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期末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doc
《教育期末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期末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目 录摘 要 1第一章 绪 论 21.1问题的提出 2 1.2研究现状21.3研究目的与意义 31.4研究思路方法4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5 2.1经济与就业增长非同步理论 52.2就业能力不充分理论52.3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52.4筛选理论6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研究73.1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73.2大学生就业问题总体情况分析 73.3调查结果与讨论9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104.1结论104.1建议10参考文献 12附录 14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I编辑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自恢复高考以来,每年参加高考进入大
2、学的学生数量都在增长,相应的,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目也在不断增长。针对2014年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查找了前五年,即2009至2013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10万,就业率为35.6%。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30万,就业率为35.3%。201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60万,就业率为35.2%。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就业率为34.5%。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99万,就业率为35%。上面的数据是指在本科毕业就已经签约,即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比例。通过以上数据我们知道,大枪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影
3、响因素及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同步理论、就业能力不充分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及筛选理论开展有关研究。本文以随机调查的延边大学各学院300名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为样本容量,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和比较法等,主要研究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特点;大学生就业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措施研究的相关情况;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合理对策。 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正确选择;就业市场不完善阻碍了大学生就业;高
4、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2)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3)有些企业制度不合理,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身体歧视等,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再一次拉高;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由于自身素质不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匹配、所受教育无法跟上时代形式而被迫做出就业选择,这变相导致了毕业生资源扎堆
5、某些行业领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生要正确评价自己,进一步挖掘潜力。(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理论和实践指导,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平台。(3)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到加强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中去。(4)强化政府部门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能与指导作用。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 研究现状 影响因素 建议与对策 相关研究第一章 绪论1.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国内的一个严重问题。每一年,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都在不断增长,然而就业率却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数据。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中国大学生的供给呈现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在近几年达到10%左右。由于劳动力市场上
6、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象越来越严峻。那么,为什么在当今中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身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有哪些路可供我们选择?我们自身要如何去做才能成功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我们的未来与一生,是我们不得不着重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只有深刻的了解了以上问题,我们才能迎接自己的下一步人生道路。1.2研究现状1.2.1大学生就业问题内涵(重要概念)研究现状卢倩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认为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不是说大学生真的“无业可就”,而是表现在特定地区、特定职业、特定薪酬等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城市就业难、体制内就业难和高薪就业难。她分别从社会因素、高校因素、
7、大学生自身因素和用人单位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翁祥栋认为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由于自身素质不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匹配、所受教育无法跟上时代形式而被迫做出就业选择,这变相导致了毕业生资源扎堆某些行业领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韩爱萍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市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即是在社会、高校、学生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1.2.2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杨邦勇认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还不能适应就业工作的需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
8、业生就业市场之间贯通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低。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人都存在“双高”现象,都影响大学生就业。刘博敏提出社会传统文化的偏见,用人单位的局部利益驱使、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尖锐、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形成女大学生困难就业的主要原因。李妲谈到贫困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及其个人素质、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就业形势更加严峻。1.2.3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就业愈来愈困难,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着工作,要么是社会某一方面不缺乏优秀人员,要么就是大学生自身务虚不务实,眼高手低,看不起薪水较低或觉得任职某一岗位是埋没人才,委屈自己等。就业难表现在很多方
9、面,如李妲谈到由于受社会环境及其个人素质、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够,总体就业情况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就业存在着签约时间滞后、签约质量不高、总体就业率低等问题;刘博敏又提到当今社会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程度远远大于男生。1.2.4大学生问题干预对策研究 王沙来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基层的就业观。要有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
10、、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王汝印认为:政府应制定或改进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逐步规范并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的用人“每进必考”制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赖德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人为地把不同劳动力市场的身份和福利
11、待遇进行划分,并将其制度化。这不仅有悖效率原则,也有悖公平原则,必须改革。1.2.5研究展望 通过有关资料参考进行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就业难,难就业”。调查研究显示,如今的整体状况是: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应届毕业生就业“不吃香”,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薪酬低,假招聘(招聘次数多,真正招聘到的人少),大学生缺经验,怕吃苦,不愿从基层做起,就业后稳定性差,频繁跳槽,导致企业不愿去招聘。这些研究找出了一些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据我们对周围朋友、亲人或其他人就业招聘的了解,我们还发现,如今的就业与家境条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境条件好,或者说家中能有权有势,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生,也能找着一份
12、她或他自己满意的甚至惊喜的工作,这就是现实社会的真实人际关系反映。因此,我们希望,在将来的社会进步中,国家能改善相关政策,联合各企业扩大职业市场,为大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也希望学校能改革教育制度,对学生进行多次职业教育的培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国家应尽量、尽快改善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严查严惩各行政、各企业单位的严重贿赂、贪污罪行之人,给贫困人民、弱权人民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机会。1.3研究目的与意义1.3.1研究目的根据调查和查阅文献找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将会出现的问题,让在校大学生有危机意识并明白问题产生根源,及时学好知识,充实自己,为以后就业做
13、好准备。1.3.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对于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同步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就业能力不充分理论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剖析,有利于起到对上述理论的推动作用,为上述理论指明方向,改正理论中错误的地方。 实践意义: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清现有情形,明白自身的缺陷,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素质,更能鼓励大学生建立乐观自信态度,做好准备积极迎接就业的到来。此外,也能让高校认识到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且能让教师明白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优点,有利于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1.4研究思路与方法1.4.1研究假设与研究变量1.4.1.
