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
《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开设护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总结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实施,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已成为护理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就护理综合实验开展情况阐述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体会,为今后开设更多、更好的综合性护理实验课提供思路。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法(试行)对实验教学提出了综合性实验的开设要求,并明确了其所占比例,也对综合性实验进行了定义:“综合性实验教学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我系本科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试验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此谈谈其方法和体会。1教学方
2、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所开出的17项操作中,选出卧位病人更换床单位、床上擦浴、测量生命体征、鼻导管给氧、四种注射法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等8项实验实施综合性教学,每项3学时,共计24学时。 1.1教师统一备课,确定教学方案实验课前,实验带教老师和临床护理课教师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明确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给出一个病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框架。以新学项目为主线,结合内、外、妇、儿科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护理。 1.2学生课前准备问题式教学启发学生 在实验课前3天给出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病人实施护理。教师在给出病例时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如在鼻导管给氧过程中发现氧
3、流量与医嘱不符合,如何去调节流量;在进行床上擦浴时,护士应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等问题。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具体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操作步骤。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带教老师给予指导,实验课前学生列出所需要的用物清单,报告给实验老师,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1.3以某一项操作为主线开展实验,结合情景式教学模式先由老师示教大纲开出的实验项目,再由学生扮演病人,该病人具备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如骨折、昏迷等,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操作。比如该堂课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卧位病人更换床单法,就要求学生先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做好病情评估工作。给出的病例是胃肠吻
4、合术后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学生不但要按要求完成卧位病人更换床单,还要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排痰,预防压疮发生,同时保护伤口防止伤口裂开。 1.4教学实例测量生命体征模拟为患者集体测量生命体征的场景,每组选1名学生模拟昏迷患者,由其他3名学生分别模拟护士为其测量T、P、R、BP,并让3名学生分别把各自所测量值填写于生命体征测量登记本上,以检测学生的测量是否准确。要求学生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以及皮肤完整性等其他相关临床护理章节所学内容,并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如果测量血压的手臂正在输液,学生能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同时要求学生提出该名“患者”的护理诊断和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该实验结合护理学基础、外
5、科护理学、护理观察学等学科中生命体征的测量、整体护理、病情观察、患者的清洁、昏迷患者的护理等相关知识,同时还运用生理、解剖等相关学科知识作为观测指标。2教学体会2.1基础实验为主线,达到了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因为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以验证实验为主,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护理学基础以往实验课中更多的是强调学生掌握这项操作。综合性实验通过给出“人”这个整体层面上的实例,强调人是由生理、心理、情感等的复合体,才能使学生真正运用到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将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结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培养。使学生体验到临床工作的场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在实验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开展 综合性 实验教学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