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4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21.1项目背景21.2建设项目工程概况31.3评价范围41.4环境保护目标4第二章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52.1自然环境52.2社会环境7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82.4水环境质量现状92.5声环境质量现状9第三章 污染源强分析103.1施工期期污染因子及源强分析103.2营运期污染因子及源强分析13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154.1施工期环境影响154.2营运期环境影响16第五章 污染防治措施22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225.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25第六章 政策符合性及规划合理性分析286.1产业政策符合性286.2规划符合性28第七章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297.
2、1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297.2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307.3环境监测30第八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28.1经济效益分析328.2社会效益分析328.3环境效益分析33第九章 公众参与349.1信息公示349.2公众参与调查349.3小结35第十章 总体评价结论3610.1工程概况3610.2环境质量现状3610.3环境影响分析3710.7总体结论3910.8建议及要求40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第一章 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旨在改善水区商业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服务功能,确保首府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水
3、磨沟区红光山新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435232”,东经873733”,项目区北侧为河南东路;西侧为会展大道;西北侧为会展中心,北侧为售票大厅,西侧为移动大楼(现为在建);南侧、东侧均为规划用地(现为空地)。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0.27%。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面积50169m2,总建筑面积376474m2,主要由各类型办公用房和附属商业及公共建筑组成,新建超高层办公楼南北地块各1栋,均为地上57层,地下3层;高层办公楼北地块3栋,南地块4栋。其中高层办公楼北地块101栋地上25层地下2层;102栋地上3层部分4层地下2层;103栋地上4层
4、,南地块201栋、202栋地上25层地下2层;203栋地上3层地下2层;204栋地上4层地下2层。设计每栋楼下配套建设地下停车库。建筑密度30%,最大容积率7.50,绿地率12%。拟建工程计划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9年整体竣工。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经请示有关环保主管部门,通过调研和资料收集,并根据拟建工程的设计文件、监测资料,编制了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与建成后预计排放的废气、废水、固废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根据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对于
5、商住用地规划,以“新区开发为主、旧区改造为辅,新旧区发展相结合”为原则,改善交通系统,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保护有价值、具有传统风格和历史意义的建筑。本项目工程用地性质为规划中的商住建设用地,符合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要求。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及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专项控制规划,有利于促进拟建工程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完善当地的景观功能,拟建工程的建设会大大改善当地人员办公环境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拟建工程施工期会对施工场地周围人员的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只要加强施工期管理,在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
6、保措施后,可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拟建工程运营后产生的环境影响很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拟建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2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项目。建设单位: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置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红光山新区会展大道旁,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435232”,东经873733”。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及规模:绿地集团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建设用地面积50169m2,总建筑面积376474m2,分三期建设。主要由各类型办公用房和附属商业及公共建筑组成,新建超高层办公楼南北地块各1栋,均为地上57层,地下3层;高层办公楼北地块3栋,南地块4栋。项目投资:项目
7、总投资45亿元,环保投资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0.27%。建设进度:拟建工程计划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9年整体竣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注1建设用地面积m2501692总建筑面积m2376474地上总建筑面积m2376474其中超高层办公m2233626不含超高层办公商业8054m2普通办公m2101505不含超高层办公商业8745m2商业m241343其中办公商业面积16779 m23地下总建筑面积m280733地下机械车库3层/2层4道路广场面积m2291235建筑基地面积m2150216建筑密度%307绿化面积m260258绿化率%12.09容积率-7.5010机动
