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三期南汇支线工程----QNZ-C2标施工监测方案.doc
《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三期南汇支线工程----QNZ-C2标施工监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三期南汇支线工程----QNZ-C2标施工监测方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三期南汇支线工程QNZ-C2标施工监测方案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简况- 1 -1.2 顶管井概况- 1 -1.3 工程地质条件- 3 -1.4 水文地质条件- 4 -1.5 周边环境- 5 -第二章 监测依据及内容- 8 -2.1监测依据- 8 -2.2监测目的- 9 -2.3监测方案编写原则内容- 10 -2.4监测内容- 10 -第三章 控制点的布设- 11 -3.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11 -3.2控制测量- 11 -第四章 监测点(孔)的布设及监测- 12 -4.1围护墙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2 -4.2围护墙顶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13
2、 -4.3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14 -4.4地表沉降监测- 14 -4.5 支撑轴力监测- 15 -4.6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16 -4.7 周边地下管线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 17 -4.8监测频率- 18 -4.8监测警戒值设定- 20 -第五章 仪器设备及技术措施- 21 -5.1仪器设备- 21 -5.2监测精度- 21 -5.3质量保证措施- 22 -第六章 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 22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23 -第八章 其他说明及有关承诺- 25 -附 图- 26 -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况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三期子项目青草沙南汇支线工程规模为128万m3/d,工程
3、内容包括:金海泵站至川沙水厂管线、金海泵站至南汇北泵站管线、南汇北泵站至A2与大治河交叉口输水管线、交叉口至航头水厂输水管线、交叉口至惠南水厂管线以及南汇北泵站。本标段施工内容为QNZ-C2标的管道、顶管井以及附属工程的土建及设备安装总承包施工,包括材料、管道、顶管施工、管道防腐、设备安装、试压清洗、临时设施、施工影响区域现有设施及各种管线的保护等。QNZ-C2标施工范围为:至南汇北泵站的2根DN2000钢管和至川沙水厂的1根DN1800管道(后分为2根DN1200管道),其中至南汇北泵站,输水规模为108万m3/d,至川沙水厂,输水规模为20万m3/d(校核规模为40万m3/d)。2根DN2
4、000管道、1跟DN1800管道自J6井起(不含J6井),至J7井、经J7井至J10井为三线并行段,J10井后1根或2跟(待设计变更确认)DN1800管线向东穿越华东路至东侧的J94井后,向南经过J94井(连通阀门井)后分为2根DN1200管道、分别经过J95井、96井、J97井、98井、J99井至川沙水厂内的J100井(含J100井)。J6井(不含)至J100井之间为全线顶管,设计变更后J6井至J7井之间长度为827.5m,J7井至J10井之间长度为1191.5m,J10井至J94井之间长度为87.1m,J94井至J95井之间长度为342.3m,J95井至J96井之间长度为446.3m,J9
5、6井至J97井之间长度为272.6m,J97井至J98井之间长度为288.1m,J98井至J99井之间长度为313.3m,J99井至J100井之间长度为272.5m。工作井有7座,接收井有7座,沿用线顶管井内设有排气及排水等设施。1.2 顶管井概况本标段共有4座工作井、5座接收井。表1 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结构情况统计表井位性质平面净尺寸(m)井位性质平面净尺寸(m)J7工作井18J97工作井137.4J10接收井18J98接收井7.47.4J94接收井15J99工作井137.4J95工作井137.4J100接收井7.87.4J96接收井7.47.4表2 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结构形式井室性质平面净
6、尺寸埋深围护结构桩长J7工作井1819.1设计变更为沉井J10接收井1810.9设计变更为沉井J94接收井1510.15800灌注桩+850600搅拌桩24.5J95工作井137.49.53设计变更为沉井J96接收井7.47.49.98设计变更为沉井J97工作井137.411.05设计变更为沉井J98接收井7.47.49.68设计变更为沉井J99工作井137.415.05800灌注桩+850600搅拌桩30.05J100接收井7.87.415.4900灌注桩+800500旋喷桩32.75表3 支撑体系、坑底加固以用进出洞加固方式井室支撑系统坑底加固进出洞加固J94圈梁+3道钢砼围檀搅拌桩裙边+
7、压密注浆,厚4.5m水泥搅拌桩加固,宽2.4mJ99圈梁+3道钢砼围檀+1道钢支撑搅拌桩裙边厚4.5m,压密注浆,厚3.0m水泥搅拌桩加固,宽2.4mJ100圈梁+3道钢砼围檀旋喷加固厚4.5m旋喷加固,宽2.0m1.3 工程地质条件经勘察查明,在本次勘察40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属第四纪全新世Q34-上更新世Q23的沉积岩,主要由填土、粉土、淤泥质土、粘性土等组成。根据沉积时代、成因类型及其土性可划分8个主要层次,其中、层各分为若干亚层。具体为:1层杂填土(夹建筑垃圾)、2层淤泥、1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层灰色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2层灰色粘质粉土、层灰色淤泥质
