名的石经是北京房山云
15、居寺石经,“东方文化的宝库”(2)著名经幢有上海松江陀罗尼经幢、浙江海宁盐官镇安国寺经幢、河北赵县赵州陀罗尼经幢、云南昆明大理国经幢。第三节 道教创立时间:东汉末年,东汉顺帝地点:蜀中 鸣山创立人:张陵-五斗米道;张角-太平经-“太平道”教义(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教祖,将老子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成为道教的理论基础。(2)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修炼的三种方法:内养、外养、房中术。追求现世的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即“修仙得道”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和最高的目标。发展和教派(1)产生和确立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代表人物-张
16、陵、张角、张鲁。魏晋时形成上清派、灵宝派、楼观派(影响最大)。(2)鼎盛时期:隋唐和北宋;唐初道教被列为儒、释、道三教之首,北宋时形成了影响最大的茅山上清派。(3)变革时期:南宋、金、元;王哲创立了全真道,首先提倡“三教(儒、释、道)圆融”。(4)僵化时期:明清经典道藏-道教经籍的总集;唐开元年间,首次由官方编修。中国现存最早的两部道藏-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标记八卦太极图 见上册P131卦名符号象征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信奉对象尊神:(1)三清-(中)元始天尊、(左)灵宝天尊、(右)道德天尊 (2)四御-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后土皇地神仙:八仙-李铁拐、钟离
17、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俗神:(1)自然神(2)文化神-文昌帝君(3)守护神-城隍、门神、灶君、财神(4)航海保护神-林默称谓(1)男教徒-道士;女教徒-道姑(2)道馆负责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法事斋 -道教常见的一种法事,供斋 神,借以求福免灾;有日常的持诵和忏法。持诵:受持而咏读之,俗称念经。忏法:拜忏的方法和仪式,用以忏悔。节日妈祖神(天妃)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建筑(1)建筑样式:木结构体系;多楼阁,上为戏台,下为山门(2)建筑布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a、“靖”和“治”的布局b、以“天尊殿”为中心的布局c、以“三清殿”为中心的布局(3)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a
18、、与神仙信仰密切相关b、与传统哲学观念密切相关c、与宗教教义密切相关d、与民俗密切相关名胜仙境:三岛-蓬莱、方丈、瀛洲名山:五岳(山东泰山、湖南衡山、陕西华山、山西恒山、河南嵩山)、四川青城山、山东崂山、湖北武当山、江苏茅山、江西龙虎山、江西 皂山、广东罗浮山道观:(1)楼观台-陕西终南山,我国道教最早宫观,享有“仙都”之誉(2)北京白云观-全真道天下第一丛林(3)沈阳太清宫-东北最大的宫观(4)成都青羊宫(5)妈祖神三大祖庙-福建莆田湄洲岛上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妈祖庙(朝天宫)(6)苏州玄妙观-三绝碑“唐-吴道子绘老子像、唐玄宗赞、颜真卿书法”(7)永乐宫-山西芮城,相传为吕洞宾诞生
19、地(8)上海海上白云观第四节 中国的基督教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创立人: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耶稣的受难是因十二门徒中犹大的出卖造成,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教义(1)三位一体说:基督教最基本的信条;“圣父”、“圣子”、“圣灵”(2)上帝创世说(3)原罪救赎说(4)天堂地狱说教派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大分裂,形成了三个大的教派。争夺教权-公元11世纪中叶-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正教(东正教)宗教改革-公元16世纪-从天主教内部脱离出“新教”新教与天主教的4个区别:(1)新教反对教皇的绝对权威(2)新教不接受教皇支配(3)新教不承认天主教某些教义(4)新教主张取消一些繁琐礼仪,主张只保留洗
20、礼、圣体传播(1)唐,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时称景教(2)元,基督教再次传入,时称可温教或十字教(3)明,天主教由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再次传入(4)清,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沙皇派遣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5)1807年,英-马礼逊成为第一个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6)建国后,中国基督教倡导自治、自传、自养的三字爱国运动经典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三部分:“律法书”、“先知书”、“圣录”。新约全书四部分:“福音书”(记载耶稣的言行)、“使徒行传”(叙述早期教会情况)、“书信”(使徒们的书信)、“启示录”(使徒们的启示记录)。标记尊十字架为信仰标记,
21、以示信仰耶稣的主张和学说信奉对象在中国,基督教新教信奉之神译为“上帝”或“神”;天主教译为“天主”法事七件圣事=七件圣礼,是天主教和东正教的重要礼仪称谓天主教最高首领-教皇或教宗东正教最高首领-牧首新教,教区负责人-主教,教堂负责人-牧师节日复活节:3/21-4/25圣诞节:12/25建筑罗马式教堂:素有“远东之冠”美誉的上海松江佘山圣母大教堂哥特式教堂:“光”、“高”、“数”;远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名画: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创世纪、最后的审判,丢勒-四圣徒,菩提彻利-圣奥古斯丁像,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像著名
22、教堂天主教(1)北京南堂-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始建(2)北京北堂(3)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上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4)天津老西开教堂东正教(1)哈尔滨圣母大教堂(2)上海新乐路东正教堂基督教(1)北京崇文门教堂(2)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地区最大的基督教堂(3)沐恩堂-上海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所在地第五节 中国的伊斯兰教创立时间:七世纪初地点:麦加创立人:穆罕默德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于麦地那归真,葬于该城清真寺教义由伊玛尼、仪巴达特、伊赫桑三部分组成伊玛尼=信仰(属于世界观、理论、思想方面)六大信仰:(1)信安拉=真主,信仰的基石(2)信使者,穆罕默德为使者的集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游 基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