8、车停车位辆3765公建100辆/万m2其中地上停车位辆376地下停车位辆33881.3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及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如下:环境空气:本项目对于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包括主体施工及装修阶段,运营期仅产生少量的餐饮油烟及汽车尾气,根据施工期扬尘及其他废气的影响范围,可以确定建筑工地周边100m以内;水环境: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期的施工废水、少量生活污水以及运营期的生活污水及餐饮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市政下水管网,因此确定本项目的水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声环境:与规划蓝线范围一致,主要控制在施工场地围墙外1m,周围200m范围内有噪声敏
9、感目标的扩展到敏感目标;生态环境: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1.4环境保护目标拟建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红光山新区会展大道旁,项目区北侧为河南东路;西侧为会展大道;西北侧为会展中心,北侧为售票大厅,西侧为移动大楼(现为在建);南侧、东侧均为规划用地(现为空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敏感目标方位距离(m)工作人数(人)会展中心E N380200售票大厅N22580移动大楼W250500第二章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位于东经86378858,北纬42454408。辖区东与吐鲁
10、番市接壤,西以头屯河与昌吉市为界,南与托克逊县相邻,在夏格泽山脊线以南与和硕县毗边,西南与和静县为邻,北部沿博格达山脊与吉木萨尔县、阜康市分界。南北最宽处约153km,东西最长约190km,总面积1.42万km2,城市规划控制面积1600 km2,建成区面积261.88 km2,总人口236.0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占90以上。乌鲁木齐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气候特征为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且随高度递增;冬季漫长,四季分配不均;春秋季多大风,冬季逆温情况严重。新疆地面的地形起伏大,摩擦力大,有冷空气(冷高压)进入时,风几乎是从高压吹向低压,而不是平行等压线。冷空
11、气多来自西北,所以北疆等地的大风多为西北风。南疆的冷空气容易从东北方进入,故多东北风。乌鲁木齐是多风地区,大风最多出春秋两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乌鲁木齐的年平均风速为2.5m/s,鲁木齐的平均风速整体呈逐年减少的变化趋势, 春季和冬季大风较多, 秋季和夏季出现大风的次数相对较少。达坂城是全国著名风口之一,最大风速为34米/ 秒,瞬间最大风速超过40米/ 秒;干热风是乌鲁木齐境内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市区一般日温差在1112左右,最热月为7月,平均温度2428,最冷月为1月,平均温度-10-20。年降水量约290mm,年蒸发量1900mm左右。市区冬季平均为165天,寒冷漫长,采
12、暖期近半年;夏季约87天,炎热干燥。无霜期较短,一般在150190天左右。受地形影响,乌鲁木齐市全年辐射逆温发生次数多。除了遇到雨、雪、大风天气,大气层结构的稳定性被破坏,没有逆温层出现之外,一年四季均有逆温层存在,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区,冬季近地层几乎全被逆温层所笼罩,逆温频率达90%以上,持续时间长,逆温强度大,逆温厚度平均在600m左右,贴地逆温顶高平均620m,低层逆温顶高在1000m以上,最大逆温强度可达20/100m左右。冬季市区上空逆温层的生消过程可概括为:日落后至清晨随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加深、加强,清晨达到最强,这期间大气一般处于中性或稳定状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垂直
13、扩散;日出后贴地逆温层自下而上逐渐减弱消失,但常常在近地层仍维持一逆温层,它使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受到抑制,污染物被限制在地面和逆温层之间,形成“封闭型”污染,对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极大。建设项目厂址在人工探井揭露的25m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三层:表土(素填土)、粉土、圆砾。表土:褐黄色,厚度在0.3-0.7m,以粉土为主,可见大量植物根茎,局部含少量砾石,干,松散。素填土:杂色,厚度1.0-1.3m,以卵砾石为主,混杂大量粉土,干,松散,仅在场区个别区域可见。粉土:褐黄色,埋深0.3-1.5m,厚度0.3-1.0m。土体多虫孔和植物根孔,可见较大孔隙,切面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
14、低,稍湿,稍密。圆砾:场内主要地层,褐黄色-青灰色,埋深0.3-1.8m,本次勘探揭露层未揭穿,最大可见厚度24.6m。颗粒磨圆度一般,以亚圆形为主,颗粒骨架上部以粉土充填为主,上下部以细砂、中砂充填为主,充填密实,局部有胶结。项目区地质勘探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勘察范围内无岩溶、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无液化土层、场地地基稳定性较好。乌鲁木齐市标准冻结深度为1.4m,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所属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确定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乌鲁木齐地区可分为五大水系,即乌鲁木齐河水系、头屯河水系、柴窝堡水系、达板城水系和东
15、山水系。它们均属于内陆河系,水源补给来自大气降水和冰川融雪。地表水主要来自泉水和天山冰雪融化水。乌鲁木齐城市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主要有天山融雪水渗流和乌鲁木齐河(和平渠)潜流水系和渗漏补给,其次由农灌水回渗以及降水回渗补给。根据项目区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场区内未发现地表积水,人工探井揭露,厂区自然地面下8m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出露,设计施工中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和基础的影响,考虑未来绿化用水及其它的影响,建议地下室做好防潮防渗措施。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属乌鲁木齐城市及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人居环境、商贸、旅游。本行政区划属乌鲁木齐市,区内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
16、农业灌溉主要靠乌鲁木齐河和城市污水,水资源利用率高。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主要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员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拟建工程所处的城市生态系统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野生动植物极少,主要由城市边缘区、城乡人员区所构成。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为灰漠土,土层深厚,盐渍化较轻,评价区域无自然植被分布。2.2社会环境水磨沟区南以红山路为界与天山区为邻,西以河滩快速路为界紧接沙依巴克区、新市区,东面和北面与米东区相连。区域面积约2