8、粘土、1-1层灰色粘土、1-2层灰色粉质粘土、2层灰色粘质粉土、3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砂、层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1层草黄色砂质粉土、2层灰色粉砂、1层灰色粉质粘土。1层杂填土厚度普遍较大,一般为0.2-3.5m,局部较厚达5.2m。土质夹碎砖、石子等建筑垃圾以及植物根茎等,结构松散,土质不均。2层淤泥,主要分布于暗浜、明浜,勘探孔中厚度一般为0.3-3.0m,夹少许碎砖等杂物,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质不均。1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呈可塑状,为弱渗透性的土层,在上海地区俗称“硬壳层”,土质自上至下逐渐变软,在上部填土较厚及明浜地段变薄或缺失。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属于低强度,高含量,高压缩性,高灵
9、敏度,弱渗透性的软弱土,具有流变、触变特性,工程性质差,该层为天然地基的主要软弱下卧层。夹层灰色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松散状态,该层土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坍塌、流砂、管涌现象,在场地内有均有分布。2层灰色粘质粉土,松散-稍密状态,该层土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坍塌、流砂、管涌现象;本标段中未出现。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属于低强度,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弱渗透性的软弱土,具有流变、触变特性,工程性质差,该层为天然地基的主要软弱下卧层。1-1层灰色粘土,软塑状态,土性一般,具有流变、触变特性。1-2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状态,土性一般,工程性质较1-1层稍好。2层灰色粘质粉土,稍密状态,
10、工程性质较好,是典型的古河道沉积地层,局部埋深较大。厚薄不均,且为不连续分布。3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砂,软塑状态,工程尚可,埋深及厚度较大。层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态,工程性质较好,局部地段埋深较大。1层草黄色砂质粉土,中密状态,工程性质良好,其下卧层为密实状态的2层灰色粉砂,工程性质更佳。1.4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有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微承压水以及深部粉(砂)土中的承压水。潜水:对工程基础设计及施工有直接影响的主要为浅部土层的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江水渗流与地表径流,排泄方式以蒸发消耗为主。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湖汛等因素而有所变化。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地下水埋
11、深约0.402.60m,相应水位为1.905.10m。上海地区潜水水位埋深一般0.3-1.5m,受降雨、潮汛、地表水的影响有所变化,年平均水位埋深0.5-0.7m,高地下水水位埋深0.3m,低地下水水位埋深1.5m。承压水:拟建场地浅部有夹层灰色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2层粘质粉土及2层粘质粉土微承压水分布,深部有1、2粉(砂)土承压水分布,1、2属于同一水文地质层,夹、2层连通,系同一水文地质层,2层为古河道沉积区微承压水含水层。根据上海市长期观测资料,承压水水头高度一般均低于潜水位,水头埋深一般为3.0-11.0m,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1.5 周边环境本工程顶管线路主要沿着华东路南北走向
12、,穿越众多的地面桥梁、道路、建筑物及河浜。主要情况如下:u 华东路上与华东路平行的管线包括:上话,9孔,管顶埋深1.0米;军通,4孔,管顶埋深0.8米;上话,2孔,管顶埋深1.0米;上煤,管径300毫米,管顶埋深1.60米;电力,20孔,管顶埋深3.1米;电力,一组,顶埋深1.6米;浦东有线,3孔,顶埋深0.80米;信息,9孔,管顶埋深1.60米;,非开挖施工;上水,管径300毫米,管顶埋深1.30米;污水,管径300毫米,管顶埋深4.10米;雨水,管径500毫米,管顶埋深2.30米;煤气300在过俞浦桃河时为非开挖施工,最深处管道底标高为-4.8米;在过北界河时为非开挖施工,最深处管道底标高
13、为-6.5米。雨水,管径600毫米,管顶埋深2.20米;污水1000毫米也为顶管过川杨河,管底底标高为-3.2米。u 华东路上与华东路垂直的管线从北到南包括:污水,管径300毫米,管顶埋深1.60米;污水,管径1000毫米,管顶埋深5.30米;污水,管径300毫米,管顶埋深4.20米; 上话,3孔,顶埋深1.10米;上煤,管径300毫米,管顶埋深1.10米;在过北界河时为非开挖施工,最深处管道底标高为-6.9米。雨水,管径600毫米,管顶埋深1.40米;污水,管径300毫米,管顶埋深1.70米;雨水,管径500毫米,管顶埋深1.10米;雨水,管径600毫米,管顶埋深2.10米;u 华东路沿线主
14、要障碍物华东路吕家浜河桥桥台长52米、宽26米,下有桩基础;华东路沈沙港河桥桥台长52米、宽42米,下有桩基础;华东路南新沟河桥桥台长48米、宽29米,下有桩基础;华东路俞浦桃河桥桥台长48米、宽29米,下有桩基础;华东路北界河桥桥台长48米、宽29米,下有桩基础;华东路川杨河河桥北岸桥台长6米、宽46米,下有桩基础;华东路川杨河河桥南岸桥台长40米、宽7米,下有桩基础;本工程基坑监测、环境保护监测保护等级均为一级。第二章 监测依据及内容2.1监测依据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5、12897-2006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6) 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7) 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TJ08-61-20108) 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9) 上海市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10) 上海市民用机场航空油料管线保护办法(2002年修正)11) 上海市燃气管道设施保护办法(2005年)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13)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围护设计方案、招标人提供的招标文件、保护对象权属部门对监测的技术要求等。14) 同
