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虎门镇环境规划(最终稿).doc
《东莞市-虎门镇环境规划(最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虎门镇环境规划(最终稿).doc(22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1 总论51.1任务由来5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1.2.1指导思想51.2.2基本原则61.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61.3.1规划编制依据61.3.2引用标准81.4规划范围与基准年81.4.1规划范围81.4.2规划基准年和规划年限81.5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91.5.1规划目标91.5.2技术路线92 虎门镇基本情况112.1地理位置112.2自然环境112.2.1地质地貌112.2.2水文132.2.3气候132.3社会环境133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143.1社会经济现状143.1.1人口概况143.1.2经济建设情况163.1.3农业与土地利用183.1.4虎门镇文化卫生19
2、3.1.5虎门镇市政建设基本情况203.2社会发展预测分析223.2.1经济预测223.2.2人口预测233.3.3交通发展244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26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64.1.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264.1.3 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284.1.4 小结304.2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预测304.2.1 大气污染源现状314.2.2 大气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预测404.3 污染气象条件与环境空气质量预测404.3.1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404.3.2 预测模式及有参考数的确定434.3.3 典型日的确定454.3.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464.4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与总量控制规划844.4.1大
3、气环境功能区划分844.4.2 大气环境总量控制规划874.5 大气环境整治工程914.5.1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924.5.2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途径954.5.2.3改变供热方式、发展废热利用994.5.2.6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1034.5.3控制大气污染的政策途径1065 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规划1115.1 水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规划1115.1.1 水系概况1115.1.2 水资源概况1115.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125.1.4 水资源供需预测1145.2 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1165.2.1 污染源调查1165.2.2 污染源预测1225.3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235.
4、3.1 地表水1235.3.2 地下水1325.4 水环境功能区划与容量研究1335.4.1 水环境功能区划1335.4.2 地面水环境质量预测与容量研究1365.5 水污染防治对策1435.5.1水污染防治对策1435.7.2 水环境整治工程1446 生态系统调查与规划1476.1生态用地结构调查1476.1.1土地垂直分布1476.1.2土地水平分布1476.2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1496.2.1调查方法1496.2.2调查结果1496.2.3生态环境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586.2.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606.3生态功能分区规划1636.3.1分区原则1636.3.2 生态功能分区规划16
5、46.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1676.4.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原则1676.4.2森林生态保护建设规划1676.4.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1686.4.4城镇绿化总体规划1717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划1777.1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规划基本原则1777.2固体废物管理目标1777.3固体废弃物产生、收运和处理现状1797.3.1工业固体废物1797.3.2生活垃圾1807.3.3医疗废物182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管理规划1837.4.1固体废弃物收运和处理的环境影响分析1837.4.2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1847.4.3固体废物处理策略1887.4.4虎门镇固体废物处置规划1907.4
6、.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978 噪声污染与防治规划2008.1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2008.1.1 噪声现状调查2008.1.2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2018.1.3 声环境现状评价2018.2环境噪声影响预测2038.2.1工业噪声影响预测2048.2.2交通噪声影响预测2058.2.3生活噪声影响预测2068.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及声环境目标确定2068.3.1声环境功能区划分2068.3.2声环境目标确定2078.4声环境综合整治2088.4.1制订噪声管理规定2088.4.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2098.4.3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2098.4.4控制交通噪声2098.4.5对超标声源实行
7、限期治理2098.4.6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2109 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规划2119.1产业结构与布局现状分析2119.2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139.3产业布局规划21410 环境管理现状与规划21710.1环境管理的现状21710.1.1虎门镇环保分局机构组成、人员编制21710.1.2管理范围21710.1.3主要工作任务21710.1.4环境管理现状评价与存在的问题21710.2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21810.2.1目标与建设指标21810.2.2环境管理规划目标实现的措施21911 环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2311.1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组织实施22311.2建立环境保护与建设
8、的宏观调控体系22311.3拓展资金渠道,确保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22311.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22411.5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22511.6树立珍惜资源的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2251总论1.1任务由来虎门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部,雄踞珠江口东岸,是海上进入南中国领土的咽喉要道,是南中国经济最繁荣的省、港、澳珠三角地带的几何中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虎门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19912000年10年期间,虎门镇GDP平均增长率高达18.3%,是全国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的1.9倍,各项经济总量指标已经接近或超过了我国许多县级市和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与此同时,随
9、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越来越多,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对林地、湿地、农田等自然生态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极为严重,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虎门镇的环境问题已引起镇人大、镇政府领导和广大居民的重视。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和提升虎门的城市竞争力,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东莞市环境保护局虎门环保分局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虎门镇环境保护规划大纲,作为虎门镇确定环境规划编制的依据。接受委托后,编制单位多次组织人员到当地调查、考察,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东莞市虎门镇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大纲”。本规划报告依据国家关于印