17、77.56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1个农村事务管理办公室,89个社区、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1万余人,区内居住着汉、维、回、哈等29个民族。 水磨沟区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91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5万。水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5公里处,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一座公园。2009年以来,水磨沟区加强民生工作。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开展面向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全年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16万元、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 240多
18、万元。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累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61个,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9 179人,实现就业人数10 620人。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430万余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550万余元、各项社会救助金210多万元、优抚金33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残疾人托养站。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建成解危解困房144套、农村抗震安居房116套,为困难群众申请廉租房208套、经济适用房62套,改善部分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全面启动乌鲁木齐矿区、六道湾煤矿斜井平房片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1900万元,规划新建18个社区办公用房。社区信息网络平
19、台全面开通,建立健全社区楼栋长管理机制,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天山霹雳”消防安全、百日攻坚防火等专项整治,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整治成效明显,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科教文卫等事业协调发展。贯彻落实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890万元。新疆上海科技合作基地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两基”迎“国检”工作圆满完成。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近5000万元,完成11所学校的抗震加固,完善各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积极开展校际间教师交流和结对帮扶,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扎实抓好“双语”教学。“学生饮用奶计划”落实到位。加强
20、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完成河滩等6个社区的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配置21个社区(村)健身路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连续六年荣获自治区级“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区(县)。圆满完成市第二届运动会、第六届残运会赛事承办及参赛任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投入1560多万元,规划新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卫生服务站,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认真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社区门诊获全疆唯一一家国家级“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优秀社区”。食品、药品等安全专
21、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成效显著。妇女儿童、老龄、侨务、统计、人防、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采用资料收集调查的方法进行,项目区现状资料引用数据均出自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的例行监测数据。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引用乌鲁木齐市监测站2012年3月19日25日位于乌鲁木齐铁路局及2013年3月20日-27日位于米东区卡子湾村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由监测结果经分析评价后可得出:铁路局监测点SO2日均值浓度标
22、准指数范围在0.340.74之间,均不超标;NO2日均值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441.21之间,超标率14.3%,最大超标倍数0.21倍;PM10日均值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301.03之间,超标率14.3%,最大超标倍数为0.03倍,超标原因主要是监测期间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季还没有结束,煤烟性污染造成区域环境空气SO2、NO2、PM10本底值超标。米东区卡子湾村监测点SO2日均值浓度标准指数为0.027,均不超标;NO2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140.86之间,均不超标;PM10日均值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773.89之间,超标率85.7%,最大超标倍数为2.89倍,超标原因主要是监测期
23、是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多风季节,造成区域环境空气PM10本底值超标。2.4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红光山新区会展大道旁,项目区东侧约2km处有季节性河流水磨河,由于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拟建项目区所在地市政给水管网、下水管网铺设完善,项目区生活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提供,不从水磨河取用生活用水;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下水管网,不排入水磨河中,因此,可不对水磨河现状水质情况进行评价。本次水环境质量评价引用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市区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汞、砷、六价铬、铅、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地 集团 乌鲁木齐 中心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