16、类工程实践经验。2.2监测目的在围护结构、土体加固、顶管施工期间,由于土体应力平衡受到破坏,会对周边的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周期性地对周边的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进行观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应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营和正常使用。在基坑开挖、顶管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情况、材料性质、施工工况和外界其它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理论预测值尚不能准确、全面、充分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本工程的监测目的主要有:1) 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判断上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17、是否合理或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实现对下步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 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地下结构、顶管施工期间,周边的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等的正常运行和使用;3) 通过监测及时调整支撑系统的受力均衡问题,使得整个支护体系处于受力均衡、安全、可控状态;4) 通过监测及早发现围护结构的渗漏问题,并提请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封堵止漏,防止大面积涌砂而出现险情;5) 将现场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实时工况,进一步优化方案,细化措施,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即好又快的建设目的;6) 通过跟踪监测,在换撑和拆撑阶段,能做到施工科学有序,确保基坑围(
18、支)护体系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2.3监测方案编写原则内容从时空效应的理论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单位的要求,本监测方案的编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 监测保护范围根据国家及上海市监测规范(规程)、上海市基地基础设计规范及本次招标必选文件内容,施工监测基本范围为确定:顶管井:以基坑外边线四周2.53.0H(H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顶管区段:以管线中心轴线每侧出去D/2+H(D为管道直径,H为管顶至地面的覆土深度)范围内。对特殊重大基础设施及重大管线,如轨道交通、磁悬浮、航油管、中高压燃气等,按照轨道交通的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其保护监测范围为50m。故本次监测
19、布点对超出上述监测范围的监测对象根据具体的分布距离作适当监测布点。2) 监测内容和监测点的布设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同时必须能客观全面反映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支护体系的变形。2.4监测内容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监测内容为周边环境监测及基坑本体监测。各监测点的布设与施工顺序和保护对象必须相对应,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作业位置,监测保护的重点也会有所侧重。本次拟定监测项目具体如下:周边环境监测1) 地下管线变形监测;2) 道路、地表变形监测;3)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基坑围护体系监测4) 围护墙墙顶变形(水平、竖向位移)监测;5) 围护墙墙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6)
20、支撑轴力监测;7) 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第三章 控制点的布设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能有效的指导整个基坑施工,本次监测工作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3.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监测控制网主要用于地下管线、建筑物沉降、立柱沉降、围护墙顶的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围护墙体深层位移监测、深层土体测斜等方面的监测。监测控制网分两部分:监测控制网分两种:平面控制网用于水平位移监测;水准控制网用于竖向位移监测。平面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计划为同点,在每个工作井周边不少于3点,在顶管沿线每200米布设1点,用于控制整
21、个监测区竖向及水平位移。基准点设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之外较稳定的地方,且尽量采用固定观测墩;无条件布设固定观测墩时用划十字的测量道钉埋设。具体布设将在进场后据现场条件确定。并建立闭合环与施工高程控制点,以后每个月应进行一次联测以校核它的稳定性。3.2控制测量3.2.1、仪器设备选用平面控制点测量用Leica TS02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为:测距(2+2ppm*D)mm,测角2。水准测量用DS05水准仪配合精密铟钢水准尺进行观测,其标称精度为:0.3mm/km。3.2.2、控制测量精度要求1、 水准控制网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如下:等级读数基附差测站附合差路线闭合差备注二等水准0.3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城市环境 项目 APL 南汇 支线 工程 QNZ C2 施工 监测 方案