10、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建设部 环发200282号)和工作大纲编制完成。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2.1指导思想 同七圩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1.2.2基本原则 同七圩镇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具体为:(1)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2)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小城镇所处
11、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3)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4)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建制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5) 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古迹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6)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注意环境规划与其它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
12、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7)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立足当前实际,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1.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1.3.1规划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
13、8)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9) 关于贯彻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6734号文;(10)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98-2002)纲 要,环发1998289号文印发;(11) 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粤府199412号;(12) 全国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方案,环发1998366号文印发;(13) 关于水源地确定水质类别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1998171号文;(14) 广东省跨市县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试行办法,粤府199390号文印发;(15) 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1991年1月;(16) 广东省碧水
14、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文印发;(17) 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文;(18)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文批复;(19) 东莞市市域规划控制图则(19992020)市域规划说明,2000 年9月;(20) 虎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000年6月;(21) 虎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说明(送审稿),2003年6月;(22)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20022020),2003年8月;(23)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年8月;(24)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5、20012005),2001年3月;(25) 东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年1月;(26) 东莞市虎门镇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大纲,2003年2月;(27)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28) 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0月。1.3.2引用标准(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3)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5)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6) 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93);(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6、GB8978-1996);(8)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1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4)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1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16) 危险废物填埋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1.4规划
17、范围与基准年1.4.1规划范围本次环境规划范围为整个虎门镇辖区,总面积178.5km2, 包括现辖的28个行政村和3个居民委员会。1.4.2规划基准年和规划年限 规划基准年:2002年。规划年限: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1.5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1.5.1规划目标 比七圩镇具体全面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并提高整体环境质量,使水、气、声等环境因子分别达到相应环境标准;在保证实现环境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使总体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把虎门建设成为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优美的城市绿化、空气清新、生态自然环境舒适美好的城
18、镇。近期主要是解决现有的问题,协调各规划间的不一致;远期引导虎门镇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初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5.2技术路线本规划以虎门镇总体发展动态研究和环境质量现状调研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虎门自然、城建、人口、能源及经济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析虎门镇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以及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实现工业的合理布局,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良性循环。具体技术路线如下:城镇建设总体
19、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分、环境规划目标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要素预测分析拟订规划方案与措施规划方案的优化确定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指标体系研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环境容量分析各专项环境规划方案可达性分析规划文本、报告和图件 图11虎门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2虎门镇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东莞市虎门镇位于东经11348,北纬2249,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隅,雄踞珠江口东岸,是海上进入南中国领土的咽喉要道和重要标志。虎门东联长安,北接厚街镇,西部与番禺市隔江相望,南濒南中国海,西北与沙田镇以河为界,东北是大岭山林场的连绵青山。虎门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
20、的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海上、陆路交通地位突出。水运与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水系相通,直达香港、澳门及华南沿海诸港,为省、港、澳在地之经济走廊。水路北距广州74公里,南距香港75公里,西距澳门83公里、蛇口港70公里。广深、广深珠、深珠高速公路以及315省道均汇于虎门镇区。虎门与广州未来的新城南沙一江之隔,虎门大桥飞架东西两岸,把珠江两岸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虎门镇镇域见图2-1。2.2自然环境虎门镇南临海洋,北靠铜鼓岭(海拔91米,102.4米)和坳垅山(海拔178.2米,228.1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是一个丘原交错、水网纵横的地带。全镇东西宽约16.1公里,南北长约14.7公里,总面积约
21、178.5平方公里,现状镇区建成区面积为9平方公里。2.2.1地质地貌虎门地区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城区规划范围内各地段,按工程地质划分可分为三种地带:(1) 丘陵山地地带:一般表土层可作为六层以下建筑物的天然基础。(2) 冲积层地带:建房时必须进行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10米左右。(3) 水网地带:建房时须填高地面并做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15米以上。根据广东省地震裂度区划图的规定,虎门镇为地震六度设防区。2.2.2水文虎门镇地处珠江口东岸,南部临海,位于东江南支流的最下游。东江南支流分支东引河、太平河,流经东莞城区、厚街镇从虎门镇西侧进入珠江。东引河在虎门镇太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汇入太平河入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莞市 虎门 环境规划 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