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师生情感研究.doc
《浅谈基于师生情感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基于师生情感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浅谈基于“双主体”下对师生情感关系的研究【摘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通过感情关注、加强师生交往,来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课堂师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备受人们的关注。同时,情感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积极的师生情感可以增强感染性,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其学习的动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消极的师生情感会阻碍师生交往,抑制学生学习和认识能力的发展,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交往中,只有运用恰当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师生关系得到和谐的发展。随着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师生情感关系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也做了一些有效的
2、探索。但从总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现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因此,对课堂师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 双主体 师生交往 师生情感 新课程改革 教学效益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所。课堂教学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基于“双主体” (1)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师生间的活动关系不仅指他们间的师生业务关系,也指他们间的师生伦理关
3、系,更包含他们间的师生情感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许多行为都包含情感因素。即使是在课堂中传授知识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情感相伴随,因为教师不是播放器在播音,学生也不是录音机在录音。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任研究的基础上,以“双主体”模式为核心,对高中课堂中师生情感的问题进行探讨。一、情感和师生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2)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
4、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故在心理学中,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当客观事物或情景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是,就引起积极、肯定的情感如乐观、满意、爱、感兴趣等;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是,就引起消极、否定的情感如气愤、憎恨、痛苦、紧张等。 师生情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个体而存在的,他们在展开业务活动的基础上也
5、进行着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表现为群体交流、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他们因信息交流、互相了解和评价而形成特定的情感关系。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过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如喜欢、满意、不满意、失望等等。学生也通过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和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评价而形成尊重、亲近或敬畏、疏远等态度。师生情感关系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它受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影响。师生情感关系也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背景,直接影响师生业务活动的动力状态,并制约着教学
6、的最终结果。二、传统高中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情感关系长期以来,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这种机械化的交往过程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因素。“认知成果的获得越来越为人们所关心,并很少受到怀疑,而情感目标受到冷落”。 (3)近年来,师生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有的教师满足于师道尊严,对学生不苟言笑,让学生感到无法接近;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随意贬损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难以消除的情感隔膜;有的教师受市场行为的影响,习惯于用物质来衡量感情,把纯洁的师生情谊蜕化为物的交换关系;等等。师生之间缺乏
7、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此外,近几年有很多关于教师忽视学生情感,导致学生自杀或杀害教师的报道。从这些事例中可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情感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师生交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问题。故师生情感问题已经称为课堂师生交往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三、良好的师生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教育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由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所决定。 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和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良好教学行为与其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教师树立良
8、好的教学态度和产生良好的教学行为。而消极的情感则会使教师产生不良的教学态度和行为。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既不可能刻苦转眼业务、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而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情感因素。情感体验越深刻,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而且由于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往往由于喜欢某位老师而特别喜欢学习该学科;厌恶某老师而讨厌该学科甚至弃学。因此,如果师生之间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恶或消极的情绪,并最终影响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关系良好,相处融洽,学生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愿意
9、跟随教师进行学习,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向师性的这一心理倾向说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很有学生群众基础的。教育的主动权其实很大部分握在老师的这一边。作为老师,要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持学生良好的心向,把更多的耐心,更细心的呵护,更多爱的阳光照耀到他们的身上,使孩子的那种心存天然的好学、尊师的心向激发出来,磅礴出来。四、作为教授主导的教师对师生情感关系的影响1、教师对教学观念错误定位对师生情感的影响在课堂师生交往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受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人们往往把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而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课堂教
10、学就变成一个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虽然随着“教师主体说”、“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双主体) ”等的提出,教师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改变,但在教师心中学生仍然是知识的受体,教师舍“育人”而只承载着“教书”的人物。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的配角。教师只注重对文本教材的解读而隐藏自己的情感因素,也不会顾及学生的情感,更谈不上花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真诚的内心沟通。这种缺乏师生间真诚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学就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远离学生的情感世界,更缺乏对情感因素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形成的对相关教学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
11、教学能力和对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是教师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所获得的成果。它包括教师对教学应该“教什么”的认识,也包括教师对教学“怎么教”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结果。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如果不恰当,在教学过程中对师生关系进行错误的定位,就会导致师生交往受到阻碍。可以说,高中课堂师生交往中的很多情感问题,首先都是出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恰当造成的。2、教师情感情绪对师生情感的影响教学是教师的情感、知识和能力在学生面前展现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各自依照自己的动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去感知对方,同时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基于 师生 情感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