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师生关系.doc
《浅谈学生的师生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生的师生关系.doc(1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论 文浅谈小学生的师生关系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同样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而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利用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成为教育的重点任务,我对洛阳市几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对老师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研究发现,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程度需要提高,学困生的心理也应受到极大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关爱、鼓励、表扬、肯定的方法促进学困生的学习。
2、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困生,小学生,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ABSTRACT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a school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the basic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emo
3、tion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interaction as the main form of the new relationship.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educ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asic, but also the most often, the most active relationships. There is the stage of the basic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Students in learni
4、ng difficulties is a common problem.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us become a hot topic in education research. How to promote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5、 to become the key task of education, I conducted several primary schools in Luoyang research, teachers want to help. Study found that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eachers need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concern, the psycholog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should be greatly importanc
6、e of relatively shallow, pending further down, but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tud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problem will be a better solution.目 录前言1本论1一、调查研究设计1二、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2 (一)调查发现2(二)原因分析3三、解决问题时的对策与建议5(一)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5(二)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5(三)要善于表扬和肯定学生 6(四) 开发其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因
7、素7 结论7谢辞8参考文献9附录10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前 言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互动的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双方的交往行为不仅要受到交往情景的影响,而且会受到交往主体特点的影响。因此在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来自师生自身的各种特征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困难(1earning difficulties)是近20年来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专业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学习困难学生(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作为基础教育阶
8、段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小学校的教育效益,甚至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问题。学困生的师生关系是一研究内容,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对教育有所帮助。本 论一、调查研究设计(一)调查对象本调查共选取城市的三所小学,分别为洛阳市龙祥小学、洛阳市实验小学、洛阳市天津路小学,每个学校各选取六个班,两个班为四年级,两个班为五年级,两个班为六年级。调查对象涉及三所学校的所有任课教师及所调查班级的个别学生。学困生的界定我本人和参与调查的教师首先学习相关资料,把握准“学困生”的概念。我们认为,对于学困生的界定要把握住三性,即外延的明确性、揭示本质的准确性和内涵的全面性。据此,我们在本调查把学困生
9、界定为: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能力、方法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心理健康辅导措施给予补尝和矫治的学生。(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法,小学生师生关系的调查问卷(老师卷和学生卷)有三所学校的任课教师及十八个班的个别学生填写,主要了解小学学困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困生的态度,小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师生关系状况。2. 访谈法,在寒假期间,向学校的老师了解对学困生的看法,并向学习困难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获得小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与老师的初步师生关系。
10、(三)调查进程1. 调查从2月份正式开始,前期为资料搜集,提出问题及设计调查问卷的过程,时间从2月初持续到2月中,共两个星期左右。2. 从2月20到3月初,进入实际调查阶段,包括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以及阶段性的分析与总结工作。(每次访谈后即进入初步的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3. 从3月初开始深入分析、总结及写作的阶段,3月中旬完成初稿,后期将于指导老师进行讨论,共同修改论文,大约在5月份完成全部论文的写作及修改工作。(四)调查的实施问卷都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及指导下在课堂上统一发放的,使用相同的书面导语,并在调查者填完之后立即收回。共发放学生问卷108份,收回108份,教师问卷54份,收回54份,
11、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100.因此这次调查研究的实际调查对象为162人,在数据统计中也只以此为依据。二、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一)调查发现1.学困生的比例随年级增高呈增长趋势,男生占较大比例。通过综合调查表明:小学学困生约占总学生人数的15%左右,随年级的升高、学困生的比例呈增长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年级越高学习难度越大、任务越重。并且,年级越高,学生落下的知识越多,越不容易赶上其他同学。另外调查发现,学困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大约为5:2,这可能与男女生的心理、性格等不同有关。特别是小学生,男生特别爱玩,女生安静,导致学困生男女比例不平衡。2.学困生普遍存在矛盾心理,对自己的现状有自卑
12、感、缺乏进取精神,但又渴望获得成功。由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 62%左右的学困生缺乏人生奋斗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动力。可能是与他们平常的接触的事物有关,这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57%左右对学习改变命运缺乏信心。这类学生需要更多的关爱,教师与家长结合,给他们找到学习的兴趣。94%左右学习做不到专心,缺乏合作精神。60%左右教师、家长辅导相对跟不上。83%左右班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较差。94%左右自我评价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满意。80%左右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92%左右对提高成绩、获得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值。由此可以看出学困生还是希望自己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改变。92%左右对教
13、师、家长的爱能感受得到,从心里爱老师、爱家长。以上这些反映了小学学困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但他们又都不满于现状,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充满憧憬与希望。3.大多数教师对学困生缺乏关注,感到转化有一定难度,但又充满信心。为了了解老师对学困生的关注情况,在对老师的调查问卷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学困生会多关注吗?”只有百分之十的老师回答会,实际上,学生与教师之间对立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师生关系僵化,缺乏沟通所致。通过教师调查问卷和与各学科教师的交谈可以看出:部分学困生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知识结构上存在断层。学困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
14、较差,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转化提高的办法大多集中在交流、谈话、辅导及与家长的沟通配合上。对学困生的转化大多数教师感觉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能充满信心。(二)原因分析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1.内部原因:(1)学困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家长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去玩,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2)缺乏自信,意志不强。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
15、只有三分热情,不能形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尔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3)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缺漏多。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
16、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下,学习效率低。认识水平低,思维不力。思考问题表面化,反映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折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自然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对知识的理解不会深刻,解答问题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大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2.外部原因:(1)应试教育原因。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
17、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学校、家长对学生成绩的期望值一直很高,教师的应考思想会促使学生忙于大量的练习中,学困生始终吃不了。(2)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读大学学费高、不包分配,就业难,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读书无用”论也在悄然地地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师的原因。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和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引领者。他们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以“经商热”的高涨等,致使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进行必要的政治业务学习,讲课敷衍了事,教法
18、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注意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对学生的了解,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倾向,以教师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向和个性特征去认识学生,致使教师产生心理偏差,出现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4)家庭的原因。现在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学生 师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