14、1研究假设 我组希望通过对以上各方面问题的研究,能让在校大学生对就业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及时改变自己,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以后的就业选择能有所帮助。1.4.1.2研究变量因变量:大学生就业形势自变量:国家政策、企业政策、高校改革、大学生自身素质与态度。1.4.2研究方法1.4.2.1研究对象以延边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样本容量(调查人数)为230人 ,涵盖了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延大在校大学生。1.4.2.2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对各种专著及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网络信息检索,了解大学生就业研究动态及其重要成果,把握有关研究动态、发展趋势和相关理论,通过撰写文献
15、综述来整理记录,以便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2、调查法:通过自编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3、比较法:通过对不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情况对比,以便了解不同民族、性别、学历、专业发展阶段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4、统计分析法: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4.2.3研究工具自编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2.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同步理论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而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失业和下岗人员逐渐增多,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在速度上存在非对称性。劳动经济学认为,劳动力需求属于派生需求,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
16、需求引致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因素。但是经济发展和就业发展并非同步。因为经济的发展是技术、资金、劳动力和管理等众多生产要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越高,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就越低;其他要素的成本相对劳动力成本越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也越低;其他因素较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也越低。因此,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只是相对并非绝对。因此,寄希望通过增长经济完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一定能实现。如果为了就业增长目标,放弃经济增长目标,在实践中,可能是荒谬的;因为我国就业人口基数很大,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业的持续增长是难以想象的。而苛
17、求政府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双高目标,往往也难以实现。于是,理想的状态是兼顾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增长目标。但现实是错综复杂,对两个目标的兼顾在实践中很难做到,两难抉择,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增长目标。因为经济增长了,就业量水涨船高,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降低。但是如果只关注就业增长,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倒退。而经济一旦倒退,就业增长成了无源之水。2.2就业能力不充分理论 高等教育体系僵化、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大学生失业现象。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源于就业,也有人称之为可雇用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研究中非常盛行。Gray and Chap
18、man(1999)、Harald Schomburg(2000)以及JoseGines Mora(2000)认为高等教育体系僵化、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大学阶段开展职业辅导,可以减少毕业生失业。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学已将就业能力作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合格毕业的一个重要指标。2.3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高级劳动力市场和低级劳动力市场。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层造成了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最早由皮奥里于197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整个劳动力
19、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高级劳动力市场和低级劳动力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前景好;而低级劳动力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层造成了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尽管高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低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别,并且由于一旦在低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高级劳动力市场,于是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低级劳动力市场就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毕业生短期之内,即使在高级劳动力市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原因。2.4筛选理论雇主通过了解求
20、职者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来了解求职者的能力,从而对求职人员进行筛选、录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斯宾斯(Spence,D)和索罗(Thruow,L)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筛选理论认为,雇主开始并不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尽管他不能直接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却可以了解求职者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雇主可以通过这些个人属性和特点来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其中,学历成为最直接的信号。由于更多高学历毕业生的出现,使毕业生在这一筛选队列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位置
21、,从而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研究3.1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3.1.1调查对象本研究样本为延边大学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选取延边大学21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性别/年级人数比例性别男8442%女11658%年级2013级4129.5%2012级5237.4%2011级3625.9%2010级107.2%3.1.2 调查工具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大学生就业问题认知变量分为两个维度:价值认知和内涵认知。问卷采取选择模式,根据选择的数据比例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态度。3.1.3 数据处理调查数据处理采用WPS2013、SPSS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期末 论文 大学生 就业问题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